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视察

“呀,怎么怎么多的死人呀?!”进入硝烟未散的张庄,16旅军医院的新兵小孟被张庄村内层层叠叠的死尸所震惊。

“别说废话!先看我们的人,有没有活着的。”罗新华院长呵斥道,“就是那个院子了,将旗帜插上,让他们一眼就看到我们进来了。”

为了就近抢救伤员,罗新华带了一个精心挑选了急救连,战斗一结束就进了张庄,选择了一所看上去完整的院子,设立了战地医院。

男兵们将院落中的日军尸体拖出了院子,阵亡战友的遗体则摆放在院中,接着第一道晨曦,急救连开始登记阵亡战友的胸牌。每个官兵军服内都缝了一个标准规格的胸牌,上面写着姓名、职务、军衔、部队番号及血型。

“都是1营的……”小个子中尉军医对罗院长道。

“检查仔细些……”罗新华大声道。她的目光落在院子角落里两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尸体上,一具是自己的战友,另一具却是日本兵。一枚手榴弹在两人当间爆炸,但面容都完好无损。

第一个新兵开始呕吐,紧跟着又是一个。罗新华没有责备,她第一次见到血肉横飞断肢残臂的情景也曾控制不住过。

罗新华就是曾做过王月蝉丫鬟的罗二丫。建国后一位老首长亲自为她改了名字,“叫新华吧,咱们的新中华已经出现了。”

开始送来伤员,急救连已经搭起了四座手术台开始忙碌。

那边是手术室。这边是献血站,越来越多的士兵带着满身硝烟,过来为战友献血。

“少校,最多400,这是规定。”罗新华对一位坐在椅子上的少校军官说,这位少校要求捐献600mm血液。

“什么狗屁规定!俺们营的仗已经打完了,回去喝点肉汤,睡上一天一夜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是你?陈豪!”罗新华认出了对方,是陈家崖的陈豪,她惊喜地站起来。“喔。升少校了!”

上次在郑家庄聚会,陈豪还挂着上尉肩章。

“啊,是你呀罗中校。”陈豪也认出了罗二丫,“够意思。亲自来抢救伤员了。”

“越靠近前方。抢救的意义越大。你们打的够惨的。”罗新华亲自抽了陈豪的血。

“可惜了我的1营了……”陈豪让出位置给后面献血的士兵。

去年春节。回到家乡探亲的在职军官们曾在郑家庄聚会过。当初蒙山军老根据地参军的子弟们活下来的几乎全是军官了,陈豪是其中军衔最低的。他是陪着母亲回去的,不经意间。结识了一批军中显贵。

“不准救他们!”陈豪猛地看见抬进两个日军伤兵,立即怒叫起来。

“你冷静些,仗打完了,鬼子被你们歼灭了,他们有权获得救助。别忘了军规!”

“什么狗屁军规!我看谁敢救他们?!”陈豪下意识地去摸腰间的手枪。

“我说的也不行吗?”曲致庸准将走进了院子。

天光已经放亮。

“旅长……”陈豪看见兄长般关心着自己的旅长,眼泪登时蓄满了眼眶,拼命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好小子,干的不错。”曲致庸上前抱住了陈豪,“没有负伤吧?”

“没有。但我的1营完了……”

“屁话!1营永远不会完。我给你补充!一个月,最多一个月,还你一个满编的1营。”

可是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再也回不来了。他们的身躯将埋入故乡的土地腐烂为泥土,他们的名字将被人所遗忘,包括跟他们出生入死共同面对侵略者的战友。除了他们的父母家人,谁还会记得他们?

“别垂头丧气的!18师团完蛋了!紧跟着将是第3师团和第6师团!知道吗?就在刚才,对第6师团的最后攻击已经发起了!”曲致庸使劲拍拍陈豪的肩膀,“已经接到了命令,咱们旅就地整补,很快就有大批的补充兵到来了。”曲致庸准将看了看院子里忙碌的官兵,“还有一个好消息,总统要来视察我们旅!”

陈豪没有吭气。用残疾的右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滴。但院子里已经欢呼起来,罗新华抓住了旅长的衣袖,“旅长,你说的是真的?司令要视察咱们旅?”

