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

这回军议,除了要讨论闯军的军制规划、改革以外,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讨论闯营战略的下一步方向如何。

田见秀将军制改革的事情说完以后,李自成就站起身来,他的羊皮袄子半搭在肩膀上,整个人气度显得十分随意,示意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宋献策似乎与牛金星打过腹稿了,他第一个站起,说出了自己对闯营下一步战略方向的规划:“元帅,洛阳的四面都是要津之地。北面的孟津,是洛阳的重要门户;西面的渑池和陕州,则控制着崤山的险要地利;东面的虎牢关,更加是天下闻名的要镇。”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军事上必争之地。南面的南阳,则古来有帝乡之名,如今又是河南府中很少有的一片未受大灾之地,粮食较多,可取之为后援。”

“若我军据守宛、洛,以一支兵马配合曹、献,往来驰骋秦、楚、豫与江北各地,随时回戈中原,再以主力在宛、洛和中原与敌周旋,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种训练。或趋其所不意,或攻其所必救,或以逸待劳,迎而击之,或以多御寡,围而歼之,足可以巩固宛、洛,扫荡中原。如此则官军无机深入,不敢深入,亦无力深入。”

“只要两三年内宛、洛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洛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要知朝廷今日已处于衰亡之运,官军势同于强弩之末,据宛、洛以控中原,此正其时。”

宋献策的这套方略,同历史上闯军舍洛阳而全师奇袭开封的策略,差异极大,使得李来亨大吃一惊。但李来亨还没说什么话,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乃至于李过等人便都纷纷出言反对。

田见秀认为宛、洛农村残破特甚,百姓死亡流离,十室九空,许多县人烟稀少,倘若据守此地,在两三年内不惟大军粮秣无法供应,而且救荒救死不暇,也没有余力去安辑流亡,恢复农桑。固然南阳情况较好,但南阳地小,难以维持一支大军,无大军则不能抗衡官军,不能抗衡官军,深根固本就完全不可能了。

刘芳亮则认为,闯营攻占洛阳,存在一定奇袭的因素。概因河南是天下腹地,官军兵力空虚,一待朝廷反应过来,必然以重兵扑来与我争衡。到时候战事频繁,敌争我夺,屡进屡退,百姓不得安居,宛洛也就无法长居。

袁宗第的出发角度则又有不同,他是认为河南全局糜烂、天灾不断,虽然可以为闯营提供大量兵员,但粮食方面将来一定会越发困难。与其经营宛、洛,深根固本,不若尽快攻往湖广一带就食——这个观点倒和此前方以仁所说的据三楚之策有共同点,使得李来亨对袁宗第高看一眼。

李过则最后说道:“与其现在经营宛、洛,同官军在洛阳死拼硬耗。不如东出豫东、豫中,准备打几次大战,早定中原大局。等有了一个稍稍安定的局面,然后着手重整地方,设官理民,奖励垦种,恢复农桑。”

这么多人出言反对宋献策的意见,李来亨本觉得依照宋献策表现出来的那种偏激性格,应该会有些气愤。却没想到宋献策只是笑笑不说话,便坐了下来,牛金星随即站起,献出另一套策略。

看来这二位军师谋士,私交很深,一唱一和,是早有计划啊……

牛金星说道:“我虽然算是半个洛阳人,但同样觉得据守宛洛之策,不合于时宜。我早年因求学、科考的关系,在洛阳、开封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就我的比较来看,开封为中州首府,不惟城高沟深,而且人口、财富皆远在洛阳之上。”

“洛阳之富,不过富于福王一人身上。为了富一个福王,洛阳本地民力早已耗竭,远远不能同河南省的首府开封相比。依我的意思,即便我们要寻一处地盘设官理民、深根固本,也应以开封为第一目标。”

“开封城墙为金朝海陵王所建,极为坚固,远在洛阳之上。我们一旦取得开封,官军没有数倍以上的兵力优势,绝对不能攻占此城。到时候,自然可以慢慢恢复生产、奖励耕垦。”

李自成听完牛金星的这席话后,也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好、好极了,启翁的方略确实比献策高出半筹。只是开封既然为海陵王修造,如此坚固,我们恐怕未必能够攻破这座大城市吧?”

牛金星笑了笑,伸手指向宋献策说:“献策曾在大梁卖卜数年,汴城的情况他最了解,我想这点就由献策介绍吧。”

大梁和汴城都是开封的别名,宋献策早年就是在开封做算命的江湖艺人。他在开封的三教九流之中,人脉极广,掌握着大量情报渠道,此时便就如何袭取开封一事,做了介绍。

“开封城池虽然极为险固,但兵力却不很多,值得一提的只有副将陈永福和游击高谦两支兵马。闯营入豫以后,河南巡抚李仙风不敢调兵围剿名声较大的我军,就一直掩耳盗铃,带着陈永福等部在豫北围剿本地流寇袁时中。”

“这回洛阳被我军攻破,李仙风的戏码是怎么样都无法掩饰下去了。在崇祯皇帝的压力下,豫抚必定要带大批兵力来救洛阳,到时候开封空虚,就是我们的奇袭之机。”

宋献策说到这里,刘芳亮忍不住问道:“宋先生,可官军的耳目并没有完全闭塞,我们舍洛阳而取开封,他们一定也会急忙回援。既然开封城坚,我们就不能将胜算建立在可以像这回轻取洛阳一般的迅速下城上。到时候官军援兵抵达,而闯营顿兵坚城之下,前后夹击,又如何应对呢?”

宋献策并不说话,而是牛金星富含深意的笑道:“我的办法是效仿淮阴侯,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汝州控制着洛阳往许昌、南阳和汝南的“绾毂”要道,我们先攻打汝州,官军一定以为我们会往东南发展,而以其主力救援洛阳。”

“汝州和洛阳之间隔着嵩山,等我们到汝州、官军到洛阳后,河南巡抚李仙风就很难再把握到闯营的行动方向了。我军只要让邵时昌等人带一些洛阳的降军,引诱官军主力,我们自己则从汝州昼夜急走,直抵汴梁。”

“再加上我熟悉开封的人情地理,令田虎、任继荣等河南籍贯的新附将领,伪作官兵,一定可以轻取开封。”

第八十八章 顾君恩来了够不够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第五十八章 刀马旦(上)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八章 熊耳山第七十六章 刘泽清逃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十二章 李来亨没有离婚第七十九章 飞雨入叶县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二十一章 会师商州(上)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八十八章 吨吨吨第八十八章 虏必有诈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顺军万胜(三)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门受战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阳城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点进攻,我全都要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三十章 洛阳春光好(七)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七十九章 满洲大兵博览会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十章 李寨主第七十六章 扑夷陵(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猪岭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门之战以后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十六章 五军第七十章 放弃关中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六十三章 河南的大逃荒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十七章 无派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八十一章 闯献曹会师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猪岭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第九十九章 闯军水师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章 惠世扬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后一战(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一百章 中心开花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三十二章 公子郑成功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四十章 杨嗣昌的终局(四)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