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龙种

那曾大哥一听,懵了。

招工……自己沿途来的时候,怎么没有瞧见。

莫非错过了?

难怪这里如此的冷清呢。

可是……自己好像是……受杨少爷之托,来办大事的。

杨家少爷可不好惹啊,自己还欠他家佃租呢。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农闲时节……

突然,他的身后,却是爆发出了欢呼:“三十钱一日呢,三十钱啊。”

三十钱一日,这一个月,岂不就是九百钱,都快一两银子了?

这里可不是京师,而是定兴县。

一个小小的县城,绝大多数人,贫穷,愚昧,没什么见识。

哪怕是三十钱,都不是小数目啊。

两个铜板能买一个大饼呢,一天下来,能买十五个,吃三五天。

这马上要过冬了,婆娘和娃娃,连新衣都没有。

再者说了,现在整什么一条鞭法,纳税得用钱。

“曾大哥,曾大哥……”

身后的人激动的不得了:“快走哪,快走哪……不走就迟了啊……”

“可是……”曾大哥刚开了口,随即一跺脚:“去他娘的杨家,他又不养老子,直娘贼,走,去瞧瞧。”

……

萧敬瞠目结舌的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

老半天,还是回不过神来。

总算过了一炷香之后,那小旗官战战兢兢的到了面前:“老祖宗,县里在招工,到处都在张榜,说是只要年轻力壮的,有多少要多少,正午赏一口饭,一日三十钱……县里的几处城门,乌压压的都是人……”

“……”

萧敬沉默了。

良久……却是朝着那县衙冷冷一笑:“咱算是明白了,士绅是最难收买的,可小民却是最易收买,一口饱饭,就保准他们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这是釜底抽薪,真是狠哪。欧阳志那家伙……咱算是服气了,方继藩教出来的好徒弟啊。”

说着,他转身,身后一个缇骑忙是给他披上了披风,萧敬将披风一卷,徐徐下了酒肆的楼梯,一面道:“预备马车,咱要立即回京,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人,都撤走,这么多人手,留在这里做什么?京里还有这么大正经事等着去办呢。”

众缇骑、番子纷纷拜倒。

那小旗官林丰更是吓的脸色苍白如纸,这一次,提供的消息有误,也不知,接下来会受什么惩罚。

可此时,萧敬已登上了车,坐在这车中宽大的沙发上,在这里,早有人给他泡了一副好茶,他呷了口茶,道:“快马加鞭,可不要耽误了。”

………………

见了自己的孙子,弘治皇帝便想念自己的外孙了。

宣了旨意,命方继藩领着当方正卿来见驾。

就在这奉天殿。

刘健还在为定兴县的事着急呢,厂卫那边传来了快报,说是可能会有变数。

变数……什么变数……

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刘健哪里敢怠慢哪,带着李东阳、谢迁以及兵部尚书马文升、礼部尚书张升、礼部尚书王鳌人等,匆匆来见驾。

实际上,虽然定兴县发生的事,虽得到了内阁的有限支持,可各部的尚书,意见却不统一。

好在,这只是一县之地,就算是折腾,也只是一个县,倒还不至于燃眉之急,会有排山倒海的反对声浪,现在更多的人,只是观望而已。

众人行了礼,却见弘治皇帝抱着朱载墨翻看奏疏。

弘治皇帝看的认真。

小小的朱载墨,也看的认真。

见刘健等人来觐见,弘治皇帝没有让朱载墨回避,他有意想让朱载墨耳濡目染,哪怕他还只是个孩子,可这,并非是坏事。

刘健等人刚要开口,却在此时,有宦官道:“陛下,方都尉带着方正卿来了。”

弘治皇帝微笑:“那个孩子……许久不见了,快,让他们进来。”

方正卿一脸沮丧的跟着方继藩,可一进了奉天殿,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显得有些害怕,可等他看到了朱载墨,顿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道:“呀,呀……”

他哇哇大叫:“哇……师兄你也在呀。”

便挣脱了方继藩的手,疯了似得朝金銮上冲去。

弘治皇帝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外孙,忙道:“慢一些,慢一些。”

