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杨玄感兵变 四

?

第二天,杨侗召集了洛阳留守世家为首的子弟和洛阳的文武官吏,宣布了杨玄感攻克卫县正向洛阳挺进的消息,在场的人听后,都大惊失色,有些人还在想是不是该在杨玄感那边盘盘交情。也有人大省向杨侗毛遂自荐,愿意出战迎击杨玄感。对于众人的反应,杨侗已经在与樊子盖商量的过程中心中有数。

“为了防止杨玄感继续南进,本王意欲再派一位将军平叛,各位可有合适人选。”这时樊子盖出班奏道:

“启禀殿下,老臣举荐原上柱国、大将军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出人将军,韩将军自小勇武过人,家学源远流长,应该是合适人选。”

“哦!韩将军,你可愿意。”听到杨侗的称呼,韩世谔知道自己这个差事已经逃不掉。

“殿下放心,臣愿领命。”

“好!爱卿真是国之栋梁。就命河南令达奚善意带领五千精兵抵挡杨积善的进攻,将作监及河南赞治裴弘策率八千人迎战杨玄挺。韩将军率领五千精兵部署在杨玄感的正面迎击。”樊子盖派出韩世谔为将军是为了防止一些洛阳的贵族子弟与杨玄感勾结,他有个险恶的用心,当年韩擒虎死的不明不白,韩世谔的心里肯定有些怨气,如果他忠于朝廷,这样即便战死,樊子盖可以向朝廷为他请些抚恤,如果他不忠于朝廷,正好用来打击洛阳世家的气焰。也可以断了洛阳城的隐患。

“另外今天还有一件事情,这不是有句话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府库有些空虚,还望各位鼎力相助。”听到杨侗的这句话,洛阳的世家大臣们心中叫苦不迭,这是杨侗与樊子盖商量好的计策,让洛阳的世家大臣出金钱粮草打杨玄感,是为了让他们与杨玄感反目,即便日后他们投降了杨玄感,也没有粮草支援叛乱,而杨玄感没坐稳江山的时候,为了拉拢人心可能不会对他们怎么样,但谁能保证日后不秋后算账。想到这,一些世家大臣的头面人物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为朝廷效力是臣的本分,臣愿捐五千两白银,粮食一千石。”

“臣愿捐一万两白银,粮食三千石。”

“臣愿捐一万五千两白银,粮食一千五百石。”。。。。。。。看着那些大臣踊跃的捐献,杨侗的心中十分惬意。

“好!各位的表现,本王铭记在心,带皇祖父归来之日,本王一定在他面前想各位请功。”

“谢殿下!”

杨玄感的士卒多为没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夫,手执单刀柳盾,也没有弓箭铠甲,但士气高昂,再加上杨家兄弟的骁勇,而隋军士兵虽装备精良却士气低落,故达奚善意军不战自溃,裴弘策军五战五败,只带十余骑逃回城中,韩世谔更是在李密的劝说下阵前直接投敌,杨玄感马上命韩世谔攻占荣阳,为他的大军夺得中原最大的粮仓,由于荣阳是郑氏家族的老巢,为了顺利夺取荣阳,杨玄感写了一封信给韩世谔,让他在攻打荣阳的同时派人秘密的把信交给他的舅舅,郑氏五房的郑元通,樊子盖借故杀掉了韩世谔的满门,洛阳世家大臣被樊子盖的屠刀吓傻了,杨侗也借着带血的屠刀向洛阳留守世家许诺,如果叛乱平息,会向杨广报告事变时他们的表现,洛阳世家大臣的心在杨侗和樊子盖软硬兼施下慢慢的安静下来了。洛阳周边的百姓在看到隋军屡屡惨败,都认为杨玄感会坐天下,马上大批的百姓带着牛羊好酒犒劳杨玄感。每天都会有几千人来到杨玄感的兵营前投效。隋朝的一些获罪官员也开始投奔杨玄感,杨玄感大为高兴。一路高奏凯哥来到了洛阳的上椿门,兵力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杨玄感非常高兴,下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席间,杨玄感向前来投诚的百姓和官员说:

“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杨玄感说完,周围一片欢呼万岁的声音,隋朝原左武卫大将军李子雄起身向杨玄感说道:

“大将军吊民罚罪,讨伐暴君杨广,如今洛阳功克在即,在下今天借这杯酒向大将军请命,请大将军称帝位,率王师,除暴君,安天下。”李子雄一说完,马上刚俘虏的隋朝内史舍人韦福嗣也跟着跪下一起起哄,其他刚刚投效的一些人和杨玄感的其他六兄弟马上向杨玄感跪下,要杨玄感一旦攻下洛阳之后就马上登基,要说做皇帝,杨玄感不是没有做过这个梦,但现在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只有李密等一些心思缜密的人心里产生出一丝忧愁。散席后,李密单独向杨玄感说:

