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

宋一鹤先是一惊,随即则又大喜,他对梅之焕的沈庄军早已是垂涎欲滴。现在是瞌睡遇上送枕头的,不管恳德记为首的这些黄麻商民和梅之焕究竟有什么前仇旧怨,反正宋一鹤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合适的借口。

他急忙询问道:“是为何事前来伸冤?本抚必为他们做主。”

宋一鹤的族侄显然也是收了恳德记不少好处,话语里是处处偏袒于恳德记,说:“据说是麻城一些乱民愚夫,听信了大人畏敌惧战的谣言,又听说小李贼攻破牛心寨后,下一步就要攻打黄麻,便四处传谣,闹的人心惶惶。”

“这与梅之焕又有何干系?”

“乱民虽愚不可及,但也知道没有朝廷、衙门的保护支持,就凭他们自己又哪里会是小李贼的对手?这伙人便焚香聚众,要写什么万人信,请朝廷拔擢梅之焕出任楚抚,以安靖时局。”

“哈!这是谁给他们的狗胆!”宋一鹤听到这里登时大怒,他最关心的就是头顶乌纱帽,别人造谣传谣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敢直接搬梅之焕来压自己?

这是何等狗胆!

是,梅之焕久历戎事,有在边关按抚军事的经验,可他宋一鹤守在四境,不也保住了湖广一时太平吗?不然黄麻商民为何送来万民伞?

这完全就是一小撮跟自己有仇的贼人啊……对,贼人!他们妄想楚抚换马,分明就是里通流寇,想败坏守在四境的用兵大局。

他心情大坏,真想立即向朝廷参一本,弹劾一番梅之焕这个退休在家也不安心的老贼,便让族侄立即把黄麻商民代表请来,要直接了解麻城第一手的情况。

送来万民伞的这位商民代表,正是恳德记的大掌柜萧维崧。

他奉李来亨的密令,利用红队和恳德记在黄安、麻城建立的商号据点,先是拱火,在幕后怂恿一些市民制造舆论,要请朝廷拔擢梅之焕换掉无能的宋一鹤。

等到舆论形成,点燃宋一鹤和梅之焕的矛盾后,再攻势一转,横跳到宋一鹤这边。借着送万民伞的理由,进入抚署,进一步策动宋一鹤直接对梅之焕下手。

萧维崧的策略是要驱虎吞狼,但核心则在于宋一鹤和梅之焕之间早有矛盾,即便没有人去推波助澜,他们最终也势必形成对立之势,而没有朝廷背书支持的沈庄军,本质上一样会危及到崇祯的统治秩序,梅之焕又岂能长久安于其座呢?①

他今天头系方巾,身穿儒服,特地打扮成书生模样,文质彬彬,很给人好感。为了博取宋一鹤的欢心,除了那卷闯军从福王府府库里缴获来的夏圭山川图外,萧维崧还另外根据宋一鹤的喜好准备了一些从九江采购来的奇花异石,此时一齐送入巡抚衙门之中。

为了策动宋一鹤来对付沈庄军,萧维崧花费已不止万金。不过就像李来亨说的那样,“咱们只要把账记清楚,回头拿下武昌,这些钱财还不是照样拿回”,闯军做的实是无本买卖。

他面见宋一鹤时,先做出惶恐之状,伏在地上出首道:“还请抚台大人知晓,小人不过在麻城安心做百货买卖,孰料得一班乱民愚夫聚众闹事,焚香祷告,形同造反,又写成什么万人信,要请朝廷更替楚抚。小人一时激愤,便出言讥讽,这些乱民居然因此冲入店铺之中,焚烧铺面、抢去货物以千金计。”

“小人与梅之焕素未相识,可此事概因梅之焕而起,乱民捣毁商铺以后,还不许小人再到麻城经营店铺。小人只得投书沈家庄,请梅之焕出面调解,却为梅家赶走,事已至此,只能申诉于抚台,求得公道。”

恳德记在麻城的商铺被乱民捣毁是真,不过这乱民自然也是萧维崧自导自演,自己请来的职业无赖。

不过这些话落在宋一鹤的耳中,那就完全变成梅之焕自导自演,收买邑人大造舆论,想要抢夺自己的楚抚之位。

“本朝自来并无本地士绅出任本省之官的先例,天下间怎么会有愚民真的蠢到让梅之焕来做楚抚?这背后一定有人主使啊。”

宋一鹤眯起眼睛,做出一副情况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他身边的子侄幕僚们也纷纷点头,都说必是梅之焕在幕后主使,妄图要挟朝廷,索要官爵。

