第465章 大局

推开尘封已久的门,灰尘洒落在薛白的头上。

反正家中无人,他懒得清理,揉着眼往里走去。穿过中门时,却忽然听到有人冲他说了一句话。

“我还以为你要住在杜家,竟还回来了。”

“太困了,晚些再过去用饭。”

“呵,恐怕是顾及你丈人,不敢去吧?”

说话间,薛白转过回廊,只见李月菟正站在那拍着裙摆上的灰。他看了她一眼,打了个哈欠,继续往屋里走。

“嗯?怎不说话?是被我说中了吗?”

李月菟道:“你若不想去,我可以……”

他打心眼里就看不起李亨。

他看过,吩咐道:“抄录一份,这份递出城去。”

她还从没进过男子的卧室,有些犹豫地停下脚步。可想到眼下是战乱之际,有些规矩就顾不上了,而且心中确实是很好奇,遂迈过门槛,也不敢靠得太近,隔着几步的距离在那说着话。

~~

这夜是上元夜。

“信也给了?”

“依你看,长安城会被叛军攻破吗?”

薛白道:“若是敌将相信我们的兵粮会来,自然会派兵马去堵截。”

可杜妗吃的并不止是隔着街的醋,隔壁的醋显然也吃到了,又问道:“你让那小丫头跟进屋里,可对她起了兴趣?”

“放心,叛军如今还不知我们的虚实,这般出城突袭他们,只会让他们以为圣人带回了边军精锐……”

“肯定不能。”薛白道,“但拖延时间,做出朝廷与朔方信件来往频繁的假象,能骗过叛军就行。我只担心时间来不及,或者叛军在这之前强攻下了长安。”

“嗯。”

“圣人已遣使往蜀郡征粮,将经由陈仓运往长安。对了,说到陈仓,圣人已将此地改名为‘宝鸡’,因路过此地时出了祥瑞……”

“打着仗,岂还管这些。”

“安庆宗之母常遣人来回范阳,奴婢见过一些人。”

等她再抬起头来,薛白已经和衣倒在榻上,懒洋洋地裹上被褥。

“守住了长安,他敢不给吗?”

“奴婢本是荣义郡主府中的侍儿,荣义郡主嫁给安庆宗,奴婢也陪嫁了过去。后来,安禄山造反,圣人斩了安庆宗,奴婢便与荣义郡主一起被发落掖廷了。圣人出逃后,殿下带回郡主,却忘了奴婢。”

“殿下放心。”薛白道:“他必会领兵来救长安。”

过了一会,东边的战鼓声响起,西边城门大开,李月菟遂用力一拍沈珍珠的马匹,目送其西去。

“其实,得知你是我的兄长,我很高兴的。”

归来之后,李琮整夜未睡,思考了很久,认为可以承认薛白的身世。作为交换,薛白该支持他登基才是。原本打算今日与薛白聊一聊此事,没想到,薛白径直公布了这样的消息,不借机除掉李亨,反而把朔方交出去。

“等一等,东城会有兵马袭叛军营地,助你们突围。”李月菟走到沈珍珠的身边,帮她系紧了马鞍,道:“一会交战,你俯低身子,夹好马,随着它跑就好。会很危险,路上小心。”

边令诚转头一看,却见是一名他的心腹宦官,便问道:“何事?”

“圣人已命忠王往朔方,征召边军,很快便会赶来支援……为了使忠王能够尽快督办此事,一应印章、兵符也已交给忠王。”

李月菟七拐八绕,终于是把话题牵到了她想问的问题上。

“就吃醋,我这人小气,最不喜欢有人觊觎我的男人。”

他没有因此而自我否定,反而愈发的坚挺了。

边令诚略感安心,过去之后,只见李琮正坐在御案边揉着脑袋,思虑重重的模样。

“只是请边将军过去。”

“殿下,臣等以为,可依此计策行事,长安无忧。”

~~

叛军并没有在上元夜展开偷袭,这让长安守军们难得睡了个好觉。

“嗯。”

“怎么了?”颜真卿问道。

“可若是忠王一到朔方便拆了你的台呢?”

