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衣锦还乡

广州城门那上千人相送的情景,直到已经离开广州进入江西境内,汪孚林的随从护卫们仍旧津津乐道,就连吕光午也不时拿来和汪孚林开玩笑。?而小北则纯粹因为汪孚林的受人好评而感到高兴,就连跟着自己好些年的心腹丫头如今留在了广东,她的离愁别绪也少了许多。如今她身边的两个丫头,芳容是之前从徽州启程时,汪孚林的母亲吴氏给她的,芳树是在广州让牙婆送上门的人里挑的,虽比不上碧竹,却也非常尽心竭力。

转眼到了景德镇,汪孚林没有选择直接北上,而是打算先把小北送回徽州,然后自己再快马加鞭去京城。毕竟,甭管京师的某些大佬是否得知了他妻子有孕的消息,又或者是否为了补偿之前没给他叙功,反而不等他巡按御史任期满就要他上京述职,反正这次述职给他的时间和之前上任时一个样,整整一百二十八天的期限。而吕光午也接受了去汪家做客的邀约,至于包括戚良在内的其他人,那是早就把徽州当成故乡了,此刻全都归心似箭。

唯有陈炳昌心中有些惴惴然。他生在湖广,除了去广州求学之外,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

有了打前站的人报信,汪孚林远远看到徽州府城西面的潮水门时,就发现那里好像有一大堆人。他连忙对骡车中的小北吩咐了一声,自己一马当先地打马飞驰而去。当接近城门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彼此搀扶着的汪道蕴和吴氏,其他则是既有歙县衙门中三班六房的小吏,也有犹如程许两家管事之类的老相识,当然更少不了叶青龙,却不见金宝和秋枫。

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他来到汪道蕴跟前,正要下拜行礼,双手却一下子被人拽住了。见是两眼含着泪花的吴氏。他连忙开口安慰了母亲两句,可话还没说完。却听到旁边一声响亮的咳嗽,侧眼一看,不是汪道蕴还有谁?

“儿子去了一趟天涯海角,才刚回来,而且儿媳妇也有了好消息,这都是大好事,你哭什么。”汪道蕴在汪孚林面前一贯摆不出什么父亲架子,本来还想着趁儿子回来。他这父亲当众受礼,也能难得有做父亲的威严,谁知道却被妻子给搅和了,顿时有些郁闷。

汪孚林哄了吴氏几句,又对汪道蕴作了一揖,等到和其他人团团圈圈打过招呼,小北等人已经过来了。等到大队人马穿过徽州府城,来到了歙县县城县后街,他便发现,原本顶多只能算是两进半的小院子。竟然扩充了一倍,一问父亲才得知是叶青龙花费了一大笔钱,成功说服了东西两家人卖了老宅。这就一下子让家里的住房变成了三路两进半,宽裕了许多,今日来迎接的这一大帮人全都拥进来,却也不嫌拥挤。

见叶青龙虽不表功,汪道蕴却帮其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汪孚林便知道,父亲和如今他手下的头号大掌柜相处得不错。他对此当然乐见其成,甚至还当着汪道蕴的面大大夸奖了叶青龙一番,直把叶青龙喜得无可不可。而之前在城门口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堵着通路太久,这会儿他才把陈炳昌介绍给了汪道蕴。听到是儿子聘取的书记。还是个少年秀才,汪道蕴立刻对陈炳昌嘘寒问暖。客气得让陈炳昌更加紧张了。

至于吕光午,之前小北嫁过来时曾经来过,汪道蕴和吴氏都见过,此时听汪孚林说起在广东多蒙照顾,自然更是对这位新昌吕公子千恩万谢。

寒暄过后,汪孚林一看左右,便开口问道:“对了,金宝和秋枫呢?莫不是一个去了宣城,一个去了竦口?”

