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

麻城始建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之手,石勒以其部将麻秋南下戍边,建筑边城,命名为麻城。

可是这座北虏用于对抗南朝的边城,后来却屡屡成为南方汉人抵抗北方野蛮民族入侵的要塞,南宋时麻城就已成为了边关重镇。为抵抗蒙古人的兵锋,麻城就像当时四川的州县一样,将县治从平地迁往县东八十里的险地什子山,从此养成了麻城寨民的好战质朴之风。

蒙元灭宋以后,虽然重新把县治迁回破败的古城,可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统治者,虽然征服了东起黄海、西至多瑙河的广土众民,却征服不了被压迫者不甘被奴役的内心。

风云变幻,“八月十五杀鞑子”,百万红巾军揭竿而起。麻城铁匠邹普胜等人扯旗造反,拥戴罗田人徐寿辉为王,建国改元立都,连克黄州等郡县,开辟后斩断蒙元朝廷一臂的徐寿辉天完政权和陈友谅大汉政权。

黄麻寨民战斗之风,由斯更盛。

经过有明一朝两百多年的经营,麻城又从一个蒙元统治下残破极矣的山寨之乡,发展为了人口稠密、百业兴旺的全楚名邑。

理学乡绅又日渐增多,万历年间,奢侈之风弥漫朝野,兵部尚书刘天和之孙刘守有在西畈建刘金吾濠,河南道监察御史邓楚望在南关建筑有百可园,兵部右侍郎梅国桢在北关修建有环阳楼,琼州太守周柳塘在西关也修有一座缘仁馆。

其他如尚书李长庚的衡门第,翰林梅公岑的尺五天,名士曹胤昌的立浪园等等……名目极多,争奇斗艳,千姿百态,名流官绅不计其数。

麻城既然有着强悍直扑的民风,又聚集着数量繁多的致仕官员、士林名流,也就无怪乎梅之焕致仕回乡以后,在没有朝廷的任何支持之下,还可以建立起众达万人之上的团练武装沈庄军。

可是正因为如此,这样一支强大的兵力掌握在一个不受朝廷直接控制的在乡士绅手中,不可能不惹起什么非议来。

梅之焕虽然是能吏,可他长期在九边边关做官,于湖广本地官场中人脉较少,沈庄军的战略又一直只是固守黄安、麻城一带家乡,虽然拥众万人,却从未离乡协助楚军作战过。

这样的一支兵力,自然是让督师丁启睿和巡抚宋一鹤都分外眼红。

他们既眼红沈庄军的实力,时时意图想方设法将这支团练抓到自己的手心里,又嫉恨梅之焕只顾自己老家的做法,对沈庄军不支援湖广官军,致使张献忠来去自如大感愤懑。

丁启睿现在倒还好,自从他打着追剿张献忠和革左五营的借口,离开湖广跑去安徽后,就海阔天空,每天只要同江北明军打打配合,前后堵截一下西营就好,可谓乐不思蜀,即便崇祯日日催促,都要想尽办法拖着不肯回湖广。

可宋一鹤就头痛死了,他手上机动兵力本就很少,如今又有李来亨一部闯军攻入随州,置官均田,显露出长久经营的意图。

近来这个小李贼更是攻占应山县,击破大别山中的牛心寨,收编了不少大别山寨兵,兵力大约又有增长!

每天都有十几名从随州逃亡的乡绅到武昌的巡抚衙门诉苦,说的全是“田产为土棍所占”、“搢绅沦为编户隶民”一类的废话。他们每日都派人到衙门大堂,非要逼迫宋一鹤出兵收复随州,宋一鹤虽然贵为封疆大吏,可他知道这一大群士绅背后的同年、姻亲关系甚为复杂,一旦处置不周,自己早就摇摇欲坠的乌纱帽,当真将要完蛋。

“督师辅臣杨文弱药石无医、死在沙市,保督杨文岳在逮去北京的路上自杀,秦督傅宗龙也在项城被闯贼斩杀……这些高我一头的督臣全都死了,可我却能活到现在,还能保住官位,靠的是什么?就是明哲保身,隔岸观火,只要流贼的刀刃没有架到我的脖子上,凭什么要我去和流寇拼命?”

