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未来之对手

虽说燧发枪有这一系列毛病,性价比远远比不过同时代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火绳枪,不过历史证明燧发枪是未来火器发展的趋势,王斗还是决定大力发展。

有了燧发枪,就可以考虑用刺刀代替长矛,这也是大势所趋。

不过初期刺刀的安装与加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制造刺刀对钢质要求极高,相关冶金生产难度极大,没有优质钢铁,造出的刺刀没刺两下子,或是撞下盾牌就断了,然后被对方砍死刺死。

曾有例子,二战后期日军由于缺乏钢材,导致造出的刺刀质量飞速下降,刺刀刺入人体后飞快变弯或者折断。

没有优质钢铁,造出的不合格刺刀在肉搏上没有丝毫优势。而且要造刺刀,对火铳上套筒、卡座之类的配套设备精度要求非常高,对现在舜乡堡手工工厂的生产是个严峻的挑战。

刺刀必须能快速装卸,装卸部分相对精密的零件容易损坏,增加成本。刺刀比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更容易损毁,原因其插上去前,充其量不过是一把轻匕首……

当然,火铳使用刺刀也有优势,因为不需要专门的长枪兵了。

这利弊间的权衡,让王斗还没决定军中是否要使用刺刀,还是暂缓数年,等技术成熟后再说?

带着这个心思,王斗仔细巡察了窑子河边军工各厂。

比起崇祯九年,现在各厂规模扩大不少。

从今年初,火铳厂工匠增加到三百多人,盔甲厂工匠增加到两百多人。火铳厂己经建立了水力钻床两百座,一个月可以钻取铳管一千根,需要人手不过五十人。余者工匠都在打制其它部位,月可生产火铳近千门。

由于增加人手,加上新开设水力锻床数十座,盔甲厂一个月成品两百副全甲也很轻松。

各厂规模的扩大,对铁料的需求急速增多,打制一千门火铳,需要熟铁四万斤。打制精良铁甲二百副,需要熟铁三万多斤。还要打制腰刀长枪等武器,各方需要铁料都是天文数字——相对此时的大明而言。

旺盛的需求下,辉耀堡那个铁矿矿工急速增加到一千人,他们大量使用火药开矿,使火药厂的工匠也急速增加到三百多人。作为火药厂管事的李大集硝官,他厂下的集硝之地己经增加多处,由于表现出众,他荣幸地成为军工科副事之一。

论起生产能力,王斗现在的军工科在整个大明算是出类拔萃。

不过王斗也发现一个问题,就算以自己极为出众的生产力,火铳还好……从崇祯七年一直到现在几年中,自己门下打制出来的盔甲,竟比不过一次性从清兵手上抢夺的盔甲数目。

此战自己夺回各样甲胄近万具,相当自己所有工匠日夜打造五年盔甲数。

虽吃惊这个发现,王斗也不会因此停下自己军中的武器打造与研制,造不如抢,那是流寇思想,王斗一向鄙视。

算算自己军中原来盔甲,还有从清兵手中夺回的盔甲数,朝廷拔下的盔甲等,王斗现在己经有盔甲一万六千余副。其中铁甲约二千五百副,还有众多的棉甲与锁子甲。

从清兵手中夺回的盔甲运回保安州后,舜乡堡盔甲厂与军服厂的工匠日夜赶工,将它们改造成大明军队的甲胄样式。如果这些盔甲未来全部装备军队,舜乡军豪华的装备阵容在大明各将稳排第一。

……

“朝廷拔下鲁密铳一千杆,本将有意将其中五百杆改为自生火铳样式,先试于军中作战。若是将之改动,军工科有什么困难?”

在王斗巡视时,身旁火铳厂内的工匠们都在埋头苦干,顾不得看他这定国将军一眼。

论起工作热情,舜乡堡各厂的工匠向是非常高。对他们的管理,王斗采用的是底薪加提成加奖金的方式,多劳多得,但如果火铳质量出了问题,那是很可怕的事,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

在舜乡堡,各厂出产的火铳盔甲,或是腰刀长矛,每一件武器都有编号,上面还注明工匠名字,管事名字等。出了问题,可以非常方便地找到负责人头上。这使得舜乡堡出产的武器质量向来很好。

