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

人须提高纪津性,坚决执行命令,执行政策,执行三大纪津八项注意,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共一致,全军一致,不允许任何破坏纪津的现象存在。

无数事实证明,军纪严,就能打胜仗,攻必克,战必胜,“打得赢,不变质”。推而广之,政纪严,就能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确保国家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校纪严,能保证学校有良好学风,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企纪严,能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有效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攻进遂川县城,出现部队将小商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秤也拿走了的违纪现象。在遂川县的草林圩,就有当地的老百姓向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栏了。”1928年1月24日,在遂川县李家坪,针对部队暴露的问题严肃地向部队提出了六个要注意的问题“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又特别说了一段类似绕口令的话来解释“损坏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赔偿。虽说打破了旧缸赔新缸,新缸不如旧缸光,但是赔了总比不赔好。”

1928年3月,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来到湖南桂东县沙田圩。在此之前,红军打下了茶陵,但纪律很坏,缴的东西很多,公家没有要,抢的抢掉了,丢的丢掉了,影响很不好。在上井冈山途中,亲眼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混乱情形。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战士们又饥又渴,看见路边诱人的红薯,毫不犹豫,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当时并未说什么,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一路上苦思冥想。到了沙田圩,马上集合部队开会,在会上他指出:没有纪律不成军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打胜仗。然后正式地、系统地向全体将士颁布了三项纪律六条注意,并严令执行。

当时的工农革命军是一支疲惫之师。自从秋收起义失利以来,整整两个月,部队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如今听说到井冈山能歇歇脚,大家都很高兴。抓住大家的这个心理讲了一段话。当年在场的老战士陈士榘,后来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由来》一文中记载:说:“今天,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于是,他正式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这是工农革命军最初颁布的“三大纪律”。自从宣布这三条后,拿红薯的现象没有了,部队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

1929年以后,又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的结果是:看到工农革命军来了,老百姓不再跑到山上去躲起来了。几年以后,当红军到了中央苏区开辟出一块更大的根据地时,在六项注意中又加了两条,老战士陈士榘回忆说,那后面两条是提议加的。“开始只提出了六项注意,后来征求其他人的意见,都说不出什么来,只有又提出了两项,就是:洗澡避女人,大便找厕所。主席听了,同意补上去,这样就成了八项注意了。”由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形成。

1947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大兵团作战对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纪律、政治纪律和群众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月10日这一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起草并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训令中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重行颁布。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最初从1928年初提出的“六项注意”,到后来1947年10月10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前后经历了近20年才最终定形。从军事实践对军事纪律形成的决定作用来看,它完全是在实践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是衡量部队各项工作的核心,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wωω¸ тт κan¸ ¢ O

)第二节邱少云舍命守卫纪律

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在一次剿匪战斗中带病参战,毙伤匪徒10余名。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部队开赴前线途中,他冒着美军飞机的扫射轰炸,从燃烧的居民房屋里救出一名朝鲜儿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进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突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坚定地执行了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他以燃烧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铁的规则,捍卫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成为全军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第三节市场解读

战争用生与死检验着军队,市场用盛衰成败检验着企业。人民军队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战无不胜。高效的企业团队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取得长足发展,也就是说规章制度是企业赢取利润的重要保证之一。

一、万科:管理制度也能“透明”

在万科信息披露、业务工作和管理都是透明的。从实践中王石摸索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万科化”的管理模式,王石旗帜鲜明地反对暗箱操作,提倡企业管理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

万科的透明化、规范化始于股份制改造时,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放弃一夜暴富的机会,没有趁机持有公司股票,真正做到了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这种掌舵人不是企业所有者的角色,使王石能够更加规范地操作万科,在一本万利的中国房地产业内,面对唾手可得的财富和荣誉,始终保持着清醒,保持着“一份难得的克制精神”。

万科把规范化作为“企业的生命线”,通过请海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介入企业的财务透明化管理,让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管理制度的操作更加规范化;通过建立一支优秀的职业管理队伍来实现企业的策略和计划;通过与翰威特咨询公司合作引入平衡记分卡,有效地促使公司实现战略的显示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广度和精度。