宋一鹤又感叹说:“朝廷近来多有召募义勇,以备勤王之议。我早听说梅之焕曾经上疏朝廷,说黄麻寨民多出劲兵,应申详约束,开导忠义,招徕豪杰,练成劲旅,以资剿寇之用。现在看来梅之焕的义勇练的不怎么样,这豪杰亡命之徒倒真是招揽了一大批。”

“招徕亡命,真是悖逆之人!”早收了萧维崧一大笔贿赂的宋一鹤族侄这时恨恨道,“若非蓄意谋反,梅之焕用意又是什么呢?大人,今早麻城那边还送来一封书信,说是小李贼攻破大别山山寨,兵锋已及至黄州府,沈庄军有意出兵恢剿大别山,要请武昌协助。我们早前一再催促梅之焕出兵,他都动也不动,此时却如此积极,难道不是有阴谋在怀吗?”

萧维崧也伏地磕头道:“前月梅之焕幼子成婚,参加婚礼的宾客竟然有数千人之多,这等威势真不下于任何朝廷疆吏。沈庄军兵力更有万人之众,随州小李贼兵不过数千,梅之焕讨之甚易,此时来书请求官军协力,确有难以理喻之处。”

郭君镇讨平大别山的山寨武装以后,确实对相邻的黄麻一带造成巨大威胁。附庸于闯军的一些山寨,还时常利用大别山南麓的掩护,进入较为富庶的黄州府内掠粮。

沈庄军作为保护黄麻乡里的团练武装,当然负有抗击闯军入寇的责任。只是梅之焕也知道湖广巡抚宋一鹤近来对他越来越忌惮,这才没有擅自行动,而是先写信到武昌做通知,却没料到这种做法反而更激使宋一鹤下定决心,要把梅之焕和沈庄军一起铲除。

“梅之焕的声势竟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宋一鹤听到萧维崧所陈梅之焕幼子婚礼上宾客数千人的盛况,立即感到自己对梅之焕低估太多。这人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楚抚之位,而是所谋甚大啊。

自古以来,乱世之中必有奸雄之辈,这个梅之散财结客,招募亡命,聚众万人之多。宋一鹤以己度人,绝不相信世上会有人散尽家产做这种无本买卖,既然梅之焕投入这么大,那他所图谋的就一定更大。

湖广兵力分守各地已很吃紧,如今又有这股十分棘手的小李贼纵横随州,确实是野心家趁势而起的好局面。

如果自己未洞见梅之焕的阴谋,傻乎乎将不多的抚标机动兵力调去黄麻,协助沈庄军恢剿大别山,被梅之焕偷袭一下,那可能霎时间三楚就要变成糜烂之局。

“可怕,可怕,太可怕了。谁能料到素有清誉的梅之焕,居然是个野心勃勃的活曹操!”

===========================

真实历史上的沈庄军即受到地方督抚大臣的打压,在梅之焕死后自行瓦解,余部汇入蕲黄四十八寨,最终被投降满清的左镇将领徐勇灭亡。

沈庄军是明末地方士绅的一次自救努力,但同清末的情况不同,朝廷从未给予士绅团练强力支持,等到崇祯十六年崇祯清醒过来,终于想要大办团练的时候,却再也没有时间了。

不过即便崇祯很早就能够给予地方士绅兴办团练的权力,也可能更早激化地方士绅和督抚官吏间的矛盾,造成如麻城梅之焕、东阳许都等等自带干粮者的悲剧性下场。

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一百二十一章 飞云桥南岸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三十六章 马宝临机决断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章 太原第九十章 二龙一虎第十二章 废两改元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十九章 阴谋改变不了历史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一十章 超过清廷的大顺诸将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二十一章 宋一鹤守在四境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四十一章 殿前军增援山东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四十章 再议老营改革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七十三章 大宁新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视的李来亨,无误第七十八章 刘国能自刎第三章 林猫猫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名台词第六十一章 中营宿卫骁骑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五)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声的开始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四十七章 开国无大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一百零九章 曹帅乱弹琴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十八章 建号封爵第三章 龙凤庙第九十二章 庆功宴(上)第一百四十章 苍髯老贼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难道归来尽列侯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给我翻译翻译第十五章 宇文免费补偿上一章过多的玩梗第三十九章 真定军议第二十九章 官军崩溃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怅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九十五章 闯曹军议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四十五章 辽泽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六十七章 军议(下)第六十一章 不见洛阳花(四)第五十四章 车骑关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二)第六十五章 入藏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九十四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二章 顾炎武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十三章 龙驹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