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罗旁山大捷!

对于广州城中的官民来说,这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自从广东广西总兵总共出兵十余万,分十哨合围罗旁山之后,每次传回广州城中的战报,几乎无一例外是斩首多少多少,又朝罗旁山进逼了多少里,以至于很多人都从最初的乍一听闻就心头振奋,到现如今完全不当一回事。只有年岁较大的老人们,说起当年瑶乱之祸,广东十府死伤无数时,仍是心有余悸,觉得如今这太平盛世的不易。

只不过,那倒在血泊之中的数万瑶民,除却少数感慨杀戮过大的读书人,却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既然看不到尸山血海的情景,那么就不去想象,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就连在泷水县呆了一个月,大多数时间只在后勤保障上头帮帮忙,绝对不往前线凑的汪孚林,也同样采取了这种掩耳盗铃的措施。

平瑶是从朝廷中枢到地方督抚全力准备已久的,哪里容得他指手画脚?他也只能选择性无视瑶民的死伤,只在善后上给凌云翼上了几个条陈。

毕竟,他不是圣人,也唯有在能力允许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

至于他之前平海盗的功勋,和之前张廷芳陈有杰以及少数御史弹劾他居官巡按却还带家眷的过失放在一起,却造成了一种相当诡异的局面,那就是别人一个个都有相应的功劳和奖赏。对他却只字不提。对于这种情况。汪孚林自己却不以为意。他的起步本来就比别人高,难不成一下子给他升个五品?之前折腾出来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他接下来“修身养性”,全力把之前铺开的摊子收尾,巡视各府时,对诸多官员则是敲打得多,弹劾得少。

一时间,上下相安无事。再不复他刚上任时那刀光剑影的景象。而在这种祥和的氛围下,他暗中派人根据吕光午的笔记,接触了不少草莽英雄,有的送去了新置的台湾县,有的招揽到了即将铺设到广东的镖局,有的则是直接雇请到了自己身边,恩威并济,名利双管齐下,最终漏网之鱼只剩下了小鱼小虾两三只,他却感到心满意足了。

既然朝中对人弹劾他上任巡按御史却还带家眷的事保持沉默。汪孚林便索性把小北安置在了察院旁边的一座宅子,过年之后更是光明正大地传出了妻子怀有身孕的消息。既然和他有仇的不是落马、罢职又或者是调走。广东官场的其他人又和他无冤无仇,反而恭贺者众多。尤其是汪孚林这个巡按御史至少本职工作还是完成得不错,在得知他婚后四年都没有子嗣,家中父母这才把妻子给他送了过来,旁人就更加觉得此举无可厚非。

对于第一次在广东过冬的小北看来,这种过冬不用穿棉衣,戴皮帽,犹如春天一般和煦温暖的季节,自然是让人非常舒适,唯一的不习惯便是广东偏湿的气候。就在她坐胎已稳,汪孚林这个巡按御史又是官当得渐渐平顺,潘大老爷续弦的婚礼亦是如期举办,刚过年还没出初三,京城那边却传书过来,召汪孚林回都察院述职,新任巡按御史不日就要抵达,与他进行交接。

尽管满打满算,汪孚林上任也还不到一年,可对于巡按御史这份工作而言,任满一年那算长的,短则三五个月都有,故而这也不足为奇。对于他的离任,广东官场自然颇有议论,什么猜测都有。然而,汪孚林上任之后别的不说,甚至都不用平海盗,光是修官学,劝教化,把取士过苛的提学副使周康给赶了走,这三条就足以让年纪轻轻的他跻身名宦祠,至于那些商人,更是受惠于他的新政,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就是葡萄牙人。

但不高兴归不高兴,教会任命的主教贾耐劳总算也看到了传教中国的曙光,因为有王畿的介绍,濂溪书院选出了无意官途,却又对外界事物颇有好奇的十个书生,进入了濠镜的圣保禄修院学习葡萄牙语和拉丁语,而能说中国话的少数几个葡萄牙人,也得以获准进入广州做短暂停留,这至少算是一个不小的进展了。因此,得知汪孚林即将离任,贾耐劳立刻派出了弗朗西斯神父作为代表,把汪孚林需要的书直接送了一打过来。

因为根本不可能带上贾耐劳附赠的弗朗西斯神父去京师,小汪巡按看到那一大堆葡萄牙语或拉丁语的书籍,心里那是什么滋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至于汪孚林自己看来,在广州留下了于文,汪、程、许三家的分支机构拓展到了濠镜;银庄票号网络则正在和广府商帮和潮州商帮进行洽谈;他又在小北的游说下,成全了碧竹和于文的婚事;而且通过杜茂德等人,在东番扎进了一颗钉子,潮州府那些商人也商定了掺一脚;如今即将回程的时候,他当然觉得此行广东实在是非常有价值。饯别宴上,他对敬酒的人来者不拒,状似酩酊大醉地被人扶上轿子之后,这才露出了清明的眼神。

从汪道昆最近的一封信来看,兵部尚书谭纶的病情年前有所好转,殷正茂接任王国光出任户部尚书后,一直都在试图加深张居正对自己的信赖,但好像张居正对其还没法像王国光这样全心信任。但不管怎么说,就如今的情况来看,歙党终于踏出了入主中枢的最重要一步,局势可谓一片大好。

而他这次被调回去,这些尊长到底准备怎么安置他?说实在的,他实在不想留在都察院,不算他曾经说过的不进都察院那番话,就说他在广东这番折腾。都察院那些顶头大上司怕是见他就头疼!