总之圣人归来,还是给这座城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城内外的兵力差距仍未缩小。

“那你的封爵?以你的功劳加上身世,李琮该给你封个郡王,再加元帅之职。”

杜妗解着他的衣衫,道:“你更聪明,你更果敢,你比他们强大得多。”

“我与他们不同,我相信谁能带着大唐兴复,谁便能得到天下拥戴,我自信能够做到,不需要像老迈的李隆基一样只能靠打压旁人来显得自己强大,不需要像李亨那样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而不顾天下大局。所以,这次回长安,我不仅没有昭告天下‘忠王谋逆’,反而下旨,任命李亨为朔方节度使、尽快领兵回援长安。”

“连带着一起,去吧。”

李琮遂问道:“你觉得,我如何应对为妥?”

“没有,我与她确认了兄妹关系。”

虽处于战乱之中,可这个佳节对长安百姓太过重要,再加上圣人归朝,朝廷还是举行了小型的灯会。

杜妗一愣,问道:“为何?你这不是让他名正言顺地收服河朔精兵吗?”

~~

药钵里捣好了草药,有人将它刮了下来,抹在了白皙的大腿上。

“吃醋了?”

她自己则是立即掉头,赶向城东。

等她走得远了,他才喃喃道:“哪有什么血肉至亲?有的只是争权的仇敌。”

“你方才说忠王受命往朔方整军,那广平王、苕郎也在朔方吗?”

“边将军。”忽有人唤了他一声。

“你白日说自己是如何进入掖廷的?”

“唯有先守住了长安,再宣布这些,到时看谁敢质疑?”

话到这里,薛白想了想,自我评价了一句,道:“我也卑劣,野心勃勃,不择手段。”

“早知道你心更脏,我几时嫌过?”

“都听到了?”

李月菟之前穿的本是一件轻便的襕袍,还染了血,此时刚沐浴过,换了新裙子,自然是爱惜些,道:“我不像你这般邋遢,我府中有热水,你可要过去沐浴?”

“以前我父兄与你有过结,现在好了,大家是血肉至亲,又逢国家多难之际,往后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和和睦睦……”

薛白是被爆炸声吵醒的,睁眼看去,见杜妗正坐在他榻上,转头看着窗外的烟花。外面的光照着她洁白的脖颈,勾勒出脸颊漂亮的弧度。

“还是你想得周到。”杜妗这才点了点头,须臾又道,“我还当你是为了李月菟,今日不提她阿爷谋逆之事。”

开年以来就夜以继日地守城,相比一个不宵禁的上元花灯夜,他们确实更需要一个安眠夜。

“真的?那,你是我的兄长吗?”

“脏兮兮的。”杜妗嫌弃地拍了拍他,“怎不去隔壁邻居处沐浴了再睡?”

“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懂我的意思吗?”

“忘了?我与你是邻居,从我院子里搭梯子爬过来的。”李月菟还在拍着她的裙子,“你也不留个人看宅,到处都是灰。”

杜妗遂也躺下,俯在薛白耳边,咬了咬他的耳朵,小声道:“我信你才怪了。有些人表面上是姐弟,实际上骨肉相连。”

薛白还在跟着颜真卿分派城中的粮草,有下属过来,悄悄与他禀报了一句。

“那边令诚还杀吗?”

既是安定人心,也是对城外敌军的震慑。

在她身后,薛白早已睁开眼,看着她单薄的背影。

“喏。”

“你……”李月菟欲言又止,末了,道:“见到父兄,把我的信给他们,代我向他们问好。”

“依奴婢猜,殿下能许诺薛白的,李亨也能。”边令诚道,“薛白未必是背叛了殿下,可他脚踏两只船,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我等只需据城固守,半月之内,援兵必至,可与叛军决战。”

“难道不下这道旨,我们便有余力阻止他收服河朔精兵?”薛白道:“最重要的是保住长安,宣布李亨谋逆只会让人心动摇,于守城没有任何好处;而以天子诏令招河朔兵马,既能振奋长安士气,还能给李亨阻力,他若接受,则西北将领们势必要督促他来救援,他若不接受,又如何名正言顺?他必定要说我们的圣人是假的,可假的圣人为何要给他封官?”

薛白正说着话,转头看到李月菟过来了,便勒住战马。

一直以来,薛白都不肯与李亨修好,不仅是因为被李静忠活埋一事,而是从被活埋之日起,他便看透了李亨“无奈”之下的懦弱与自私。

“你怎么进来的?”薛白漫不经心问道。

“想去。”沈珍珠眼眸发亮,低声道:“哪有女子不想到丈夫、孩子身边的。”

“过来。”

边令诚眉毛一挑,惊恐却不诧异,道:“怎么说的?把人带过来我见一面。”

“自然是登基称帝、谋朝篡位。”

他遂压低声音,问道:“我写一封信,你有办法帮我送到城外吗?”

