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试探、诈唬

土地兼并,在封建主义时代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兼并到达临界点后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自秦以来,国家陷入两千年的治乱循环。

历史上也不是说没有机会打破这个怪圈。譬如宋朝,明朝。但每当我们要升级,露出资本主义的萌芽时,就会被外族入侵,打乱历史进程。

弘治朝虽说是中兴的盛世,但土地兼并一样在进行中。张昭现在就是遇到“土地兼并”。

自耕农一旦借了高利贷,最终都是利滚利、沦为奴仆,土地自然都会被兼并掉。

但张昭奇怪的是,张家拥有20亩地,明显卖几亩地足可偿还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刘大户哪里来的底气,要如此强硬的兼并张家的土地?

操作手法极其粗糙!谁给他的胆子?

众所周知,明朝基层是乡绅自治。但一个大户还算不得缙绅吧?张昭的记忆中,刘大户的祖辈、晚辈并没有秀才、举人。他有什么资格横着走路?

县衙?张昭脑海中一闪,有些明白过来:刘大户应该是知道他得罪徐郎中的事了。宛平县的徐县令就是徐郎中的族弟。古代信息传递缓慢,时间可能刚好对上。

一个拥有二十亩良田的小地主,在京城西郊的某些“秃鹫”眼中就是块等待宰割的肥肉。

良田谁不喜欢呢?

但是,国朝优待读书人。还没听说读书人家里的土地被人强夺的!张昭一个十七岁的童生,固然成绩排名掉车尾,但有点吓人的。这些恶意自然会收敛起来。

但如果有一天,这个童生变得没前途了呢?

那还等什么?

张昭很确定,刘大户开出这么离谱的条件,并非是真的有把握强夺张家的土地,而是在试探!

那么,若他现在不将刘大户顶回去,但凡流露出一丝软弱,接下来,来自刘大户等人的各种刁难、手段会接踵而至。那些人会将张家敲骨吸髓,然后吞下去!

一瞬间,张昭就想明白前因后果、当前的处境。

刘大户的长随斜睨吴春时一眼,接过话头道:“怎么的不行?我家老爷和县衙上下熟悉,进了衙门可由不得你!刘家在河边的地就差你家那十亩就可以连成一片。都TM识相点。”

刚才一直都是这长随在前台施压。

婉儿性格并非柔柔弱弱的、逆来顺受,这时心里固然害怕,但还是想要争辩。

张昭侧身,轻轻的拍拍小姑娘的肩膀,示意她稍安勿躁,温声道:“婉儿,我来处理。”没管这长随,径直对居中而坐的刘大户拱拱手,朗声道:“刘员外,二十七两银子欠债到期我会还给你。卖地的事不必再提。”

前院里都是刘大户带来的家丁。但不管刘大户的仆从们如何凶神恶煞,作为一个穿越者,张昭不可能被一个乡间大户吓到。刘大户只是一个小角色!

那长随不爽的瞪着张昭。

刘大户好整以暇的摆摆手,诧异的看张昭一眼:这和传闻不同啊,这小子不是书呆子?继而胖脸上流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还我?你拿什么还?这十里八乡只要老夫放出风声,你家的地除了卖给我还能卖给谁?”

京中多权贵。京西的土地很多都是权贵们的田庄。但是,青龙乡中的十亩地是不可能有权贵看中的。面积太小。所以,刘大户才会如此自信。

“哈哈。”院中的几名刘家仆从都哄笑起来。山羊胡账房矜持的捻须而笑。

老吴将担子放在院落里,欲言又止。他想要提醒少爷,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刘老爷在青龙乡中威名赫赫!这些年,不知道吞并了多少人家的田地。但当日少爷病重,整个青龙乡中,除了刘老爷谁能拿出二十两银子救命?不得不借!

张昭冷声道:“刘员外若是要执意如此,那我只好递一张状纸到县衙,请县尊来评评理。”

刘大户仿佛听到一个笑话般,打官司,来啊!仰头大笑,“哈哈,哈哈…”

张昭强硬的打断他:“刘员外想必是在县里听到某些风声。现在,全县的读书人都知道我无意间冒犯徐郎中。你觉得徐县尊会不顾风评,降罪于我?”

刘大户笑的正酣畅,却被张昭打断,笑声一下子卡在喉咙里,难受的很。同时,脑子像宕机一样。张昭的话说的太古怪。什么叫“县尊不顾风评”,不就是要打击报复你吗?

张昭冷笑道:“读书人的事情,刘员外还是不要搀和的好,免得脑水不够用。请吧!”

