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

张照要做的事情,列出来有几条几条这样的。但归根结底,是他率军来西北作战,看到卫所兵制的弊端,想要趁着他在西北这几个月做出点改变。

核心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推动着明朝的兵制往“募兵制”这个方向走。

但是,卫所制度虽然经过土木堡之变被证明已经失败了,虽然现行的兵制已是卫所兵和募兵制共存,但是,没有经历过嘉靖时期的惨败,明朝上下对募兵制依旧认识不足。

反应出来的,就是张昭想要改革卫所兵制度,阻力重重。

朝廷中枢迟疑,地方官府、缙绅、士子不配合。

王恕并没有开口回答张昭的问题,代为回答的是王六小姐。她十六七岁的年纪,身段婀娜,穿着青衫,一双美目落在张昭脸上,目光灼灼,声音清脆的道:“

张相公,你在奏章中提出来的第二条,允许边军士卒退役,并且要给他们分配土地,安置费。即便只是以固原、宁夏两镇为试点,哪里来的土地?

这两镇中的膏腴之地,早就被瓜分殆尽。卫所纸面上的土地,只怕一亩都无法分出来。若强制推行,必定会引起激烈的反弹。你打算如何解决?”

她的声音非常动听,如同珍珠落在玉盘中的清脆。质地感十足。

张昭一个成年人,自然不会给小姑娘看得不好意思,从容的答道:“我最终的想法,其实是废除卫所制度,将九边都改为募兵制。

所以,这一条,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既然要废除卫所,那卫所名册上的土地必须要重新厘清。或者售卖,或者分配给军户们。宁夏平原是塞上江南,这里的土地肯定要重新清查一边。

第二,军户人多,地肯定不够。那么必须要开拓新的疆域给军户们分配。目前可选的地方有多个。掌握在朝廷手中的地方,辽东。往北的后套,往西的哈密、北庭、龟兹、疏勒都是富庶之地。南面的安南亦是富庶之地。

第三,朝廷要在舆论上多做引导,侵占卫所土地,还能有理不成?先以九边为试点,再涉及内地的卫所,最终彻底废掉‘军户’这一籍贯。”

天底下没有新鲜事。

解决办法归纳起来就是两件事:第一,分蛋糕,保证相对的公平,让大多数人得益。第二,做大蛋糕,消化分蛋糕过程中产生、激化的矛盾。最终形成新的格局、平衡。

王六小姐一听张昭决意要清查土地,推行向外扩张,本能的就觉得这策略不好,看向祖父。

她不会因为喜欢张昭就丧失自己的判断。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不希望对外用兵。

王恕摇摇头,道:“你先继续。”

王六小姐“嗯”的应一声,再对张昭道:“张相公,那你的第一条如何实现呢?本来朝廷在三边的兵力就是不够的。如何轮换?”此时,她已经认真起来。

张昭不急不忙的道:“首先,燧发枪兵的战斗力远高于刀盾手,我决意帮西北四镇没镇都训练约两三前燧发枪兵。这就足以令兵力足够。

但边镇兵力不够依我看来,主要还在将领们吃空饷。卫所制度导致军户大量逃亡导致的。

所以,轮休其实可以分为两种,退役和休假。允许士兵们休长假回家探亲。

但这还不是足以解决根本。还是提高将官们的待遇,把他们吃空饷的额度补上去。再辅以监察体系。同时,要推行募兵制,提高士兵的待遇。”

王六小姐略感惊喜,同时微微蹙眉,有着少女的可爱,肌肤如玉,明艳娇俏,“可这要耗费更多的钱粮呢。”

张昭点点头,“所以,朝廷需要提高收入,主要应在商税上做文章,就如同两宋时那样。军队的开支不能靠仅仅只屯田来解决。那是懒惰的想法。军屯可以有,但是不应该占军费的大头,更不应该专门设立军户。”

王六小姐微微思索一会,张昭这个说法倒是可以自圆其说,再问道:“那么,第三条,预备役制度的改变呢?这怎么办?本来官府和缙绅协商,将预备役的军官授予他们,让他们组织乡民、青壮训练。这相当于是民团。虽然效果不大,聊胜于无。

而张相公你准备改为让青壮们去边军服役。这会滋生多少问题啊!秦朝时,戍卒叫、函谷举。”

张昭承认错误,“这个是我想当然了。以为乡绅们会拿出自己的青壮去边军训练,正好可以让边军士卒轮休。可以更改成,让府县冬天时组织青壮们就近在县城中服预备役,轮流着来。让边军派人作为教官来教授。授予乡绅们的预备役官职继续保持。

人口资源都掌握在乡绅手中,我现在不求青壮们能为国效力。至少在鞑靼人打来时,他们能有些自保的能力。”

王六小姐点点头,明眸看张昭一眼,再看向自己的祖父。她有些被说动。毕竟是他提出的方案嘛。

王恕依旧摇头,高屋建瓴的道:“张子尚,不管何种政策的推出,必定会有人能找到漏洞。往往是好经被念歪。所以,自古以来,想要做事,需要先得人。

譬如:你要清丈宁夏镇、固原镇的土地,谁来清?你想要全面推行募兵,在商税上做文章,谁来征收?不解决这些问题,你现在依旧是空谈。

内阁诸公,老夫当年打过多次交道,皆是老成谋国之臣。不会轻易同意你的试点。

所以,老夫要劝你一句,不要将政事看得太简单。这里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张昭拱手一礼,道:“老大人说的是。学生也不在这里唱高调,说什么*******,岂因祸福趋避之。

学生只问一句话,这些事千难万难,那几千万的军户们,究竟有没有好好活着的权力?

我想,他们是有的!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那么,这样的人,就要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王六小姐眼睛明亮,心里默诵着:*******,岂因祸福趋避之。

王恕则是猛的坐直身体。

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第九章 简单的幸福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八十四章 小小的涟漪第一百四十三章 看他起高楼(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炼(二)第两百一十一章 军议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六百零四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六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诱敌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当这是玄幻吗?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离析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六百一十三章 等待吧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三百二十九章 护肤品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三十四章 调动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四百八十章 交锋(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一百五十四章 伯府夜宴(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请继续你的表演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游的控诉第十五章 青龙镇之行(上)第两百一十四章 我们的淬炼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第两百二十八章 赞歌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两百六十七章 不待见(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鸣惊人(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朝会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丧家之犬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自的难题第三十九章 销售、架构、将离去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生活(下)第三章 配方和质疑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锋(六)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锋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见(下)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气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杀敌,一人如虎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两百七十九章 拜访路中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第三百零四章 汤玄策的人生(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八十九章 误入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