临走之前。汪孚林少不得上肇庆府拜别了凌云翼。在平瑶告捷之后。这位两广总督的封赏虽说还没下来,但加衔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唯一存在变数的,就是凌云翼的加衔能否像当初的殷正茂一样达到兵部尚书,任满之后就立刻进入六部堂官行列,仅此而已。而春风满面的凌云翼在和汪孚林寒暄了片刻之后,面对这个让自己又爱又恨的年轻巡按,他的心情自然非常复杂。

汪孚林通过那些商家。给他提供了额外四五万两军费,而摊派到广州府和潮州府的十几万两军费也征收得非常顺畅,使得他在赏赐时可以放开手脚。然而,殷正茂也因为他这次大胜而分润到不少名声,毕竟所谓的计划是殷正茂当初在任上制定的,故而顺利入了北京户部。

然而,终究汪孚林上任以来,带来的麻烦虽不小,但给他的支持也不小,他最终语重心长地告诫了一句:“虽说官场如战场。但你也得记住,过犹不及。而且昔日的盟友,日后也许也会成为敌人。”

“是,多谢凌制台教诲。”

担任广东巡按御史期间,凌云翼给予的虽说看似只是有限度支持,但汪孚林也明白,实际上凌云翼的支持,已经超过了一般情况下总督对巡按御史的支持,这里头八成是看在他后台的份上,两成是看在他这个年轻人有抱负有担当的份上,这已经很难得了。更何况凌云翼在奏捷的时候,还分润给了他一份战功,因此致谢的时候,他倒也真心实意。接下来,他又和在凌云翼身边当幕僚,如今颇受信赖的郑明先见了一面,依依话别。

回到广州城中察院之后,汪孚林只剩下了最后的问题,那便是安置自己之前聘来的两位幕僚——在杜茂德去了新置的台湾出任县令之后,剩下的那些事务,陈炳昌和徐秀才两人都处理得非常完满。只不过相对于纯粹只想好好表现以报知遇之恩的后者,前者却更多的只是想借助忙碌的工作,忘记那段已经追不回来的感情。当他召见两人的时候,徐秀才便犹豫了许久,这才低声说道:“汪爷,学生的家人都在广东,如果可以……”

“你家人都在广东,留下是正理。你和潘家原本就很熟,又不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忌讳商人,认为他们铜臭气太重,所以,我打算把你推荐给潘大老爷,和潘家的掌柜一起经管濠镜事务,如何?”

徐秀才没想到汪孚林连去路都早就替自己想到了,心中自是百感交集,当下慌忙谢了又谢。可他瞅了一眼身边默不作声的陈炳昌,突然又开口说道:“至于陈贤弟,能否请汪爷带他去京师?虽说他兄长还在濂溪书院求学,他们又是兄弟情深,但他们都还年轻,不趁着年轻的时候闯荡历练一番,以后肯定是会后悔的。陈贤弟,你自己说呢?”

陈炳昌没想到徐秀才竟然还替自己做了打算,在最初的愕然之后,他看向汪孚林,见对方面露微笑,他想到自己这大半年来学到的经历的东西,虽说有痛苦有悲伤,但也有欢乐有成长,他就郑重其事地躬身说道:“我想继续给汪爷当书记,还请您成全。”

汪孚林冷不丁想起了一句不怎么应景的话——去留肝胆两昆仑——但不论怎么说,宾主一场,他当然希望替身边的人谋划个好前程,当即答应了。接下来等着和新任巡按御史交接的日子,他逐一去拜访了广州城内那些相交不错的官员,从按察使凃渊到海道副使周丛文、广州知府庞宪祖、南海县令赵海涛等,无一遗漏,甚至还特意去了一趟香山。当最后一站,他再次来到濂溪书院的时候,却是发现王畿曾经住的小院子已经空了。

“龙溪先生回去了。”

汪孚林回头一看,发现是吕光午,他登时又惊又喜。之前杜茂德等人去漳州准备出发去东番的时候,吕光午也跟着一块去了,名义上是出自秀珠的恳求,但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吕师兄是相当古道热肠的人,只怕也担心杜茂德等人此行的安全。尽管他用林道乾遗留下来的那笔钱,招募了军余五百余人,可真正遇到事情,杜茂德和卢十三等人能否弹压住,这却是个未知数。

他正想追问吕光午此行是否顺利,吕光午就主动开口说道:“我只把人送到船上,本来还想跟着去东番见识见识,却被死活赶下了船。这帮家伙有点能耐,竟然把林阿凤的手下全都给说得各自归附,林阿凤身边竟是只剩下了少数几人。所以,他们说这年头出海风险太大,生怕我有个什么闪失,还信誓旦旦地说船队编伍,绝对不会出问题,秀珠还给我下药。”

说到这里,吕光午的脸色竟是露出了少有的戏谑:“那个笨丫头,要是我真的让她给暗算了,还哪有脸在外头厮混?”

