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 将军白马入三原

从长武、淳化一线出来,并无需往西安城一行,出来就是三原县的地界。

张昭带着王武、庞泰、四十名亲卫径直前往王家。

他这次应约前来拜访王恕,属于私人性质的。但行程基本是公开的。陕西布政司、固原镇的文武官员们都知道他的路线以及要和王恕讨论的事情。

最近两期的邸报上刊登着朝堂上的各种消息。

鉴于言官们声势浩大,朱晖、苗逵、史琳三人最近都有些焦头烂额,为前程焦虑。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中,朱晖还真就和京营将士捆绑成功。但现在有张昭的战功珠玉在前,并且保大帅麾下的武将基本倒戈。他现在是别想。

“来了,来了。”

三原县城外通往王家的官道两旁,一个个的凉棚搭起来,更是汇聚着大批的缙绅、士子、百姓。

三原县令亦全套仪仗的等候在此处。

随着马蹄声近,不知道谁起头喊了一声,这里立即人声鼎沸。一个个的往前拥挤着,争相一睹国朝新秦伯的风采。

“吁…”

官道上人头涌动,基本将水泥道路堵住。亲卫们不得不勒住马,减速停下来。

“什么情况?”

这时三原县令穿着七品青袍官服走上前两步,拱手一礼,高声道:“可是张相公当面?三原缙绅、士子、百姓听说张相公要来县中,特在此相迎。

张相公在韦州大捷,杀鞑子、救百姓,扬我皇明国威,涨我军民士气。今三原县父老乡亲在此略备薄酒,以表寸心。”

张昭骑着一匹白马从亲卫阵中出来。白马步伐矫健,行走间肌肉如同流水般拧下来,一看便知到是骏马。

张昭原先那匹白马赠送给了骑兵百户韩瓒。当日要查探小盐池方向的敌情,骑兵连主动往南佯攻,为林同等伺候创造离开的空间。张昭把马赠送出去。

那一战,韩瓒率百人出战,只剩二十人回来,惨烈至极。

张昭对于骑乘的坐骑并无要求。但是,自然会有人替他在意。这次来三原县拜见王恕。他的坐骑被更换为一匹神俊的白马。西北这里是边陲。马匹价格比京师要便宜得多。

张昭刚一露面顿时引得人群中阵阵欢呼声。

张昭内心中无奈又感慨。他其实并不喜欢这种场合。他才十八岁的年纪并不追求“百姓相迎”这种文官成就。但同时又感慨难言。这种质朴感激之情,对他,对新军卫而言,是一种激励。

“诸位三原县的父老,多谢!”

官道旁的一处凉棚中,一批穿着各种颜色直裰的士子手里拿着折扇,正看着张昭下马来和三原县令交谈,饮酒,和士绅代表闲话。

其中一名长相英俊的男子冷哼一声,摇着折扇道:“愚民无知。今日捧的越高,将来就骂的越狠。”

他是平凉府大族曾家的嫡子。名叫曾复哲,表字敬舆。时年十九岁,生员功名。在三原县学中求学。

王恕和其子王承裕开创了陕学学派,号称三原学派。而这个学派最主要的传授地点便是三原县学。所以,近年来实际上三原县学汇聚中西北士林在秀才这一级的精英。不管是为求学,或者是为权势,总之县学中俊才不少。

“敬舆言之有理。民心如水。若这帮小民知道这位张相公要拉他们去服预备役,只怕要跳脚骂娘!”

张昭要更改预备役的奏章早就在邸报上发表。天下皆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李教谕的得意门生李幽的解读是换汤不换药,而秦中士子们的解读可并非如此!

你张相公说要缙绅把家里的青壮拉到边镇去训练,我们就拉过去吗?当我们傻?

最终这预备役会落到百姓身上。形成一个类似于徭役的“恶政”。百姓被征发,到底是去当兵,还是被拉去做工,谁知道呢?

“正是!”

聚拢在曾复哲身边的几名士子纷纷附和。

曾复哲眼中精光一闪,合拢折扇,动作潇洒如同行云流水,慷慨的道:“走吧。咱们先去石渠先生府上等着,必定要让这位张相公改变主意。不要乱折腾。”

“走,同去,同去。”

一帮士子感觉心中的正气被激发,跟着曾复哲往王恕家中而去。但很少有人知道:今日这场戏,其实是曾家等大族在推波助澜。王恕又不好搞这些场面。

戏名叫做“捧杀”。

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张昭要推行的边军退役制度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

曾复哲在三原县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是王六小姐的爱慕者。最近听闻王六小姐似乎对张昭有意,追着千里去韦州城中。这令他心中极其的不痛快。

将军白马入三原,满城百姓争相迎。

应付完场面活,张昭带着亲卫们继续启程。稍后,抵达石渠乡的王家。

这场秀背后的事情、算计,张昭此时并不知道。

和张昭相熟的王恕次子、瑞昌号的负责人王承襟在王家门外相迎。略用过酒饭,亲卫们被安排住宿。下午四时许,张昭被引着前去见王恕。

雅致、幽静的小轩中,张昭再一次的见到王恕。和第一次相同的地点。还有,相同的陪客。王恕身边侍立着青衫少女,正是一别经月、带着百年世族浸润出的华贵、娴静气质,花容月貌,身段婀娜的六小姐。

王六小姐一双漆黑的美眸落在张昭的脸上,久久的不愿意挪开。她想要见他,如今见到。满腔的情思涌出来。以至于她根本没有听到张昭和她祖父的开场白。

王恕年老,精力不济,在张昭见礼寒暄几句后开门见山的道:“张子尚,你给朝廷的奏章老夫已经看过。你所提的几条建议很不可取。只怕会搞的固原、宁夏两镇大乱,成为国家的罪人。”

张昭在路上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此时他并没有因为王恕是天下名臣就觉得王恕是对的,看似耿直的道:“请老大人一条条的示下。学生愿闻高见。”

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军副将第六十五章 生员(五)-雨夜中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七百零六章 宫中(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将军百战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终章(上)第七十八章 小安镇日常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红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国公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十三章 宫中太监(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遥的淬炼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四百八十七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决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五百三十七章 齐聚阿城(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两百一十章 视死忽如归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两百二十三章 与子同袍(下)-决战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来的战略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务、离京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吓第一章 难题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报捷(下)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两百三十五章 夜谈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个邀请、战报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两百二十六章 与子同袍(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风声不对,担忧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论盐商、盐法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一百七十一章 举荐王守仁第五十三章 车中论述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战(下)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军心(上)--求首订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两百零一章 被安排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风邪气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论盐第五百五十章 张昭的微笑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阳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五十八章 考场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两百三十五章 夜谈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两百三十五章 夜谈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五百七十二章 终章(上)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阳城中(上)第一百三十章 军中夜议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两百九十八章 梁储此人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