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挂冠

听说,不久还在离京路上就去世了。他的遗孀和独子,后来不知何种原因,不知所踪。?

直到钟澄殿试脱颖而出,接着就消失不见了,说是报了丁忧。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已经与杨家二女订了亲。有人这才查到,他竟是钟御史的独子,却成了杨景基的女婿。随后他又主动要求外任,后来没过几年,钟母就真的离世了。?

此言一出,在座的官老爷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今日他们之所以摆如此排场,圣上的意思很明显:务必要查清这些年来,钟杨两家的纠葛,让钟御史九泉之下,可以瞑目。?

有的在点头,有人似在摇头叹息。还有人惊异地上下打量着妙如。?

原来钟杨两家结亲,背后的故事,竟然这般凄凉。?

泰和四十二年淮河的大水,让在座的几位老臣至今仍然心有余悸。那年皇上刚登基,外有鞑靼陈兵十万,内有两淮灾民,江南一带尸殍遍野,朝中还有不甘争位失败的靖王旧党。?

“肃静!”主审官把惊堂木拍得山响,众人神色一凛,案件接着进行。?

随后,妙如又把昭明九年,她落崖后,父亲钟澄采取行动,调查的关于幕后黑手的证据呈上。?

“为何当日朝廷问崔家罪状时,他不去举报?”?

“因小女子乘坐的,是福荣长公主府的马车,才会投鼠忌器,不想坏了她府里的名头。遂压下此事。不过,自那以后,爹爹跟杨家人反目。杨府跟石家结亲时,他都未到场祝贺。此事,想来不少朝中大臣可当证人。”?

“此事不足以证明,钟大人跟杨逆划清了界线。”?

“落下山崖后,起初父亲以为小女子已无生还可能。为此跟杨家长辈大吵了一场,还递了辞呈准备离京。谁知递到吏部后,不知何故被人压了下来。如若不信,可去查阅那时的存档记录。大人们试着想想。若是合谋害女,所图为何?转身连官位都弃之如敝履了?”?

妙如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堂上人一阵议论。众人神色各异,点头的点头,叹息的叹息。?

最后,其他书友正在看:。主审官又把有人举报钟澄,帮杨家窝赃之事拎了出来。?

“大人,父亲和母亲的关系。早已形同陌路。母亲回娘家看望亲人,带回什么,私藏何物,父亲自是不会过问。况且。钟府在两三年前,因一些纷争。早已将家中产业,分人打理了。每到年尾时,父亲都会特意遣小女子作监审,核查账目。绝无可能将杨家之物,纳入了钟府私产的道理。若是有人乘机混水摸鱼,那也是她的私下行为。大人们自可去查封疑犯的嫁妆私产。”?

说罢,妙如把她接手以来,家中产业的账册样本,递上去请堂审官过目。此外,还请求宋氏出来作证。?

一番理论下来。妙如竟将钟澄的三大罪状,推得干干净净。?

等众人回过神来,才惊觉跪在地上的这位。虽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姑娘。竟在不知不觉中,帮父亲洗脱了罪名。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答间。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环环相扣,丝毫不显得慌乱失措。?

突然,堂上响起了几声清脆的击掌声。?

“古有缇萦救父,今有婧女陈情。”?

众人朝发声处转过头去,原来在旁观审的太子殿下,早已站起身来,望着钟家小姑娘抚掌而笑。?

一旁的程太傅,也一同激动地站了起来,指着妙如褒扬道:“果然有钟御史的遗风。只可惜托了个女儿身……”?

担当主审的大理寺卿范大人,见太子殿下和程太傅都表了态,赶紧派人替堂下中外着的,搬来椅子,命她坐下答话。?

被宋氏扶起来时,妙如只觉得两条腿,好似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待她的腿脚恢复知觉,能行走时,太子殿下派人安排了轿子,送钟家女眷出宫,其他书友正在看:。?

临行前,还特意嘱咐她们,不必担心钟大人,只管回府静候佳音。?

待妙如被送走后,刚才听审的众位大人,就此事展开了争论。?

“此案可以结了吧?!既无原告,又无苦主,钟探花当年也是被人挟恩逼迫。”上个月刚入阁的工部尚书谢安良提议到。?

内阁次辅沈潜则摇了摇头:“总觉有些地方不太对劲,钟姑娘好似回避了一些问题,诸如她为何五岁就听得懂‘改运’的说法?”?

“这有何难?!当然是小时候记在心里了,长大后问的别人。据谢某所知,从昭明三年起,确实有人就见过裴太医,隐居在苏杭一带。我有个本家叔祖,前年就从杭州寻访到他,请他来救过一命。她一小丫头,为何不说张太医,李太医,偏偏说是裴太医。”谢安良不以为然地瞥了他一眼。?

“这钟家姑娘,听说打小就聪慧得紧。沈大人是没见过她的画作。那功夫看起来,哪里像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儿家所作。虽然跟以往的风格不同,但惟妙惟肖的绘画功底,还是摆在那里的。”左都御史李瓒,早看出太子殿下对钟家那丫头甚为欣赏,故顺水推舟地随声附和道。?

“老夫也不相信钟御史的后人,是个无骨气之人。他若是攀龙附凤,当年何必以探花之身,在彭泽这穷地方一呆就是三年。回京后不群不党,连前承恩侯石家,他都不买账。”首辅赵崇也加入到力撑钟澄的行列。?

“那他为何一直不敢休妻?”沈阁老揪住此点不放。?

