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志愿军直升机群突然切入美第25师纵深,打乱了第25师的阵角,造成该师全线溃退,引发了整个联合国军东部防线的崩溃。“如果我早几个小时看到这份报告就好了!”这是科舍尔无意间看到了由华裔情报分析员提交的那份报告之后发出的感叹,可惜太晚了。他意志到形势严峻,对手并非他以前想象的那么弱小,中国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远远超出了此前的估计。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只有使用核武器,可惜美国总统布什早已排除了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因为中国也是一个核国家;同时布什也排除了与中国人进行一场全面的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因为美国人输不起,也赢不起一场全面战争;所以科舍尔将一切希望都压在了从平壤抽调出来的韩国部队身上。

志愿军的攻势开始后不久,在科舍尔的强烈要求下韩国人停止继续进攻平壤市,将部队抽调下来,增援前线。然而这一计划实施的并不顺利,负责指挥平壤战斗的指挥官金融川拒绝抽调他的部队,因为他对于形势过于乐观,认为没有必要抽调他的部队,尤其是在他自信24小时内可拿下平壤的情况下,直到朴正富威胁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才同意抽调部队。可是部队也不愿北调,经过数日的血战,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之后,眼看着胜利在望了,突然间要撤走谁也想不通。结果金融川不得不强令部队撤下来,甚至派人催促和监督。

平壤守军总指挥吴钦勇很快就发觉韩军的攻势明显的减弱了,接着有迹象明表韩军正在撤走部分兵力,他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随即组织部队实施反击,本已成强弩之末的人民军竟然接连收复失地,而韩军则不能将部队调回来再攻占这些阵地,只得知之任之。

人民军的突然反击可谓是乱上添乱,韩军部队的北调速度本就不快,这下子更缓慢了。以至于科舍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将这些部队不能及时北调列入战争失利的因素之一。

这时让科舍尔感到头痛的问题还真不少,首先空中支援减少了。一开战志愿军即对韩国境内的各主要机场实施了猛烈攻击,使美韩空军部队损失不小,接着志愿军空军战机积极出击,把美韩空军拖入到无休止的空战中,使之无力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被寄予厚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的表现让人失望,因为要留下相当数量的战机来保证航空母舰自身的安全,尤其是在解放军战机不时“光顾”的情况下。今晨解放军突然登上金门岛和马祖岛,并与守军展开激战之后,台海局势进一步紧张,把美国舰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了,所以能来派出支援朝鲜战场的战机数量很少,可谓“杯水车薪”。

另一个让科舍尔感到头痛的问题是补给不足,所谓的补给不足不是补给物资数量不足,而是物资无法及时足额运交一线作战部队。美军空军的飞机正忙于向韩国运送部队,没空为一线部队运送补给;人民军在撤退前对港口、铁路、公路等都进行了破坏,使北朝鲜境内的海运与铁路运输系统无法使用,只有公路系统还能供部队使用,不过公路系统在战斗中的损坏也很严重,再加上游击队的不断袭扰与破坏,所以运输效率很低。

美国人从不在乎除己方人员生命之外的一切物资消耗,不知道什么叫节约使用,韩国军人也多少受到了这种习惯的影响,有时甚至是与美国人比赛。战斗开始不久,各部队手中的弹药即消耗光了,新运到的弹药也会很快消耗光,根本无法建立储备。

就在这个时候,俞登在联合国军的补给线上插上一把刀--朝鲜西部集群于22日下午5点发动了进攻,进攻开始不久,科舍尔即从各种情况报告中判明,朝鲜西部集群的攻击目标是处于韩军控制下的顺安。如果顺安被攻占,那么联合国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将被切断,同时数万部队将陷入志愿军的包围之中。科舍尔非常清楚这一点,一边严令顺安守军死守,一边调动大军增援。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有关的决定也不存在问题,遗憾的是他再次错估了形势,在他看来所谓的朝鲜西部集群不过是一支拥有最多不超过2万名已失去战斗力的人民军残兵组成的队伍,用不了多久就会放下武器投降,根本不值得派重兵去围剿,而且他手中的部队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执行,仅派了少量兵力对朝鲜西部集群实施警戒。当天的激战开始不久,他又四处抽调兵力增援一线,结果担任警戒任务的兵力更少了,至于顺安则只剩下少量的韩国部队,还是二流部队。

朝鲜西部集群的实际兵力达7万,其中作战部队5万,可是科舍尔竟错误的认为不足2万,仅派出一个韩国步兵师增援,认为一个师的增援部队足够了,等他发现情况不巧时,再增派部队已经晚了,最先派去增援顺安的那个韩国步兵师被击溃,如果不是后继部队及时赶到,很可能全军覆没,顺安守军则于当晚8点放下武器投降。

