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58 实情2

在阿静愤愤不平地开始诉说着,陈妈始终只低着头,把小姐与少爷擦了身子,抱上床,盖好被子。待阿静在里间哄着文简入睡,自己方才将后续详细始末讲出来。

那日,陈妈去得常德田庄,陈管事一见她没带小姐少爷他们一道过来,便说了她一通。当夜她睡卧不宁,只道是第一次离开小姐与少爷,很是不习惯。有些后悔,并打定主意,下回再不听小姐的,定要陪着她们才是。哪里想到,第二日傍晚,没等到小姐与姨娘,倒是等来岳州府巴陵的官差,直接拘了陈管事夫妇,说是他们东家出人命了,要带回去问话。阿素正好亦在,吓得晕了过去……

陈忠夫妇糊里糊涂下,被告知周成死了,徐姨娘自缢了。他们二人听得,都傻了,塞钱给官差,打听具体情况,好不容易听来的消息,却是——小姐与少爷的下落不明。

惶恐之下一到巴陵,上得公堂问话,才晓得姨娘留有遗书言及周成私卖 族侄儿侄女,袭辱从弟妾室清白,故而同周成在厮打中,无意中错手杀了周成,又因丢失儿女,自己亦为清白计,愧无颜可见周家人,故索性自尽了。

官府认为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弱女子怎么杀死一个壮年的周成?通过邻里,晓得他们在常德有田庄,便拿了陈家人问事。先是怀疑陈家人作案,可后来有厨娘邓嫂作证,陈氏夫妇无作案时机,方才饶过。又因晓得周家竟然是官家身份,虽是犯事,却也削籍为民,更不敢轻慢了,在火速下公告寻文箐组弟的同时,巴陵知县只力求有人认罪好将官司结了。

文箐听到这里,觉得不可思议,一把抓住陈嫂的手,将一直缠绕在心中的问题迫不及待地甩出来:“吴七呢?吴七呢?我让他当日便去找你们的啊,托他带话于你们,我直接回杭州了。他明明答应我,说是赶去告知你们此事的,怎的会到这般境地?”

陈妈红着眼,哑着嗓子,哽咽道:“吴七……可怜他……他……他倒是个好的,只是……”

文箐心狂跳,急切地问道:“难不成,吴七死了?跑了?”

陈妈见她这情状,忙安抚道:“小姐,小姐……莫急。吴七没跑,亦没死,没死呢,只是,当日听说,也同死差不多了……”

文箐大赫,难道自己家的事,终究又连累得他半死不活?

话说吴七那日送了文箐姐弟后,立时驾了车火急火燎地便赶回文箐家,想给姨娘通一声消息,哪里想到,彼时姨娘已自尽。

要说,也不该这会就报官,只怪文箐请的那个厨娘邓嫂太因为文箐的几文赏钱而感恩怀报,自己前一日没作得夜饭,寻思着周家人今日要去常德,怕是家里没备早饭。一大清早就赶过来,敲门,以为还在睡,叫了几声没应。姨娘彼时可能在写遗书,也不知是作贼心虚还是为了寻求最后的一点安慰,竟然在院里应了一声,道是半个时辰后自己便走。邓氏好心好意思,非要进来帮忙。姨娘哪里肯让她进来,一瞧这般情形,是无法脱身,只好拜托她去买些点心,这才打发她走了。

事后想来,有些事没法解释,有些真是命中注定,逃不过的。或许姨娘没应那一声倒好,邓嫂定是以为周家人天未亮便已出发了,敲门无人应答自会离去,亦不会有后续吴七的甚么事情。

邓嫂急急地去买了点心归业,再次敲门。却是无人回应。问得旁边邻里,都道方才不见周家人出门。可是周家人明明有说要去常德田庄,怎么会误了起棺的大事?于是不放弃敲门,亦无人响应。

邻里有热心的,只道周家母子在家怕是不安宁,便好心地翻了篱笆要进来探个究竟。只一进院里,闻到血腥味,在厢房见得周成死了大叫起来,有人报官的报官,亦有大胆地过来瞧热闹的,才发现姨娘已悬在正屋偏房里。

而吴七到时,官差早来了,只打发邻里散去,在查探情况。他自是浑然不知,方跳下车来,在外头才敲门,便立马被官府的差役一拥而上给逮住了。

逮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上次他得罪了的泼皮的哥哥。不由分说,先是暴打,吴七磕伤了舌头,说话含糊不清,辩白不明。这次,人家想着上次狗 的事,再想着城门吃扁的事,借机全发泄出来。所谓县官再精,奈何当差小鬼难缠。加之此人是个睚眦必报的,便诬陷吴七是杀人再返现场,又道周家小姨娘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外人帮忙,定是杀不死周成。只道吴七这个光棍汉子,见色起意,或与小姨娘勾搭,被周成撞破,杀了人,最后反而是姨娘害怕自尽了。

