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忧虑

清军这边人倒下更多,凄厉的惨叫声连片响起,不过此时盾车在后方汉军铳手的逼迫下,也飞快的推到了日军竹束前三十步。

然后在尖利的天鹅声中,第一排近千名汉军旗铳手依在盾车后扣动了板机,多铎就见连片浓密的白烟爆起,然后沿着几百辆盾车横向蔓延开去,盾车上空烟雾浓烈。

这一阵齐射的凶猛不会差过那些日军铁炮手的齐射,多铎就见他们的竹束被打得碎片飞扬,屑枝乱飞,一些薄弱之处更被打穿,躲在内中的日军铁炮手惨叫连天,纷纷扑倒在地。

二十步,汉军鸟铳手又发动一次齐射,那边惨叫声音更多,多铎看到竹束后络绎不断有日军铁炮手扑倒在地的身影。

十步,又是一声尖利的天鹅声音,盾车前火光连成一片,竹束那边响起众多日军铁炮手声嘶力竭的嚎叫声。猛烈的射击下,一些车型竹束甚至都被射得垮塌了。

中军一声号鼓,一阵整齐的呐喊,盾车后的各旗弓箭手上前,他们前排操弓取箭在手,腰步下蹲,脚步以八字形分开,近距离直射。后些排则箭头斜指向天空,远距离抛射。

弓弦的振动声响成一片,箭矢呼啸如雨,密密麻麻覆盖天空。

清军弓箭手一口气射了二十轮,竹束后的日军铁炮手伤亡惨重。清军射的箭矢又准又狠,这么近的空间,只有十步距离,他们射的箭枝几乎例无虚发。

那些日军铁炮手无论躲避在竹束之后,还是躲藏在竹束两旁,只要出现在那些弓箭手的视线中,都逃不过他们箭矢的射击。

他们射的箭枝刁钻狠毒。不断的从各竹束孔洞中钻入,躲避在各竹束后的日军铁炮手接连有人遭殃,他们不是眼睛中箭,就是面门中箭,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日军弓手也不断的从竹束两边闪出射箭,却压制不住清军弓箭手的射击。

喊杀声与惨叫声响成一片。夹着双方铳手一些零乱的火铳射击声音,后几排的清军弓手不断抛射,也接连不断的给竹束后方日军阵地造成混乱与伤亡。

看日军阵地混乱一片,清军鼓点又再响起,各旗弓箭手后方的披甲兵开始突进。他们手持大刀与盾牌,毫不犹豫冲进了日军的竹束阵地,那些清军弓箭手与汉军旗鸟铳手也纷纷跟进掩护支援。

“胜了?”

多铎看日军前阵一片混乱,潮水般的日军铁炮手与弓手正向后方败退,己方披甲兵则追在他们身后不断的大砍大杀。

不过这时日军本阵也响起号鼓声音。他们鹤翼阵的两翼,两个翅膀前端的先手备阵开始移动,看样子是从两侧夹攻突进中部的披甲兵战士,而他们侧翼两端的二先手备阵仍然不动。

“这些倭国武士还是有些不同。”

多铎心中想道,他看他们军阵移动时,矛头一同移动,保持着一种韵律,有种万众一心的感觉。

他们攻击时。也是枪兵列为数排,然后一排排冲上来。他们每排二十人到三十人。前排过来时,长长的竹刀竹枪一阵拍乱,将己方披甲兵拍得晕头转向,后排则趁机一阵猛戳,将己方披甲兵一个个戳死在地。

却是倭国名为“枪衾”的战术,每排二十人到三十人并列围攻。每次数排。他们前排拍打,后排刺击,以每排为单位轮番刺杀着,就象一条条大棉被劈面盖来。

己方甲兵再武勇,然每次面对长枪队并排围攻一人或数人。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再面对这种前排拍,后排刺的枪衾战术,措手不及下,越来越多人倒在他们竹枪下。