其实大明工部及各卫所出产的武器也是如此,制度拟定上没有问题。

只是整齐的腐败,有法不依,却使他们拟定的制度成为一场空文。

看了良久,对工匠们的工作态度王斗还是满意的,询问身旁军工科主事赖源龙。

在王斗班师回州时,崇祯皇帝令工部与兵仗二局筹措的一千杆鲁密铳,十门红夷大炮也随军带回州内。

除了火炮,大明的武器生产向是奇怪,有时质量很好,有时质量很差,视监督的官员不定。天启年工部押解山海关三千杆鲁密铳,只查验出几十杆不合格产品,王斗的运气不错,这一千杆鲁密铳有毛病的不到五十杆,余者大多精良。

在王斗看来,除了大明地方州县及卫所,他们作为税役上交的武器质量靠不住外,工部与兵仗二局出产的武器质量还是不错的。大明火器研究兴盛,高端新式火器层出不穷,却由于火器库存掌握在文人与太监手中,各地军头宁愿购买冷兵器。

——对他们而言,发下几千根长矛就可以拉起一只军队,相比昂贵的,需不断投入的,质量还经常靠不住的火器,算是便宜实惠,却大大影响了大明新式火器的推广。

“将军,将五百杆鲁密铳引火发射改为自生火铳样式,下官这边没有问题。只是自生火铳瞎火率高达三成,我舜乡军现在使用的鸟铳,瞎火却不到一成,将军真的决定改动吗?”

对王斗的决定,赖源龙却有些忧虑。

崇祯十年下时,赖源龙就成功研究出自生火铳,也就是燧发枪。经过两年的研究,还是觉得这哑火率下降不下去,可靠性远远比不上火绳枪。

王斗道:“本将权衡优劣,使用自生火铳是大势所趋,不得因噎废食,因其缺陷就放弃使用。为稳妥计,可将军中鸟铳改动一部,将此利器慢慢完善。”

赖源龙领命,同时心下高兴,从定国将军的话中,可以看到其是个开通人士,对他这种军器迷是个利好消息。

去年时,赖源龙费了好大气力,收容到了赵士祯编著的《神器谱》、《军器图说》诸册,潜心研究翼虎铳、鹰扬铳、迅雷铳、火箭溜等利器,如果成功,想必又能让舜乡军多几种选择,如虎添翼。

随后他试探道:“将军,朝廷下拔了不少鲁密铳,可要令工匠大加仿制?”

王斗沉吟半响,鲁密铳威力颇为可观,其百步可透重铠,便是清军披了双层重甲,百步也可以穿透身体,一打两个洞,比舜乡军使用的火铳还厉害——舜乡军的火铳,也就是在七十步,才可以打破清军身上披的多层重甲。

这种射程远的火铳在未来作战定可大占优势,不过鲁密统也有缺陷。首先太长,鲁密铳全长五到七尺,明七尺便是后世的2.1米,这么长的前膛枪,装填非常不便。

鲁密铳不但枪管长,枪身也很沉重,还使用双层枪管一体化,技术要求与成本都高,造起来费事。

当然,明军中使用的鲁密铳大多五尺长,约后世的一米六,崇祯皇帝拔给王斗的这批鲁密铳同样如此。不过鲁密铳难造与成本高也是现实,对王斗来说,他需要能大批量生产,便宜实用的武器,鲁密铳虽好,不实在。

想到这里,王斗说道:“可令匠工仿制一批,不必大规模打制。”

他说道:“本将前来,还为火炮之事,军工科可有能力制造火炮?”

赖源龙道:“回将军,我舜堡之匠工,若造佛郎机炮想无难事。只是红夷炮虽有实物却无图纸,依样而造,只恐画虎不成反类犬……有炸膛之忧。”

王斗沉吟不语,他回保安州时,崇祯皇帝除下拔鲁密铳一千杆外,还拔给红夷炮十门,八门红夷三磅炮,两门六磅炮。

这些火炮质量都不错,毕竟大明各种火炮都有设计图纸,炮长多少,管厚多少,都有严格标尺定死,工匠监官很难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这保证了大明各类大炮的质量。

特别大明自铸红夷大炮的优良,使用了镗铣工艺,气密性好,初速高,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都就近向大明购买火炮。

当然,这建立在大明拥有各类丰富火**纸,还有大量铸炮工匠情况下。

明朝灭亡后,各类火炮设计图或毁于战火,或被满清列为禁书焚毁,以至于鸦片战争时清军自铸炮成了炸膛专业户,新铸大炮一开炮就炸膛情况屡见不鲜,类似火炮炸膛在明朝却极其少见。