“没错!我亲自接的电话。他听到我们旅歼灭18师团的捷报后亲自打来了电话,向我们表示祝贺并问候所有参战官兵。”

“司令他还说什么?”如果论资历,罗新华也是国防军第一等的老资格,她在郑家庄初期就正式参军了,所以对龙谦以司令相称。

“司令说16旅不愧是蒙山军的起家部队!给他争脸了!”曲致庸对罗新华说,“立即安排救治这两个鬼子,我还要从他们嘴里掏出有用的情报呢。”

连番血战的第6师16旅终于结束了他们山东之战的历程。在张庄一带转入了休整。因为16旅巨大的伤亡,前进指挥所取消了调16旅南下参加高密之战的计划,更没有赴青岛归建的安排了。如果没有意外,这支连续奋战了两个月的部队的山东之战算是结束了。

作为营长,陈豪的消息当然比一半士兵灵通。他从团长那里获知曾并肩作战的第2师6旅已经南下高密了,以为自己所属的部队也将投入新的战场,不断追问上级什么时候来补充兵。但团里接到明确的指示,16旅的战斗任务解除了,高密之战没他们的份了。这个消息尚处于绝密,令陈豪既高兴又不高兴。

46团就驻扎张庄,一面休整,一面帮助村民整修民房。张庄百姓尚未全部归来。只有几十名解除支前任务的青壮先期回到了村庄。张庄一战将偌大的村子毁得一塌糊涂,全村有三成房屋彻底毁于战火,另有一半左右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完好无损的不足两成。冬季将至,马上就返回故土的张庄村民的过冬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在政府的专项善后资金尚未到账之前,46团接到了命令,尽力帮助乡亲们恢复家园生计。46团及旅属工兵营2连一面将轻微毁损的房屋进行修缮加固,一面运出垃圾,整理可资利用的砖瓦木料。准备明春的大兴土木。重建家园。

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团陆续抵达,送来了大批的慰问品。部队的伙食陡然上了好几个档次,几乎每天中午都有肉,炊事兵们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变着花样为官兵改善着生活。

国防部宣传局直辖的文工团来16旅驻地进行慰问演出。令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官兵兴奋不已。文工团在基本完好的张庄戏台连续演出四场。场场都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血战似乎已经远离这些年轻的官兵了。失去战友的伤痛正在淡去,他们尽力享受着胜利的欢愉。

国防部宣传局及新闻出版总署派出的记者团也到了张庄。宣传局准备以开战以来屡立大功的16旅为蓝本编撰一个长篇通讯以鼓舞士气。既然是文学类的创作,总要有个对象。陈豪被旅团两级确定为原型,每天都被《国防报》那个同姓记者缠着讲自青岛之战以来的战斗经历。起初陈豪很反感,但曲旅长下了死命令,告诉他这不是宣传他,而是宣传16旅,宣传国防军无数在抗击外敌入侵中英勇奋战的英烈。陈豪这才配合起陈记者,讲述了1营数场血战的过程,谈及那些英勇捐躯的战友,陈豪数度哽咽失声,令陈记者耸然动容。

陈记者笔头很快,熬了两个通宵,文章的框架基本上有了。这个过程中,陈记者又采访了1营参加了青岛、高密及杞城数场大战活下来的官兵,从旁观者的角度完善了主角的英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陈记者发现原先以陈豪为中心的构想是不合适的,换做以1营为主角,文章就顺畅了许多。关键是陈豪所叙述的那些英勇战死的英烈事迹实在是太感人了。陈记者是现役军人,跟陈豪一样是少校军衔,明白如果大肆宣传16旅是不太合适的,16旅固然立下大功,但在这场动员了三十余万大军的大战中,还有着无数的英雄部队。但以一个主力营为蓝本来创作则问题不大。陈记者于是推翻了已经成型的提纲,在征得陈豪同意后,重新开始紧张的创作。陈豪对于宣传自己的营队自然是高兴万分,连日里陪着陈记者,向他提供了原先没有谈及的一些生动素材,让那些烈士的形象更加丰满动人。

“老陈,你一定要写清楚,那些牺牲的战友是为了什么。”陈豪一再提及这个关键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采访了几十名官兵,从上校团长到列兵都采访过了,也曾提及为何而战,回答不一,有些回答陈记者认为根本上不了台面。

“你不要觉得士兵们傻,他们之所以面对枪林弹雨勇往直前,绝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嘉奖,而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陈豪强调道,“你说一条命值多少钱?一千?两千?何况抚恤金也没那么高。但是我们懂为什么打仗!军人嘛,就是要保卫国家,保卫百姓!共和国成立了,再不会像甲午年、庚子了!你不要以为士兵们不懂这个,他们是不太会说而已。”陈豪反复强调这点。

