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解放军第3机动旅也越来越靠近战场,已经能听到从远方传来的巨大爆炸声,对面也不时出现车辆,最初仅是一辆二辆,后来是一队又一队,重型卡车、长途客车、面包车、出租车,几乎什么车型都有,唯一的共同点是每辆车上都装满人员和东西,确切的说应该是难民车队,从战场上将平民撤退到大后方的车队。

对于难民车队的出现,薛一卒并不感到惊奇,这是战争中时常出现的场景,不过他对此很忧心,因为在他的印象中,难民的出现代表着混乱,大量难民拥上公路将让整个交通陷入崩溃,尤其影响部队开赴战场。可是这种糟糕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整个公路沿线有大量交警或者民兵在负责输导交通,因此没有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薛一卒不解的问道,“交通秩序并没有出现混乱,以前担心的情况没有了出现。”

旁边的狄青龙解说道,“你以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早已考虑过,我这几个月忙的工作就是这类东西。”

“我明白了,畅通无阻自然让令人高兴,可是你注意到没有,我们一直没有受到空袭,”薛一卒又说道,“没有被空聋是好事,可是你不感得奇怪吗?敌人在空中可是处于优势,而且这里已靠近登陆场,美军的直升机应该出现了吧?”

“我也正为这样犯疑,可能是敌人正忙着,正在攻击我军的另一支增援部队。”

“我想应该是这样,否则无法解释目前的情况。”

“不知是那一支遇到了麻烦?”事实也果如他们所估计的那样,当时美军正集中其全部力量攻击另一支增援部队,刚刚从北方调来的第28集团军所属的第83师。

“不知道,”狄青龙说道,“我认为现在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自已的事。”

不久车队已行进至一个小村的入口处,几名执勤的哨兵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薛一卒在车内听到,哨兵对前方的司机说:“欢迎你们来!”声音之中带有一点兴奋,“你们来的正好,敌人距此不远了。”

薛一卒说道:“看来我们到地方了,钟无影马上找一个地方设立指挥所,派人找一下当地的负责人,了解一下情况,让侦察连继续前进,侦察敌人的情况。”

这时狄青龙插言道:“有关情况我可以介绍一下,前些日子我带工作组来过这里。”这下子可就方便多了,再加上不久后赶到的当地武装部负责人,他们很快就对整个战场有了一个了解,也确定了基本的部分布置方案,只等部队到达。

可惜美国人不打算给薛一卒多少时间,他们刚确定了布置方案,美军的一支装甲纵队就出现了。这时薛一卒才发现手中仅有肖壁率领的侦察连和营部警卫排可用,其它部队尚在路上。侦察连已派出去侦察情况,警卫排战斗力又太弱了,当地的守卫力量也太弱了,由民兵与民警组成的民兵大队,总数不足一个连,装备也让人失望,民兵用的56式半自动步枪,民警手中是警用手枪,村子里也没什么防御工事,仅有一个用处不大的假炮兵,除了几门伪装网,就是几门充气的假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一眼就可以眼穿。

“怎么办?”狄青龙头上已冒汉了。

“不必着急,”薛一卒镇定的说道,“再等一下,后继部队马上应到了!”其实他当时并不是信心十足,而是他看到后继部队的车队出现在村外的公路上。

最先赶到的是一个反坦克炮兵营,装备是100毫米牵引式反坦克炮,车队一停下,炮兵们就忙着将火炮从炮车卸下,将火炮推入阵地,这时假阵地成为真阵地。等炮手们准备好战斗,美军装甲纵队也出现了。

美军好象没有发现这里有危险,大摇大摆地向村子过来了,没有一点战斗的准备。从美军的行动于看,他们没有占领这个小村子的意思,仅想从村子东侧通过。待车队到达距村子约1000米的地方时,美军士兵才发现村子有异常情况,可惜这才发现太晚了。密集的炮弹已从村出飞出,接二连三的命中目标。100毫米反坦克炮也许不足以威胁M1A1之类的重型坦克,但对于美海军陆战队的两栖装甲运兵车是致命的,事实上尚没有一种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板能够承受得了1000米距离内发射的100毫米穿甲弹。

