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国之谋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历史可谓悠久。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诏改为青羊宫。

至明朝,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不复唐宋盛况,但其规模于蜀中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今日上千名来自顺庆、重庆一带的士人聚集于青羊宫,准备参加东王孙可望主持的“特科”科举。

这些人多数怀有二心,与蜀中密谋迎接王应熊大军入川的野心家们有所联络。但在西明大军的赫赫威势下,认为现在起兵时机还不成熟,又被孙可望的言辞所蛊惑,所以全都轻易地离开老家,来成都参加科举。

除了这些在乡里具有一般领袖地位的士绅以外,曾英、杨展为首的一批外地诸侯,也相继抵达成都。

孙可望给出的借口是调他们来入京听封听赏,再加上张献忠远出成都郊外亲自迎接诸侯的隆礼,都让曾英和杨展等人放松了警惕。

终于到“特科”科举举行的这一天了,青羊宫附近人潮汹涌,熙熙攘攘,上千士绅都握管持册,华服入宫。

曾英和杨展两个权倾一方的大诸侯、大军阀,也各自在上百名家丁卫兵的簇拥下,车仗隆重地赶来青羊宫观摩特科科举,并准备在科举结束以后接受孙可望的公爵封赏。

杨展字玉梁,是四川嘉定州人,崇祯十年武状元,白皙文雅,文武兼备,尤其精于击刺骑射。少年时参加童子试,主考官一见,就吃惊的说:

“这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

崇祯十年杨展去京城参加武科会试。临考前,皇帝宠信的一个大太监叫人牵来一匹烈马,在教军场叫阵:

“谁敢骑上这匹马,就保举他高中。”

众多的武举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因为这匹马体形高大,性情狂躁,四蹄刨地,直往前窜,一副凶悍难制的样子,两名马夫死命拽着铁缰绳,都立足不住。

这时一条大汉手持弓箭,几步窜到马前,抓过缰绳,飞腾而上,骑着烈马在教军场纵送回旋,往来驰骋,并且探身射出九箭,箭箭命中靶心。他边跑马边扬声高喊:

“我,四川杨展也!”

大家又惊骇又敬佩,从此杨展名震京城。

这个故事当然有虚构的成分存在,但杨展的武名在四川十分有名这一点是不虚的。他本是游击,不久又升任参将,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老家嘉定一带威望极高。

曾英的年纪则比杨展还要小得多,难怪人们都叫他曾公子。

他祖籍福建,随同父亲做官来到这里,不幸的是父亲病亡,曾英就留在了四川。他倜傥多才,心高气傲,仗义疏财,多有侠气,蜀中豪杰都愿意结交他。

曾英带着两个副将一起到成都,这两人都是他在巴蜀结交的豪杰,一个叫李占春,绰号“李鹞子”;一个叫于大海,绰号“于老虎”,都剽悍敢战,尤其是李占春,出手凶狠迅猛,有万夫不当之勇,深得曾英喜欢,认作义子,其实两人也差不了几岁。

这一行人马声威远隆,派头极大。孙可望带着另外三个兄弟以及张献忠的左膀右臂潘独鳌、徐以显二人,站在青羊宫的阁楼上,看着这些人慢慢走进宫中,嘴角终于露出阴寒的微笑。

刘文秀心怀仁心,犹豫着说:

“顺庆、重庆二府士人上千人,不可能人人都参与阴谋,我看不如将他们先行关押起来,待仔细审讯以后,再做严惩。”

李定国也忍痛地说:“确实,否则我们滥杀无辜,将得罪于蜀人。”

孙可望却阴冷地说:

“蜀獠难治,孤此次杀戮已经是证据在握,仔细辨别的确不错,可那样就能让蜀人怀德吗?我看未必。西营尊奉桂王朱由榔称帝,已经给足了明朝旧官好处和面子,可他们依旧受江南伪朝的密诏妄图谋害我等。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我辈治蜀,光用大肆的封赏是不足够的,现在是时候用雷霆手腕震慑一下蜀中豪强。如此宽严结合,刚柔并济,才能起到安定大局的作用。”

潘独鳌和徐以显二人都不是好杀之人,但他们此时也都赞同孙可望的想法。

潘独鳌就说:

“此并非蜀民畏威而不怀德,而是因为我大西军入蜀以来,仅以恩德怀柔蜀民,蜀民又见我等尊奉桂王,这才误以为大西军兵力寡弱,必须假明朝名义才能治理四川。

如今我们要在青羊宫大开杀戒,杀戮千人,就是为了要震骇蜀人,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徐以显也说:

“杀千人而救亿万斯民,此非屠也,实救民也。两位王子难道认为我们一直以怀柔治蜀,就能安定四川吗?这恐怕未必,到时候反而是蜀人中的有力豪强,将会趁我之弱,四处起兵,兵连祸结之下,杀戮惨痛何至于千人?