宋一鹤和方孔炤一样,出任湖广巡抚以后就在身边带了几名子侄,既是让他们得以参与机要、学习公务,也是给这些家族里的晚辈一个开拓眼界、结识官员的机会。

现在他就指着杨嗣昌、杨文岳、傅宗龙几人的下场,给自家晚辈好好教育了一番“为官之道”,说道:“皇上用丁启睿为督师,不料他近来昏瞀持甚,谬误极多,躲往皖北避战,想来官运是不久了。一旦丁启睿去职,督师将用何人?若汪乔年在河南有所振作,或许便用他了,但我观闯贼兵势若烈火鼎盛,汪乔年能保得性命已算不错,遑论督师?”

他的子侄晚辈们听到这话,都很恭顺地称赞宋一鹤见识深远,远超汪乔年等人,督师之位或许就将落到宋一鹤的头上。

“古有明训,所谓‘上兵不战’,‘止戈为武’。倘能不战而屈人,岂不大妙!我屯兵分守湖广四境,闯贼即便据有随州,可它野无可掠,战无可取,也只能退回河南。如此不战而保湖广四境平安,用兵之妙存乎于心,岂非一般搢绅所能了解?他们现在到处谣传我收受流寇贿赂,要不就说我是畏战惧贼,真是一派胡言、岂有此理。”

宋一鹤现在最烦的就是那些随州逃亡士绅,他们家产多在随州,当然想方设法要让宋一鹤出兵收取随州城。但闯贼又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他不过是在用镇之以静的战略,这些人不明白宋一鹤的苦心孤诣,到处造谣他畏战惧敌,图谋何在?

说不定是受了流贼唆使啊。

“前线之事,瞬息万变,那些士绅怎么懂得这些事情呢?大人报国心长,用心深远,即便一般愚民不能理解,但想来圣天子一定能明了大人用意。”宋一鹤的一位族侄站起身来,拱手道,“近来大人守在四境的战术已产生了很大成效,汉东商旅稳固,黄、麻一带还有商民昨日献来万民伞,正印证了大人用兵之利。”

宋一鹤眉毛一挑,他知道丁启睿表现拙劣,督师位子绝对坐不了很久,之后秦楚豫三省督抚官职必然会有很大的变化。宋一鹤知道自己一个巡抚很难骤然跻身督师之位,而且他对现在被架到火上烤的督师也不感兴趣,但若有机会升任督臣,那么万民伞这个政绩还是很有用的。

“这真是好极了,黄麻商民知晓我的苦心用意,着实难得。”他抚须轻笑,更觉得坚持不出兵随州和李来亨作战,是对中之对的做法,“除万民伞外,还送来了什么?”

“回禀大人,除了万民伞外,黄麻商民还送来纹银八千两犒军,当地有名的一家商号恳德记,还特地准备了一副夏禹玉的山川图。”

“夏圭的山川图吗?”

“正是。”

宋一鹤对那八千两白银倒无所谓,可是夏圭号称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山水画水墨苍劲、淋漓滋润,可是大多数作品都不在民间,而是被收入皇家大内或藩王府库收藏。

一时珍品啊。

“嗯……这些商民近来可有什么不便之处吗?若有因兵事受损者,尽可以告知于我。”

商民送上万民伞属于明末一种比较常见的马屁套路,但他们连夏圭的名画都特地送来武昌,这肯定是有所诉求了。

果然,宋一鹤的那位族侄随即便说道:“大人,他们要申诉在乡宦绅梅之焕的不法之事。”

“麻城梅之焕?”

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五十三章 顾君恩第四十五章 山阳县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十七章 强攻屏风寨(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辖区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十章 狼真的来了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三章 李天下第二十章 郝标骑兵第二十六章 洛阳春光好(三)第二十八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闯军大东征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八十章 乡官体制开始动员第一章 幼辞在开封第六十章 反对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一百章 东方既白,大顺中兴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二十五章 尽入我彀中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六十五章 随州牧第七十三章 雷霆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一)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一章 义王的实力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帅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九)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十五章 身后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七十九章 华南海盗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六章 裕州人第七十四章 给晋王算一卦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来水师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四章 节帅幕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五十二章 陕西遭了二茬罪第九十四章 大行不顾细谨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二十四章 李来亨的处置第八十九章 校场练枪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二十九章 洛阳春光好(六)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第十六章 五军第六十九章 刘芳亮畅快出城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总动员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三十七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华的大家庭第十二章 两大寇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门员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见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