吴七自是不承认,他更不会招出文箐姐弟给自己作证,那样姨娘真是白死了。他以为自己不招供就是了,又哪里想这差吏竟是险恶,一心想着先前的嫌隙报仇雪恨,见他舌头受伤,索性就把吴七舌头割了一截,反诬吴七是抗供不交待咬舌要自尽。再在他昏迷之际,偷偷给他画了押,呈给上司。

可怜吴七大字不识一个,舌头没了,更是讲不得。陈管事夫妇被逮到牢里,先是作为嫌犯,审得没结果,没作案的时机。只栓子在外头,吓得六神无主,好在阿素当日在庄上,求到了常德府祈五郎的伯父家。常德祈知府听得这事,不好出面,只暗里让人给岳州府这边递话,那边亦是排除了陈管事夫妇的嫌疑,放了出来。

陈管事着急少爷与小姐下落,可惜见不着吴七。

在听官差竟然说吴七同姨娘或有染,哪里能让闲话传开来,这般有辱徐姨娘清白名声的话,更是传不得。便在急切之中,苦于无法解决的时候,病急乱投医求神便拜之际,陈管事终于想到一个救兵了——当时封在长沙的当今皇帝的胞弟——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这人,对于周家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那正是周复在京城詹事府曾经教过的学生。周复见儿子坚持要娶徐姨娘,他向来是个恪尽职守,从不做丝毫违反礼义道德之事的人,哪里想到儿子竟这般执拗,大气一场。奈何周夫人无所出,后来又有些事,也只得应允了。只是,他认为此事终究是隐患,文箐出生后一年,他借口重病暂时致仕赋闲,归家休养。后来襄王到了长沙,再次请他担任长史一职。周复于是复上任。再后来,恰逢周弘从武冈作为知县调离,欲往岳州或长沙。有御史参言,说周家父子在一处任职,一为朝廷地方官一为王府长史,不妥。周复为儿子计,托病欲再次致仕,襄王有些恼。而周弘却不欲拖累父亲,改调成都。周复心事沉重,总是虑及儿子之事,只愁无法开身,几经查探,得了*公的证词,稍有些宽解,累病于身,离开王府,再不言复职。

陈管事一时无奈,急急求于襄王门下。襄王对于周复这个老师极为看重,赞赏有加。且亦曾数次与周弘及兴献王有过交往,对周弘很是看重,本来以为周弘能与自己处一地,日后可以谈心,没料到竟被御史参言。人生之无奈,作为王爷,亦有诸多不由自己的事宜。

听得陈管事说,周弘的灵柩居然滞留在岳州府近一年而自己这边竟全不知晓,大是惭愧,也不顾甚么言论,立时亲往岳州府查探此事。

得了襄王之力,岳州府这才极慎重,从巴陵直接到知府衙门,甚至事后连赵巡抚亦是惊动,调查此事。并再次火速派了铺兵星夜下了文书给苏州周家。几日后,既结案,亦将周大人夫妇郑重起棺,得以官资专船而送达苏州。

吴七被人割伤舌头,打断了手脚,日后赶不得马车。而陈妈他们临走时,方才听得曾家人来通报,吴七终是被放了出来,动弹不得,被曾家接出来养病去了。陈忠去看视了一下,最后房州的房契留于吴七,作为补偿。

彼时周叙正准备打点回京的,临行前几日,接得岳州公文通报,听闻去接侄孙的周成竟死了,岳州那边亦闹成这般大事,侄孙儿孙女竟然杳无音信,大病。

三叔周腾接信后,伙同长房周荣还有周成兄弟周锋,族兄周冬等人赶往岳州接棺并查探,与陈管事错船而过。

周腾到了岳州,才查实周夫人在岳州府曾买过房,在常德似是有地,只是未曾落实到底是谁家。最后几经查证,方才晓得文箐一家在常德与阿素各有一半地,后来全归为阿素名下了。

再说,陈管事这边刚归家,第一个问题便是:少爷与小姐哪去了?所有人都问陈管事。陈管事带着岳州府的判词,只能再次呈给大病未愈的周叙。周成家人闹上门来。

文箐与文简下落不明,从周家来看,即便是周成有问题,那陈忠夫妇亦有看顾不周,护主未尽职的责任。且不说这些,只是,周弘夫妇还有姨娘入土为安的事,亦迫在眉睫。这便涉及到各种事务,主要是——

