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辅

“好!说的好!”明宣宗重重的点了点头。“这办法,朕看成,似乎天衣无缝啊!不知各位爱卿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大多数大臣都微微点了点头,似乎都承认了徐秋涧的办法,但仍有一部分大臣仿佛很有意见;

“皇上!这徐秋涧的话听上去似乎别无疏漏,可关键是要看成效啊!皇上别忘了,刚才他还在朝堂之上,口出狂言,犯下欺君之罪呢?以微臣只见,请皇上暂且先将徐秋涧收监大牢,我朝可照他的办法回复瓦剌,若他的办法真能起到作用,能解开平府之危,皇上再赦免他的欺君之罪也不迟,若他的办法没有用,哼哼!皇上便依照欺君之罪,将之命人推出午门斩首!”当即就有大臣禀奏道。

徐秋涧身子猛地一震,他来这京城还不到三天时间,自认还没得罪朝中的什么大臣,怎么这么快就有人要致他于死地呢?他不禁回头看向了那位大臣,这是一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长着八字胡,年纪也就四十来岁。从刚才他的口气上看,明显对徐秋涧充满了浓浓的敌意。

那大臣似乎也注意到了徐秋涧的目光,竟对徐秋涧露出了一阵冷笑。

“哼!苟大人,徐大人此次事进宫献计的,既然他的对策令皇上以及朝中大部分大臣心悦诚服了,那先前的冒失之罪自然不必深究了,再说徐大人是第一次入宫,这朝堂礼数自然有所欠缺,先前之举也情有可原!”杨荣还是很看好徐秋涧的,不禁冷哼了一声道。

徐秋涧在那胖子大臣身子一阵打量,原来这家伙姓苟,这姓配他确实很合适,也不知这只胖狗对他的敌意为何如此之深,他自认不曾得罪与他啊!甚至连他这个人都未见过,徐秋涧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既然对方对他流露出了敌意,以后自然要提防一点了。

见杨荣帮徐秋涧说话,那苟胖子竟露出了一副十分委屈的模样,道:“东杨大人,下官...下官也是为了皇上的权威啊!徐秋涧刚才口出狂言。犯下欺君之罪,正所谓君无戏言,刚才皇上刚才不是也说了吗?若他的办法行得通,便饶他不死,若是行不通,便要推出午门斩首的啊!”

徐秋涧一阵冷笑,道:“那敢问苟大人,不知下官刚才如何口出狂言了?”

“你...”苟胖子似乎一时也想不起徐秋涧刚才如何口出狂言了,但随即又道:“哼!你刚才在朝堂之上对皇上呼来问去,皇上乃九五之尊,岂容你如此质问,显然是目无君王之举。反正你是犯下了欺君之罪!”

“苟大人此言非实吧!下官只记得刚才一直在为皇上和诸位大人解释此次能解开平府之危的办法,何来你所说的口出狂言之举?另外之前下官是问过皇上一些问题,不过下官是请示过皇上的!而且皇上也同意了,下官才敢发问的,想必诸位大人都有目共睹吧!”徐秋涧坦然道。

“你这是在狡辩...你是想脱罪...”苟胖子冷哼道。

“够了!苟大人,老夫刚才似乎只听见皇上说若徐大人的回答令皇上不满,便推出午门斩首,而与他的对策是否行得通似乎并无联系吧!既然他的对策已经得到皇上认可了,自然便是无罪了!你何苦胡搅蛮缠,还不速速退下。”蹇义也不禁沉声喝道。

苟胖子瘪了瘪嘴,要说在朝中大臣里,他最怕的就是蹇义了,毕竟是首屈一指的最为德高望重老臣,他还很是忌讳的。

高堂上的明宣宗也不禁哈哈笑道:“不错,蹇爱卿说的是!朕刚才只说了,要是徐爱卿的对策能令朕满意,便饶恕他,苟爱卿!你就先退下吧!”说完,又瞧向徐秋涧道:“徐爱卿啊!此次你能为我朝想出这一破敌之策,要何封赏啊?”

徐秋涧摇了摇头道:“回皇上,目前微臣不敢奢求任何封赏,正如刚才苟大人所说,微臣的办法是否行得通,也尚且不知,不如等微臣的办法真起了作用后再说吧!”

“但以你刚才之言,似乎是天衣无缝,一丝不漏啊!难道徐爱卿还觉得尚有疑虑?”明宣宗皱了皱眉的道。

“皇上!微臣说过,凡事无绝对,一切要以事实而论。”

明宣宗闻言,不禁鼻子里重重的出了一口气,似乎很不满意徐秋涧的回答,办法是徐秋涧想出来的,既然连他都认为还有疑虑,他这个当皇帝自然也有些怀疑了,“那好吧!如此说来你对你自己的办法还有顾虑,那也就说你的办法还有不足之处,至于何时回复瓦剌,便改日再议吧!”说罢,就要宣布退朝了。

徐秋涧一怔,这明宣宗行事果然沉稳,不容一丝疑虑啊!赶紧叫道:“皇上等等!且容臣把话讲完?”

明宣宗刚想站起身,但下意识有坐了下去,奇道:“怎么?徐爱卿还有何话要说?”