方继藩是懵逼的。

自己的儿子,继承了自己的纯真。

可是一个人过于纯真……显然并不是好事。

孩子啊……作为你的父亲,我真想抽你啊。

朱载墨见了方正卿,也高兴得不得了。

方正卿兴高采烈的上了金銮,才想起什么,忙是要朝弘治皇帝行礼。

弘治皇帝却是一把将他揽过来,上下端详:“和方继藩,宛如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不要多礼,来……”

方正卿便咯咯笑:“陛下,我想和师兄玩。”

“去吧,去吧。”弘治皇帝看了一眼下头的刘健等人。

方正卿便抓住朱载墨的手。

朱载墨却皱眉:“我不玩,我要看奏疏。”

方正卿顿时心凉凉了,露出了沮丧的样子。

方继藩的心更凉,沉到了谷底。

朱载墨却拍了拍方正卿的肩:“你坐一边去,几位师傅要向大父奏事了。”

“噢。”方正卿乖乖退到了一边。

突的,他又高兴起来,扬起俊秀的小脸:“我站在这里可以吗?”

方继藩:“……”

弘治皇帝看着两个孩子,面带笑容,他只当两个孩子胡闹罢了。

只是,刘健等人,显然是有事要奏,朱载墨爱黏在这里,却也不能将他赶开。

便无奈的朝刘健等人笑笑。

刘健等人,自是理解陛下的心思,故意对此,视而不见,而是正色道:“陛下,北镇抚司,刚刚接到了奏报,定兴县,要出乱子了。”

“噢?”弘治皇帝凝眉。

刘健道:“定兴县上下士绅以及举人和秀才,暗中勾结,一百多人,布置了人手,今日清早,似鼓动了数百,甚至数千无知百姓,似要聚在县衙兹事……此事……具体的内情,却还不知,若非是厂卫一直关注着定兴县,怕也未必能有所察觉。”

刘健苦笑道:“现在天色已不早了,只怕几个时辰之前,定兴县已乱成了一锅粥,一旦乱起来,凭借县衙里的这点差役,是无法弹压的,而欧阳侍学,只怕也控制不住局面哪。”

那朱载墨也站到方正卿一边,方正卿忙是拉住他的小手,朝他傻乐。

可朱载墨一听刘健的话,面上却是依然自若的样子,忍俊不禁。

弘治皇帝,却是忧心忡忡起来:“这些人,竟是如此胆大包天!”

弘治皇帝显得愤怒。

刘健看了弘治皇帝一眼,心里想,陛下啊,当陛下决意派欧阳志去定兴县的时候,这些事,就已注定要发生了。

想要改制,何其难也。

天底下,有哪一次变法可以轻易成功,这还只是区区的定兴县呢……若是整个天下呢?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

“陛下。”王鳌忍不住道:“陛下……老臣有一言。”

王鳌乃是吏部尚书,又是弘治皇帝的老师,他的立场,自是关键无比。

王鳌道:“陛下说他们胆大包天,可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老臣心知肚明,说到底,还是欧阳志去了定兴县,突然变更了祖宗之法,因而才引发了这滔天的民怨。老臣忝为吏部尚书,这欧阳志的履历,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谓是漂亮的不得了,假以时日,此子若是磨砺一番,少不得,可以委以重任。”

“可是……陛下偏偏将他送去了定兴县,又偏偏……哎……而今,百姓对他积怨甚深,一旦闹出了乱子,岂不是将这欧阳侍学耽误了?一旦背负了如此巨大的骂名,他的仕途,只怕是到此为止。”

“历来所谓的民变,若是究其根源,无非就在于苛政二字而已,所谓苛政猛于虎,百姓们若是活不下去,岂有不反之理。所以……老臣的意思是,趁着现在局势还能掌控,立即召回欧阳志,万万不可,节外生枝了啊。”

那刑部尚书文涛听了,也忍不住动容,随即道:“是啊,陛下,臣也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

马文升和张升皱着眉,心里天人交战。

刘健木着脸,没有说话。

他未必喜欢变法,可他也知道,现在不变,将来迟早还得变,这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谢迁和李东阳,各自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此时,也是默然无声。