得知吕光午是因为没有去台湾,这才能这么早回来,汪孚林想到那帮子撇开吕光午,胆子贼大的家伙,不由哭笑不得。而问到不告而别的王畿,得知这位老先生只是因为在广东呆得腻味了,这才准备换个地方讲学过瘾,他想到同样固执的何心隐,唯有摇头。当他和吕光午说起自己即将回京城述职时,显然已经听说过此事的吕光午挑了挑眉,继而呵呵笑道:“那我就提早恭喜师弟能够回朝升官发财了!”

只要不是又有什么万难的局面等着我就好!

汪孚林心中腹诽,等得知吕光午打算回新昌老家歇息一阵子,再过一段日子就打算游历陕甘,他着实是唯有佩服两字,当下少不得厚着脸皮约了同行先回徽州,得到应允后,登时喜出望外。虽说他自己的随从护卫加上戚良等人,已经非常足够了,但小北如今毕竟是双身子的人,多一个吕光午这样的天下勇士,保险系数何止增加一两倍?

等到新任巡按御史抵达,交割了各项事务,汪孚林启程离开广州城的这一天,恰是阴雨绵绵。他本以为各处都已经打过招呼,这一次悄无声息地离开就算了,谁知道车马队伍刚一出察院街,就发现一大堆人早已经等候在了那里。这其中,既有官员、士绅、富商、读书人,也有寻常的小民百姓,那几百号人云集的场面把他看得直发愣。正当他拨马上前,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的时候,却有一个童子快步跑了过来,正是当初来自新安渔村的细仔。

“汪爷,大家说,不能让你就这么悄悄走,大家一起来送你!”

“是啊,大家一起来送你!”

说这话的,是落后几步的广州知府庞宪祖。他冲着汪孚林挤眉弄眼笑了笑,却是又添了一句话:“今天广州官民百姓自发来了千八百号人,除了我们,全都在城门等着给你送行!”

ps:明天又要聚会,今天就一更了,厚颜求双倍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214章 请大宗师做主!第799章 互掐闹剧后的惊讯第373章 杀人之后第102章 公堂之上就揍你!第819章 不可逆转的大潮第867章 坐山观虎斗第848章 哀莫大于心死第301章 四面开花皆得胜第611章 勇士当赏?第524章 磨刀霍霍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594章 功过难评述第155章 人人上阵第708章 徐生的举荐第879章 直接捅上天第48章 中场休息和继续找茬第136章 府衙群英会第558章 兴亡皆苦第234章 叶大炮出马第342章 请君去追债第81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566章 汪沈密商,如松试探第756章 殿试之后的角力第597章 死生两重天第557章 夫人们的推荐第495章 吃货的春天到了第695章 凌总督甩的包袱第86章 全都来蹭饭第126章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第74章 做人一定要会过日子第121章 正是夜枭出没时第438章 逼宫第565章 收服的第一个第600章 喜忧参半第135章 非礼勿视和面壁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632章 能者多劳!第406章 善后和蹭吃蹭住的关系第821章 求仁得仁尚何语第846章 夤夜商除逆第891章 怒其不争第136章 府衙群英会第763章 来自家乡的警讯第435章 夏末的第一缕寒意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727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704章 声势浩大的探病第426章 盐商那点猫腻第455章 结婚是件力气活第446章 侠骨柔情第500章 书呆的公子第415章 丹阳机霸第297章 无赖的谈判第391章 应该是喜欢的第464章 拙劣的密谋第9章 小秀才进城第787章 仗义的汪掌道第431章 领袖群雄的战斗力第388章 看新房也要用兵法第408章 一个换一个第423章 汪扒皮第155章 人人上阵第83章 汪小官人请喝茶第86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第725章 潮州府的故人第400章 和我比阳谋?第543章 夫人路线第939章 就是偏心第48章 中场休息和继续找茬第616章 群英荟萃(上)第640章 众叛亲离第680章 循循善诱的汪巡按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见你!第481章 火烧眉毛第592章 兴师问罪第76章 疑似内鬼第372章 诱杀(下)第955章 传说结束,历史刚开始第584章 杀奴(上)第63章 吃货英雄第450章 全都要来喝喜酒第368章 煽风点火第514章 大司马第647章 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第88章 怎样对付滚刀肉第207章 岁考开始!第201章 惨剧之后的岁考第625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第42章 都是浮夸惹的祸第154章 两手都要抓第887章 对等的交易第949章 深夜闯宫第437章 添堵添乱第748章 两头寻宝第609章 自以为是,以卵击石第671章 宰肥羊第602章 哪个张大学士府?第632章 能者多劳!第385章 醉酒认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