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

李福达是山西淳县人,因为参加白莲教而被官府抓获,后来被充军。李福达从戍地逃脱后跑到陕西洛川,在那里试图继续利用白莲教举事。事败后,李福达再次被官府通缉,他化名张寅,逃到了京城,混入武定侯郭勋的府上。李福达说他会黄白之术,所以深得郭勋器重。没过多久,李福达在街上闲逛被人认了出来,李福达只好逃回山西。当当地官府抓了他的两个儿子后,李福达只好去官府自首。

山西巡抚马禄认定张寅就是李福达,并以谋反罪判处李福达死刑。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山西巡抚画蛇添足,他又将武定侯郭勋扯上,劾郭勋一个“庇奸乱法”之罪,要求皇帝惩罚。嘉靖只是批准了对李福达的处罚,对处罚郭勋的奏章并没有批准,按说事情到这里又该结束了,但群臣却不依不饶起来,并最终将李福达一案弄成惊天大案。

大礼仪之争在朝堂上的影响并没有结束,群臣对挺皇派的张璁、郭勋一直都没有好感,此次正好借题发挥,对郭勋穷追猛打。郭勋却并不傻,抑或受到了张璁等人的点拨,他开始把这件事情往大礼仪身上扯,说群臣是为了报复议礼之争的仇。此时皇帝的疑心已经很重,他往往自己假设一个命题,然后把现实往这个命题上套,纵观整个嘉靖朝,皇帝基本上都是这样。

郭勋的话无疑说到了嘉靖的心坎上,在他看来,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至于去找一个世袭侯爵的茬吗?事实上,皇帝的猜想的确是正确的,官员们就是利用这个案件找郭勋的茬。但郭勋却将这件事情挑明,这无疑将这个普通的白莲教案件上升到政治高度,案件最终判定的结果还要取决于双方的博弈。

皇帝下令将李福达从山西提到京城,由三法司会审。皇帝既然要替郭勋开脱,那么李福达就必须无罪,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但三法司会审的结果维持了原判,嘉靖只好将三法司的官员全部换掉,桂萼执掌刑部,张璁执掌都察院,方献夫执掌大理寺,这些都是嘉靖的人。三法司重新会审的结果完全推翻了原判,李福达跟徐寅完全没有任何关系,从中央到地方所有参与审判李福达的官员全部被流放或免职,受此案牵连的人达40多人。这是皇帝利用李福达一案对大礼仪中反对派官员的一次清洗,而清洗的目标放在了司法系统,空缺出来的职位也被张璁一派的官员迅速补进。

李福达一案的确是扑朔迷离,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确切答案。几十年后,四川捕获一妖人,该人供称曾跟山西的一白莲教世家学习妖术,而传授法术的正是李福达之孙。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李福达家族乃是世袭的白莲教世家,但据李氏子孙的描述,李福达无论是相貌、年龄、生平都跟徐寅不符合,当年的案情的确是冤案,李福达跟徐寅根本不是同一人。

现在看来徐寅只是山西省一位逃亡的匠户,因为儿子被选为郭勋府上的侍童便跑到郭勋府上混日子,后来在街上被人认成了李福达,徐寅则以为自己作为一个逃亡的匠户被人认出来了,便跑回山西,谁知道回到山西后却被当地官府当作李福达抓了起来,当堂判死。徐寅的儿子央求郭勋救乃父,这才有了郭勋跟此案牵连的说法。我想此案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文官稀里糊涂,皇帝也是稀里糊涂,但皇帝认定官员们借此逮住郭勋不放,是为了大礼仪一事。一场莫名其妙的白莲教案件变成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并导致皇帝对反对派官员的一次大清洗,这表明大礼仪后的朝局仍不平静,无论有没有这次的李福达事件,皇帝对杨廷和一派的官员都会展开清洗,此次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审理李福达一案的40多名官员为此丢掉了官职,但这并没有结束,在审理李福达一案的过程中,全国上书支持此案的100多人皆被免职,这些人涉及六部、各府、道、院,皇帝将此案作为试金石,将官员做出一次分类,然后再剔除之。

都察院、大理寺、六部这些地方的官员基本上被清理完毕,剩下还有个地方就是翰林院。明朝文官三大系统:内阁、都察院、翰林院。翰林院也名列其一,这些翰林学士们一旦发起疯来,比都察院的御史还要厉害。而在大礼仪之争中,翰林院是重灾区,左顺门事件就是翰林院的学士们搞起来的。在发生李福达案这年的冬天,张璁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阁,张璁入阁后首先将矛头对准了翰林院,他将改组这个贵族化的小团体。