文章尚未写就,张庄迎来了大人物,龙谦总统自青州来视察16旅了。

龙谦是在下午抵达张庄的,陪同他前来的有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宣传局局长、总参军情局副局长等军方将领,还有中央部委及山东省的部分官员,值得一提的是交通部长端方也在陪同视察之列。

开战以来,交通部承担了战区繁重的运输任务,配合总参军事交通局出色完成了军事运输任务,保证了山东战场数量极其惊人的物资转运任务,基本没有让前线出现缺粮少弹的情况。受到了中央军区的充分肯定。战场最高指挥官封国柱上将在青州前进指挥所见到端方后握着他的手说,“当初总统提名你做交通部长,我私下是不赞成的。现在看来我错了,你行,你的交通部行!特别是你们组织的几支汽车队,为战役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当着总统的面给老兄道歉,还是总统说的对,无论是汉族还是满族,咱们都是一家人。在参战部队里就有满族士兵,不含糊!”

“封司令过奖了。这是国战!岂能不竭尽全力?!要说感谢。我们这些前朝过来的人才应该感谢啊。感谢总统的英明领导,感谢国防军的浴血奋战,甲午之耻,今朝可雪矣!”端方激动地说。

端方对于已经取得的战果激动万分。他是从满清走过来的。骨子里对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西列强有着极深的畏惧。开战之初。端方曾到总统官邸进言龙谦,非常担心万一仗打输了如何收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国防军收复青岛后。又打出了震惊全国的山东大捷!日军攻略山东的四个师团被分割包围在数个互不相连的区域,第一个包围圈的敌人已被全部歼灭,虽然没有获得日军联队以上单位的军旗,但连日军中将师团长的军刀都缴获了。这样的战果如何能不令这位前朝大员兴奋不已?

“封司令说的好,只要咱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别说是小小的日本,便是再凶恶的敌人也不是咱堂堂中华的敌手!”龙谦笑着说。

10月20日下午六时,龙谦在大批军政高官的陪同下视察了46团。

46团及驻扎张庄的其他部队全体官兵在村口列队接受总统的检阅。那面国防部授予的“攻如猛虎”锦旗在风中烈烈飘扬。

绝大多数官兵是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总统。对于这些淳朴的士兵们,总统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更是国防军的缔造者,是他们的最高统帅!

龙谦在医护兵队列中认出了罗新华中校,曾经的罗二丫已经佩上了两颗金色梅花的中校军衔,“这不是二丫吗?哈哈,已经是中校了!你可是咱蒙山军的元老呢。”龙谦笑着握住了罗院长的手,“孩子多大了?到北京一定要来我家里做客呀。”

罗新华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笑着点头不止。她手下的官兵有的知道些院长的历史,有的则不知道。国防军中女性军官做主官的,就数医护系统为多了。没想到自己这位毫无架子的领导竟然被总统所知,而且被总统称为蒙山军元老,院长的形象立即高大了好几倍。

龙谦走到1营队列前,在陈豪的面前站住了。陈豪没想到总统竟然认出了他。

“当初我到陈家崖,你还是个孩子,现在成了闻名全军的英雄营长了!真是好样的!李纯进攻根据地,你父亲不幸遇难,如果他泉下有知,当为你而骄傲!”龙谦握住了陈豪的手,但随即捧起其右手,“是青岛负的伤?”

“报告总统!已经全好了。”陈豪激动万分,“听说别的战场打的很激烈,请总统下令,我们随时可以投入新的战斗。”

“要的就是这股子气!”龙谦满意地说,“有了这股英雄气,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不过,暂时不需要你们上战场了,好好休整,总结经验,特别是教训。明白吗?”龙谦望着黑压压的方阵,“战友们,我要报告你们一些好消息,在北线,日军最负盛名的第6师团被我们死死地包围在潍县以东,昌邑以北的狭窄区域,包围圈已经严重缩小,东西不过六华里,南北不过五华里。我们一颗炮弹就能干掉他三四个人!第6师团已经插翅难飞了!曾经想救出18师团的那个旅团在我军的严厉反击下败退龙口,我军已逼近龙口,大炮都打到他们的登陆场了!而在南线,被合围在高密的第3师团连续的突围宣告失败,他们的命运将和第6师团完全一样!有人劝我下令总攻以歼灭这两大坨敌人,我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因为没有必要了,围困就是好战术,他们已经没有了粮食,靠杀战马驮马解决肚子问题,等马儿吃光了看他们吃什么?包围圈里的敌人越来越虚弱,我们的部队则不断得到加强,为什么要硬拼呢?你们血战歼灭了第18师团,就是要告诉日本人,我们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愿意更多地牺牲官兵的生命!如果他们继续顽抗下去,等待他们的就是第18师团的下场!