看他们列阵而战,整齐划一,枪林阵阵,颇有种古中原秦汉时期军阵的味道。

多铎脑中浮起以往的戚家军,还有现在的靖边军,明国新军,都是非常强调军阵,与那种单打独斗的家丁军队截然不同。

披甲兵突入势头一滞,不过他们毕竟久经战阵,很快改变战术,他们纷纷取出弓箭,近距离朝那些足轻枪手射箭。各旗弓箭手也纷纷跟上来,有若暴雨似的箭矢向他们覆盖。

此时日军铁炮手与弓手大众正在溃败,少量先手备阵中的铁炮手与弓手无力抵抗清军弓手。只有简陋足轻胴,又失去掩护的足轻枪手在箭雨下死伤惨重,他们步前阵铁炮手后尘,也惨叫着向后阵溃逃而去。

清军披甲兵趁机突进,他们用相同战术再次击溃两翼的二先手备队,日军本阵再也按捺不住,他们投入了母衣众,那些非常精锐的薙刀武士,还有旗本武士。

清军立时投入巴牙喇,他们身后还跟着近千重骑,人马皆重铠,然后……

看对面的西南藩联军在己方攻击下仓皇撤退,最后形成逃跑的狂潮,多铎脸上露出笑容。

“赢了……”

……

八月的久留米大战,西南藩联军大败,他们死伤一万多人,余者在清军骑兵苦苦追击下,他们逃跑无门,不得不向阿巴泰等人投降。多铎、阿巴泰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将他们中一些人编为八旗日本军。

这番大胜后,阿巴泰再也压制不住多铎等人攻击长崎的欲望,他们以投降的长洲藩、佐贺藩、萨摩藩等诸藩为前驱,以胜利者的姿态攻入了长崎,仅仅三天,长崎居城与天守阁陷落。

联军在长崎内外劫掠了整整四天,他们尽情的抢劫,尽情的蹂躏,无论普通的町人居所还是富有的上屋寺院,无论本地花街还是外国商馆,穷人富人外国人,都是他们劫掠掳获对象。

投降的诸藩虽是日本人,但抢劫时一样拼尽老命,将他们对幕府的愤恨发泄到长崎城的军民百姓头上。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最后还放一把火,将整个长崎化为灰烬。那雄伟的天守阁更足足烧了五天才熄灭。

长崎是日本锁国时代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拥有独特的异国情调,走在长崎的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西洋与东洋混合影响的文化痕迹。这里有各种唐人屋敷,有出岛兰馆,有大量的大明船商与荷兰船商。

这里还有与江户吉原。京都岛原并称日本三大烟花巷的丸山游女巷,这里花街文化极盛,开业的青楼多有数百家,游女数量多达一千数百人。这里更有妓院一条街,丸山町和寄合町。

这里还有常驻人口超过六万,最近更增加到十万。因为清军在九州各藩肆虐,但一直未对长崎下手,所以各地流传清虏似乎不敢对幕府直领地下手,富户难民纷纷逃来。让长崎人口急剧增加。

现在被一锅端了。

连管理行政与海外贸易的长崎奉行也被一把火烧个精光。

……

长崎的陷落震动整个日本,幕府不能再装聋作哑,视而不见,特别清军接下来又渡过下关,进入本州岛,他们在长洲藩指引下,一副沿陆路向京都、江户进军的资态。

幕府终于行动起来,但他们的行动方式却有些出乎多铎等人的意料之外。

崇祯十六年九月。一只庞大的舰队浩浩荡荡驶向日本,领头的是七八艘欧洲式双桅、三桅帆船。又有一百多艘大小各异的福船与广船,无一例外的,上面都挂着郑字的大旗。

除此外,舰队中还有几艘挂着奥兰治旗、白底蓝十字旗、圣乔治十字旗、紫狮旗的欧洲战船,组成了一只非常庞大的船队。

他们行驶在波光鳞鳞的大海上,劈波斩浪。不断驶向前方。

正是郑芝龙与欧洲各国组成的联合讨伐大军!

……

“郑芝龙出兵了?”