入翰林院的必须是进士出身,而且是新科进士,除此之外,入阁也必须要有翰林院经历,所以这些翰林学士们有了雄傲一切的资本。当初嘉靖将张璁、桂萼弄进翰林院就是要给俩人镀金,提高他们的起点,但张璁、桂萼在翰林院遭到学子们的一致鄙视,没人愿意跟他们俩说话,人们都将他们看作无赖,甚至人们纷纷辞职以示不屑于此等人为伍。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二人的情绪,二人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张璁打破了翰林学士必须从新科进士中选拔的惯例,在京官员、地方官员都可以入翰林院,这实际上打破了他们的小圈圈。张璁还重新制定一套考核体系,将二十多名不称职翰林学士调往地方,同时从大理寺和地方选派官员充入翰林院,张璁通过这种方式对翰林院来了次大换血,在张璁的猛攻下,又一个中枢机构倒下了。

张璁对于翰林院的改组一方面打击了政敌,另一方面打破了翰林院这个小团体,破除了结党的问题。都察院、大理寺、六部、翰林院都得到了整顿,剩下的就是内阁,果然张璁在整顿完了翰林院之后便将下一个目标放在了内阁。

此时的内阁首辅是费宏,费仍然是杨廷和这个系统的人,以张璁的资历若想取而代之,仍是不可能,张璁想到了一个人——杨一清。此刻杨一清还在陕西任他的三边总制,杨一清已经成了帝国资格最老的人,重要的是他还是张璁一党的人。张璁、桂萼开始活动让杨一清接替首辅的位置,嘉靖本人对费宏并无意见,但在张璁、桂萼的轮番攻击下,费宏于1528年致仕,杨一清成了帝国的首辅。

一个早已退休多年在家的官宦,一个本应安享晚年的官宦,此刻却在张璁的安排下不仅重掌兵权,而且还成了首辅。明代就是有这么多奇妙的事情,二十岁不到的少年可能会中进士,但几年后可能就莫名其妙的离开了官场,从此不再踏入仕途;五十岁的人也会中进士,并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辉煌。在这里,生命的起点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人生中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任何人的辉煌都是一段时间,成名太早不见得是好事。

我们的张璁俨然成了权臣,虽然内阁首辅是杨一清,但实际说话的是他,这都是隐藏在幕后那个人在支持。他在一旁冷静的看着群臣斗来斗去,他明白既不能使一方力量过强,也不能使另一方力量过弱。

大礼仪之争早已变了味,它已经成了双方的权力之争,张璁一伙已经陷入疯狂,他们不惜一切清除异议人士。嘉靖为了掌握权力,在张璁、桂萼的帮助下,以一批新的官僚替换旧的官僚,我们的王朝似乎在永乐之后重回,但时代已经不同,无论皇帝此时多么试图控制权力,但始终是力不从心。张璁也由于跟皇帝保持合作而被视为奸臣,我们的儒家历史观认为跟皇帝保持合作的就是奸臣,因为群众跟领导的矛盾是永恒的,跟领导合作就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的损害,一般人都是这么认为。

嘉靖元年到嘉靖七年的事情跟洪武三年到洪武二十年是如此类似。洪武三年李善长致仕,近三十年后朱元璋还是不愿意放过他,终是在自己临死前一年将其赐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擅权不满,但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微妙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对于嘉靖和他的跟随者来说,这场斗争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们还没有进行一个总结,那个杨廷和虽然已离开朝堂,但还没有明确他的罪名。在一般人看来,***讲究的是赶尽杀绝,或许人们得出国人残忍的结论,但政治讲究的是明正言顺,这才是我们的***看起来那么残酷的原因。

最终的矛头还是要指向那位退休在家的前任首辅,而此次对这位首辅的再次发难却是从遥远的西部边陲开始的。

哈密是我们这个帝国西部最遥远的边镇,位于新疆境内。历史进入宋代,由于造船技术的发展,加之后来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商路,丝绸之路就这样没落了,帝国对于西部再也发生不起兴趣。哈密对于帝国的意义就在于迎送西域来的使节,另外对西域诸国起到震慑作用。明初哈密控制在蒙古贵族手里,因为蒙古人阻挡西域的朝贡使节,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发兵攻破哈密城,后来朱元璋封蒙古人为哈密王,承担为帝国守卫边陲的义务。

哈密过于遥远,帝国对于它的控制始终是无力的,从成化年间起,明廷就跟吐鲁番围绕哈密展开反复争夺,到了正德年间,帝国已经疲惫了,对这个西部边陲小镇失去了兴趣。

成化年间的王越、弘治年间的马文升都是对吐鲁番采取强硬态度,但马文升致仕后,正德皇帝对哈密失去了兴趣。杨廷和担任首辅后,重新对吐鲁番采取强硬态度,嘉靖年间,哈密仍然控制在吐鲁番手里,而此时的吐鲁番首领是一个叫满速儿的人。陈九畴是杨廷和任用的甘肃巡抚,在吐鲁番、哈密问题上,陈九畴遵循了杨廷和的政策,从正德晚期到嘉靖初期,甘肃地方跟哈密之间不断开战。1523年,陈九畴在上报朝廷的战报中宣称满速儿已经被他打死了,但此时的朝廷正陷入礼仪之争中,对于哈密问题实在是提不起兴趣,一个外藩首领的生亡并未引起过多的关注。但几年后,人们发现这个首领还活着,事情就不一样了。