“大将军,这李子雄和韦福嗣居心叵测,现在洛阳还没有攻克,杨广还没有死,长安还有一个小朝廷在,李子雄就要你称帝,这是要把天下人的矛头都指向你,还有韦福嗣,以前你刚起兵的时候,你让他帮你起草起义文书,他不干,你让他出谋划策,他推诿,现在在你称帝的事情上这么热心,我看他就是一个混入我军的奸细。这两个人,你一定要提防啊!”杨玄感听了李密的话,哈哈一笑。

“法主,你多心了吧!日后大家同殿为臣,还是要精诚团结呀!”李密发现杨玄感还没有坐上龙椅,就摆起了皇帝的威仪,心里很反感,只好退出了杨玄感的营帐。回头吐了一口浓痰。

“呸!你现在还没有造反成功就摆皇帝的谱,我看你迟早要失败,我就等着做俘虏了。”李密离开杨玄感的营帐,杨玄感心里暗暗的说:‘法主,你即便再有宰相之才,可我以后就是未来的皇上,有些事情不能让你一个人说了算。’

洛阳城中,全城戒严,由于韩世谔投敌,杨侗以防止奸细暗中胁迫大臣为名把全城的文武官吏的家眷全部请进了洛阳宫,众臣心里知道杨侗这是在把他们扣为人质,但一个个还是高呼王爷英明。另外为了加强洛阳的防守,樊子盖每天家都不回,日夜在洛阳四门巡守,不断的宽慰官兵。杨玄感也知道樊子盖是洛阳防守的核心人物,这一日他来到上椿门外。

“请樊老尚书出来讲话!”守城的兵士不认识他是谁。

“你是哪个。”

“在下杨玄感!求见樊老尚书,请他出来讲话。”周围的兵士听说来人是杨玄感,都好奇的向他这边望去。

“那个就是杨玄感,不是说他身似项羽关公,长一丈三尺吗?怎么没那么高啊!”

“不是说他身后有一对翅膀吗?能直上云霄吗?怎么没有了。”

“去,有翅膀的话不是妖精了吗?”城上的士兵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没有看到樊子盖已经来了。

“吭吭!”樊子盖咳嗽了两声,众人一看到他,有些不知所措。樊子盖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走上了城楼。

“逆贼,樊子盖在此,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这话一出口,城楼上的隋军兵士哈哈大笑,就是杨玄感身边的侍卫也感到好笑,不敢不忍住了,身子却还在乱颤。杨玄感心中有些恼怒,可现在正是收买人心的时候。

“大人说笑了,我并非逆贼,只是原先听说皇上在辽东遇险,本来想去辽东勤王救驾,谁知道手下的兵将说朝廷如今混乱不堪,出了昏君,勤王不如现在辅弼幼主,在下观大人的才干,觉得你在杨广手下屈就了,只要你肯归顺与我,我们一起辅弼杨侗,待天下大定以后封你一个一字并肩王怎么样!子孙世袭罔替如何。”

“逆贼,我樊子盖世代忠良,岂会与你这个逆贼为伍,什么一字并肩王,什么子孙世袭罔替,你以为你是什么,一条小蛇刚长大一点就想说自己成龙了,你也配,什么辅弼幼主,什么勤王救驾都是放屁,皇上现在正在涿州,不日便会抄了你的后路,长安的援军马上就要到了,你就等着杀头吧!”

“樊老尚书,杨坚以奸谋诈力取得天下,杨广弑父蒸母,即位以来更是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惹的天怒人怨,平民百姓卖儿卖女,我现在十万大军屯居于此,巩、洛一带的百姓拖牛带羊的犒劳我军就已经证明,天下人心已经归顺与我,我看你还是不要执迷不悟,何必老来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呢?”杨玄感自认自己的口才了得,说的话也是情真意切,樊子盖就算是铁石心肠也应该被他说动了,可他还是低估了樊子盖。

“够了,逆贼,我樊子盖深受皇上大恩,绝对不会与你同流合污,还有你说你有十万大军又如何,依老夫看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老夫倒要劝劝你,放下你的野心,莫以一人之私而误千万人的性命,城外的人都听着,杨玄感造反,不管成功与否,你们都是一个死,老夫奉劝你们一句,放下武器好好回家种田,别跟着杨逆了。”说完,向杨玄感射去一箭,杨玄感赶快闪开,箭划过了杨玄感的脸庞,留下了一道血痕,杨玄感大怒。

“樊老贼,我攻破城之后一定要杀你全家。以解我心头之恨。传我的命令,马上攻城。破城后城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归大家所有,想怎么抢都行。活捉杨侗者赏千金,有取樊子盖首级者也赏千金。”杨玄感被伤到后大怒,马上对身后的兵士命令道。李密听到后马上劝说。

“大将军,万万不可,洛阳居天下之中,多有世家置业,如果我们纵兵劫掠,毕会得罪天下世家,万万不可啊!”