万科在完善治理机构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套透明的管理制度。万科把透明化作为“企业的保障线”,在管理企业和对内沟通时坚持15字原则“简单不复杂,透明不暗箱,规范不权谋”;万科在资本市场上具有高度的信息透明度,每年的财务报表、资本结构、经营业绩、各项业务以及招标采购等信息都会公布。

对万科的这种做法,王石解释:并不是万科不想赚钱,而是从长远角度看,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回报率水平。理论上,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的调整,市场必然向社会平均利润回归;实践上,万科有过获取暴利的经历,在最早做贸易时,利润会达到十几倍的水平,但是公司发现市场是十分公平的,后来万科在贸易低谷时期赔的钱要超过在暴利时期赚的钱。万科提出这么一个高回报率原则,正是基于对社会平均利润的判断,规避了高风险,加强公司适应经济周期的能力,培养公司的竞争力。

“不行贿”是王石的口头禅,万科用规范化、透明化挑战不行贿。不行贿的底线,让万科最初拿地遇到很多麻烦,最后拿到的地价格高,位置偏。只有坚持高来高走原则,建高档房、高售价,才能保证利润。万科开发的上海城市花园位于飞机航线下,远远算不上黄金地段。但人们依旧争先恐后地购买,万科的品牌和良好的物业管理是吸引消费者的终极原因。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如今土地出让的规则越来越明确,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从“121文件”到“8.13土地大限”,再到“国六条”,房地产企业在资金、土地和项目规划诸多方面的每一次规范,对于还没准备好的企业都无异于生死存亡的考验。对于早就步入规范化的万科来说,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沿着在公开市场招拍挂获得优质土地和兼并收购这两条路线,万科已经成为储备土地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超级企业。

规范的操作,透明的管理,让万科在融资路上也是高歌猛进。万科与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银行可以获得发展资金。除了资本市场融资外,万科还积极开展信托、与境外投资机构合作等融资方式。自1991年万科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后,它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二、祝义材:“道德工业”的领航人

在江苏雨润厂区矗立着的“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的巨幅广告牌,这是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为了这一承诺他们制定了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雨润产品标准,构建了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

始终坚持“三不原则”和“四不放过”。

“三不原则”为:不接受、不生产、不交付不合格产品。

“四不放过”为:对产品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找不到原因不放过,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放过,拿不出纠正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

一次,雨润集团曾经远赴开封采购了一批价值三四万元的生猪,准备屠宰后制成食品投放市场,但在检验时发现含有瘦肉精,于是,按相关规定,全部作无害化处理。

另有一次,企业制作的一批梅干菜和肉罐头,出厂检验时发现牙碜,问题出在洗菜工未能将梅干菜洗净,对消费者负责,责任如山,公司决定,将这批价值50多万元的罐头全部销毁。

不放过任何一处疏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绝不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这就是雨润食品信誉上佳,广受欢迎的原因!

三、牛根生: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一场革命

1983年,牛根生担任伊利冷冻食品公司厂长,他非常重视规章制度改革。

牛根生让人在厂里的路上划分了区域,“人有人道,车有车路”,车占了人道要罚款,人占了车路需交钱。在生产管理中也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奖惩制度,生产部黑板报每天公布质量检查结果。用工制度也改了:能干的,留下,不管他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不能干的,回家,不管你有什么来头。

当时中国的国有企业,大多数管理都很松散。因此人们一时不适应这种严格的制度约束。一些工人私下发牢骚:“伊利什么都好,就是罚款太多。”

“要想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市场竞争虽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但其残酷性无异于枪林弹雨的战斗;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取得最终胜利的可能。”牛根生就是这样要求企业的。他认为制度上必须有外资企业般的严格,自己的员工必须要像士兵一样时刻准备战斗,因为这是残酷的市场竞争所要求的。

而且,这种严格的制度,首先体现在牛根生和企业管理层以身作则的自律中。在厂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一个业务客户找牛根生,由于事前不知道伊利的禁令,在厂区吸了烟。牛根生知道这一情况后,拿出50元,亲自交到了企划部。

当年还有报道披露:

