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宣大总督

崇祯十四年五月中。?

按阳历算起来,己是后世的六月,东路的麦田不久也要收割了。?

就在这一天,宣大总督张福臻,领着宣府镇巡抚纪世维,总兵杨国柱,总兵王朴等人,到达了东路。或许是巧合,曹变蛟,王廷臣二人,也随张若麒诸人,一起到达了东路。?

在延庆的时候,他们遇到,便结伴而行,一起前往永宁。?

虽然论起官位,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麟,员外郎马绍愉等人比巡抚与总督小,但他们从中央来的,众人当然要给几分面子。?

张若麟颇为健谈,而且他学识渊博,尤精於经史之学,一路与张福臻,纪世维诸文官谈论经史子集,倒也并不寂寞。?

看着沿途景色,张若麒赞道:“自进入东路,这气象就大不相同,马兵宪与忠勇伯治理有方哪。”?

张总督与纪巡抚抚须而笑,东路大兴,作为巡抚与总督,他们也是有功劳的,此时听张若麒提起,脸上大有光彩。?

随行的东路官员,此时有兵备道马国玺,延庆州知州吴植等人。听了张若麒的话,吴植面无表情,马国玺呵呵笑道:“这皆赖圣上洪福,张大人与纪大人提点,东路方小有成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呵呵呵。”?

看他的样子,众人都在心中骂声:“老狐狸。”?

这马国玺的后台是以前的内阁首辅薛国观,薛国观倒后,很多人认为马国玺也会倒,活动着路子准备进入。现在的东路,富足闻名,很多官员都馋涎欲滴。想必在此任个几年官后。个个都会赚得盆满钵满吧??

不料马国玺还是在东路坐得稳稳的,显然简在帝心。?

而且他是个老油条,官场推磨高手。众人想寻他的错处,也有狗抓刺猖,无从下手之感。?

不过各人也有听闻。马国玺在东路差点被忠勇伯架空了。?

不说军政,便说民政,手下管的事务也越来越少。显然老狐狸遇到小狐狸,还是小狐狸厉害。或说一力降十会,任你权谋再众,在强悍的军力面前也是等闲。?

不说马国玺诸人这边,杨国柱,王朴,曹变蛟。王廷臣几个总兵,还有随行一干亲将,则在后面闲谈议论。?

各人心思复杂得多。去年的时候。他们也曾前来东路,那时王斗还是参将。现在却是总兵了,而且高封忠勇伯,地位远在众人之上。?

不过复杂归复杂,这心思还是收起来吧,王斗现在身份地位都不同了,多多结交才是。各人与王斗都有血战出来的交情,这优势,是很多人没有的。?

只有杨国柱的亲将郭英贤还是没心没肺,大赞道:“我这老弟,本事真不用说,这东路一天一个变化,就说这路,就好走多了。”?

杨国柱说了一句:“确实变化不小。”?

他面有忧色,对王朴,曹变蛟,王廷臣三人道:“三位将军,你们说,国勤他会卖子药给我们吗?”?

曹变蛟低头沉吟,王廷臣哈哈一笑:“我了解王将军这人,最念旧情,我们与他什么关系?虽说子药研制不易,不过我们开口,他肯定会匀出一部来。”?

王朴在旁嘻嘻一笑:“我等与忠勇伯都是过命的交情,为什么不卖?子药贵,花钱买就是。最好再买些精良鸟铳。”?

他一开口就是一股商人的味道,身上穿的服饰也仍然非常鲜艳。?

似乎他对华丽这个词情有独钟,不论盔甲,还是平日常服,都是大红大绿,色彩绚丽。?

对王斗,王朴是又羡又嫉的,不过他商人家族出身,从小利字就摆在第一位。交好王斗,对他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他很快转变了心态,决定劳劳抱住王斗的大腿,搞好东路这条线。?

同时他看向杨国柱的目光有些兴灾乐祸,以前王斗是杨国柱麾下干将,为杨国柱博取了不少功劳,现在王斗反而爬到杨国柱头上去了。再这样下去,怕杨国柱的镇朔将军之位不保,想想就有趣。?

他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等到永宁后,杨国柱向王斗施下官礼时,他的神情是怎么的。?

王朴说了那话后,各人还没应答,郭英贤却听到了,叫道:“敢不卖子药?王老弟就不要想认我这个哥哥。”?