李琮遂勉励了他们一番,末了,留下薛白单独谈话。

他没有拐弯抹角,而是道:“阿白,你实话与我说,是圣人命李亨去朔方,还是他叛逃了?”

“那就再遣一批使节去联络,说服李亨以大局为重?”

薛白没有再回答,呼吸均匀了起来。

“君子好洁,哪怕垂危之际也爱惜仪容。你这样,可不是世家子弟风范。”

~~

边令诚自从投靠李琮以来,一直颇得信任,可薛白一回来,今日便没让他入殿。

骨肉相连,杜妗闭上眼,紧咬着唇……

“你再去一趟太极宫,我想求见圣人。若是不能,见见高将军也好。”

“郡主?”

想到这里,边令诚看向那战略图的眼神愈发专注了起来。

说着国家大计,忽然插了一桩改名的小事,诸臣们却是毫不惊讶,反而对圣人毁容一事的怀疑都减轻了不少,谁不知圣人最喜欢祥瑞。

“李鸡儿。”

“杀。”薛白道,“想办法让边令诚知道,我要杀他。”

“没必要。”薛白道,“会耽误实现我们的野心。”

是夜,他伺候过了李琮,再次召见了那个给他消息的小阉人。

沈珍珠连唤了两声,见她还在看着自己,脸上浮起了红晕,夹着双腿,侧了侧身,拉上了衣裙。

于是,候在含象殿外的边令诚自是惴惴不安。

边令诚只知再不奋起一搏,就要被薛白杀了。

“私会?”

“那,这份地图?”

薛白没理她,推开屋门进去。她还想跟,屋门上的灰尘洒了她一脸,呛得她咳嗽不止。

薛白回想着他所知不算多的历史,知道若依原本的历史轨迹,李亨称帝之后,李泌为其出了一个两年之内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良策。大概是让郭子仪、李光弼据河东,出太行陉,把叛军切成三段,使之在漫长战线上奔走救援。待叛军疲于奔命之后,直取范阳,端其巢窟,则叛乱自然根除。但李亨是篡位登基,担心夜长梦多,急于树立威望,召集了河朔主力之后,又向回纥借兵,坚持先收复两京。于是,大唐的西北边军与东北边军在白马寺决一死战,一战让李亨成了收复长安的皇帝,也一战拼光了大唐所有的精锐。

昨日薛白走后,他先是到太极殿去求见了圣人。原是想看看自己这监国太子的威望如何,结果却被高力士、陈玄礼挡住了。圣人烧伤成这个样子,当然不能作主。换言之,高力士、陈玄礼如今是按照薛白的意思行事。

在春明门城头上看了许久,才终于见薛白的旗帜伴着尘烟回来。

“送走了?”

边令诚问道:“这么说来,与叛军中人相熟吗?”

李琮听着,感到有些意外。

“那小阉人无意中听到和政郡主说,薛白要除掉边将军你。”

白皙修长的手指绕了个圈,她又低声问道:“你不就是喜欢假扮成皇孙,然后私下里偷偷碰她们?刺激是吗?”

“郡主也去吗?”

次日,大明宫,含象殿,小朝会。

半个时辰之后,边令诚问过了那小阉奴,却没见到高力士,他遂意识到自己已经危在旦夕了。

“不嫌我脏了?”

“奴婢方才还听掖廷宫的宫人说,昨日傍晚,和政郡主与薛白私会了。”

“当务之急,是长安的粮草不足。”

“不是。”薛白道,“本质上是李琮忌惮我,不愿给我这个名义、权力。边令诚只不过是个为李琮出谋划策的角色罢了。宦官就像是藤,依附在其干上。”

“本就不是甚世家子弟。”

“才没有。”杜妗道:“我说的是隔着街的杨玉瑶。你千辛万苦走这一趟,如愿将她带回来了?”