“不是不是。”汪道蕴连忙摇头,随即眉开眼笑地说道,“京城来信,说是金宝这次考中了举人,你这个当父亲的又在广东做官,他已经不大适合去宣城志学书院读书了,沈二老爷也这么觉得,所以,他过了年刚和中了武举的沈有容结伴一块去了京城,翰林院许学士打算亲自指点指点他。至于秋枫,这次乡试只中了副榜,他本来想放弃举业,跟着小叶子学做生意算了,绿野书园也需要人打理,却被我请了竦口程氏老族长,斥责了他一顿,给他谋了个南京国子监的贡监,人去南京读书了,竦口程氏在那有几位族人,说是会照应他的。”

这里头涉及到很多人,陈炳昌听得云里雾里。尤其汪孚林竟然是那已经考中了举人的金宝的父亲这一点,更是让他只觉得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好在叶青龙很机灵,一看到陈炳昌那表情就知道他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连忙对其少许解说了一下汪孚林和金宝秋枫的关系。当听完之后,陈炳昌只觉得叹为观止,看向汪孚林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汪孚林假装没察觉,使了个眼色让叶青龙帮自己招待一下陈炳昌,随即又和父亲攀谈了一会。发现汪道蕴也不知道京城如今的局势,他也就没再多问,当下又出去和今日来迎接的众人说了一会儿话。最后,歙县衙门三班六房中人因为不能撇下县衙里头的县太爷太久,没敢留下吃席面就都退了,而程许两家管事则是略留了留,但也没用晚饭便告辞离开。

直到这时候,之前热热闹闹的大宅门清净了下来,汪孚林方才猛地发现,大姐汪元莞固然不见,两个妹妹也一样都没露头,再一问方才得知,汪元莞陪着他的姐夫许臻去了宣城志学书院求学,而汪二娘嫁了一年多,如今也已经怀着身孕,因为时间还不长,人还在西溪南吴家安胎,想过来婆家也不敢放。嫁到岩镇方家的汪小妹过门没多久,公公就遭遇急病,如果不是她坚持拿着陪嫁流水似的请大夫看病花钱,年纪还不大的方举人就死定了。

故而,嫁作长媳的汪小妹一时走不开,只能急急忙忙往娘家送信让哥哥千万多留两日。她一定设法赶回来一趟。

知道两个妹妹全都嫁得不错,大姐和姐夫也还美满,汪孚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下。当下便和父亲商量了动身的日期。虽说他是要回京去述职的,可广东毕竟属于很远的地方。他此次送怀孕的妻子回家,还是决定在家多停留几天,大不了回头再日夜兼程赶路。

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母亲吴氏安置了小北后过来时,正好听到他说十天后启程,竟是立刻开口说道:“双木,我和你爹之前就说过,要是你这次留京。那么我和你爹就带着小北坐船去京师和你会合。她自从嫁了给你之后,就没怎么和你分开过,再说这女人生产不易,若有个万一,我和你爹就没法交待了。”

“娘,我和小北早就说定了,她就留在徽州生,这次从广州回来就已经很折腾了,再千里迢迢上京,只会比在徽州生更危险。而且。您二老又不是不知道,她晕船晕得厉害,运河又是十天九堵。万一遇到钞关或者税关找茬就更麻烦了。”见吴氏还要争取一下,他便握了握母亲的手说,“娘,我是第一次当爹,当然也很希望和她一块看着孩子出生,但世事难两全。我相信,世上没有比爹和您对媳妇更好的公婆了。”

汪道蕴登时面露得色,吴氏则是想起之前对媳妇说起这话时,小北直摇头的情景。再品味汪孚林刚刚这番话,她不由得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她素来是菩萨一样的人。儿媳妇是丈夫早年就定下婚约挑中的,儿子也喜欢。过门之后小北又很会哄她,她这个婆婆虽说偶尔心里也会酸溜溜的,但更多的时候却也真的把儿媳当成女儿来疼。所以,她还是再争了一会儿,见丈夫也帮着劝自己,她便最终放下了这念头,可心中却高兴了起来。

儿子有了媳妇,却还是向着爹娘的!