王斗得到情报时有些遗憾,事情的过程他已经了解,清国毕竟是边鄙小国,不了解世界形式,满清这次算惹了不该惹的人。

郑氏在陆上虽然不值一提。但在海上却是庞然大物,在此时的东南沿海一片,连荷兰人,西班牙人都不敢与之争锋。

他们在日本也有极大的利益,单靠高价出售海上通行令旗,每年获利就超过千万两白银。此次清军抢掠了长崎,将居民船商掳获一空,不但断了郑芝龙的财路,同样也断了西方各国的财路,毕竟长崎是此时日本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清军如果有能力也就罢了,偏偏他们的海军还不值一提。

他们此次出征日本,使用的多是朝鲜国船只,如果大明水师不插手的话,他们倒可以从容应对,毕竟日本国的水军一样不值一提。

但郑氏出手了,他们还与欧洲各国组成联合舰队。

这也是必然的事,郑芝龙与荷兰人在日本国利益太大了,余者各国一样非常渴望日本市场,在幕府付出一定代价,比如又准许他们贸易,或者多开放几个港口,各方联手起来再正常不过。

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掌权后就倾向锁国,除了大明与荷兰人外,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慢慢都被排出日本市场,此时他们也联户出兵,显然是幕府有什么许诺让他们动心了。

王斗猜测多尔衮很快会停止在日本的攻伐,然后与幕府达成什么妥协,最后从日本退兵。

毕竟就算加上各国联军,其实幕府仍然挡不住清军在陆地上的进攻,他们也出不起代价让郑芝龙等人长居海边巡逻护卫,自尊心更不会许可他们让外国舰队久居日本。

德川家光对外国人的警惕是出名的,眼前损失也多是跟他敌对的西南各藩,说幕府多痛恨清国也不一定,所以最后协议应该是清军从日本退兵,承诺不再攻掠,此事就此作罢。

具体事情走向如何,王斗拭目以待,但多尔衮从日本收兵后,从此将精力放回大明,这可不是好事。

瘟疫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从目前得到的情报看,京师等地的损失很大,特别京营的损失大,洪承畴还似乎身染重病。

还有陕西那边,流贼攻打开封越急,孙传庭已经越来越挡不住朝廷压力,看来他出关在即。

他还会象历史那样大败吗?

秋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下来,先是雨丝,慢慢形成了雨幕。

看着雨水越来越大,暴雨不断击打着屋檐,王斗心中慢慢浮起一丝忧虑。(。)

第647章 情报第197章 什么叫羞耻第826章 吾乡第820章 一箭第547章 血本无归(下)第668章 缓冲第113章 随我上第446章 血路第46章 定装火药第537章 新军之议第826章 吾乡第814章 冲阵第204章 拷问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722章 打粮第690章 大开发序幕第438章 需死两万人!第821章 大溃第463章 骑战、搏战第70章 旧日上司第104章 城头血战第803章 到齐第742章 过沟第797章 前锋第206章 昌平第312章 布局(下)第278章 岳托,你等死期到了!第672章 微服私访(上)第312章 布局(下)第581章 银圆第673章 这是魔鬼第2章 甲长钟大用第388章 哪来的官兵?第603章 大军出塞(中)第815章 霰弹第77章 双喜临门第498章 隔河炮战(5)第59章 乌合之众第29章 分解第132章 捷报传闻、卢象升(中)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103章 登城第435章 宁远争议(上)第561章 分钱第385章 定计第257章 看他们的血,有多少来流第465章 侧翼第710章 胡寨主第339章 镇东商行第782章 借虏平寇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28章 列队第788章 全民第7章 白甲第475章 塞外第442章 黄土岭之战(上)第47章 猪圈第75章 新编第486章 激斗(上)第152章 护送第94章 纪小娘子第538章 崇祯是好皇帝(上)第67章 扮象第634章 到了第694章 斩贺人龙第77章 双喜临门第328章 盛京谋议(下)第730章 倾泻第745章 罗刹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775章 涅槃第653章 报纸第79章 示范第501章 来自大明的征服者第111章 布阵第622章 在哪里?第447章 土袋第640章 炮轰第684章 潜伏任务(下)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观其战阵第652章 朱仙镇之落幕(下)第447章 土袋第595章 檄文第652章 朱仙镇之落幕(上)第121章 转移第20章 不患贫而患不安第22章 小人多第228章 胜利会师第400章 天使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临城下第506章 大决战(下)第824章 完了第33章 飞枪第817章 光复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800章 号称第433章 关外第220章 猛虎扑兔第34章 首战之威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