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局破

十一月初十。清晨,白露为霜。

张昭带着长随张泰平再次冒着寒风骑马前往京城中。

张泰平终于忍不住,纵马跟在张昭身边,因口罩挡着风,嗡生嗡气的道:“少爷,你在皇城中学宫中礼仪,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风吹死人了。”

张昭笑笑,“怎么,这就受不了?平安,做事要有点韧性啊。”他两个长随,都是挑选的机灵人。陈康年龄有十五岁,他自然是精心培养。而这小黑胖子还小,固然是记忆力出色,但谋略之类的事情,他要等其长大点再教。

见张泰平情绪不高,笑道:“好了,不逗你了。今日你不用在东安门候着,在东城中打听下哪里有合适的小院,我们过两天般到城里来住。”

张泰平顿时欢呼道:“太好了。少爷,你进东宫的事定下来了?”

张昭就是一笑,并不回答。他昨日刚见完李东阳,困局已破。

平安这小子真是个好苗子啊。记忆力出众,理解力又好。这培养出来科举,绝对能保证一个进士!他在科举路上走不远,教出一个翰林来,那也很有成就感。

而且,将来可以倚重为助力。师生关系本来就是明代最为牢固的关系之一。

在东宫里当差,只需应付一个被众人包围着的朱厚照,应该不忙。这段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张昭从东安门进皇城。张泰平兴冲冲的去找牙人看东城售卖的院落。

再一次的遇到结束早朝的朝臣们,再顺着护城河抵达北花房中。走路都有些摇的王公公依旧准时的等在里面。

张昭行一礼,“王公公,我们开始吧!”作为一个成年人,张昭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他深知,在皇宫中需要谨慎。所以,他对这名老太监一直保持着恭敬、疏离。

他不怠慢此人,一切都按流程来。但也绝不和此人亲近。天知道这是谁的人。他从未在此人面前说别的话。

所以,小太监罗成想要收集张昭心怀怨怼的证据的企图只能落空。因为这具年轻的身体里面的灵魂不年轻啊!

王公公坐在椅中,咧嘴一笑,嘴里无牙,道:“张舍人今日进来,器宇轩昂,一反常态。想必是进东宫的事有着落,这礼仪学不学都无所谓了。咱家年纪大了,正好休息休息。”

张昭大感惊讶,他自己感觉他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

王公公眯着眼睛笑起来,“张舍人不必如此。咱家在宫中当一辈子差,干的就是察言观色的活儿。何况,你在我这儿学习都快半个月,这有何难?”

高人啊!张昭收敛惊讶,拱手道:“王公公厉害!在下这些日子眼拙。”

王公公笑笑,挑明道:“都是小技巧。张舍人跟着我在这里学习十几天的宫中礼仪,难道会是真的坐以待毙?今日不是要走了么?”

张昭听出点话头来,“坐以待毙?”不是一个困境而已,需要用这么严重的形容词?

王公公道:“是内官监太监徐智将你压在这里学礼仪。日后东宫问起来,这事就会闹开。我就是替罪羊,而你的名声会受到打击。而且,宫中之人将会看清你的根底。”

张昭恍然明白,致谢道:“谢王公公提点。”

王公公笑着摆摆手。

文华殿中。

太子朱厚照在文华殿中上课。今日又是翰林侍讲学士王华的课。

在王华开讲《孟子》没一会儿后,朱厚照坐在案几前,看看忠厚老实的王华,心里盘算着是不是可以开始装头疼。

王华讲解完这两句: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忽而感慨道:“殿下,十月份小王子诸部寇大同。臣听闻殿下点名要张昭参赞军务,然而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殿下不要信此人的那套说辞。”

朱厚照则是一愣。大同距离京师数百里。小王子诸部入寇的消息加急传到京中,他当时都气坏了。问张昭在何处。老刘他们说张昭还在办理到东宫来履职的手续,他问了两天就忘掉。不想这一耽搁,就是十几天都过去。而张昭还没来东宫。

朱厚照敷衍道:“王先生说的是。本宫知道。”说着,拍拍头,叫道:“嗳哟,王先生,本宫的头似乎有点疼,本宫去后面找太医医治。王先生不必担心。”

演技极其的浮夸,根本不合格。说着话,使个眼色,带着刘瑾、马永成等人小跑着溜出去。

大殿中,看着太子飞快消失的背影,王华忍不住苦笑一声。得亏他上来就用孟子的话来引出战争这个话题。不然,还完成不了李阁老交代的“任务”。

王华在这边哭笑,朱厚照往宫中走去,一边不满的道:“张昭呢?五军都督府还没给他办好告身,还是印绶监没给他办好腰牌,叫他来见我。”

刘瑾、马永成、谷大用几个大太监低着头,快步跟着朱厚照,悄然的对视一眼。

要是压张昭二十几天、一个月,这是闹起来可以追究责任。时间越久责任越大。但是十几天完全在正常流程范围内。徐智那老小子的招被破了。

刚才王学士在殿中提起张昭,他们就大感不妙。现在,小爷果然记起来。

刘瑾谄笑道:“小爷,司礼监那边安排张昭学习宫中礼仪。这些天想必应该学完了。老奴找个人去问问。”

朱厚照道:“好。把他叫来见我。”

张昭在北花房中等到东宫小太监带来的召见,和王公公告辞,走东华门进皇宫中去见太子。

小太监引着张昭走过文华殿。越过太皇太后居住的清宁宫,到一处宫门前。数名太监正等候在此处。

张昭前世里看过故宫的地图,大略的知道点。文华殿后面是文渊阁,就是内阁所在。而再往后就是东宫。明代叫慈庆宫,清代叫南三所。见小太监没带他进去,顿时微微有些惊讶。

张昭不知道的是,慈庆宫此时还叫清宁宫,历来都是太后的住处。只是后来才改为太子的居所。至于太子在皇宫中住哪里,完全是帝、后说了算。只要是在东边这片就行。

宫门前,数名太监看过来。其中为首的中年太监笑呵呵的道:“张书生,咱们又见面了。”

说话的,赫然便是刘瑾。

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里都被打崩溃了。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十三章 宫中太监(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第一百零一章 一战成名第六百六十四章 畅论第六十一章 生员(一)-波澜再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五百六十六章 胜却(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风潮再起第四百四十八章 请你们喝顿酒第三十六章 董朗的决定第七十二章 生员(十二)-打脸、逃离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两百二十九章 张相公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六百六十章 双管齐下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师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台上第九十一章 帝与后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规划第五十二章 京西少年(完)第七十一章 生员(十一)-反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无头绪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帮忙吗?第五百六十章 相逢(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两百三十章 命运改变(诸位书友中秋节快乐)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阁老之语第五百六十八章 这美丽的冬季(上)第两百五十二章 将军白马入三原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四百七十章 过年第五百一十章 朝鲜国的对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书信,卷入其中第六十九章 生员(九)-红契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五百零五章 辽东巡抚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七章 刘大户第六百三十四章 发难(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圣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两百三十八章 张昭的收获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淬炼(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杀的原因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决定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开平中屯卫第六百五十四章 余波第二十六章 考前准备(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况第七百三十四章 杀!杀!杀!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勋集团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态(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战正酣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欺诈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四百五十章 震慑和收割第七百一十章 沟通、落幕第四百六十九章 树大招风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第三百七十九章 难堪大用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卖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四百零八章 张昭的调整(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论盐商、盐法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一句忠告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两百七十四章 面圣(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第一回合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两百四十五章 门庭若市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胜之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见第两百一十六章 小王子的阳谋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