顺安的失守对于联合国军是一个沉重打击,这意谓着运交一线部队的补给品将大量减少,而且数万部队有可能陷入包围之中。夺回顺安、打通补给线成为最优先解决的问题,于是数万联合国军部队直指顺安,可惜这些部队不能同时到达,而朝鲜西部集群的目标并非仅仅是顺安,待顺安守军一投降,他们立即挥师南下。此举可谓“大胆”,北面的敌人还拥有强大力量,如果此时调集大军回援,必将对他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力,那时情况就不巧了!(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北面的敌人不会全力后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北面的联合国军部队在正面受到志愿军的强大压力,指挥官们不想、也无法从激战中的一线抽调出部队回援,虽然最后还是派出了部队,可惜兵力太少,被人民军的阻击部队拦住了。)

没了后顾之忧的朝鲜西部集群集中力量向南发起了强大攻势,结果立即让联合国军阵角大乱,因为这个攻势出现的突然,也太强大了,联合国军不相信在占领区的后方竟存在着一支强大的敌军,也没有想到他们会主动出机,奉命夺回顺安的美韩部队都将这个任务认为是进攻,完全以进攻者的角度去准备,等战斗开始了,意识到自已已经成为防御者,这才想起自己没有进行防御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美韩部队是刚从各处临时抽调来的,没等各部队到齐,战斗就开始了,各部队是随到随投入战斗,无法集结成“拳头”。

朝鲜西部集群的攻势进展很顺利,可是中朝混编旅的人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该旅被编入预备队,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投入到最关键的地方,然而进攻太顺利了,让该旅一直没有机会投入战斗。看着别人“大吃大喝”,自已连“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这感觉的确很难受。不过情况很快有了改变,联合国军必竟不是乌合炎众,很快就从最初的混乱中恢复过来,开始组织反击。投入中朝混编旅的时候终于到了!

中朝混编旅一赶到战场即与韩军的第34步兵师遭遇,这个师的战斗力确实不弱,投入不久即战在人民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正快速向人民军纵深突进。然而中朝混编旅也不是“软的”,于是发生了一场遭遇战,双方的队伍都是在行进间直接投入战斗的,这可是一场不讲究战术、硬碰硬的战斗。

中朝混编旅的投入立即阻止住了韩第34师的攻势,避免了人民军防线的崩溃。此时朴霖的职务为中朝混编旅的参谋长,他原来指挥的步兵营已交给了吴涛指挥。不过他不喜欢呆在后方的指挥所内,战斗开始不久就以:“指挥员下一线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为借口,亲自带着队伍上了一线。结果旅指挥所内的高级指挥员只剩下白广川与高洁,而白广川自认缺乏军事指挥能力把指挥权交给了高洁。这下好可,指挥全旅的重任一下子全落到了她的肩上,这让她感到负责重大,不过她现在最关心吴涛的情况,甚至多少有些担心。朴霖担任旅参谋长之后,吴涛接替他的营长职权;几个小时前吴涛率领全营秘密的出发了,计划渗透到敌后去活动,可是出发了这么久了竟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

别看朴霖下到了一线,但还是不时“干涉”高洁的指挥,这不很快打来电话命令道:“敌人太多了,不能硬拼,研究一下来个侧冀迂回,如果我们的兵力不足,请求上级支援!”

面对朴霖的“干涉”,高洁不但不“反抗”,反而回答道:“明白!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上级也同意,目前正在研究具体的方案,很快就可以实施!”

“还有,吴涛的情况如何?”

“他们出发之后,一直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一定是过去了!”

“庄嘉的坦克营是不是派上去?他一直打电话请战!”

“别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庄嘉的坦克营还是等一等再说!”

结束与朴霖的通话之后,高洁继续研究实施侧冀迂回的问题,可是没过2分钟,电话又响了,她拿起来电话听了一下随即挂上了,原来庄嘉又打电话来请战来了,庄嘉的坦克营可以说是预备队中的预备队,一直处于待令中,心急如焚的庄嘉接二连三的打电话请战,频繁的程度让高洁受不了,最后不得不按“骚扰电话”处理。高洁每次将电话挂断不久,庄嘉必会再打,可谓之“屡挂屡打”,当然他也知道这样不好,可看着其它部队开赴一线投入战斗,自已还在后面待令,感觉没法再难受了,总是忍不住打电话向上边请战。