事发确实太突然了,可是美军依然表现不错,装甲车立即有序的撤退,随行的一个美军坦克连立即开火还击,掩护其它车辆撤退。仅5分钟时间,美军就撤出到安全的地方,不过在村子前面已留下了一大片各类车辆的残骸。

掩护其它车辆撤退后,美军坦克连本可以再杀回来,虽说兵力仅为一个坦克连,但事实已证明100毫米反坦克炮对美军构不成威胁。可是美军指挥官为安全起见,没有让坦克连发起攻击,而是按习惯请求炮火支援,美军传统战术说白一点就是“用炮轰”,不计较炮弹的消耗问题。解放军开炮仅5分钟,美军炮兵就打出了第一发炮弹,再过3分钟,美军的M270火箭炮就加入战斗。

美军没有闲着等候炮击的结果,毕竟遭遇伏击,并付重大损失的事实让美国人认真起来了,通过重新核对手中的情报美军吃惊地发现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支敌军--解放军第3机动旅,自认天下最发达的侦察系统竟有漏洞。战后经过分析之后,美军才找到整个事件发生的原因。第一,事前没有将第3机动旅列为重点注意目标,第50集团军返回大陆,其机载步兵旅改组为机动师一事美军有所了解,但认为他们需要至少2周时间休整,在此之前不会行动。第二,第3机动旅北上时,完全是秘密行军,又有良好的伪装,虽然其间也有蛛丝马迹被美军侦察到,但这些零散的信息并没有被马上综合到一起。第三,解放军第83师的出现吸引了美军战场侦察力量,结果又“阴错阳差”的失去了发现第3机动旅的机会,否则第3旅到战场附近时,一定会被美战区侦察系统发现。

更令人不可思义的是,在战场上美军也没能及时发现第3机动旅的行踪。中国民兵在村外修筑的假炮兵阵地被美军派去侦察的一个营属装甲侦察排识破,因此美军认为村内仅有少量守军活动,不构成威胁;当时第3机动旅尚没有进村。美军侦察排没有继续注意村内的情况,而是去追踪薛一卒派出的侦察连,解放军的侦察部队对他们的吸引力太大;结果失去了发现反坦克炮兵营进入村子的机会,其实前后相差仅几分钟时间。

无论第3机动旅的出动意味着什么,美军下面的工作就是消灭第3机动旅,然后继续前进。经过一番炮击,美军确信已将小村子变为一片废墟之后,派出了一支由坦克与步兵战车组成的装甲突击队向小村子杀来。

刚才的炮击可让第3机动旅吃了不小的苦头,由于仓促投入战斗,解放军的反坦克炮兵营没有时间构筑掩体,原来的假阵地仅能起伪装的作用,开火后也来不及时撤退,结果该营在炮击之下损失人员伤亡超过四分之三,等于失去战斗力。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点代价是合算的,该营失去战斗力之前,已让美军付出了不小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让美军整个攻势停止近半个小时,为后继部队布置防御争取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虽说解放军没有开火,小村子更变为一片废墟,但美军依然非常小心的靠近,坦克缓慢地推进着,不时停下来,以便车长和炮长寻觅目标,坦克炮塔也不断地转动着,只是因找不到合适的目标而没有开火,因此战场显得安静了许多,只有从远处传来的一声声巨大爆炸声。

由于坦克部队没能发现解放军的踪迹,确切的说找不到敌人,美军指挥官为避免再次遇伏击,下令派出无人侦察机实施侦察,不久一架无人侦察机应招而至。可惜这架无人侦察机没能完成任务,从一片树林中突然飞出一枚导弹将其击落。与此同时,从另一侧突然飞出多枚导弹,数辆坦克随即燃烧起来,解放军的反坦克导弹太准,威力也太大了。

经过短暂的接触之后,美军终于弄清了解放军的虚实,原来阻挡他们前进不是解放军的精锐部队,到这个时候美军尚不知自已遇到的是那支部队,仅从其装备上判定其为一般部队,这也许有点可笑。

持续近2分钟的155榴弹炮雨揭开了美军攻击的序幕,真正的攻势开始了!