胶州湾方向情况稍微复杂些,小日本新调集的援军大概再有一两天就登陆了,但已无关大局,来了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了。1师和6师已经会师,胶南县城已被我军攻克,残敌被压缩在胶南以东很小的区域。而海上,我们英雄的海军继续创造着奇迹,就在昨天,一艘满载着弹药粮食的运输船被我潜艇击沉。你们说,他们再调集援兵有什么用?来多少咱就消灭他多少,直到他乖乖认输为止!”

在高级军官鼓掌的示范下,部队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战友们,我们已经基本取得了山东战役的胜利,战局发展到现在,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龙谦登上了警卫摆设的一个用炮弹箱垒就的台子,加大了声音,“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个伟大胜利,它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必将铭记于史册。山东战役的胜利告诉全国人民,也告诉那些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的敌人,甲午、庚子的悲剧不会重演了!有我们伟大的国防军,有我们亿万同胞的万众一心,任何敢于挑战中国的敌人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可耻的失败!

胜利的取得仰仗国防军参战部队的英勇奋战,也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共和国万众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代表国家感谢你们,感谢所有为山东战役做出贡献的人们,是你们的牺牲和努力造就了这场伟大的胜利。我们要牢记那些英勇捐躯的烈士!山东省府已经决定,战后,要在几个主要的战场建立山东战役烈士纪念碑,让后人永远缅怀在这场战争中为国家独立自由而牺牲的英烈。我命令你们,永远保持光荣,随时投入保卫祖国的新的斗争!”

第19节 杨士骧的困局第13节 军规二第5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三第7节 这一仗一第2章 立宪风云第一节次子出生第23节 春节前一第19节 视察第28节 招商会四第2节 破庄二第10节 彰德秋操六第10节 彰德秋操六第2节 从白岭支队到南满支队一第8节 罗姆内战役二第27节 招商会三第2节 军衔第6节 军饷第2节 西沽之战一第25节 宁时俊二第2节 日本的战略第2章 青岛第一节要塞一第13节 整编前后三第16节 再战李纯五第11节 特种作战第4章 山东第一节自治委员会第2节 中国的应对第12节 反击计划第13节 危机与变局五第28节 拖刀计第8节 胶县之败第2章 鲁南新春第二节周氏父子第18节 山东提督王怀庆第6节 破庄六第7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二第5节 彰德秋操一第37节 广州及镇南关之变第25节 自治委员会的设想第34节 新厂第23节 韶关会议第3节 龙口第6节 周学熙与宋晋国第31节 变化七第3节 周毅一第16节 杂音第3节 干涉第16节 肃奸第21节 司徒均第36节 情报网和情报科第8节 彼得堡四第23节 赵舒翘的悲哀第14节 杨士骧四第4节 杨士骧示好第8节 战后一第35节 整编二第2节 军歌嘹亮二第13节 新局面一第14节 末日一第8节 奉天第5节 彼得堡一第22节 波东战役三第3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第17节 规劝第6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一第1章 骰子已经转起来第一节军事代表团第3节 黑沟台一第32节 大势一第26节 林家桥战役第5节 南京二第5节 普洛耶什蒂二第29节 战长沙二第6节 政党之议第3章 权力中枢第一节国会一第29节 战长沙二第4节 蓝辛,北京协定第27节 德州的最后一战第11节 这一仗五第12节 反击计划第26节 林家桥战役第27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四第22节 德州战役四第11节 特种作战第7章 第一节北进第27节 德州的最后一战第9节 英国特使第42节 转机第4节 家事国事天下事二第20节 通信与战局第20节 初遇义和团三第7章 建国之前第三节汀泗二第21节 龙谦的练兵之道六第29节 张前村谈判一第5节 肘腋之变一第16节 末日三第27节 军械组第2节 中国的应对第2章 鲁南新春第二节周氏父子第19节 袁世凯的盘算第8节 罗马尼亚攻略三第28节 重组预备役及整顿巡防营五第30节 欣欣向荣的山东第5节 彼得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