把汪孚林和小北送到家,常年在外漂泊不着家的吕光午自然也告辞回了新昌,汪孚林亲自把人送到了渔梁镇码头,少不得又是好一番感谢。

因为在家里停留的时间有限,汪孚林原本还派人去了岩镇方家和西溪南吴家送信,让汪小妹别过来,叮嘱汪二娘好好安胎,自己回头去看她们,可没想到次日申时,汪小妹就匆匆和丈夫一道赶了过来。已经梳了妇人发髻的她看上去显得成熟了许多,可甫一见面还是忍不住抱着兄长又哭又笑,直叫汪孚林庆幸自己那位妹夫被汪道蕴叫了过去问话,没看到这一幕。

直到好容易劝了汪小妹松开手,哄了她坐下,他方才笑问道:“我之前都没来得及为你送嫁,不怪我吧?”

“当然怪!”汪小妹却气得皱了皱鼻子,随即才悻悻说道,“可那是我运气不好,谁让二姐的婚事正好是你中进士候选的时候,我却偏偏撞上你去广州上任的时候?不过,哥你得贴补我私房钱,之前公公生病,我花了五百两银子。”

汪孚林顿时大汗。堂堂岩镇方家,又是斗山街方老夫人亲自保的媒,不会穷到真要用媳妇的陪嫁看病吧?

“岩镇方家有些眼皮子浅的人看到我过了十八才嫁人,背后编排我的不是,还说哥肯定不喜欢我这个妹妹,嫁妆也是虚张声势,我家里公公婆婆那两个糊涂的竟然还真信了,这次公公生了一场快死的病,婆婆一开始死抠着不肯花大钱请名医,直到公公不好了,我掏了腰包,她才醒悟到斗山街方老夫人给他们挑了一个就算别的优点都没有,却有钱也肯花钱的儿媳妇!所以,哥你贴补给我五百两银子,大不了我回头转手还给你,我看谁回头还敢说我哥不喜欢我!”

想到汪小妹当年未嫁时,泼辣不下汪二娘,如今嫁为人妇却要受这种磋磨,汪孚林只觉得心头怒起,沉声问道:“你和爹娘没说过?”

“和他们说干嘛?爹一怒之下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来,娘又是三从四德的。”汪小妹声音一下子低了下来,往外头看了一眼,仿佛生怕有人听壁角,随即才用比蚊子还轻的声音说道,“再说他对我挺好的,之前还在公公婆婆面前替我说话。这次出来的时候他还对我说,回头他一定把我花掉的嫁妆银子补给我。”

汪孚林这才笑了起来,等留下汪小妹和妹夫方旭吃了晚饭之后,他二话没说就摆出了大舅哥的架势,直接把人拎到了书房耳提面命了一番,等第三日早上送两人回去时,他就当着方旭的面直接把一个匣子塞给了汪小妹。

“里头是五十颗合浦南珠,随你串项链还是珠花,还有两千两银票,算是哥哥我给你的私房钱。你大姐和二姐回头也有一份,只管拿着。”

www ⊙T Tκan ⊙¢ 〇 汪小妹也没想到要五百两装个样子,哥哥竟是多塞了几倍给她,饶是她素来胆大皮厚,也忍不住脸上发烧。方旭就更加不好意思了,可他上前正想替妻子回绝,却被汪孚林瞪了一眼:“做哥哥的给妹妹私房钱,你啰嗦什么?都是干干净净赚来的,又不是我贪墨来的。”

就算那合浦南珠是林道乾的珍藏,他也是让于文调了银子兑换了回来,否则杜茂德等人哪有第一笔资金去开发东番?

汪道蕴虽觉得儿子有些太宠小女儿,可想想钱是儿子挣的,愿意送给小女儿当私房,儿媳妇都没发声,他也就没说什么,吴氏倒是劝解了两句,见汪孚林不听也就算了。而方旭小心翼翼地陪着妻子一道离开汪家,等上了骡车之后,他才忍不住按着胸口道:“你哥哥比我也就大一岁,可我在他面前偏偏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被瞪一眼更是连腿肚子都哆嗦。”

“那是,我哥是什么人,他之前在广东当巡按御史的时候,那才叫厉害!”究竟怎么个厉害法,汪小妹虽说听父母提过一星半点,却也没乱炫耀,只是拿着手指在丈夫身上点了点,“总算你对我好,否则我才不帮你说话!”

