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楚闯的骑士

夜色宁静之中,却带着一丝令人感到可怕和忧惧的氛围,潼关关城西侧外的黑暗深沉如墨水晕染一般,让人捉摸不透。

古时的夜晚不同于现代被各种光污染渲染过的夜间,士兵们举目张望的景色,并不仅仅是月光下淡淡的幽暗,而是真正像被黑布遮掩住的一片漆黑。

简而言之,在现代充满光污染的夜晚中,可能黑夜经常不是那么的黑,但是在古代,夜晚的能见度可以说是相当的低。这种夜色的黑暗给了军队奇袭劫营以极大的隐蔽效果,但同样会使得夜袭部队处在一种同等脆弱的地步里。

李玮群从大别山中的一个山民孤儿,到前往楚闯军中的随营学堂一边学习军队作战的常识和战术,一边跟着楚兵征战湖广各府,直到如今,历经砀山、白沟河、深州三场大战,虽然未能参与最为激烈的获鹿一役,可是也同样积累起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最重要的是,李玮群三度跟随晋王打败了满洲八旗兵,在他的世界观里,清军并不是过去明军眼中那种不可战胜的怪物,而只是一个从自己接触以来,已经连续三次战胜的、不算特别可怕的敌人罢了。

从关城列队鱼贯而出的精锐骑兵,大约有七百余人是来自湖广的楚兵精锐。

这些荆楚骑士,其实大部分人只有两年左右的骑兵作战经验,比起自小征战沙场的满洲骑兵、老于边事十余年的关宁铁骑,在作战经验上差距是相当巨大的。

但他们年轻,自信,从容,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由战无不胜打造出来的必胜信念。七百余人的骑兵队伍里,军官数量却多得让罗戴恩、赵应元都感到吃惊,连受明廷招安以后老于明朝体制的高汝利,还有本来就是川兵副将出身的王良智,都为楚闯骑兵的军官比例感到吃惊。

当然,按照李来亨的设计,这些负责控制骑兵组织和约束冲击队形的基层军官,应该称为骑兵士官更为准确一些。

这些骑士的装备、训练、战术形式,都不同于明朝边军、满洲骑兵甚至是一般的农民军骑兵的作战形式。他们皆采用了楚闯三堵墙的密集冲锋作战形式,只是这种形式,能否在夜袭中同样发挥出威力来呢?

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李玮群对自己的部下却具有十足的信心,虽然他的沙场经验还称不上多久,可是密集又激烈的两年战事已经锻炼将他锻造成了一块良好的材料。李玮群明白楚闯骑兵依靠士官数量的优势,在“组织度”上相比任何骑兵部队,都占据上风——这种上风,一定比之个体的武艺的优势更为重要。

特别是在夜袭之中。

除了七百余名楚闯精骑以外,参加夜袭的部队,还有马进忠麾下的三百余名骑兵。马进忠的部下里大部分都是跟随郭君镇北上的湖广新兵,他们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军事训练,但是严重欠缺实战经验。

另外还有一部分士兵,则是马进忠跟随李来亨、罗颜清平定关中叛乱时,招抚的曹营、秦军余部。这些士兵多是西北叛军降卒中的精锐,作战经验丰富,武艺也均在水平线以上,只是组织度和士气恐怕不能和楚地骑士相比。

千余精骑,皆是精挑细选的勇锐壮士。李玮群担任军前排阵指挥之任,他横槊马前,凛然的少年英气,让顺军将士们联想到了保定公刘芳亮和平定侯张皮绠。

马进忠出身起义军资深豪帅,又跟随左良玉多年进剿曹、献,如今也只是和李玮群地位相同,一样担任威武将军。

而且因为李玮群的战功,他的地位还较马进忠更高一点。

但马进忠并不气馁,自从他跟随郭君镇北上增援以来,就知道湖广的楚闯,一定会慢慢成为大顺军的中流砥柱,自己只要紧紧跟定晋王,前途一定是将会充满希望的。

事实也是如此,他跟随李来亨、罗颜清平定关中叛乱以后,算得上是完全洗白了自己过去跟随左良玉残民以逞的黑历史,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了楚闯嫡系,未来的道路当然将会是无比宽阔的。

马进忠勒住缰绳,命骑士们偃旗裹甲,钳马衔枚,列好整齐的队形,跟随在李玮群的身后:

“我们还举火吗?”