杨国柱叹了口气,自己这个亲将,勇则勇,就是有点……?

……?

午后,一行人到了永宁城西门外数里,这里己经扎了接官凉棚,由王斗麾下大将温方亮,领着永宁城守备王以德,又有永宁城一干士绅乡老,吹吹打打,将众人迎进城内,安排在公馆处歇息。?

沐浴更衣,休息少许后,众人念着事,又到将军府拜会王斗。?

王斗在将军府前含笑相迎,他没有出迎城外,身为伯爵,能够在将军府大门前迎接各人,己经非常隆重了。?

以宣大总督张福臻,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麟为首,连同纪世维,还有杨国柱等人,一起向王斗行拜礼。?

礼不可废,王斗身为忠勇伯,一品官见他,都要行两拜礼,岂是非同小可?武官还好,若文官在王斗面前失礼,说不定御史立时弹劾上去,众人又岂愿在这方面失仪??

纪世维虽为王斗岳父,一样要行礼。?

王斗含笑荅礼,又对杨国柱,曹变蛟等人说道:“杨帅,几位哥哥何必如此?快快请起。”?

看着王斗真诚的神情,曹变蛟、王廷臣心中大为温暖,王将军虽然高升,但没有忘记往日的交情啊。?

王朴则语带巴结道:“忠勇伯,今时不同往日,您受我们的拜礼,是应当的。”?

在路上时,他本来想看看。杨国柱向王斗施下官礼时。他的神情是怎么的,此时忙着巴结,却忘了。?

杨国柱看王斗穿着蟒袍玉带。蟒服上有五爪龙纹,显赫荣耀非常,心下叹了口气。?

他也感觉有些别扭。听王斗一说,就顺势站了起来。?

郭英贤在他身后叫道:“王老弟,哥哥来了,可有好酒?”?

王斗看着这个憨直的汉子,对他印象极佳,他哈哈大笑:“放心吧,忘不了老哥你的。”?

吹吹打打,众人进了将军府,又行了拜礼。王斗笑道:“有劳诸公远道而来,蓬荜生辉,请坐!”?

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麟含笑道:“仓猝晋谒。劳动起居。万乞忠勇伯恕我等唐突之罪。”?

张若麟年过四旬,三道胡须。修饰得一丝不乱,说话时带着浓厚的山东口音。?

他说话时神情非常和气,当然,这和气是看对谁说的。?

张若麟掌握兵部实权,平日紧跟陈新甲,行闲人物,哪放在眼里?不过对上王斗显然不一样。而且此次前来,他作为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密使,有要务与王斗商议,更不敢得罪。?

王斗也知道这人,是陈新甲的忠实走狗,平日盛气凌人,历史上松山之战所以败,也有这人的一部分原因。?

各人分宾主坐下,张若麒此次来意,是代表朝廷对靖边军的封赏,不过卫所官的封赏,想必王斗麾下都不会在意,所以兵额粮饷问题就颇为重要。?

宣府镇巡抚纪世维的意思,是给靖边军额兵一万五千,其中骑兵五千,宣大总督张福臻也同意,兵部尚书陈新甲心下也赞同。不过内阁中却有不同意见。比如说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尚书李待问。?

由于财政困难,李待问上台后,一直在损交际,裁工食,恤补穷匮之意,王斗兵马多了,户部压力就重,这是李待问不愿看到的。?

李日宣则称,镇朔将军,宣府镇总兵杨国柱不过兵马一万五千,王斗身为宣府镇团练总兵官,岂可超过杨国柱??

李日宣的意见,得到崇祯皇帝的默许,所以附合者众,陈新甲也不敢过分坚持自己的意见,怕龙颜不喜。?

对靖边军的叙功、升赏、抚恤,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所以各人落座后,主要谈向王斗购买大威力子药的问题。?

……?

宣大总督张福臻叹道:“原以为王师仿效靖边军,编练新军后,就可对虏贼大大占据上风,哪知贼奴也有了大量火器,此为家国不幸。忠勇伯若有多余子药,一定要支援友军一二。”?

张福臻一副小老头模样,由于操心过度,眉毛胡须都花白了,此时他满脸皱纹皱在一起,忧心忡忡的样子。?

