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荣阳战败

?

回到两日前,韩世谔在李密的劝说下投降了杨玄感,在洗尘宴席上,他与杨玄感攀谈起来,发现还有些亲戚关系,韩世谔和杨玄感的母亲都是出身于荣阳郑氏家族,是血缘比较近的堂姐妹关系,无形中两人的关系拉近了许多。在席上,杨玄感对李密使了个眼色,李密暗自点点头。

“来!世谔兄,在下敬你一杯。”

“法主兄客气了,来我们干。”韩世谔和李密干了一杯后,李密故意做出一副苦闷的样子。韩世谔心中奇怪:

“法主兄,什么事情如此苦闷。”

“不瞒世谔兄,我军中粮草已经不多了,恐怕只能维持半个月了。”

“法主,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没跟我说过。”杨玄感愠怒的看着李密,李密惊慌的低着头,就像一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

“大将军,你一向忙于军务,再加上我们急于攻打洛阳,我想,这洛阳被昏君经营多年,天下财货多在洛阳,所以就想。。。。。。”

“那你也该跟我说一声吗!”杨玄感的语气越来越严厉,李密的声音越来越小,酒席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冷,韩世谔心里知道,这是在跟他下套,让他出任务,可自己初来咋到,没什么功业也难以站稳脚跟,所以他没有犹豫。

“李兄难道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有一个法子可以立即解决我们这个难题。那就是占领荣阳,那里是中原最大的粮仓,专门供应两京和关中的物资。我们只要夺取了这个地方,一半的天下就是我们的了。”韩世谔听到后,马上把这个任务揽到自己的身上。

“这荣阳就交给小弟去取吧!在下刚来,未有尺寸之功,再加上我的母亲就是荣阳郑氏的族人,如果他们愿意做内应的话,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好!世谔兄既然当仁不让,我再写封信给我的舅舅郑元通,让他协助你,在郑氏家族里面做做分化工作。这杯酒就做为世谔兄的壮行酒,待世谔兄归来后,再摆一桌庆功酒。哈哈哈!”第二天,韩世谔就带着杨玄感拨给他的三千兵马浩浩荡荡的打荣阳去了。荣阳太守府,太守章培予焦急的在自己的房间里来回的转。他现在已经快六十的人了,再过几年就可以辞官养老了。可谁知道有发生了杨玄感叛乱这种事情,而且还把兵派到荣阳这里,这荣阳城一旦守不住,他跑不掉的话被叛军抓住,就是个杀头的下场,即便不被杀头,如果到时杨玄感失败,他也要担个守土不力的罪名,皇上是不会放过他的。

“哎!来人啊!传我的令,命令荣阳太守府所属的兵将、衙役全部上城防守,千万不要出城迎敌。另外,关闭四门,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能出城。”

“是!”手下人出去传令后,章培予的心里平静了些。‘嗯!还是去郑家打听一下消息吧!这里是郑氏家族的老巢,如果郑家要出手帮杨玄感,就是老夫想尽办法,只要他们一声令下,马上就会有人不顾官府的命令把城门打开,把荣阳城献出去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他们愿意协助官府的话,那这荣阳城可是固若金汤了。’想到这里,章培予仿佛是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困苦中又有了一丝希望。

“来人啊!备轿,去郑府祖宅。”来到郑府门前,章培予的跟班上门前去敲门,一个门房探出头来:

“什么人啊!”听到门房的语气,章培予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没法子,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即便章培予当了宰相,像他这种由白丁一步一步升上来,没有多少年家族积累的官员在门阀氏族面前也不敢有什么不满。

“哦!荣阳太守章培予求见郑大人。”门房理都不理,直接说了一句。

“我们老爷不见客,你请回吧!”听到这句话,章培予的老脸红一阵,紫一阵的,但终归官小职微,不能摆官谱官威,只好坐上官轿,离开了郑府的大门。郑家祖宅中,留守郑家的几房人员一起到了议事厅。现在的郑家大族长是郑译的弟弟郑诉,郑译在听说文帝驾崩后一口鲜血吐了出来,不省人事,经过医生的诊治,终归年事已高,人不能言语,而郑维康承袭了爵位,可终归威望不足,在郑译中风之前就给郑维康和郑诉交代了后事,再加上郑诉辈分在那,又一生无子,是从小看着郑维康长大的,就暂时当了个托孤大臣,接了这郑家大族长的位子,等郑维康的威望够了之后,再把族长的位子传给他。其他留守的郑氏家族成员有郑译的儿子郑元琮、五房的郑元通、郑光行的儿子郑兴隆、三房子弟郑元修的儿子郑孝宁等人。郑家的大族长郑诉先开口。

