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千骑劫营

洪武九年,潼关关城向南向西扩建二十里,把麒麟山、凤凰山、笔架山、台山和象山都囊括在城中,并建有东门、西门,南分上下南门,北分大小北门。东西门与大北门上筑有高高的城楼,又叫门楼。

此前大顺军接管潼关以后,对于秦军时期残破失修的关城重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但整体来说还只是修修补补,没有太多大动作。

等到因为杨承祖、吉珪叛变,大顺军被迫撤离陕西时,李来亨已经预料到潼关将会成为大顺军和清军西线战场的最重要据点,因此立即不惜工本,加紧对潼关关城进行修复和改建。

罗戴恩虽然年迈了,但曾经的曹营大管家,今天还是同样有条不紊地主持好了修缮潼关的紧急任务。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大顺军在临黄河的北面土城墙上砌了砖石,并兴建南北关楼。南面山岳岿巍,北面黄河浩荡,中间通道被城池填得严严实实,守军的枪炮也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

马进忠不愧于他那被李来亨称为“长跑将军”的美名,他固然在“转进”时跑得快,如今在进军时同样行军飞速,最先带着部队赶抵潼关。

马进忠看到黄昏下的关城已被一片烽火笼罩,血色的昏光耀出一圈圈的光斑,数不清的箭矢和炮弹打在关城突出的城楼上,溅射起大量飞石。

“赵将军!是虏兵来攻了吗?”

赵应元将关门打开,接应援兵入城。他也是曹营所剩不多的老将之一,如今不仅身为大顺五军野战军中殿后军的制将军,而且还被李来亨晋封为鄜侯。

地位尊崇,还胜过赵应元过去在曹营的时候。

现在曹营的余部,大多被编入由光中天子李过后营改编而来的殿后军中,高一功任殿后军的权将军。除了罗戴恩、赵应元、马进忠守潼关,李玮群守陕州外,高一功还带着马重禧、张洪两部守在洛阳,随时进援。

赵应元对正在试探性攻击关城的清军,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威胁。不过考虑到清军始终没有出现的主力部队,赵应元还是愁苦地说:

“攻城清军是以吴三桂所部的汉军为主,看起来并未有大军强攻之势。可据我所知,清军兵力还有近三十万之数?怎么既不扑来攻潼关,据说也没有猛攻太原,那么敌人到底在哪里,想要做些什么?

真让我费解了!”

马进忠这才松了一口气:“潼关关城无忧,这便是一桩好消息。至于清军主力到底在哪里,这是参军院和兵政府考虑的事情吧!我想敌不动则我不动,晋王殿下自有方略。”

西面的关城城墙上,又发生了一些激烈的战斗,清军部分兵力抵近城墙布设枪炮,密集的火力猛烈地扫到城墙上面。

若非潼关守军陆续得到了湖广方面运来的红夷炮更新装备,这时候就将要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了。

罗戴恩年岁已经很大了,他花白着胡子,李来亨本来已经许诺让罗老叔退至二线,甚至可以到湖广安享晚年去。

但罗戴恩自己感到陕西的丢失,一大半的责任在于曹营。他出于愧疚的原因,坚持留在潼关作战,以一介老翁的身体赶到城头,亲冒矢石地指挥守军发动反击,在战斗激烈时,罗戴恩甚至还自己拿起强弓硬弩和鸟铳还击虏兵。

后面慢慢赶到的李玮群所部,他的兵马属于楚闯嫡系出身的一支精兵,比之罗戴恩、赵应元的曹兵和马进忠的湖广新军,军备、训练,都要更为完善。

李玮群到达关城后,也带着亲军卫士赶上城头。他看到须发花白的罗戴恩还在卖力作战时,急忙就想劝这位大顺朝的“外戚”下城休息,却被罗戴恩反斥道:

“我老了吗?未老矣!小子你好好看着。”

说罢,罗戴恩便抓起硬弓,搭弓引箭,迅速射出一发飞矢,正落入抵近射击的清军铳手之中,溅射起一点血花。

李玮群见状,立即叫好道:“老将军身手远过于我,守得关城不成问题。”

此时因为黄昏已到,时间来到了傍晚左右,远方的太阳渐渐落进了群山之中。守军诸将都感到清军大约是不会再发动袭扰性质的进攻了,那些抵近到城下轰击的清兵,也都大大退却了好几步。

但是罗戴恩,或者其他顺军将领,虽然军事经验相当丰富。但他们的军事经验大部分都来自于流寇生涯的运动战,对于坚守城池要塞的作战方式,经验其实谈不上是多么丰富的。

被罗戴恩留在潼关的两名明军降将高汝利和王良智,高汝利也是农民军出身,对守城同样说不上多少经验。不过王良智却是根正苗红的西北三边边军出身,他看到吴三桂手下清军退兵的阵列与动作,便疑惑地说:

“清军似乎是要扎下营盘,准备长期攻城了?”