“我走不了,薛白会派人护送你。”李月菟反而有些叹息,道:“现在就走吧。”

一直以来,他说得天花乱坠,其实都是他自保的办法,又哪知国家大事?看眼下这局势,李琮显然是无力保他的。

~~

当日下午。

“那你为何没让李隆基下旨昭告李亨谋反一事?”杜妗道,“我已经听姜亥、胡来水他们说了,一大半的禁军、官员被李亨带到了朔方,你知道他到了之后会做什么。”

沈珍珠有些诧异,但知道战乱中就是这样,凡事不可能依她的心意。遂也顾不得收拾,随着李月菟出门往城门而去。

“殿下才是长子、储君。”薛白道,“贼兵来时,殿下从未弃城而逃,坚守孤城。到时,谁能容他害殿下?”

说到此事,薛白只感到遗憾,因李隆基一己私心,河北的大好局势该是又被放弃了。

之后,一封信便被递到了薛白手中。

从此,大唐朝廷就像是被打断了脊梁骨一样,再也拿不出气魄来震慑四夷、边镇,一次一次地许诺回纥人在自己的国土上烧杀抢掳自己的子民,一次一次地纵容藩镇将军降而复叛、叛而复降,一次一次被吐蕃与叛军攻陷国都。

“你知道我与他们的区别在何处吗?”薛白问道。

渐渐地,一张颇为完整的战略图被画好,递给李琮过目。

李月菟看着沈珍珠的腿,走了神。

“奴婢不知,只是……奴婢也见过安禄山的家将,个个凶悍无比。宫中这些禁军,就像斗鸡一样,看着威武雄壮,却啄不过野外的飞禽。”

“李隆基纵容安禄山是因为蠢吗?他是既要享受皇帝的权力,又不想承担皇帝的义务,害怕被长安城里的儿子们取代了,故意把兵权一股脑地交到边镇的胡儿手里;李亨说要到河朔整军收复二京,他不知道长安城现在还没有失守吗?他是在等着我们死在叛军刀下,再由他来当那个中兴大唐的天子。在他们这对父子眼里,个人私利,远高于这个国家的大义。”

“殿下不必忧虑,有圣人在,忠王岂敢胡乱行事?”

“援军与粮草的路线图递出去了。”

等了一会,李月菟当他睡着了,转身想要退出去。可走到屏风边又停了下来。

李月菟这般追问了好一会儿,薛白才终于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

边令诚目光在图纸上逡巡着,嘴里已不假思索地吐出了他最擅长的离间之言。

“你看看这个。”李琮指了指案上的战略图纸,道:“本以为薛白是个可倚重的,可他这趟回来,似乎与李亨达成了某种默契啊。”

颜真卿抬头望向北边,喃喃道:“圣人既回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的兵马,想必很快也要回京勤王了吧?”

“那是当然。”

“嗯。”杜妗贴在薛白胸膛上,想了想,道:“是边令诚在阻挠此事?”

“绕来绕去的,什么消息?”

她这些言语十分幼稚,可他为稳定人心,还没来得及昭告天下李亨谋逆一事,她还以为李亨的人马是在后面进城。

“奴婢有要事禀报,今日,和政郡主到掖廷宫接走了韦氏,奴婢去打听,听掖廷宫一个小阉人说了桩秘事。”

他还觉得困,伸手环住她的腰,把头埋在她腿上,闻到了熟悉的香味。

“我可听闻,伱是废太子之子,真的假的?”

“殿下,有何烦忧之事?”

“哦,这样就不会留疤了。”李月菟道。

“我怕等他领兵一到,你我性命不保啊。”

“郡主放心,他们很快会领兵回来救你的。”

“嗯。”

“喏。”

颜真卿先是点点头,之后抚须道:“只恐敌将未必会上当啊。”

吩咐完这件事,薛白重新走到颜真卿身旁。

“那我们还不先下手为强?以圣旨废杀了他。”

李月菟犹豫了片刻,忽问道:“你想去见阿兄吗?”

“不在于此。”

今日谈论的是机密要务,来参议的都是要臣。

一张地图被摊开,薛白指点着各个方向。

因前日在路上遇到了恶汉,她被挠伤了,所幸李月菟赶到及时。

然而,薛白依旧摇了摇头,很诚恳地提醒道:“殿下只需守住长安,则天下人心在殿下,威望便是立住了。”

“他能答应吗?”

城门处已有一队骑兵正在列队,带的使节、物件并不少。

这“立废”二字里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李琮说罢,满怀期待。

“我不怕危险。”

很快,薛白安心睡了过去。他知道,自己这宅院看似不设防,其实什么都逃不过杜妗的耳目。

她低下头,搓了搓裙子上那总是擦不掉的灰,有些懊恼粘到了它们。

薛白知道她紧张自己,笑了笑,没说话,他与杨玉瑶的关系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不对此多作解释。

“叫甚名字?”