李玮群看着灯火通明的潼关关城,再看看一片漆黑的关门大道。他本来想让骑兵队伍首先举火前进一段距离以后,再熄灭火把,窥探敌营,伺机发动袭击。

但李玮群又想了想,决定更加保险一些:“熄灭火把吧!”

罗戴恩尚有些担心,他重新向李玮群和马进忠二将说道:

“你们率兵前去窥探敌营,如果没有好的战机,或者敌人的援军已经抵达,便千万不要再冒然夜袭了!”

不等马进忠回答,李玮群便笑道:“老叔勿忧,我们速速回来。”

他向士兵们沉声喊道:“衔枚夜袭,不可放过任何一丝战机。走!”

李玮群一声令下,大队骑兵立即冲驰而出。暮冬时节的关西树木已经落光了树叶,枝丫上只有一些白色的积雪被战马的四蹄所震落。

雪花飘忽而下,若即若离,在夜中尚未惊起丝毫波澜,便瞬间被飞腾而过的战马踏碎在了烂泥之中。

留在潼关的守军们都有些紧张,罗戴恩对李玮群那种过于跳脱和自信的作风有些担忧,他知道晋王手下那些年轻的楚闯军官,作风大体都是如此。

这些人面对强悍的八旗军依旧能够这般从容自信,当然也是一件好事。但若是自信过度,变成了冒险,可就大大不好了。

赵应元和王良智也都是如此,赵应元听了王良智说明了关宁军夜间巡逻的纪律规定以后,更为担心,在李玮群出发前,又连番劝说,让他一定看清楚战机,如果没有极为绝佳的战机,千万、千万不要冒然发动攻击。

最好的情况,就是摸清楚清军援兵是否抵达以后,直接退回潼关来。

只有高汝利想起了许多往事,崇祯九年时他和过天星张天琳、中斗星高迎恩一样,都跟随李自成进军四川。当年他们联兵一处,先破陕西通往四川的咽喉宁羌,接着攻克四川七盘关和朝天关,占领广元县。

仿佛如入无人之境,连克昭化、金堂、剑州、什邡、彭县、郫县、新都、西充、遂宁、梓潼、绵州,新繁、温江、江油、彰明、罗江、德阳、汉州等州县。

真正是所向披靡,甚至还在梓潼县境的百顷设伏,击毙了四川总兵侯良柱。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连克四川州县三十八座。

当年自己也曾是李自成的左右手啊!

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高汝利接受了明朝的招抚,从此走上了一条和闯营老朋友们截然不同的道路,并最终成为了今天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跳墙小人。

高汝利终于按捺不住,他背起战刀,拍马冲出关城,带着一小队骑兵跟上了李玮群和马进忠的队伍。

“我不能再错过什么了……让我一起去吧,这些年我都待在关中,长安、潼关附近的地理,顺军之中再没人能比我更熟悉了。”

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满口天话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厌弃我家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九十七章 联军末路(二)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七十一章 多尔衮的行踪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北道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圆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杀李来亨第五十章 革里眼第一百零二章 潼关防线坚如磐石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十九章 不见洛阳花(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疯狂辱多尔衮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编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尔衮的首级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九十七章 天下名镇第二章 惠世扬第七十二章 李来亨的大婚第四十八章 中夜决堤使南灌第八十九章 搢绅降为编户,衿佩等于仆隶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贼兵势,强悍至此第七十一章 洗甲北舞渡(一)第三十三章 洛阳春光好(十)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十二章 闯营的胜利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七十六章 丑陋的辫子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师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阵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宁军是大明柱石啊第十三章 清军俘虏第八十五章 随州的全面胜利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一百四十二章 传庭死,大明中兴矣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为誓第四十六章 伏兵山阳(一)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二十九章 自取灭亡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第一章 李公子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四十三章 爱新觉罗屯齐第七十一章 郝摇旗的三堵墙第五十七章 燧发枪成军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零二章 湖广大扩军第一百四十三章 登莱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来亨冲向微山湖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七十九章 夹河之役的第一胜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变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九十八章 方太师第八章 杀晋王,焚王府第一百零一章 陈永福增援上来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