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学谁?

九月中旬春城这里已经是晚秋时节。矮山脚下的小镇中秋风呼号。张昭的临时都督府中后堂小厅中,因张昭一句话陷入到安静中。

政治上的事情,王武、庞泰、李逍遥、于参谋都是菜鸟。特别像庞泰,军事上的天才,有着敏锐的战场洞察力,但在生活中却是连人际交往都不大会。

赵子龙和张昭的对话看似正常、普通,却是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赵子龙文士装束,崭新的褐色长袍,系着玉带,此刻禁不住苦笑道:“大帅何以这样认为呢?”

他并非谏臣,张昭主意已定,他不大敢劝,张大帅权威日重啊!他只能对此报以苦笑。

想想看,在大明朝这样文贵武贱的环境下,一个武臣手里握着十五万精锐大军,哪个皇帝能睡得着觉?哪个首辅能放心?这是在军中搞忠君爱国教育能抵销的吗?

张昭从容的给坐在桌子边的赵子龙倒了一杯酒,拍拍他的肩膀,负手在小厅中走着,说道:“子龙兄,我的家乡有句明言:打铁还须自身硬。

其实从我创建新军营开始,我所推行的改革都在极力的避免两件事情:不要和士绅集团相冲突,不要和儒学相冲突。

因为在大明,这两个集团所代表的利益足以碾压任何人,甚至包括天子。你翻翻历史书,但凡整治士大夫比较狠的皇帝,是不是名声都不好?

然而,时至今日我再想要避免已经非常的困难。树大招风啊!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文学报》上白马书院的山长唐宽对我的攻击:说我操纵首辅更迭。

所以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敌人的变化。他们已经从水面下浮出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面对他们。那么,我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

至于说犯忌讳,这肯定是有的。子龙兄,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张昭回过头来,笑着问王武、庞泰几人,“你们跟着我,现在固然是风光,仕途通畅。将来我要是失败,你们几个肯定在清洗的名单中啊。”

不要高估明朝文官集团的节操。会打仗怎么了?大明的文官就不觉得名将很重要。戚少保牛逼吧?其遗言:三十年间,先后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

结果他的靠山张居正一死,他就靠边站。只能辞职回家,郁郁而终。真是浪费人才啊!

武臣在大明朝混,学英国公张辅、戚少保这都是很悲剧的。要学谁呢?辽东李成梁。当个军头的结局绝对会好于只当一个将军。文官集团也是看人下菜的。

王武手里拿着鸡腿,不以为意的道:“相公,我是你的亲卫首领,你要朝争失败,我肯定是要被清洗的!这不是很正常?”

庞泰、李逍遥、于参谋自然是各自表态。

张昭笑着摆摆手,站在窗户口看着玻璃窗外的明月,道:“我回京之后必然会是风急浪高。但是,大明未来的方向一定会是我所指引的方向。”

儒家学说走到理学这里已经是死胡同。阳明先生的王学为这条学术之路带来活水,但王学最终没有延续下去。明亡以后,满清是没有王学的。

而华夏的士绅们,千百年搞土地兼并,导致王朝更迭,这是没有意义的历史循坏怪圈。

这两者都要终结!

张昭所在的春城距离燕山山脉北麓的大宁城约一千两百余里。在深秋的季节中,通过东北大地上新建的邮政系统,信使在五日之内将公文传递到大宁。

当然,这是走的公文邮递。民间寄信没有这块的效率。公文邮寄,各收寄点的信使大概是以一天的频率发送一次。而普通信件则是一周寄送一次。

大宁城。

九月中旬的秋风带来阵阵的寒意。城外的军营中,鼓声和口号声响亮。声震数里。

新军营二团千户孙启栋近来心情不好,正在狠狠的操练麾下的士卒。包括驻守在大宁城一个团的新组建的常备军都被他拉出来训练。

“柱子,你他娘的怎么打的炮?打歪了。”

“赵九,你他娘的会不会打枪?”

整个训练场上到处都是千户孙启栋的怒吼声,手里的麻杆看到谁出错就是一棍子抽下去。不少新兵都被他抽的极其狼狈。

和孙启栋搭班子的军法官冯无忌从校场外进来,老远就喊道:“老孙,老孙。大帅来命令了。”

“接着练!”孙启栋对面前的一排士卒大声道,把手里的麻杆一丢,到校场边上迎着冯无忌,语气还带着火气,“老冯,什么事?”

真说起来,孙启栋原来还是冯无忌的老部下。不过冯副千户性格弱一点,现在被孙启栋这“老**子”给欺负着。无奈的笑着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他,“你自己看吧!”

新军营实行的是双主官制。冯无忌作为军法官也有权利拆封上级传来的公文。

孙启栋将暗黄色牛皮纸信封装的公文取出来,扫一眼,顿时就咧开嘴笑起来,“哈哈,哈哈。老冯,你真是我的福星啊。走,走,中午叫伙房炒两个野味,咱们好好喝一杯!”

公文里一封任命状,任命孙启栋为奴儿干军副将,令孙启栋交接二团的工作前往春城向张昭述职。

冯无忌一脸的心累,道:“老孙,你这属狗脸的啊,说变就变。”又道:“大帅的命令是要去奴儿干都司任职,现在不是你我两人喝一杯,要和底下的军官们都交代清楚。”

孙启栋正满心欢喜着,大帅还是认可他孙启栋的本事的,将大手一挥,道:“老冯,你安排。”说着,砸吧一下嘴,“老冯,咱们俩搭班子的时间这么长,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奴儿干?”

他去春城叙职,肯定是要谈一谈这些问题的。包括二团的继任者。

冯无忌和孙启栋一起往校场外走去,笑着叹口气,道:“老孙,我倒是想去。但看大帅的意思是不会调我去。”

孙启栋心里一琢磨,好想还是真是这样。否则调令就会是两个人的。心里在得偿心愿的高兴之余,又略有些惆怅起来。

其一,老伙计搭班子多舒服?其二,他还是放不下二团这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老部队。

第七百一十四章 战、和之论第六百一十九章 冲突(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军将士书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变故起第两百二十二章 与子同袍(四)-创造出的战机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两百五十一章 书信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九十九章 局势再变第一百零五章 张相公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六十六章 生员(六)-局势危急第两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图激怒第二十八章 纵论战争第二十九章 考前准备(中一)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五百八十七章 准备杀鸡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的区划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两百七十八章 新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军议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五百二十章 张昭论将第八章 试探、诈唬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诸国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后者第七十九章 李东阳(上)第两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五十七章 院试开始。第六百五十三章 结案第两百五十七章 达成协议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两百七十九章 拜访路中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终章(下)第两百五十三章 问君三语第一百五十章 进宫(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难题第两百六十五章 你当这是玄幻吗?第三百五十二章 风潮渐起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次陛见第四百八十五章 交锋(完)-落幕。第二十章 新计划、返乡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个时代落幕了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设想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第两百七十七章 休闲数日第七百一十七章 变故起第两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险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十六章 青龙镇之行(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四百章 抵达古北口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三百七十三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五百章 停止待勘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锋(一)第九十二章 新游戏(上)第两百四十七章 王家的工厂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四百四十章 胜利之甘美(求收藏啊!)第两百五十八章 王恕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七章 开平中屯卫见闻第四百零九章 张昭的调整(下)第四百章 抵达古北口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两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六百六十一章 论兵第两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二章 刻不容缓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大军先锋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炼(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涛的思路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五百九十五章 调解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