由于经营状况良好,“伊利冷饮”成为人们的抢手货。为了保证中间商利益,企业规定了严格的销售制度,那就是只有淡季跟伊利订了合同并且曾经经销“伊利”雪糕的客户,到了旺季才可以批发到“伊利”雪糕。为了执行这一制度,企业的负责人几乎把自己所有的亲戚、同学和朋友都得罪了。

一次一位负责人的岳父想凭关系调拨到当时紧俏的伊利

“雪糕”,遭到拒绝。老岳父不理解,破口大骂。此位负责人只有无奈并不失风趣地告诉老人家“您和我全部的关系就是把女儿嫁给了我。如果您坚持要我这么做,那么,把您的女儿领回去好了。”

然而,老牛领导下的这种“铁面无私”、“六亲不认”招致了社会上很多“正常人”的误解乃至攻击。对此,有位负责人这样回应:“你可以贬低我这个人,你甚至可以把我个人利益全拿走,但是无论是谁,都不能毁害我们企业的制度。”

如今,牛根生虽然另起门户再造一个奶业神话——蒙牛,但他实施的制度改革,都已经成为伊利的常规。但是当年,这种“常规”却在这个国有企业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它是对严格制度的坚决奉行,也是“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一场革命”。

四、郭广昌:是规范救的

2004年8月28日,主题为“全球大变局时代——中国企业的生存之道”的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届高峰会在深圳召开。会上,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指出,投机取巧只能得利一时,勇于肩负责任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中国企业在新的变局面前,需要进一步建设规范透明的企业制度。

“透明可能让企业感到极不自由,但监督却有益于其不犯错误。企业总会面临太多不规范的诱惑,而且短期的不规范往往会得到额外的利益。但是为了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得到更持续更多的发展。规范最大的回报是什么呢?最大的回报就是别人可能会一时地得到,但是他们可能会死去,而你会活下去。”这是郭广昌的经验之谈。他坚信,只有负责任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多的机会,会得到持续、稳健的发展。而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在公司的治理管理上,实现扁平化管理,杜绝关联交易,促进各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制度建设,会有效降低和防范经营风险,成为健康、规范的现代企业,这会使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

为加强清晰的透明度,让社会了解复星的发展,复星聘请了国际知名的会计事务所,整体评价集团的战略规划和运行模式,聘请资信公司出具资信报告。之所以这样,追求的正是企业的规范、稳定发展。

【链接参考】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人民军队经过长期血与火的考验得来的,是确保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铁律。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正常运营并实现利润不断增长,就需要有一个基础条款作保证,这个基础条款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火车与轨道的关系。企业的正常运营离不开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订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立法”行为,在《公司法》中有明文规定,是法律赋予企业的一项重大权利,用以体现和贯彻企业的管理意志。企业对各项管理工作和劳动操作的要求,以及对全体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共同遵守的行动规范和准则。它是对生产、技术、经济等项活动所制定的各项规则、章程、程序和办法的总称。企业规章制度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和执行。企业规章制度要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发布执行。

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2章 党指挥枪与执行力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4章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与一般培训理论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2章 党指挥枪与执行力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2章 党指挥枪与执行力第7章 精兵简政与扁平化组织管理第9章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与目标管理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7章 精兵简政与扁平化组织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6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团队建设管理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1章 序言第4章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与一般培训理论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7章 精兵简政与扁平化组织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1章 序言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1章 序言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15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标杆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4章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与一般培训理论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15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标杆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第12章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与柔性管理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4章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与一般培训理论第17章 审时度势与现场管理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16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团队建设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7章 精兵简政与扁平化组织管理第1章 序言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15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标杆管理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4章 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仗与一般培训理论第11章 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与企业流程再造第16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团队建设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16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团队建设管理第1章 序言第16章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与团队建设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7章 精兵简政与扁平化组织管理第9章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与目标管理第14章 战争中学习战争与知识管理第13章 谁敢横刀立马与能本管理第6章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与全面预算管理第2章 党指挥枪与执行力第3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规章制度管理第1章 序言第5章 备战、备荒、为人民与危机管理第8章 支部建在连上与组织设计管理第10章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变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