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

张昭的习惯,是把商行的掌柜叫做“总经理”。东家,叫做股东、董事长。

就如同现代社会中,首富放个屁都有人说是香的。以张昭此时的地位,他麾下的商号中基本改了称呼。

本来明代社会的商业层级应该是这样的:学徒、伙计、大伙计、掌柜。

上面如果还有总号,那就有:管事、大掌柜。

如今国泰商行内部都跟着张昭的习惯,略作修改。

精雅的小厅中,卢奉一身员外装束,五十多岁的年纪,精明强干。寒暄几句后,笑呵呵的将手中印刷精美的数张银票递给张昭,“伯爷,这是新的银票。你看看。”

印刷机并不是什么技术难度特别高的机器。所以,研发周期其实也不长。这几天的时间,隶属于新军营的兵工二厂已经制造出两台印刷机。

新军营下属的兵工厂专门制造火器。目前分为两个厂。兵工一厂专门制造燧发枪。以及相关的弹药。

明军早就并非单纯的冷兵器军队。永乐年间就有神机营。像十二团营里面:步、骑、神机营是标配。老旧的火炮也是有的。

张昭把兵部的火器工匠全部要来,给明军的火器供应就就由他负责。

张昭把那些老旧的鸟铳,火绳枪全部废除掉,只生产制式的燧发枪。型号叫做:新军I式燧发枪。

明军之前大量装备的火绳枪,因而不能执行排枪击毙战术。只是完三段式射击战术。打完一轮或者几轮战术作用就没有。

换装之后,张昭在西北三镇教授过边军排枪战术,十二团营这边之前归他统辖,这些军队都已使用排枪战术。

当然,他们还不是纯粹的火器编制。

军中的换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兵工二厂则是制造其余的火器。包括火炮、地雷这样的武器。国泰商行把专利购买,在兵工厂下订单,大明皇家银行很快就把印刷机拿到手。

真理报那边还要稍微晚点才能拿到更多的印刷机。张昭已经安排,真理报社准备在天津卫开设分社。

届时,把场地和印刷工人找到位,每日要印刷的样板往天津卫这里一送,直接在天津卫开印。扩大真理报的影响力。

张昭把银票拿到手中,仔细的观察起来。这是两种面值的银票,甚至可以叫钞票。面值分别是一百两、五十两。

明会典中记载着宝钞的样式: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纹花栏。

即用桑皮纸为材料,长30里面,宽20厘米。和一张A4的纸差不多。

明朝这时民间还在用宝钞。说起来,略有些讽刺。在宝钞上直接印一个贯,就要百姓当一贯用那怎么可能?现在一贯宝钞只能当十文铜钱来使用。

擦屁股都嫌纸硬。

大明皇家银行印刷的银票大小比宝钞要小,比现在通行的银票略大。和后世使用的人民币差不多。(百元的面值尺寸是155 * 77mm。五十元的面值是150 * 70mm)

这是属于张昭的个人使用习惯。他实在没有兴趣以后拿着一叠A4纸付账。那画面想想就太有喜感。

之所以,没有印刷更小的面值,主要是张昭在考虑防伪、流通等问题。100两银子,在弘治年间属于巨款。能使用这样面值的银票的人,肯定有防伪能力。

否则假钞流通起来,大明皇家银行会被玩崩。

现在明朝货币流通的痛点,不在于有各种各样的白银锭,币值混乱。银庄、钱号就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

而是在于大额交易时白银太重。数万两白银,就得用马车运啊。还有出远门时携带不安全、不方便。商人、权贵们有异地通兑的需求。

思绪在张昭脑海中一闪而过,对卢奉肯定道:“可以。就按照这样去印制吧。”

卢奉心中一松,笑着道:“好。”

张昭忽而想起一件事来,“老卢,我前些天去美食街吃酒,发现美食镇那边很有些繁华。可有什么缘故?”

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将会在美食街中流通。这是强制性的。当然,鉴于面值,普通百姓是不会用的,主要是商家们不得拒收银票。美食镇委员会在收税时,也会收银票。

慢慢的走出流通的第一步。

卢奉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大明皇家银行在美食镇中就设有一个分行。神秘的笑一笑,“请伯爷容我卖一个关子。具体原因,这就要伯爷自己去看。”

张昭就笑起来,伸手虚点一下卢奉,道:“行啊。反正我今天没什么事。等会下午去看看。”

他在最初的设想中,是想将美食镇打造成为京城东的中高端商业区。而等美食镇落成后,他再去看时,发现全是餐饮、日常商铺。走的是低端路线。

他也没什么法子好想,只能默认。京师就算整个明朝的中心,但有钱人毕竟是少数。为此,美食镇中的房地产开发都停止,留待日后。

按照张昭的估计,美食镇在建设公司两万多名工人分流之后,其畸形的繁荣就会消失。直到青楼、会馆开业后,聚拢在城东的人气才会慢慢的恢复。

作为吸引客流“重头戏”的教坊司分舵,在一个月之内,连室内装修都搞不定的。少说得半年。要到年底去。

那么,现在情况是怎么回事?

中午吃过饭后,张昭带着丁赞,王武两人,轻车简行,和卢奉一起从城北绕到城东的美食街。

午后时分,美食街中依旧略显热闹。沿街各酒楼、酒馆、食档的生意都还不错。

和张昭前几天来知行酒楼吃庆功宴时大略差不多。吃饭的都是穿着短褂的青壮。

偶尔还能见着一些四五十岁的长衫老者。

明代的服饰规矩,衣服越长,越宽,身份就越尊贵。标准的就是明代官袍。

“比不了棋盘街、崇文们外商业街那种京师真正的繁华去处。但另有一种市井生态啊!”

张昭坐在清凉的马车中,感慨道。

卢奉嘿嘿一笑,道:“伯爷,你到前面再看。”

美食街呈一个“井”字型布局。张昭的马车穿过这个“井”字,往东而行,就是原本规划的商业娱乐区。

迎面而来,就是一股喧闹的声浪。

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白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三百八十九章 达成基本目标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愿意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五百七十二章 终章(上)第四百二十章 愤恨、初战第六百二十章 冲突(中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征。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两百五十四章 闹上门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军心(下)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三百九十五章 危机忽至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锋(七)-大宁总兵人选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两百一十五章 没有猪一样的敌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三百四十七章 进宫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阳城中(下)第七十四章 生员(完)-口谕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五百零一章 苦难结束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图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三百七十九章 难堪大用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战(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锋(四)-刘大夏的反击第六百二十三章 见张皇后第七百三十八章 结束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国数学第五百三十二章 覆灭福余卫第一百七十三章 忙碌的婚礼(下)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四十六章 未来的路第六百八十五章 彻底完成整合第三百三十八张 扯虎皮第两百三十四章 集体婚礼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个邀请、战报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批毕业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将开业(求订阅哦)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打一棍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第六百五十八章 饮酒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三百四十二章 结束。第七百三十章 点燃第四百二十八章 王子落幕,大战将起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六十章 压制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两百二十章 与子同袍(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中)第四百四十章 胜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获成功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七百零一章 文章如何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东西是底线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