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

小轩中放置着冰块,在盛夏的夜中带来清爽。明亮的烛光照落在张昭和周彧身上。

张昭平视着长宁伯周彧,道:“我昨日在西苑求见天子,想必伯爷你是知道的。在京中试行改革卫所,这是朝廷下了明令的。伯爷你们都盯着寿龄侯看。难道就不怕得罪天子?”

张皇后可是只有一个。寿龄侯只要不谋反,在弘治朝就不会被治罪。但是你们呢?

长宁伯府敢得罪天子?不怕来日方长?

周彧给张昭说的愣了一下。

像他们这种勋贵,外朝诸公打出狗脑子来,他们都不会管。和他们不相干。但是宫中的消息,事无大小,他们一定要第一时间知道。这关系到身家性命。

张昭昨日在西苑请求独奏的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而且,说是进献望远镜,只怕谈的就是赎买土地的事。谁都知道最近张昭在舆论上占下风啊!

论道报上刊登了一大堆胡扯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且引得一帮勋贵、太监们叫好。想要让五军都督府接手赎买土地的事。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张昭拿起茶杯喝茶,耐心的等待周彧思考。他其实在讹诈。当此之时,有谁知道弘治皇帝还只剩下三年的寿命?三十三岁的皇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周彧看着张昭,试探的道:“子尚,法不责众吧?”

张昭神情带着点冷笑,瞥周彧一眼,道:“伯爷,这话是不错的。但是,还有一个‘只诛首恶’。你府中占有京中卫所土地近万亩,你不会觉得天子记不住你吧?”

周彧有点牙疼,兼肉疼。他真不敢说违背天子的意愿,到底会不会被惦记。但是他身体都不好,他姐姐(肃孝周太后)的身体可想而知。届时,难保会有人在天子面前念叨啊!

但是,一时间叫他拿出八万多两银子,他哪里拿得出来?

张昭察言观色,见周彧有点动摇,开出条件:“伯爷,你可以选择分期付款。第一期首付五千两,剩余每年付两千两银子。这点权力我还是有的。”

长宁伯周彧微微诧异的看着张昭,随即恍然。

要说他刚才真有点被张昭拿皇帝的态度唬住!但是,他人老成精,现在已经感觉到不对劲。如此优惠的条件,说明试行改革卫所司征收土地赎买银子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然而,意识到不对劲,他却不敢赌此时拒绝张昭的后果。张昭刚才说“日后会被弘治皇帝惦记”的话,你可以理解为劝说,也可以理解为威胁!

张昭这人品性还是不错的。但是,很明显改革卫所涉及到其和王承裕两人的政z前途。他要是拒绝,断了张昭的前途,谁知道张昭以后会不会让天子想起这事?

长宁伯周彧轻轻的叹口气,道:“子尚,五千两银子,我这里还是拿的出来的。”

当下,张昭和长宁伯周彧谈妥条件,签字画押。他来的时候,身上就带着“合同”。

长宁伯府侵占京中卫所9862亩土地,以弘治十五年的地价八两二钱银子计算,折合需要向朝廷支付8.09万两白银。因款项数额巨大,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

长宁伯府于弘治十五年支付五千两白银,剩余款项将在三十八年内付清。

张昭和长宁伯周彧谈完,按照昨天下午投出的拜帖,前往南城外宣北坊的驸马都尉府中。

崔元对张昭的到来非常高兴,将他迎进小书房中。驸马府里的侍女送来温茶,再悄然的退下去。

张昭对明朝驸马的府内生活并没有多少探究的意思。他毕竟不是考据党。

明朝的驸马相比于唐宋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当上驸马仕途就完蛋,只能混吃等死当米虫。所以,但凡是选驸马,基本是没有读书人会去的。

崔元在家里,穿着精美的白色道服,气度潇洒。招呼张昭喝茶,一边恭维道:“张伯爷今日到来,当真是蓬荜生辉。”

这不怪崔驸马比较软,有跪舔的趋势。主要是他这个驸马,在面对真正的权势人物时,实在没底气。或许,他的妻子永康公主有底气吧!他顶多算弘治皇帝的“画友”。这个身份,在宫廷之中,算的什么?