“回皇上!开平府的百姓如今正遭受鞑靼大军的蹂躏,此事万不能久搁,应立即作出决断才是啊!若时间一晚,恐开平府便会尸横遍野,生灵涂炭了啊!微臣并非对自己的对策没有兴心,只是我们要做一个万全的准备才行!”徐秋涧道。

“难得徐爱卿有这份惜民之心,朕也不想将此时久搁啊!只是此时有关边关安危,万不能草率行事啊,朕想听听你所说的这完全的准备是什么?”

“微臣刚才也为皇上和诸位大人阐述过了,若按照微臣的办法,会导致很多种结局,但无论是哪一种结局都将有利于我大明,当然最好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瓦剌知难而退,主动退兵。但我大明也不能就在此作壁上观,皇上务必赶紧调兵遣将北上,以应对开平府的突发事件才是!”徐秋涧道。

“是啊!皇上,现在调兵北上可以随时应付开平府的变化,其一,若瓦剌真知难而退,撤走兵力后,我大明军队便立即反扑鞑靼大军,将鞑靼大军赶出开平府,其二,瓦剌大军若真和鞑靼翻脸,双方必有一场恶斗,那是我大明军队便可望风而动啊!”兵部侍郎张嵩道。

杨荣等人是文官,但似乎也听得出其中利弊,知道现在是该出兵的时候了,皆开始附和起来。

明宣宗一阵沉吟,良久才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赞成出兵,那成,朕立即依照徐爱卿的办法回复脱欢,另外也准许让人带兵北上,只是不知派那位将军前去合适呢?”

“回皇上!让老臣去吧!老臣如今已经多年未上战场了,早就盼着重上战场了!”说话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五旬老者,不过看其打扮应该是一名武将。

明宣宗望向这人,不禁微笑着摇了摇头,“张老将军,如今你年事已高,实在不宜再征战沙场了,你乃我朝的三朝老臣,朕可不希望你出现什么意外。再说你一向镇守南域,你的战术未必对北方的鞑子管用啊!”

张老将军!徐秋涧不禁将目光转向了这老武将,永乐年间至正统年间,明朝有一位名叫张辅的名将,莫非就是此人,具史料记载,这张辅乃明成祖的大将张玉之子,此人很有军士才干,曾奉命带兵征服安南(今天的越南),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对安南用兵最成功的一次,令安南人对之是闻风丧胆,以至于直到明朝崇祯时,安南都一直对大明是俯首称臣。

PS;哎,写得实在太辛苦了啊,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该学会放弃了,另外打个报告,本书可能要断更几天了,需要好好调整思绪,思量以后的故事情节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探问第二百六十七章 逼问第一百九十八章 宠臣第六十六章 顺庆府之行第七章 宝物认主第八十七章 夜密第二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三)第九十四章 破船美女图第一百零六章 小翠第二百七十三章 救场(三)第二百零八章 庞德出现第二百五十七章 意外的发现第一百三十五章 红娘第一百四十五章 赔钱第八十六章 挥酒送故人第四十九章 反袭第三百一十四章 边关之急(二十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救场(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辩第二百四十章 阴险第三百一十五章 边关之急(二十八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边关之急(三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救场(二)第二百零三章 狡猾的王振第二百四十五章 托孤(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仇怨第一百零六章 小翠第二百六十八章 转变第二百二十四章 樊忠上殿第十一章 有女雯儿第五十四章 相安无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边关之急(三十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鬼魅第一百七十七章 劫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赛哈智的决定第二百零五章 巧遇杨荣第二百零六章 刁难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怒无常第三百二十一章 边关之急(三十四)第十章 梁氏母女第二十二章 幕后凶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宣宗的深意第九十六章 鬼船杀人案第二十九章 疑犯排除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角战术第三百四十三章 选闲(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可疑第三章 钱谷师爷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皇帝黑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逼问第二百五十四章 闹事(一)第五十章 女侠白如凤第二百九十章 边关之急(三)第五十一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阴谋第三十六章 探凶第一百八十五章 威胁第十二章 刘知县之死第五十六章 可怜的女孩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秋涧的要求第一百六十五章 证据第二百零六章 刁难第二百零四章 樊忠第五十八章 一个时辰破案第二百三十六章 请罪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见张屠夫第二十四章 探访锦衣卫第二百章 聪明的白如凤第三十九章 第一场雪第七章 宝物认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营救第四十九章 反袭第一百零四章 鬼船第七十九章 黄汤救命第八十五章 清纯小少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红娘第三百三十四章 论辩第二十六章 新婚第九十三章 谁比谁大胆第五十九章 定制帐篷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质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辩第三百二十五章 另有隐情第二百零六章 刁难第一百九十三章 赛哈智离开第一百九十章 卖人情第十四章 有毒的西瓜第七十六章 阴谋第二百三十章 圣旨第一百五十四章 死者是她第二百七十四章 救场(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银子的出处第一百三十九章 银子的出处第七十八章 沈婉馨第一百零九章 好男人与坏男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质第七十八章 沈婉馨第三百零九章 边关之急(二十二)第九十一章 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