等到了夜上11点了,庄嘉身边的电话突然响起来了,拿起电话就听见高洁在那边快速命令道:“听着,一会我军将实施主动的后退,待敌人被诱入正面的小平原之后,你的坦克营立即掩护部队实施反击,一定要对手的坦克全部清除!好了,你的坦克立即出动吧!”还没等庄嘉回话,她就把电话放下了。

就在韩军认为损失太大,感觉有些支持不住时,发觉人民军首先支持不住,开始后退了,于是韩军士气大震,想都不想的就展开了追击。当韩国人冲过人民军的防御阵地之后,首先受到了美国飞机投下的炸弹“欢迎”,原来美国人出于好意,特意出动大批飞机,准备实施一次饱合轰炸,为韩国地面部队开路,可是当美机赶到时,韩军正好冲到了原订的目标区内,可是直到美机投完全部炸弹,飞行员才接到有关空袭目标区变更的命令。韩军可不想忍受空袭,当即对空还击,好在没击中一架美机。

经过美机的一番饱合轰炸之后,韩军成强弩之末,进攻势头立减,人民军当然不想错过这个良机,两冀部队率先实施反击,并顺利切入韩军纵深,形成左右迂回之势;接着正面的部队也开始反击。早已埋伏多时的庄嘉立即率领全营杀出,该营的22辆99A坦克全部投入战斗,与其后紧跟着朝鲜人民军的几十辆T-55坦克和装甲车共同组成了一支装甲纵队,在这片小平原上构成一股由钢铁组成的洪流。经过美机的空袭之后,本已所剩无几的韩军坦克,此时在99A坦克面前如同“废钢铁”一样,根本不是99A的对手。

当最后一辆韩军坦克被99A坦克击毁,人民军的坦克手们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别看他们使用的是老的不能再老的T-55坦克,可在韩国士兵的眼中,T-55与99A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可怕的杀人机器,因为他们手中的反坦克武器已经用光了。

韩军的抵抗很快在装甲纵队的冲击下崩溃了,这真叫“兵败如山倒”,失去斗志的韩国士兵不顾一切的逃路了,军官们命令根本没有人听,实际上军官们很快也加入逃兵的队伍中,韩第34师就这样崩溃了!一支美军试图让韩国士兵停下来,返回去战斗,可是这根本办不到,因为当逃兵的人太多。

韩国士兵逃跑的速度可真快,大部分人被在人民军两冀部队会和之前逃出了包围圈,几乎让这个合围计划破产,可是数以千计的逃兵毫无秩序的逃跑造成很大混乱,许多正在赶来的美韩部队经过逃兵的冲击之后,部队的建制全乱了,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有几支部队被完全冲散了。在这种情况依赖有部分部队占领了阵地,试图阻止人民军的推进,可是当时正值夜间,在夜幕下人的肉眼根本无法分辩远处的东西,即便有夜视器材的帮助能看到的距离也是有限的,往往能看到,但分辩不出敌我,结果紧紧跟在逃兵之后的人民军常常误入敌群,敌我双方混杂在一起。面对冲过来的人群,守军根本分辩不出那些人已方的逃兵,那些是敌人,等分辩出来了往往也晚了。

人民军在装甲洪流的引导下迅速发展,不过攻势马上就不得不暂停一下,因为装甲部队冲击的过快,将其它部队远远地抛在后面,于是命令装甲部队停下,等其它部队跟上来再继续进攻。对于暂停进攻的命令在战后成为一个相当有争论的问题,引得许多打起了“笔仗”,不过当时庄嘉对于这个命令毫无异议,他也认为装甲部队单独前进太危险了,不过他没有注意到曲晨不见了。

曲晨可能有点倒霉,战斗开始不久,坦克上的无线电天线就被一枚弹片削断,制成通信距离变短,没收到停止前进的命令。曲晨只顾猛冲猛杀,先是与大部冲散了,接着又走错了路,等他们发觉时也晚了,他们闯入了敌人的纵深,与大部队失散,卫星定位系统这时又出了问题,让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方位,好在,他们发现有4辆人民军的T-55坦克跟着他们,后来才知道这几辆坦克上的通信系统太次了,没能收到停止前进的命令,人民军的坦克手在与上级失去联系之后,一直不知道应怎么办,所以决定跟着志愿军走。此时的曲晨竟一点也不急,不但没有率队往回去,反而率队南下,用他的话说是:“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也许是由于当时太混乱了,或者这太出人意料了,所以这支由一辆99A和4辆T-55组成的队伍竟然没有被发现,也没有受到拦截。