方旭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想到大舅哥上广州时还带着妻子,如今妻子身怀六甲回徽州待产,他就忍不住挨着汪小妹坐得近了些。

而送走了汪小妹夫妇,汪孚林一视同仁,少不得又跑了一趟西溪南吴氏,探望身怀六甲的汪二娘,当夜就住在了松明山老家,见了见父老乡亲,又多停留了一日。唯一的遗憾是,家住岩镇南山下的舅舅吴天保去了严州府建德县办事,没有遇上。

等到接下来从松明山回到歙县,汪孚林拜访了程许两家,接下来就闭门不出不会客,专心致志地陪着妻子。十天的日子一晃而过,启程时他虽说满心牵挂依依不舍,却更知道限期不是玩笑,也只能启程。路过宣城时又去见了大嫂汪元莞和姐夫许臻,顺便在宣城沈家住了一晚上,这才继续北上。

等到了南京,已经是他从广州出发两个月后的事了。原本他只打算稍作停留,见一见秋枫,再拜访一下业已承袭了爵位,喜好风雅的临淮侯李言恭,却没想到竟是因缘巧合,挖出了一件陈年旧案。

ps:今天两更,顺便提一句,作家荣耀堂评选还请支持一票^_^(。)

第472章 灾星的光环第322章 潮音洞遇洋鬼子第869章 两败俱伤第212章 装疯第481章 火烧眉毛第442章 邵大侠的末路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鸟县尊第195章 秋粮新政第772章 张府说奇闻,首辅行家法第469章 鹿鸣宴第288章 张公子相邀第146章 戚大帅的小秘密第387章 瞧这一家子第759章 香火情,见仇人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844章 盟友第691章 怎么是你!第278章 低调闪人,好人有好报第801章 战线和诡谲第877章 一脉相承的汪氏风格第877章 一脉相承的汪氏风格第806章 反目第26章 家和万事兴第785章 壮士断腕,大炮发飙第751章 功德圆满的离任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个第13章 猪一样的对手第895章 拍马屁的高下第634章 合纵连横第547章 鹤立鸡群第411章 黑店冲突第556章 我很看好你!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鸟县尊第735章 沉重的信任第819章 不可逆转的大潮第52章 把粮长甩给别人第640章 众叛亲离第205章 疯妇第213章 穿帮了!第246章 珍贵的贺礼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834章 另类的反击第307章 推人顶缸,夜市见九娘第43章 必须站队选阵营第486章 此事必有蹊跷第306章 踢到铁板了……第624章 寻衅碰铁板第280章 考考考,朝廷的法宝第460章 不吃不相识第45章 赠君徽州府志第178章 汪小官人婚配否?第404章 破釜沉舟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804章 危言耸听第509章 风头正劲的汪小官人第631章 衣锦还乡第710章 放你一马,巡视贡院第790章 小皇帝的西苑奇遇第153章 君子协定,挺身而出第923章 缇帅的疑心第582章 绊住李如松第547章 鹤立鸡群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650章 生恩不如养恩第539章 广宁初印象第409章 去丹阳“做客”第318章 孝道第460章 不吃不相识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53章 背儿子的爹第194章 当我的女儿吧第155章 人人上阵第56章 米行小遭遇第770章 首榼和首揆第694章 海盗的行踪第614章 天助我也!第8章 打响功名保卫战第385章 醉酒认女婿第301章 四面开花皆得胜第576章 快刀斩乱麻的汪瘟神第569章 说贪官则贪官到第472章 灾星的光环第359章 妥协和激化第587章 难以收场第282章 凶名依旧第441章 隐伏杀机为哪般第321章 杀去普陀山第30章 投石问路第501章 莫谈国事莫谈诗第339章 成长的少年第367章 何为良配第260章 越闹越大了第11章 夜游到班房第199章 倒霉的廪生第564章 谁诈谁第831章 自投罗网?第400章 和我比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