对张福臻,王斗心下是同情与敬佩的,他上任后,就极力为国事奔波,是个不怕吃苦,尽心经营的人。相比之下,自己的岳父大人纪世维,反功利得多。?

不过各地积重难返,不是个人尽力就可以。?

因为张福臻上任没有作出什么成绩,己经有言官屡疏参其恋位。?

张福臻也觉心灰意懒,上疏请求辞官回籍,崇祯帝只是不许。?

当然,对王斗岳父纪世维来说,张福臻要求辞官,这是好事,张福臻一走,宣大总督的位子就是他的。?

兵部尚书陈新甲己经向纪世维承诺过。?

而在地方,纪世维也是紧随陈新甲的一派。?

王斗略一沉吟,说道:“张军门要子药多少?”?

张福臻看向杨国柱与王朴,杨国柱道:“国勤,若可以的话,我想购买威劲定装子药十万发。”?

王朴也忙道:“忠勇伯,末将也想购买威劲子药四万发。”?

曹变蛟,王廷臣二人也道:“王将军,我等也想购买子药四万发。”?

杨国柱一万新军,其中鸟铳兵五千,若每兵二十定装纸筒弹药的话,就是十万发。王朴几人只有一营新军,内中鸟铳兵一半,每兵二十发定装纸筒弹药,也就是三、四万发。?

其实这个时代,战斗时弹药并用不了多少,王斗每个鸟铳兵,平日弹药包携带三十发定装纸筒弹药,往往每场战斗,每兵打不了五发弹药就结束战斗。一个弹药包携带的子药,可以进行好几场战斗。?

靖边军的鸟铳兵们,主要是训练时使用弹药较多,战斗反用不了多少。?

杨国柱他们,当然不可能用购买的定装纸筒弹药训练,在各人想象中,每兵二十发纸弹,可以用很久了。?

当然,对许多大明将官来说,比如左良玉等人,就觉得火器耗费大。哪如冷兵器,佩刀一把不过造价三钱,长斧一把二钱,长矛就更便宜了。使用火器,要不断投入弹药,哪有冷兵器划算??

第98章 从未见过的军队第92章 定点排尿第231章 友军凶猛第432章 帝皇大阅兵(上)第94章 纪小娘子第546章 沸腾不休第27章 匠头李茂森第33章 飞枪第303章 若附可为王、激邀会战第22章 小人多第533章 皇家脸面何在?第566章 清虏第370章 闯兵围城第520章 长岭山绞肉机(下)第506章 大决战(上)第500章 小凌河边(上)第678章 交锋第346章 飞蝗、出征准备。第56章 剿匪生财第673章 这是魔鬼第76章 法与情第11章 管队官张贵第113章 随我上第686章 温疫论第97章 捉生第550章 决断第485章 遇敌第426章 集结第605章 鸦兵撒星阵(下)第641章 自尽第244章 防线第195章 飞蛾扑火第676章 孙传庭第329章 断了财路第37章 过年、李家、亲戚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368章 我跟你谈忠义,你跟我谈钱第214章 众将惊异第466章 样子货第747章 火箭第316章 纷纷、军工之业第709章 死得恐怖第703章 艰难考题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104章 城头血战第383章 反响、去襄阳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305章 排枪击毙第395章 云集第414章 辽东消息知第533章 皇家脸面何在?第682章 不平等条约第782章 借虏平寇第134章 众官云集第599章 调虎离山(下)第449章 初胜第731章 挡住第673章 这是魔鬼第499章 杨兴岭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上)第789章 汇集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下)第374章 洛阳城血腥攻防战(上)第686章 温疫论第518章 轰杀第448章 土车、医士第266章 如杀一狗尔!第246章 满江红第781章 骗局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585章 军工厂第235章 定州会战第613章 铳剑,刺第692章 到西安第87章 不留情第460章 威力!第692章 到西安第361章 陈永福战力不错第490章 序幕第294章 王斗为前锋、大丈夫当如是第363章 传奇第290章 进京第59章 乌合之众第89章 许月娥的枪术第172章 许月娥不见了第541章 除奸队(下)第95章 仁与义第546章 沸腾不休第491章 攻山第479章 哨骑第69章 成亲第603章 大军出塞(下)第33章 飞枪第650章 难解难分第578章 可怜吾国吾民第137章 赐表字、升职第759章 陌生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260章 援兵第69章 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