炮击之后,美军投入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坦克与步兵战车排列成进攻队形一边前进,一边猛烈的射击着,步兵也全部下车跟随在坦克或装甲车的后面。可惜面对猛烈的射击,解放军竟毫无反应,不给美军校正射击诸元的机会,美军只得继续毫无目标的射击,几乎没让解放军受到什么损失。

当美军坦克出现到视野之时,苟烈又一次举起了手中的狙击步枪,这是一支最新型的2003式狙击步枪,上个月定型的装备,因使用特殊的8。5毫米子弹,被视为反械材步枪。该枪的威力不算小,而后座力又不大,更重要的是该枪可以连发,如果换装一套组件,再加上一个三角架,那么就可以当重机枪使用,不过他更喜欢将它当狙击步枪使用,它对付敌装甲车辆的观瞄系统非常有效,主要是它的8。5毫米弹药效果极佳。装甲车辆虽有装甲保护,但其观瞄系统是软肋,没什么装甲保护,一旦被命中很容易失效,从而造成装甲车辆失去战斗力。

苟烈没有马上开火,因为现在的距离太远了,难以发挥已方优势,他们是步兵,手中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红箭-10的射程仅800米。苟烈耐心地等敌人再近一点,以便借着众火器齐射时的混乱掩盖自已的存在,他常说:“混乱是狙击手大显身手的机会”,如何隐蔽自已对狙击手来说比什么都最重要。

距离越来越近了,钟无影已开始确定攻击目标与分配任务,反坦克导弹操作手们开始确定各个的目标,当距离变为600米时,钟无影对话筒说道:“开始吧!”

于是反坦克导弹操作手们打工了保险,但没有发射,因为他们要等一下,属于支援连的战士们开始工作了,他们先打开被称为电子信号模拟机的装置,然后再打出几个模拟导弹,结果对面的美军坦克上的报警器纷纷报告受到反坦克导弹攻击,于是纷纷按习惯发射车上的烟雾弹,以便制造掩护烟雾,等美国人发现这是一个骗局之时,车上的烟雾弹差不多用完了,这时真正的导弹才出手,失去掩护烟雾的坦克与活靶子无异。

这个时候,苟烈开火了,他第一枪就轻松的将一辆坦克的观瞄系统“报消”,对于训练有速的狙击手来说命中装甲车辆上的观瞄系统并不困难,尤其是苟烈这样的特等狙击手。而第3机动旅中特等狙击手又特别多,其数量之多,其它部队无法与之相比。

正在他准备收拾下一个目的时,他发现远处出现了多架直升机,美军直升机群部队赶来增援了,向指挥部通报这一情况之后,他又继续自已的工作,因为有人会去收拾那些直升机的,果然天空中很快多出了几条彩带,红箭-11发威了,损失几架直升机之后,美军直升机群撤退了。

这时美军坦克和装甲车不是因观瞄系统被毁而退出战斗,就是被反坦克导弹击毁击伤;翔风指挥的迫击炮发射出数以百计的炮弹,将美军步兵打的鬼哭狼嚎。仅几分钟时间,美军就承受不了,如潮水一般退去,可谓来的快的,去的也快。

