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

“绝北道!”

何洛会一转攻势,清军全线调整,陆续出现相当多的部队,往北面徐徐撤退。他们保持阵型,且战且退,并不给郝摇旗一鼓作气摧破敌阵的机会。

应当说博野之战,何洛会整体的指挥,显而易见出现了极端轻敌的问题,居然没有留下哨兵和预备队,用于应对身后的敌人。

他大约是认为闯军正在白沟河与明清联军大队兵马对峙,短时间内是无力南下的。殊不知白沟河战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李来亨和郝摇旗南下之快,完全超乎了何洛会的预计。

这才让闯军捉住战机,得以在博野城下,纵骑蹂躏,大掠敌阵。

这简直是后世荆州之战的翻版,只是敌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后世荆州之战,李过亲自率领闯军余部忠贞营围攻荆州,南明的何腾蛟则派兵驻守岳阳口,守卫闯军后路。结果何腾蛟撤去部队,不告而别,李过全然不知战场形势的变化,未做探骑布置,全力进攻荆州。

清军将领勒克德浑,于是率领精兵,火速朔江而上,利用何腾蛟不告而别的机会,突然抄击李过后路,使得攻打荆州即将得手的闯军全军溃败,死伤无数,主要将领的牺牲数量,甚至比山海关之战、潼关大战都要惨烈。

今天历史的位置却发生了交替,明军降将陈永福为李来亨守住了前线,明清联军却由于吴三桂、刘泽清诸将和阿巴泰的矛盾,迟迟未能重新发动进攻牵制闯军主力。

这一切情况的变化,使得李来亨能够从容南下,及时赶在博野城陷落以前,突击到了迂回清军的后路!

“天命在闯军!”

乱军之中,李来亨手持遏必隆腰刀一阵乱砍——遏必隆腰刀在清朝素有“祥瑞”之名,大将出征前常被皇帝御赐此刀壮行,而往往持刀往征的大将基本上都会遭遇惨败。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有所谓的卢妨主之说。可是当的卢到了刘备的手上,不仅没有妨主,还能跃马救主。或许不是因为昭烈有天命在身,而是因为从公孙瓒公孙瓒自焚,臣吕布吕布白门楼殒命,随袁绍袁绍郁郁寡欢,跟刘表刘表一命呜呼的刘玄德,本人就比的卢“祥瑞”得多。

如此说来,李来亨倒是真不必在意清朝传说中遏必隆腰刀妨主的故事了。

闯军铁骑横冲,竭力咬住清军的后撤部队,张洪亲持双刀飞入敌阵,往复冲杀。何洛会一边指挥大军北撤,一边设法调集兵力殿后截击,心中更加焦急如焚,近八千的真正满洲大兵,是绝对、绝对不能尽数覆灭于此啊。

何洛会还在城墙缺口那里浴血奋战,浑然不知身后局势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何洛会也只会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上演一出不告而别的滑稽戏。

“撤啊……往北撤走啊!”

清军结阵往北移动,为免在撤退过程中被闯军骑兵突然冲破,八旗兵的行动相当谨慎,撤退速度可说是徐徐缓慢。

何洛会这点考虑得倒算周全,可这也给了郝摇旗从容布置截击的时间。他迅速调整闯军的步骑阵列,除了张洪率领一支精骑部队在敌阵里横冲直撞以外,郝摇旗自己又和李来亨统带闯军主力,往清军的东北侧移动,一边调整战线,一边迫使何洛会只能往正北方向转移。

郭升早已率领闯军二千骑骡步兵中的一千人,在博野城北道上严阵以待。当郝摇旗纵兵狂击清军后队的时候,郭升就命士卒们用竹筐装填砂石,再插以鹿角,因为大雪覆地过深,不便掘壕,士兵们就堆雪成墙,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绝北道”防线。

闯军防线上虽然只有一千名步卒,可是经过郭升极为严密组织,所有将士都严阵以待,做好了万全的战斗准备。

清军则是一波一波,徐徐撤至“北道”附近,即便何洛会调度严整,也难以在瞬间形成强大的合力。短时间内既然不能冲破郭升布下的这条阻击线,数量庞大的八旗兵就在后撤的过程里,被迫顿兵闯军防线之下,与辅国公博和托相同,陷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地步。

“流贼兵怎么这样善守?洪贼欺我过甚,北归以后,必诛此獠!”