“你懂什么,涿州卫文升的大军还有长安的隋军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如果不马上攻下洛阳,这天下就不会大乱,到时我军就会受到三面夹击,只要攻下洛阳后,天下必定震动,就算天下不乱,我们也可以以杨侗作为人质。给我杀。”杨玄感下令后,他麾下的兵士彻底陷入了疯狂,双方箭如雨下,打的不可开交,而杨玄感这边的士气看起来更加的高一些,在金银财宝、美女的刺激下,他们更加的凶悍不怕死。在这危急时刻,一匹快马来到了杨玄感的身边。

“报!大将军,韩世谔将军兵败荣阳,卫文升率领两万大军已经逼近我军后方,请大将军定夺。”听到这个消息,李密的心中对战局更是忧心。杨玄感更是大怒:

“韩世谔这个笨蛋,坏了我的大事。撤军!”城楼上的隋军看到杨玄感的大军撤退了,高兴的欢呼了起来。杨玄感回到营帐中,看到绑着绷带的韩世谔跪在那里。心里恨的要死。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韩世谔慢慢的把事情讲述了出来。

第十七章 长安风波第二百一十二章 长安朝见第二百七十八章 马邑内乱 二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第三百六十四章 战前之战 六第九十章 五禽技与建成猪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东部突厥彻底灭亡(三)第四百零二章 平定王窦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十道士投军第四百三十九章 李建成游河北齐鲁 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狄左在突厥 二第九十六章 太原留守第三百四十六章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陆归来(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恒广元的表现 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进军草原(十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萧后行踪 三第三百零九章 夏县阴谋 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绩投唐 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军草原(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阴谋 五第五十四章 突厥攻略 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稳定长安(七)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陈玄奘(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突厥公主(五)第三百零四章 连锁反应 四第三十二章 陈淑仪的秘密第三百七十二章 战前之战 十三第一百第一百二十七章 尉迟恭出山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谋第四百七十五章 决战玄武门(七)第二百零一章 萧梁内乱 三第六百二十章 薛延陀的灭亡(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纷乱局势 三第六百一十章 薛延陀的灭亡(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胡僧事件(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承陆归来(五)第六百零四章 针对薛延陀(四)第七十章 杨素之死第六百九十一章 惊天大案(五)第四百三十四章王伏宝与凌敬 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惊天大案(一)第十九章 小箩丽与红拂女第五百六十四章 进军草原(十)第四百六十章 杨文干兵变(十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终日海战(四)第四百零三章 算计 一第三十七章 荣阳省亲 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杨文干兵变(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承陆归来(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收复杜伏威第二百五十二章 阴谋再起 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谋划禄东赞(一)弟伍佰零六章 铸造新币(六)第二十七章 独孤病逝第五百五十二章 李建成的谋划(八)第三百章 刘武周的应对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渊晋阳起兵 二第六百八十章 中日海战(十)第一百二十三章攻破霍邑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山访李靖第五百九十八章 诸国长安觐见(六)第六百二十六章 阴谋与阴谋(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刘黑闼之死 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阴谋与阴谋(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进军草原(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窦建德出兵 二第二百三十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二第一百零九章 收复裴寂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异动第四百五十一章杨文干兵变(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百济内乱(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稳定长安(五)第五百零五章 铸造新币(五)第二百零一章 萧梁内乱 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原阴谋 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薛延陀的灭亡(十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变 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密投唐 五第八十八章 天机变 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突厥攻略 一第八十一章 杨玄感造反 二第八十八章 天机变 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河东动态 二第四十七章 叛乱平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独孤怀恩之乱 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抚北都 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抚北都 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联络 脚踩数船 五第三十五章 云定兴 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萧后行踪 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东部突厥彻底灭亡(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陈终成眷属(二)第四百零一章 平定王窦 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谋局 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四第伍佰一十章 招贤纳士(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风波再起(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宣抚北都 四第十六章 去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