久未与薛白亲近,她一边吃醋,一边却又动了情,手往下探,很快便触到了他的骨头。

那边,颜真卿、王思礼、李承光等人根据援军一事重新安排着长安防事,李琮放心把具体事务交给他们,脑子里自有更重要的事在考虑,遂没太认真听。

沈珍珠得了丈夫、儿子的消息,安心不少,道:“他一向志在四海,如今终于可以匡扶社稷了。”

等李琮遣人来找他,他当即如惊弓之鸟般吓得跳起来,问道:“殿下找我要做什么?”

“郎君,边令诚上钩了。”

杜妗已经不想再聊了,薛白遂翻了个身。

“我算是看明白了,不管情形如何,这对父子的德性永远不会变。哪怕有忠臣义士努力让情形好转,一旦有违他们的利益,他们便要把所有人重新拉入深渊。若说这场叛乱的根源是世家与庶族的对立,那这对父子的所为,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些所谓贵族的卑劣。”

守城门的将领当即出城接应,与薛白并辔而行。

薛白仰面躺在那,感觉着杜妗的轻抚,与她私下谈话是他最放松的时候,因此他肆无忌惮地说着。

“咻——嘭——”

李琮急了,走到薛白面前,压着声音道:“你带回的圣人面容尽毁,安抚无知小民无妨,压得了李亨吗?到时他兵权在握,又立下支援长安的大功,谁能挡他?”

“送走了。”

“此事你不说我早晚也会知道,若真是李氏子弟,很快圣人该有赦封吧?”

“可以吗?”沈珍珠有些惊喜,之后又有些不安,道:“我一个弱女子,战乱之中乱走,只怕反给他添乱。”

边令诚一滞,心中暗道:“殿下你若不争气,我一介奴婢还能有何好法子?”

“现在?”

“嗯。”李月菟道:“可你分明知道,我阿兄并不喜欢沈姐姐,为何还……”

“我不知道。”薛白道:“他若不喜欢她,何必与她生下孩子?我只知道,我已给了你父兄最大的诚意。于情于理,他们都没有阻止边军奉旨来救长安的理由。”

326.第318章 清白51.第51章 勿论真假235.第232章 暗宅121.第121章 旧事第405章 还没反143.第140章 水调曲第460章 宝鸡189.第186章 狂260.第258章 分化与抱团74.第74章 亲近70.第70章 夹缝生长70.第70章 夹缝生长第486章 幸蜀第345章 本没有路251.第249章 铜币第494章 放下屠刀第487章 上进心23.第23章 捡来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306.第300章 春来明主封西岳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90.第90章 考验57.第57章 产业266.第264章 定罪第356章 夹击第364章 积怨第472章 灵武22.第22章 置身事外130.第127章 猴子偷桃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第453章 祭婿文稿第4章 良娣第448章 驱狼吞虎92.第92章 申告第470章 立威166.第163章 谋职142.第139章 胡儿舞第362章 君臣情义177.第174章 开春311.第305章 相门女101.第101章 接洽164.第161章 醉态第476章 骗子265.第263章 审判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106.第106章 东宫喜宴第454章 身份25.第25章 攀高枝第387章 岩羊第412章 诗言志274.第270章 归不归第372章 彭娥320.第312章 回门第400章 调动第354章 龙尾关175.第172章 引见25.第25章 攀高枝第467章 共克时艰33.第33章 出价242.第239章 地头蛇326.第318章 清白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第378章 或重于泰山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74.第74章 亲近185.第182章 大闹仙台177.第174章 开春第407章 血口喷人第352章 十月渡泸332.第324章 今时宠86.第86章 会当凌绝顶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349章 大树寨17.第17章 还家50.第50章 坐实第374章 新的平衡185.第182章 大闹仙台36.第36章 两头通吃14.第14章 偃月堂26.第26章 铁案162.第159章 切割121.第121章 旧事第423章 怂恿337.第329章 技穷第413章 取舍271.第267章 聪明误55.第55章 落地生根242.第239章 地头蛇322.第314章 设套第387章 岩羊274.第270章 归不归206.第203章 不矜细行273.第269章 首阳晴晓44.第44章 信任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总结85.第85章 天子庠序第365章 救星第419章 杀鸡用牛刀206.第203章 不矜细行23.第23章 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