这对王斗也是警示,没有相关匠工,没有正品图纸,自己硬要造炮,就会大量重演清军自铸炮的悲剧。

不过红夷大炮不得不造,王斗军中现在十四门红夷大炮远不足用,他心中总有些忧虑。

平谷之战后,皇太极肯定对自己这只军队大加注意,未来可能有大量的火器对战。火铳对决王斗不担心,但是火炮……孔有德投敌后,清国己经有了自铸红夷大炮的能力。松锦大战后,其军中使用红夷炮的数量,首次超过大明。

对孔有德那只炮兵力量,王斗非常重视。那只军队,原来便是大明唯一一支合格的炮兵部队,内有大量训练有素的炮手。早在天启二年起,徐光启、孙元化前后十数年聘用大量西人教习,又多次和雇佣的葡萄牙炮手一起并肩战斗,完全不可小视。

他们的炮兵使用大量的测距工具,而这种测距,在此时大明被认为是秘法,炮兵非永键可靠之人不得习之。王斗还没有相关工具,靠大量弹药摸索出来一套测距之法,就不知双方对决时,情况会是怎么样。

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自己失去近两千的将士,还是建立在清国轻视的情况下。但是那场仗,清国八旗每旗都在自己铳炮下吃尽苦头,灰头土脸,不重视是不可能的。

未来的对手,肯定是劲敌,自己必须未雨绸缪。

……

王斗护卫仪仗回到保安州,离自己府邸不远时,正看一个书生打扮的人被拦在门口,第一感觉,那书生脑袋甚大。正颇为不悦地与守门护卫说着什么。

大门周边,远远围了一圈围观的人,正颇有兴致听那书生说话。

看到王斗的仪仗,众人纷纷道:“将军回来了。”

听到动静,那书生惊喜地往王斗这边看来,王斗注意他一张脸又圆又白,颌下一些短须,不到四十样子。身着儒衫,腰间挎的一把佩剑很是明显。

谢一科策马前去,不一会儿,他回来悄悄向王斗禀报:“将军,那穷酸佩剑直闯将军府,被护卫拦下了。”

王斗哦了一声。

他说着,那书生己是大步过来,远远的,他就冲王斗施了一礼,然后高喊:“公之意,吾尽知也,然公欲成大事必不可缺我”

周边一片大笑,王斗眉头微微一皱,心想:“狂生一个。”

第485章 遇敌第38章 私人庄田第108章 小堡第553章 血河(中)第757章 准备第58章 吃惊第122章 防务第785章 开关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446章 血路第823章 骑海第215章 要不要抢一把第684章 潜伏任务(下)第749章 城下町第37章 过年、李家、亲戚第327章 灭之第755章 坚定第555章 挡路者死!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348章 军临中州(上)第489章 密信第525章 密议第265章 仓皇逃窜第43章 形势第32章 出兵第476章 魔盒打开(中)第774章 越急第621章 红颜第468章 战果第599章 调虎离山(上)第322章 若犹怙恶不悛,杀无赦!第435章 宁远争议(上)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547章 血本无归(下)第369章 福王第725章 洪流第507章 排队枪毙(下)第614章 空城第432章 帝皇大阅兵(下)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第216章 多尔衮、阿巴泰第192章 不负你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惊第694章 斩贺人龙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上)第281章 斩杀第367章 到洛阳、嫉妒第45章 堡成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284章 向京师报捷第630章 半渡而击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中)第97章 捉生第578章 可怜吾国吾民第601章 乌伦珠日格第628章 凹凸阵第435章 宁远争议(上)第529章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第491章 攻山第611章 羽骑兵万胜第444章 毒烟弹第197章 什么叫羞耻第645章 缴获、处置第742章 过沟第689章 贼乱潜流第462章 神机箭第461章 再冲上去第60章 不放弃第272章 看来真得学习王斗之法了第616章 糜烂第568章 完善第65章 争夺第718章 紧急布防第713章 崩溃第447章 土袋第211章 石桥之战(上)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112章 野战(下)第732章 血沟第800章 号称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惊第208章 争粮第4章 童养媳第779章 绝望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261章 是我的失误第111章 布阵第640章 炮轰第610章 直捣第597章 潜在威胁第85章 扬眉吐气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上)第278章 岳托,你等死期到了!第269章 下一个目标第54章 禁私斗、婚期第412章 费用、军火第218章 出兵抢粮第603章 大军出塞(上)第483章 马科第176章 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