赵应元对高汝利和王良智这两位随风倒的软骨头很看不上眼,他还专门派了一部分亲兵随时盯住他们二人,免得高汝利、王良智又做出背叛大顺的举动。

赵应元对王良智的话,不屑地讥讽道:“区区数千兵还想攻潼关吗?吴贼倒没有你的胆子大。”

但是很快,李玮群就敏锐觉察到了不对。他听到了空气中传扬的马蹄声,感受到了大地的晃动,在远处显然正有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正在前进着。

李玮群看着渐渐黑沉沉下来的关中大地,咬牙道:“老将军,赵制帅,东虏似乎真的增兵上来了。但是规模到底多少还看不出来,让我带一队轻骑趁夜色去窥探一番吧?”

李玮群话中的意思何至于是带兵侦查一下敌人的具体兵力,而且很显然的,他还相当有意愿准备趁敌人立足不稳的机会,尝试一下夜袭和劫营。

潼关守军名义上的统帅应该是殿后军的制将军赵应元,但他的资望远不如曹营元老罗戴恩,所以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罗戴恩手上。

老将军沉吟片刻后,便问道:“你要带多少兵马?”

李玮群回过头去,看了看自己从陕州带来的兵马——这些战士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随州人,多数军官也都是随营学堂和随州、襄阳讲武堂里走出来的年轻人,流民、难民出身者,自耕农平民出身者,绅商出身者,各占三分之一。

看着这些年轻、自信、英武又从容的面孔,李玮群的胸膛中也立刻被一种信心所充满。他拍拍胸脯,斩钉截铁地说:

“千骑探营……若有战机,我当趁虏兵立足未稳之机,先为大家劫营,一试敌人的兵力究竟多少,一探吴三桂的兵锋是否强悍。”

城下那些从随州和襄阳远道而来的战士,他们中的多数人都经历过砀山、白沟河和深州的三场硬仗,不要说是吴三桂的关宁兵,即便是所谓的“真正满洲大兵”,也并不放在这些青年军官们的眼中。

士兵们虽然刚从陕州、灵宝一道奔至潼关,可是体力依旧充沛。每个人都在李玮群的话后,高举起手牌和兵器,大喊着“千骑劫营”、“千骑破敌”!

高汝利在多年前李自成第一次兵败时,就背叛了大顺军,接受了洪承畴的招安,成为了明军的一名将领。

如今李自成已经死去了,洪承畴也已经死去了,可是他高汝利却还活着……耻辱的活着。他第二次背叛了大顺军,在李自成死后跟着杨承祖、吉珪掀起叛乱,又在李来亨的雷霆万钧之下,狼狈地又一次归降。

高汝利的反复无常,将他从一个多年前曾经跟随李自成围攻成都的义军老帅,变成了一个被赵应元严密监视起来的小人。

如今看着这些顺军新生代战士自信的面孔,高汝利的心里,也满被羞惭的心情所填充。

他捂着自己的脸,低下头,低声叹息说:“这么多年来,我到底都干了些什么?真是对不起老掌盘,对不起老闯王和先帝……唉!我错过了些什么啊!”

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兴大明啊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一)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七十五章 洗甲北舞渡(五)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呕血三升第九十二章 解决革回两营的办法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三十四章 两班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八十五章 请君入瓮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栋第一百二十章 阿济格东路军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来亨的新防线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九十一章 高谦日记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章 不见洛阳花(三)第一百零一章 崩溃的吴三桂第三章 龙凤庙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四十章 孙可望第三十九章 小虎队第十一章 随营学堂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六十八章 南水门第一百八十六章 九王,降了吧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远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七十八章 宁武关只打了两天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兴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无敌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三十五章 元戎与花头第十七章 无派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营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十三章 复套与捣巢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态,大顺卫生运动第八十五章 不死于贼,必死于法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银弹打天下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炮齐发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阳(二)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二章 千人诺诺,数夫谔谔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五十二章 搜杀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章 囚车行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四十六章 绣衣使者出奇算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四十四章 小虎队的初战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八章 熊耳山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三十六章 约翰王孙可望第九章 牛相第七十八章 宁武关只打了两天第九章 竹溪突围(上)第一章 满洲入寇(上)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六十七章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六十二章 东虏真是太弱了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一百零六章 少虎帅破阵(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贞营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