“没听他女儿说吗?救命之恩在前,他现在不也没休妻?!若真是个阿谀奉承之徒。此时何不乘机跟杨家人撇清关系?!”谢安良起身反驳道。?

太子殿下含笑不语,在一旁观战。?老夫之前也动过此念头,让他跟杨逆撇清关系。没想到有自己的难处,是咱们苛求他了!”德高望重的程太傅,最后喟叹道。?

在妙如进宫救父后,杨氏才得知,宋氏也跟着去了,心里很是不忿。?

“她这是干啥?想在这种场合乘机表现?!好让皇上一张圣旨,把她扶正吗?这哪是一个妾室该出面的场合?!”宋氏就像柄剑,一直悬在她头顶。只要一想起来,杨氏就寝食难安,再也没法淡定下来。?

“早知如此,要是咱们也跟着大姑娘一起去就好了!省得那贱人,朝您身上泼赃水。”崔妈妈并不知钟澄罪名中,有窝赃一项,是在代杨氏受过,还在旁边撺掇道。?

杨氏有些心虚,没有吱声。不过经她提醒,一个激灵,似是想起什么来。?

“去!把二姑娘给我叫来!”她吩咐守在门口的丫鬟丁香。?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妤如就到了华雍堂。她一进门,杨氏就让崔妈妈,把屋里人都带下去。?

屋里只有她们母女俩时,杨氏递给女儿一叠银票,催促道:“赶紧贴身藏好!这是娘亲仅剩的一点家底了,是你跟弟弟将来出嫁和娶亲的银两。母亲这里不安稳,官府的人,可能马上会来查抄娘亲的嫁妆。你先贴身藏着,等风头过了,再还给娘亲。”?

妤如依言收了起来,神情有些忧郁:“娘亲……妤儿听过她们议论了,说爹爹入狱,是因为……他会不要咱们三个了吗?”?

杨氏眉头一拧,沉声道:“不会的,娘亲向你们保证。他不敢!外公曾有恩于你祖母……就是休了娘亲又如何?!把这个藏好,有了银子咱们照样能过上好日子……”?

妤如点了点头,又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离去了。?

果然,妙如回到家中后不久,刑部的人就跟着来了,其他书友正在看:。?

查抄钟府杨氏的私产,要求她拿出当年的嫁妆单子对照,把多余的部分,全部收缴充公。?

杨氏还被带到刑部问话,让她倍感屈辱。?

回来的路上,杨氏看到了父亲杨景基和兄弟杨俊贤,被关在囚车里,好似要带到什么地方去。她想跟上前去,却被人挡了回来。?

第二日,钟家女儿勇救亲父一事,就在大楚的朝堂上传播开了。跟着这个传出的,还有钟杨两家十多年的恩恩怨怨。包括钟澄登科之际丧妻,被杨景基挟恩逼娶的传闻。?

妙如再次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红人,不过此回她倒不甚在意。?

反而希望此事传播得越广越好。?

这样一来,世人对父亲的误解,就可以多一些人了解事情真相。今后无论是为官,还是开馆,都是大有裨益的。?

下午的时候,钟家的亲朋好友,纷纷登门打探消息。当众人闹哄哄地询问妙如这几日的经历时,被关押多日的钟澄,终于回家了。?

只见他衣袍赃皱,发丝凌乱,神色有些萎顿。看到府里来了如此多的客人,显然有些诧异。?

沉默了许久,才说出了他进门的第一句话。是对秦妈妈交待的:“去通知太太,让她呆在华雍堂闭门思过。没我的命令,不得出府半步。家里的事,暂交由宋氏掌管。”?

他说的第二句话,更是惊得众人的下巴都险些掉下来。?

只见钟澄望着女儿妙如道:“爹爹已向圣上请辞,交接完手头上的差事,一个月后咱们回淮安。”()?

第317章 守诺第106章 避祸第207章 训诫第265章 备嫁第168章 忿怒第89章 自惭第56章 争议第1章 秋夜第243章 私语第286章 亲家第13章 生花第50章 敬香第177章 为质第286章 亲家第21章 妾礼第283章 反应第177章 为质第267章 信任第19章 离别第279章 破冰第89章 自惭第101章 清醒第117章 动容第395章 圆满第38章 欢畅第203章 击掌第99章 立场第222章 影射第82章 隐情第49章 病中第190章 孤胆第97章 商榷第86章 道歉第145章 小定第55章 送别第2章 嘱托第374章 中元第394章 守岁第121章 惊座第205章 暗讽第265章 备嫁第325章 学游第45章 端倪第180章 了断第355章 心魔第279章 破冰第267章 信任第218章 慧眼第172章 惊闻第392章 力争第115章 线索第382章 欲雨第127章 解围第370章 抓周第286章 亲家第329章 石出第57章 棒喝第88章 乱象第95章 解救第12章 生辰第331章 喜悦第261章 机缘第357章 谢恩第198章 帮衬第47章 尴尬第286章 亲家第293章 密谋.第245章 玉殒第150章 挂冠第319章 不速第198章 帮衬第183章 叙旧第69章 苏醒第320章 顾虑第109章 牵扯第117章 动容第372章 怒发第18章 放灯第23章 眼缘第393章 永逸第95章 解救第369章 夏日第66章 相惜第87章 纷争第66章 相惜第187章 扑火第252章 反将第341章 夜话第186章 临渊第135章 问责第216章 抚慰第363章 破镜第296章 心思第74章 豁然第299章 陷井第43章 悠远第80章 欣赏第184章 顿悟第324章 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