见美军撤退了,苟烈也马上收起武器,顺手拉燃旁边的发烟弹,然后带着自已的部下,借着烟雾的掩护飞快的撤退了!不撤不行,他们没有坦克,追击敌人不会有好果子吃,不撤退的结果就是享受美军的炮弹,果然他们刚刚撤出阵地,155榴弹雨就上来了!美国炮兵的人员素质与装备性能真是一流的,炮弹绝不会打错地方,也因此只有你的动作快一点,美国人的炮弹绝不找你,全打到你已放弃的阵地上。

第3机动旅的突然出现放慢了美海军陆战队第2师的前进速度,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其它几路也先后遇阻,整个进攻速度已经放慢,慢到让史迪特无法忍受的地步。

这个时候史迪特的心情变得非常不好,因为他发现形势发展开始变得对美国人不利了,登陆行动是非常成功的,但后继的行动并没有预期的快,所遇抵抗比预期强的多。

按原订计划,美军海空军从海上封锁上海外围,阻止解放军增援上海;地面部队则于杭州湾登陆包抄上海的后路,迂回包围或攻占上海;为分散解散解放军的兵力,以减轻进攻上海的后顾之忧,美军另从杭州湾以南的地区登陆,寻机占据宁波等的,以牵制从江西、福建等地北上的解放军,美军认为上海以南的解放军是主要的威胁。

驻守上海的第60集团军--该集团军为10月份新组建的部队,已成功的稳定了防线;浙江的守军也在增援部队的支援下阻挡了美军的推进,整个防线已避免了崩溃的结局。

美军海空军也没能完成上海的任务,大批增援部队正源源不断的开赴前线,上海的防御力量正在加强。解放军的增兵速度比预期的快,刚刚从台湾返回大陆的第50集团军已提前结束休整,目前正在快速北上,最新的情报表明,美海军陆战队第2师遭遇的部队就是该集团军的先头部队。解放军陆军第28集团军已全军到达前线,该集团军已按战时编制补充完毕。近期内第14、21集团军也将陆续到达。加上原驻上海的第60集团军,解放军近期内可投入战斗的陆军部队为5个集团军,尚不计其它师级或师以下的单位,如果考虑今后可到达的部队,解放军投入的部队数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令他头痛的是,解放军庞大的后备力量。仅就解放军陆军而言,7月份也就是第一次台海战争开始前,已扩编到24集团军,12月份既第二次台海开始前,已扩编为28个集团军,中美开战后又着手再扩编5个集团军;虽说新组建的集团军多不具备马上投入战斗力的能力,但其带来的威胁是不容小视的。

远远超过预料的严峻形势,令史迪特意识到手中的兵力不足,虽然增援部队正陆续到达,但数量太少,对于这场战争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在急需投入新的部队,尤其是地面部队,然而他马上发现找不到所需的部队了,能抽调的部队已全部被他抽调,要想获得新部队,只有等国内的后备部队动员后才可能,给人的感觉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美国政府拒绝宣布全国进入战争头状态,进行战争总动员,因此后备部队的动员数量与速度也远远达不到他的最低要求。

他发现目前唯一能提供大量援军的方法是向自已盟国求援,当然不是英国,以往英国一直以紧随美国而出名,然而这次英国避而远之,英国人不想与中国人为敌。现在日本人已接替了英国的位置,成为美国人的“忠诚走狗”,史迪特认为此时只有日本能够也愿意提供他所需要的大量地面部队。

史迪特的美好愿望并没有能成为现实,面对他的请求,日本人竟表示:目前无能为力!日本人的解释是,为了支援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日本已被其地面部队投入台湾战场,目前正在基隆地区与中国军队进行苦战,由于基隆方面的形势危急,可供使用的部队必须优先投入台湾战场。不过日本军方表示将马上组织部队增援中国战场,但美国人自已情报部门马上报告说,日本答应派出的部队最快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到达中国战场,而且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听闻这些消息,史迪特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祷,“愿伟大的上帝能够保护美国!”

更’多‘小’说,‘尽’在‘星’月‘书’吧‘!《梦中的台海之战》第01节由星月书吧整理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