“各位,我们郑家现在又在危及关头,现在杨玄感兵变,兵临荣阳,我们如果一朝不慎,到时就会满盘皆输,希望各位能够以祖宗家业为重,拿出办法。”做了这段时间的族长,郑诉已经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的脾气火爆了。郑元琮不说话,自从汉王起兵失败后,郑译在没有中风前就对他进行过打压,他现在就变成了一只缩头乌龟,遇事从不先说话,但在关键时候也有自己的想法,谁也不敢不听取他的意见,郑光行是铁定的皇帝党,所以郑兴隆实际上是杨广安插在郑家的耳目,郑孝宁的年龄还小,他的意见不会被大家接受的,现在大家最希望听的是郑元通的意见,他是杨玄感的舅舅,大家的眼珠子都盯着他,想看他是什么意思。这使他的心里没底。说句实话,当年他为了夺的大族长的位置,为他们南来郑氏牵线搭桥,谁知道是与虎谋皮,郑光行回归郑家后,利用杨广的支持大肆扩充自己的产业,杨广做皇帝后,对郑光行更是大力扶植,现在他名下的产业不低于郑家任何的一个族房,就连郑元通这个时候也要看郑光行的脸色,他有些压抑,当他听到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他有些吃惊,后来又听说他一路势如劈竹的事情后,他仿佛觉得这天下是不是又要易主了。如果杨玄感成功了,他就是皇上的舅舅,开国元勋,可杨玄感能成功吗?想了想,还是头仰着天,不说话。一时间,气氛有些僵持。郑诉知道大家的想法,他先向郑元通说道:

“元通,杨玄感跟你是亲戚,他现在起兵难道就没有什么消息透露给你吗?”听到这句话,郑元通的脸马上红了起来。‘难道我跟杨玄感信使见面的事情被他们发现了,我的身边有他们的耳目,是谁?看我落魄了就来踩我,现在该怎么办?这帮老狐狸,他们是要干什么?’心中的疑问一大堆。在脸上不敢有半分的变化。

“嗯!这个事情我正要跟大族长说呢?现在信使已经到了我的府中,还有杨玄感给我的一封信,请大族长和各位一观,另外韩擒虎也给我带了个口信,说他的母亲也是郑氏家族的人,让我们从旁协助。”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双手递给了郑诉。

“这封信我一个字都没看啊!”郑诉把这封信拆开,刚看到开头,郑诉心里的火马上上来了。一手拍到桌面上。

“元通吾舅,自杨广登基后,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今外甥起义兵,诛邪魔,还天下太平,现我军粮草不济,望舅舅念在骨肉之情,拉动郑家,献荣阳城,补足我军粮草,待天下安宁后,定高官显爵酬谢,让舅舅成为天下第一世家门阀。”

“什么高官显爵,什么天怒人怨,真是妖言惑众,此贼当斩。”由于愤怒,桌子上出现了一个手掌印。众人看到,心中对郑诉的武功忌惮不已。

“不用再说了,就凭这封信,我觉得就该把杨玄感碎尸万段。”说着,把信传给其他在座的人看。其他人看了后,都知道只要凭这封信,不管他们有没有参与国叛乱,他们的脑袋就已经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听凭老族长命令。”

“好!郑元通,送这封信的人在哪里?”

“就在我的别院,我好吃好喝的把他软禁在里面。让他等我的消息。”

“很好!你现在先稳住他,另外来人,把章培予找来,就说我要见他。兴隆,你写封奏则给皇上,也写封信给你父亲,就说杨玄感叛乱,我们郑氏家族全力协助平叛,让皇上勿忧。写完后由我亲自派人送去。让他在皇上面前给我们说几句话。”吩咐完后,大家都分开行事去了。郑元通回到自己的别院,一个家人上前来。

“老爷,那个人一直在客房等你,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在那里发脾气呢!”郑元通的眉头一皱,跟着家人去了客房。

“你们老爷什么时候来见我,我都在这等了两天了。”

“大人别急,我家老爷马上就回来了。老爷!”那个人听到仆人在喊老爷,也往门口看看。

“哦!郑老爷,你回来了,你们的意思怎么样。”

“先生别急吗!我们刚刚取得了决议,全力协助杨大将军。来人啊!准备酒席,我要与先生喝上几杯。”听了郑元通的话,那个人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在酒桌上,韩世谔的说客想郑元通问道:

“郑老爷,你们准备怎么协助!”

“哈哈!先生你心急了。我刚出来的时候,我看到我家叔叔已经去请太守大人了,我相信只要我们郑家的一句话,他是不敢不听的。”

“哦!是啊!郑家在荣阳这里就是皇帝,有你们郑家协助,我看大将军的大业之日可待呀!”

“是啊!先生来我这里这么久,还不知道先生姓什名谁呢?”

“哦!在下姓杨,名为成宇,算下来也是杨老柱国的远族,论辈分,我还要叫杨玄感大将军一声叔叔呢!”

“哦!原来是杨大人,失敬了。在下再敬杨先生一杯,日后如果杨大将军大业能成,在朝中还望先生帮扶啊!”