“他得到京中权贵长宁伯赏识”的消息还没传开。张昭没和刘大户去说这个。而是径直短兵相接。

说的直白点,张昭在诈唬刘大户。

刘大户听的是不知道转了几手的小道消息,哪里知道他到底是不是“无意”得罪徐郎中?如果他是无意的,被徐县尊打击报复,士林舆论显然会是:徐郎中小鸡肚肠,和一个小童生计较。传出去,名声就毁掉了。

要知道,宛平县衙就在京城中。这不同于外地。事情只要发生,一定就会给京官们知道。

明朝的官场生态,不同于前朝。个人的名声,对文官而言很重要。风评,有时候是仕途中升官的坎。当然,如果紧抱皇帝、大佬们的大腿,那其实也无所谓。

譬如,成化朝就有万岁阁老,还有洗鸟御史。弘治朝要好点,到正德朝那可是“妖孽”辈出。

至于说,刘大户再去打听详情,搞清楚情况,张昭就不管了。十天之后,余夫子回来,一切就会终结。这个雷他就会排掉。

当然,刘大户要是不吃“诈唬”,选择蛮干,和他去县衙打官司,他也不怕。在审案前(明朝县中的官司,先提前收状纸,改日才审案),他一定会将消息散播出去,影响舆论。徐县令大概率不会判他输。

刘大户顿时变得迟疑。

他能在青龙乡中混到两百亩地的身家,并不缺脑子。眼见张昭态度坚定,似乎很有把握,他不得不迟疑。他昨日去县衙中办事,听到张昭的事。

焉知县衙里那帮子贪婪的书吏不是将他当做炮灰呢?这几十年来,这种事他见得多了。五品文官,碾死张昭很容易,碾死他也不废什么事。

刘大户胖脸上神情变幻,心里有了决断:先搞清楚再说。这时,突然醒悟,张昭在骂他呢!脸上红一块,青一块。最终,干巴巴的笑道:“

张小哥儿前段时间生病,如今病愈,可喜可贺啊。既然你承诺还钱,读书人一诺千金,我中秋节前再来。”

说着,带着长随、奴仆离去。

◆тт kān ◆¢O …

刘大户带着随从离开,张家空气中压抑的气氛顿时消失。

周大娘几名仆妇心中长长的松口气,看向张昭的目光多了几许敬重。刘老爷在青龙乡多威风,还不是被少爷骂的唾面自干!

婉儿破涕为笑,拉着张昭的衣角。白皙的瓜子脸上泪痕未干,大而明丽的杏眼中神采飞扬,说道:“二哥,幸好你回来。我都快要被他们气死。”

张昭笑着摸摸婉儿的秀发,吩咐道:“周大娘,把屋子收拾下。老吴,把东西卸下来,中午做顿好吃的。”

老吴声音轻快的应道:“好的,少爷。”和众人一起,忙活起来。

初秋的知了在屋后的槐树中鸣叫。远处的山林中已有金秋的痕迹。

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五百一十五章 胆气极壮第七百二十四章 物价和货币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园林畅想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第二十二章 恶客上门第一百四十八章 脸被打的啪啪响第六百六十九章 如何整顿第两百六十一章 没法折腾第两百零四章 拜访王恕(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胜却(中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谈开始第两百六十二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上)第四十一章 微澜起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两百一十九章 与子同袍(上)第四百九十章 鸦鹘关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两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六百八十九章 竹嫣第五百九十八章 协商(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四十章 真正的技巧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四百七十六章 丫鬟们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吓第两百六十三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下)第七章 刘大户第三百一十三章 国子监改革(中)第四章 酒楼(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结盟第六十五章 生员(五)-雨夜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战场转移第五百零八章 海西女真四部的打算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镇雨后的茶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荡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请独奏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一百七十六章 惊闻入寇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五百一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三十章 考前准备(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处罚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愿意第六百三十六章 悔之莫及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门而入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六十章 压制第十八章 进京第六十四章 生员(四)-第二阶段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杀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阳城中(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闲生活(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六百八十一章 敌人是谁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军纵横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三百零二章 宫中第两百四十章 月夜浅谈第五百六十九章 这美丽的冬季(中)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三百五十五章 竞争不过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三百九十四章 蓟州镇的密谋第一百六十四章 赏赐第十七章 不再有兴趣第一百八十三章 招募一个团第一百八十八章 进入战区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两百二十四章 与子同袍(下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了解情况第三百七十九章 难堪大用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无关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七十章 生员(十)-攻守之势异也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获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