“注意!左面有情况!”曲晨突破大叫道,刚才曲晨发现左面不远处有异常情况,此时他们正在沿着一条小路缓慢前进。

情况很快查明了,原来不远处有一支敌装甲部队正在补充弹药和油料,曲晨不想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于是将人民军坦克上的几个车长找来,研究作战方案,双方虽然语言不通,不过大家马上明白了曲晨的意图。大家立即返回自已的坦克准备战斗,随着曲晨将手一挥,几辆坦克缓缓开出隐蔽处,向目标开去。这时敌人还没有发现危险,其实正在接近的T-55坦克已经被发现,不过没有引起注意,谁也不会想到人民军的坦克会出现在这里。

正在补充弹药和油料的是美军的一个骑兵营--相当于解放军的机械化步兵营,此时补给工作基本结束,不过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发动机被关闭了,军官们正在开会,部队马上就要投入战斗了,士兵们则抓紧时间休息,连日的战斗让人感觉到休息的重要性。

99A坦克一直开到距敌人约600米处才停下,不敢再进了,再进太危险了。

“先等一下,等我们的朋友到位了,再送美国佬见上帝去!”

“小赵,这回可看你的了,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前面那8辆M1A1全部送回老家去,如果你放过一个,我们就死定了!”小赵是曲晨的炮长,一个非常优秀的炮手。

“放心吧!我保证一发一个。”

“好,那几个家伙就归你了,我来招待他们!”曲晨说着已将手中的机枪瞄准正在列队的人群,此时美国人准备好了,全体人员正在一处空地上集合,好象他们的上官要发表什么讲演。

“开火!”99A坦克的车体随之一动,接着一辆M1A1坦克发生了爆炸,并燃起大火,数秒钟后第2辆M1A1坦克也被击中起火。曲晨手中的机枪也几乎同时开火,将毫无准备的美国人放倒了一片。

接着人民军的T-55坦克也开火了,T-55是以步兵战车等防护力弱的目标,T-55坦克的100毫米炮对付M1A1坦克的效果等于零,然而对付M2/3步兵战车则可以保证一发即毁。M1A1被击中燃起的火光也为T-55能够击中目标提供了不少帮助,否则依赖T-55的火控系统很难击中目标。

小赵的射击技术的确不错,发发命中,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摧毁了全部M1A1,当然这与坦克安装了自动装填机是分不开的,人工装填决对保证不了这么快的射速。

相比之下,使用人工装填的M1A1或就差远了,一辆M1A1的炮手躲过机枪火力的封锁之后,进入坦克,准备开炮还击,可是这时装填手不在,他不得不当了一回装填手,然而没等他把炮弹装入炮膛,他的坦克也被击中了。另一辆M1A1坦克虽然有机会开火还击,可惜装填手一时慌乱,错误的装填了一发对付步兵的杀伤性榴弹,而不是穿甲弹,结果这一炮几乎白打--仅造成99A的一点外伤,等装填手将穿甲弹装入炮膛,99A还击的炮弹也到了,这辆M1A1坦克被当场击毁。至于其它M1A1坦克则根本就没有开火还击的机会。

“够了!撤退!”曲晨命令道,“什么?撤退?”小赵不解的问道,

“见好就收吧!弹药用的差不多了,再不走一会就麻烦了!”曲晨解释道。于是他们先撤了,人民军的那4辆坦克也撤了一下,被打得晕头转向的美军过了很久才清楚过来,可是那时他们走远了,已经追不上了。

这一仗打的可谓“飘亮”,被许多战史学者被列为经典战例,解放军装甲部队则将此战编入了教科书。至于此战美军的损失情况,美军自己一直没有公布过,曲晨等人当时没有仔细统计过战果,所以数字有好几个,几乎成了一个不解之迷。不过己方的损失相当准确,参战的5辆坦克全部被击中,好在都是轻伤,多是被机枪或25毫米机关炮击中,无一人员伤亡。

撤出战斗之后,曲晨的99A与4辆T-55会和之后,立即北返,因为他们的弹药都所剩无几,没法再打了。这时曲晨又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把大灯打开!”结果一走上畅通无阻,因为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胆,不过在他们超过火线,就要顺利返回已方防线之时,出了“麻烦”。原来经过短暂的暂停之后,朝鲜西部集群再次发动了攻势,曲晨等人正好与进攻中的人民军相遇,结果9被当成敌坦克受到射击,令人庆幸的是这个误会很快被更正,不幸中的万幸是除曲晨的99A坦克被击中(好在是被一发100毫米穿甲弹击中,没有被击穿)外没有其它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