“哪里哪里!郑老爷是大将军的舅爷,日后还请老爷帮扶啊!”两人哈哈大笑,就好像杨玄感已经当上了皇帝一样。这时,郑元通一个家人来到郑元通的身边低估了两句,还拿出一封信给郑元通。郑元通微笑的把信递给杨成宇。

“老族长已经与章培予大人说定了,后天就开城投降,除了荣阳仓之外,还从郑家粮库里在调拨十万石军粮给大将军,但我们有几个条件,都写在这里面了。请韩世谔大人遵照里面的要求办理。过了时机我们就不侯了。”

“好的!我一定带到。时间不早了,在下告辞。”

“好!我派人送你出去,有我的人,守卒不会为难你的。”韩世谔在军营里看着这封信,信中说愿意全力支持,但荣阳是郑家老巢,不能有战火,在接收投降的时候除了韩世谔和其麾下部将外,其他兵士不得带武器,章培予有功,还请章培予继续任太守,另外军粮很多,可由郑家家丁护送来营。韩世谔想着这封信,他觉的这封信中的要求有些过分,可如果不答应,到时杨玄感怪罪下来,他新来咋到,没有功勋,日后难有所为,算了,郑家不单是杨玄感的舅舅,也是我的舅舅。他对杨成宇说,他全答应,明日就运粮草过来,待后天一大早天亮的时候,打开城门,欢迎他们入城接防。杨成宇领命而去。第二天,韩世谔在军营里等来了郑氏家族送来的第一批粮草物资,他马上分出一半出来运送到了杨玄感的兵营前,杨玄感收到粮草后非常的高兴,派人好好的夸了韩世谔一顿,韩世谔慢慢的放下了戒心,依照约定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人,除了几个将军之外,其他的兵士都没有带武器,一起到了荣阳西城门。

“快开城门,我们韩大将军前来接防受降了。”突然,只听见城楼上放了一声火炮,其后马上一阵箭雨射下,韩世谔的兵士被射死射杀了不少。城门马上打开,以为少年将军骑在马上,手持长矛带兵冲了出来。

“大胆逆贼,徐世绩来也!”韩世谔欺负他是一员年轻小将,提起自己的宝剑与他搏斗起来,谁知道徐世绩的武艺高强,不到四个回合就被徐世绩刺中肩头,韩世谔自知不是徐世绩的对手,赶快丢了兵器,骑马逃回,手下的兵士由于没有兵器,被徐世绩杀的四下逃散。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诸国长安觐见(五)第三百一十一章 恒广元的表现 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阴谋与阴谋(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窦建德出兵 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杨文干兵变(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江都之变 三第八十六章 天机变 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东部突厥的灭亡(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陈终成眷属(四)第七百零八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七)第六百五十六章 百济内乱(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阴谋 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进军草原(十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女儿可爱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世民凯旋第六百三十章 阴谋与阴谋(九)第六百一十二章 薛延陀的灭亡(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薛延陀汗国灭亡(六)第二十五章 联姻郑氏 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前之战 十四第三百零四章 连锁反应 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谋划禄东赞(一)第三十四章 云定兴 一第八十四章 荣阳战败第三百八十九章 窦建德出兵 二第五百四十章 薛延陀汗国的建立(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风云再起 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纷乱局势 四第五章 街市秘闻第六百二十六章 阴谋与阴谋(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风云再起 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文静之死(四)第十五章 岐州游山遇如晦第二百四十一章 制造白糖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世绩投唐 二第二百零一章 萧梁内乱 四第六十七章 李柴联姻第五百四十四章 薛延陀汗国建立(九)第五百零三章 铸造新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渊薨逝(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一章: 梦回隋朝第四百零六章 算计 四第十二章 突厥分裂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密投唐 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刘武周的应对 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中日海战(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稳定长安(七)第四百零一章 平定王窦 三第七百零三章 李陈终成眷属(十)第五百八十三章 执信必可之死(四)第四百零九章算计 七第五百二十九章 赏与罚的阴谋第六十六章 秀宁逃婚 四第六十一章 蔡夫人的秘密第三百四十三章 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四第一百零七章 长安、太原第六百九十四章 李陈终成眷属(一)第三百零三章 连锁反应 三第七百章 李陈终成眷属(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惊天大案(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踏薛延陀第三十六章 新的密谋第七十四章 一征高句丽 一第四百八十章 决战玄武门(十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承陆归来(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荆州总管之争第四百四十八章 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杨文干兵变(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厥借兵第一百零四章 马三宝归来 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渊薨逝(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遇谋局 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来客 二第二百四十章 改良青盐第五百一十七章 突厥公主(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诛杀高、王 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惊天大案(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突厥公主(七)第七百零二章 李陈忠诚眷属(九)第三百四十五章 刘武周与宋金刚之死 六第三百九十四章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死 十九第四百九十三章 对峙突厥(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布局吐蕃(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再遇陈玄奘(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破霍邑 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狄仁杰‘首次单飞’第四百四十六章江淮岭南长安洛阳 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食盐的战争 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恒广元的表现 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遇谋局 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李渊晋阳起兵 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世绩投唐 二第二百零七章 萧梁灭亡 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薛延陀汗国灭亡(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六百六十章 东北乱局(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阴谋再起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