周夫人是否在外别籍私财的问题。这风波很是庞大,尤其是周成那一大家子。周成被姨娘杀了,居然还成了十恶不赦的人,显是要被驱出族里除名的,于是周成家人自然抓着周夫人这个问题死死不肯放过。

谁作为孝子,给周弘夫妇送葬?于是有了闲话:立嗣。

姨娘的安葬问题。先是有说姨娘被朝廷判离,从法理上不属于周家人。紧接着,也不知如何便传出来一件事,道是先时老太爷上京替周弘打点关系时,给朝廷写过求情奏本,同时附有关于姨娘的休书,故而,从法理、从族谱上来讲,徐姨娘都不是周家人。故而,不得葬于周家坟。

……

陈管事夫妇对于这些,无能为力,护主不力他们只能承担。

正要筹办周弘夫妇丧葬事,周腾他们赶回来。周成家人大闹起来,把周夫人在常德购置田产一事大肆说出来。按律例,父母在,子女别籍异财,徒三年;这般早就该驱出族里。故而,周夫人如若被说成别籍异财,那……

说明一下:1、明代律法,别籍异财,徒三年。

2、关于文箐祖父的名字周复,为杜撰。小说里的周叙、周复在履历上,请大家参照明代的周述、周孟简兄弟。我这里因为把二人的出生地改在苏州了,故而改了他们的可能出生年,但死亡年仍是基本不变。然后周复与朱瞻墡的关系亦参照历史上的周孟简。在与文相关内容中有提及。不多赘言。

正文15 欺生(二)正文164 应城伯可不是好人正文359 情煎,相互释旧嫌正文261 浪不静正文299 要挟与训斥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第十二章 被驱赶,紧急搬家第232章 赏花2孽/英雄救美80 掉脑袋的至理名言第三十八章 县衙见闻(一)正文378 一片冰心施于巧物正文159 人之名树之影正文192 案屏与笔筒之疑正文347 无常难测是世事第二十三章 逃吧(一)正文280 第一桶金正文255 先生博学,何人?正文78 文斗,谁怕谁正文63 钱收or不收正文378 一片冰心施于巧物正文178 相互怨恨正文142 济济一堂1第235章 春日兰花宴正文31 袁文质到底何许人?正文375 鲁孙豪使计虚晃一枪第216章 惆怅正文369 毁婚一事大暴露第三章 臭柑子正文155 夫妻翻脸第三十八章 县衙见闻(一)正文350 藏怒宿怨和试探第133章 害人的李魁糕点正文46 三个孩子一台戏1正文140 居然差点立嗣第二十四章 逃吧 二——投石问路正文67 进山寻人打听正文149 不安宁3第210章 有缘自会相逢正文102 沈老太权威不容挑战正文88 第一个早晨-漏言正文250 烬中重燃希望正文83 生员怕岁考第228章 百口莫辩/日久见人心1第五十六章 又一个考验—小绿之事正文86 伯爵后人-分别正文287被个粗人笑话了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262 偿债第五十五章 又见八卦——新妇小绿正文111 能干的阿惠兄妹正文100 缠足正文315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正文137 救人自赎正文39 秦氏男人章三正文188 李邓首次和谈失败正文261 浪不静第三十八章 县衙见闻(一)正文361 文箐再寻他计起妖蛾子正文62 意外之财正文24 有文化的真无赖正文281 给人发薪水是件快乐事正文94 乱2-沈老太之言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正文188 李邓首次和谈失败正文165 周孙家或有嫌隙正文32 好心成恶意正文105 文箐露怯--陶真正文346 一心长在百花枝正文93 人事乱糟糟1正文143 济济一堂2正文381 坏消息,好消息正文188 李邓首次和谈失败第十四章 来龙去脉-藩王之争正文247 文箐使计栽赃嫁祸正文116 缘何作贼正文93 人事乱糟糟1正文353解释,澄而不清正文246 官打兵捉贼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晚餐?正文127 私生子3正文122 惯出来的亲戚第229章 做人当懂得分享正文323 食肆开张正文147 不安宁1正文86 伯爵后人-分别正文93 人事乱糟糟1正文253 恐吓之道正文249 钱钱钱,钱抵罪第202章 把柄?双刃剑正文164 应城伯可不是好人正文160 两妯娌口角第二十九章 罪恶的血第133章 害人的李魁糕点第十一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六十一章 上街二——牵羊婆子第219章 庐山一角隐现正文61 和好正文84 黑子,谁家少爷正文304 敲打引误会:婚约作罢正文380 周同的无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