人们普遍认为陈九畴虚报战功,更为重要的是陈九畴是杨廷和的人,到了此时哈密问题终于引起了帝国的关注,因为它跟李福达一案一样,又是巧妙的与政治联系起来,成为肃清政敌的工具。

陈九畴被免职,发配边疆,主管边境事务的官员有四十多人被免职,一些低级官员刚刚踏入仕途就此失去仕途,在这场已经持续9年的大礼仪斗争中,没有人知道皇帝究竟要走多远。我们的皇帝已经日益偏激起来,他是一个牙眦必报的人,显得有些孩子气,少了君主的气魄。

虽然此次哈密事件并没有追究杨廷和,但随后朝堂上对于哈密的存废的问题展开了一番争论。那些仍然支持杨廷和的官员认为应该发兵夺回哈密,张璁一派的官员认为应该将哈密交到吐鲁番手里,然后通过与吐鲁番互贡来换取吐鲁番对大明的朝贡,对于他们来说蒙古人镇守哈密和吐鲁番人镇守哈密并无本质区别。此时,大明朝这块昔日的边陲已无人关心它的生死,它对于帝国来说已经成了无关痛痒的东西,张璁一派对它的看法并不是内心真实的看法,只是为了与杨廷和的对哈政策以示区别而已。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这已经成了永恒不变的真理。哈密最终的失去表面上看是因为嘉靖朝的这场旷日持久的***,但深层的原因乃是哈密已经处于帝国控制范围之外,控制的成本大于收益。

到了此时,关于大礼仪的争论已经告一段落,皇帝需要对前阶段的战果进行总结,并以书面化的形式确立下来。嘉靖七年(1528年),《明伦大典》编纂而成,《大典》共分六卷,详细记载了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三年群臣所上的奏书,并对伦理问题重新进行了强调。鉴于很多人对于这场大礼仪之争并不了解,以至于产生误解,所以《明伦大典》也起到正人心、靖浮言、明臣职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它给后世提供了一种历史案例,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遵照执行。

《明伦大典》颁行后,对杨廷和的定罪也随即进行。杨廷和被定以朋党罪、欺君罪、藐视皇帝罪、煽动罪被判死,但皇帝宽大处理,将杨廷和削职为民。皇帝对杨廷和的定罪并没有定到点子上去,虽然定罪颇多,但不能攻其一点,只要指出杨廷和违背了儒家礼法即可,在这里,皇帝和他的政策制定者们并没有抓住这个要害,而避重就轻提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要么是认识方面的问题,要么是为了给杨廷和开脱。

《明伦大典》修成了,杨廷和也定罪了,大礼仪的确是告一段落了,但很快它又进入了新阶段,并使旧有的权力集团开始分化,新一轮的***又开始了。

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40章 朱见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7章 汪广洋与杨宪第75章 谭伦与戚继光第37章 成化年间的流民问题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51章 正德南巡第40章 朱见深和他生活的年代第69章 嘉靖与海瑞第70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第13章 内战爆发第64章 财政危机第71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第8章 胡惟庸之死第13章 内战爆发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32章 曹石兵变第74章 徐阶与高拱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59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1)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66章 帝国备倭(2)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7章 汪广洋与杨宪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32章 曹石兵变第26章 危机四伏的年代第62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2)第32章 曹石兵变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2章 曹石兵变第63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第14章 正统论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65章 帝国备倭(1)第35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2)第5章 帝国治理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15章 永乐之治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1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第42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2)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50章 宁王叛乱第15章 永乐之治第37章 成化年间的流民问题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6章 李善长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19章 国初的理学第22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第55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中的绝望代表第12章 建文皇帝的“文”第64章 财政危机第53章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15章 永乐之治第20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68章 严嵩之死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13章 内战爆发第60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2)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9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第73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第30章 苦难的历程第18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第41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1)第17章 财政的守望者——夏原吉第67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门派第68章 严嵩之死第3章 领袖刘福通第25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第27章 崛起的部落第48章 皇帝的武功(2)第2章 史上最强悍的北伐军第57章 左顺门事件第49章 大规模的政治请愿活动第24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32章 曹石兵变第52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第14章 正统论第9章 国初的武将们第11章 朱元璋的理想第34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1)第74章 徐阶与高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