张昭为什么连张皇后的枕头风都吹不倒?除开张昭比较识趣外,还因为张昭手握重兵啊!弘治皇帝宠张皇后是一回事,但是他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自古哪有明君因后宫谗言杀大将的?

张昭客气的拱手一礼,寒暄道:“崔兄客气。昨日下午崔兄也在含元殿。不知,你觉得望远镜的应用前景如何?”

“这自然是军国利器。”崔元赞不绝口,眼巴巴的等着张昭说明来意。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样。

张昭和崔元闲扯几句,转到正题,“崔兄,我昨日去含元殿的事,你也是知道的。永康驸马府在这八年以来侵占京中卫所近四千亩土地。你要出三万两赎买土地的银子啊!”

崔元干笑两声,道:“敢为伯爷,天子的意思是…”张昭昨天和天子谈了什么根本没有人知道。但是,看张昭面圣之后,立即动作,只怕天子是默许的。

张昭正色道:“崔驸马,不该打听的不要打听。”说着,从袖袋里拿出长宁伯周彧刚刚填的契约递给她看,“长宁伯府有肃孝太后照拂,都主动交纳赎买土地的银子。”

说着,往皇宫方向拱拱手,“天子和朝廷明令试行改革卫所司主持废除京中卫所的事宜。崔驸马,你没有落天子脸面的想法吧?”

“怎么会?”崔元看完长宁伯签的契约,一脸的苦笑,征询的道:“张伯爷,有空白的契约吗?我到后面去商议一下。”他真不敢去赌弘治皇帝是不是支持张昭。

张昭知道崔元这是要进去和永康公主商量,主动的道:“崔兄,出使鞑靼的使者就要回来了。和鞑靼人的互市贸易大概率会谈成。这是赚钱的好机会。”

张昭在不同的人面前说辞不同。和长宁伯谈的是,将来会被皇帝惦记。和崔驸马谈的是利益,不要因小失大。

当然,核心部分都是差不多:扯着天子支持他的虎皮吓唬这帮勋贵!至于天子是不是支持他,这帮消息灵通的勋贵无法判断。都倾向于支持。

另外,告诫他们:别把你们家和寿龄侯比,他家有个皇后。

事实证明,伴君如伴虎这个体会,并不是张昭一个人有。没有人敢为几千两银子的“首付”去赌一把皇帝的真实态度。后面每年的分期付款,土地上的产出基本都足够支付。

崔元回后院里和永康公主商量后,痛快的签署赎买土地的协议。

一连数天,张昭都在京中为此事奔走。论道报上的调门依旧很高,但是京师权贵圈中依旧有传言出来:那些大佬们都决定交赎买土地的银子。新秦伯张昭正准备找几个落魄勋贵当例子,杀鸡儆猴!

局势,正在悄然的转变中。

第一百零三章 招揽第五百五十章 张昭的微笑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八十一章 李东阳(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两百四十三章 张昭的建议(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阳城中(上)第四十二章 刘瑾的建议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勋集团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看他起高楼(完)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七百二十五章 再改行程第六百九十三章 只能打明牌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态(三)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还得人去做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鼓舞士气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六百零九章 设立枢密院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澜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会操前(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三十章 考前准备(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六百五十二章 惊闻暗子第两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态度第二十五章 影响、名声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第十二章 宫中太监(上)第一百零二章 李幽的分析第一百二十四章 开个小号第三百八十四章 营救成功,只是开始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突(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两百八十八章 弹劾奏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七百三十四章 杀!杀!杀!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七百零二章 雄文(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一百章 反打脸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第两百六十八章 尾声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里的晚餐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十八章 进京第三百九十二章 筹备成立第六百五十六章 医院探视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十九章 解决、新的问题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四百零三章 抄家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张皇后的决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二十九章 斩,兵出燕山第九十七章 武英殿中露峥嵘(一)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来处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卫举人的决断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六百六十三章 道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