殿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弘治皇帝抚案,不发一言,显然,对于吏部尚书王鳌和刑部尚书文涛的话,并不认同。

方继藩正想说什么。

此时,一个稚嫩的声音道:“王师傅,这话大错特错了。”

方继藩抬眸看去。

呃……

他发现一个问题。

朱载墨这个家伙,跟他爹一般,特爱抬杠。

王鳌一脸惊讶,看着朱载墨。

这是谈正事的时候,弘治皇帝哪怕在疼爱自己的孙子,也容不得他这般胡闹。

弘治皇帝正色道:“载墨,不得无礼。”

……………………

第四章送到,受到了一些批评,嗯,受教了,谢谢大家。

第七百三十一章:食邑万户第一百六十一章:讨教第四十八章:乌鸦嘴第七百一十章:龙颜震怒第七百一十章:龙颜震怒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五百三十章:钦定了 太子是猴第两百零一章:赤胆忠心第三百七十九章:英烈第七百三十九章:功臣入宫第六百八十九章:那一箭的风情第三百九十七章:圣旨到第三百一十四章:一言而断第六百九十三章:大喜第七百三十三章:方都尉美名扬第八百六十八章:报亲恩第五百五十四章:千秋伟业第六百零二章:好爽啊第一百三十五章:一根筋的圣人第二百七十六章:急报入宫第七百八十九章:太子彰国威第四百八十二章:迎头痛击第四百七十六章:有力人士第二百五十三章:圣人真传第七百六十一章:帝心难测第三百七十一章:风靡天下第一百八十二章:殿下圣明第六百六十四章:真是神物啊第五百八十五章:神药第二百零四章:帝师第八百三十七章:风雨之后见彩虹第四百八十六章:宁波儿女皆抗倭第四百一十章:民贵君轻第三百七十二章: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二百一十七章:神机妙算第三十九章:铁血真汉子第四百零四章:太子殿下贤能第八百一十七章:一夜暴富(第四章,求月票!)第八章:哥要一飞冲天第八十五章:昏君第七百八十七章:太子殿下还活着第六百三十二章:烽火连城第三百二十七章:贵客上门第二百五十四章: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第四百三十九章:我的恩师方继藩第八百七十三章:恩荫妻子第八十一章:教书育人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内存知己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天下将大兴第一百九十六章:就是这么猖狂第七百九十七章:海内存知己第一百九十二章:吐气扬眉第一百三十八章:给太皇太后的礼物第一百零七章:太子殿下威武第二百九十八章:谢师恩第二百六十九章:尧舜之君第六百六十五章:平虏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师第一百六十六章:吾皇圣明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七百九十三章:大快人心第七百四十八章:战场之神诞生第二百七十章:又一神器第八百七十六章:人狠话不多第八百七十二章:敕命第六百四十八章:恩师 你还好嘛第五百七十八章:头功第六百五十七章:陛下有旨第八百三十七章:风雨之后见彩虹第四百五十三章:我们回来了第六百七十七章:心有凌云志第五百六十一章:神医朱厚照第五百九十四章:殿下待百姓如赤子第三百四十七章:一份令人心惊的奏疏第二百五十三章:圣人真传第六百七十二章:爱民如子方继藩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明宫第四百一十七章:好巧呀第四百九十九章:送你上天第二百六十八章:人才啊第四百二十四章:三观奇正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破城第三十三章:帝心难测第五章:慈父多败儿第六百五十八章:天大的赏赐第一百九十八章:开讲第六百六十五章:平虏第一百二十一章:震动朝野第三百三十六章:陛下,臣子感觉一切良好第八百六十九章:孙儿见过陛下第五百九十八章:吾皇圣明第七十八章:满满正能量第一百五十八章:师命不可违第四十九章:久病成医第五百六十八章:显赫功绩第八百五十二章:如斯恐怖第七百二十四章:太子出息了啊第六百九十四章:精锐中的精锐第二百二十章:祥瑞第六百一十七章:神器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