在谭泰、鳌拜、李国翰、遏必隆以后,何洛会也升起了大为洪承畴所欺骗的恶感。他怒火中烧,对郭升的这条阻击线毫无办法,好不容易徐徐整队后撤的清军兵马,不意为这条防线所阻,一下子进退失据,士兵们全都乱糟糟地挤成一团。

正在后面跟进追杀的闯军骑兵又迅速追到,前后夹击,势成将亡,何洛会心里泣血,紧紧握住刀柄,只好同博和托一样,身先士卒,带头奋战,拼命要把郭升的这条阻击线击破。

八旗兵中从来不缺少以一敌十的勇士,在何洛会的激励下,又有许多满洲人冒着闯军步卒大刀长矛的砍杀,将雪墙用力推倒、将鹿角劈开,奋力突进。

因为清军在局部上还拥有一点小小的兵力优势,所有人为了成功撤出战场,也爆发出亡命的攻击力量,居然还真的突入郭升阵中,横刀大击,把闯军步卒杀伤不少。

何洛会几乎产生了清军能够全身而退的错觉,但郭升也是宿将出身,他即便指挥明军的时候,在腐败的财政后勤支持之下,阻击入关清军,尚且能够有所斩获,更何况现在粮秣器械齐全,麾下闯军又皆士气高昂。

郭升举起大刀,亲自冲到雪墙附近,居高临下砍杀八旗兵,带着身边的亲兵们稳住阵脚。剩下的闯军步卒也都竭力反击,和清军在防线两侧展开激烈争夺。

八旗兵一时难以寸进,从后方撤来的人却越来越多,大量士兵被堵在闯军防线前十分狭小的一块区域上,组织越发困难。空间逼仄,清军又渐渐丧失了机动迂回的余地,何洛会纵有通天之能,这时候也再难以恢复八旗兵的秩序,局势彻底失控。

当李来亨和郝摇旗率领闯军骑兵赶到的时候,更加加剧了清军的混乱情况。八旗兵的精神、意志、士气,终于走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所有人都在互相推搡着、挤压着,化开的雪水把地面变得异常泥泞,许多满洲人都摔倒在了雪水和泥水里面。

他们沉重的铠甲,这时候成为了一种可怕的负担,压得士兵们喘不过气来。何洛会的一名护军,用力向前跃进冲杀,可他的双腿很快就陷在雪地,积雪一直没过他的膝盖,沉重的铠甲再向下一压,就使得他全身的动作都迟滞了。

闯军步卒抓住机会,居高临下,用鸟铳和长矛反击,就像是割取稻草一样,轻而易举地杀死了许多以一当十的满洲勇士。

何洛会完全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倒下的尸体,每一具的尸体背后都代表着一个满洲人的家庭。他即便回到盛京,这些战死者的家属,也将会把何洛会撕成一块块碎片的。

第四十六章 风起潼关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节帅(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败,悉在吴三桂第三章 满洲入寇(下)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一百八十二章 噫!我中了!第六章 六尚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维二十六章 岁入第九十一章 弹道学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气可用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二十二章 吾乃官军敌为贼第九十四章 疑云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后一战(七)第四十七章 流贼投降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杀掉李来亨啊第四十二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骁卫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二十四章 席卷黄麻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六十二章 添乱小能手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后一战(八)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飞驰第二十五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三)第二十五章 沈庄军的末路第八十四章 李来亨用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山东起义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复仇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六章 营田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零四章 官军炮火(三更)第七章 左镇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二章 满洲入寇(中)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南阳公经略关中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疯了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五十一章 蔺营换装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七十一章 与明争天下,实与流贼角第二十七章 洛阳春光好(四)第七章 何去何从第三十三章 李来亨政权诞生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银子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四十七章 李来亨的秘策(四)第九十八章 上蔡乱局(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闯孽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五十九章 井陉道上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十七章 无派第六十章 反对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妈罗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