何况老天王是什么性格,几位王子都是知道的。一旦老天王感到被蜀人欺瞒诈弄,他的天威一怒之下,谁知道将会闹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今日我们杀此千人,才真正是为了安定四川的长远考虑。”

孙可望、潘独鳌、徐以显三人的话都很有见地,但李定国和刘文秀还是心有恻隐。他们二人都不再多言,只是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对于孙可望被张献忠封为东王以后越发跋扈专制的做法,也暗自感到一丝不满。

孙可望没有注意到李定国和刘文秀二人眼神中的不满之色,他看着楼阁下鱼贯而入的川东士人,拍了拍艾能奇的后背说: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了。”

艾能奇智谋有限,但勇力惊人,实在是孙可望手下最好利用的一枚棋子。他挎起大弓,豪爽大笑说:“好,我带兵去解决这些人!”

孙可望接着又令提督御营的王尚礼封锁成都各个城门,加强门禁,成都四座城门,各派一千门军,由两名都督统领,盘查行人。

凡城内要出城的,必须到兵马司递交申请,申请上要写清家在何处、有无家口,保长是谁、左右邻居姓名、前往何地、何时回城,一项不全,不予审批。如果至期不回,先拘左邻右舍及保长斩首,再抓出城之人的父母兄弟妻儿,不管老幼,一律砍头。

城外要进城的,经兵马司盘问明白,发给“准入证”,办完事后出城,查验“准入证”,确系无误后方能放行。如果不慎丢失了“准入证”,那就倒霉了,二话不说,认作奸细,立即斩杀。

当然如果是当日即能往返的,“准入证”就免了,只在脸颊上盖一个图章,到傍晚出城时查验,倘若图章被汗水沾染或不小心磨擦,看不清楚了,也要砍头。

孙可望最后密令提督皇城都指挥使窦名望说:

“带御营兵包围青羊宫,同时带人攻下曾英、杨展二人的府邸,劫持其家眷……务必挑选军纪严格的骁骑营老兵,攻下曾府、杨府以后,要善待他们的家人,谁敢骚扰、伤害二府家眷,立刻军法处死。”

窦名望身材特别高大,武艺高超,是西营中一员特别著名的勇将。

他最后叉手问道:“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孙可望沉吟一下,说:

“兵部侍郎龚完敬、礼部侍郎江鼎宏、礼部主事邹简臣……等人,皆涉及密谋。将这些人一概抄家,其家眷不分老弱妇孺,全部立即斩首处死。

对了,据王光恩所报,还有一个武举人武大夏在家中藏匿江南使者黄澍。此二人用小剥皮刑慢慢炮制。”

小剥皮刑是张献忠效仿朱元璋的剥皮之刑,发明的一种颇具创意的刑罚。

具体操作办法是:从脖梗到尾骨用利刃划一条线,将罪人后背的皮肤剥开,揭到两肩上,活像张开两翼的大鸟,然后赶到郊外,不许家人给予饭食,任其躲入古墓荒坟苟延残喘,慢慢痛饿而死。

窦名望看着孙可望好像在说家常事一般地说出这些话来,背脊有些发冷,但他还是说:

“臣领命。”

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六章 崇王吊宫灯第一百二十五章 溃围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六十二章 后勤策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历史第一百零五章 张国武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儿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四十二章 荒骨潜销垒未平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七十五章 崇祯的四字宗旨第一百零八章 闯军一诸侯(下)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十八章 后西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们干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五十九章 亡国之道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一百零二章 解围太原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飞云桥第一百三十章 毁灭满洲人第十章 竹溪突围(中)第二十二章 西宁公第七十一章 花关索(上)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三十一章 入宫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来亨在哪里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一百一十章 坑尽胡虏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十一章 龙沙谶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第四十四章 义送袁时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门之战以后第六十二章 山中岂桃源(一)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战(五)第八章 济南之屠第九十六章 鸟铳对轻炮第四十五章 雷霆一棒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一百一十三章 罗颜清绝不苟活于世第九十三章 汉东节度使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虏已入冢穴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一百章 扬武蓝第十四章 大义觉迷录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七十四章 鸡肋的巨人们第一百一十一章 监国、晋王第七十章 牛李党争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焕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来亨:多难兴邦吧第八十六章 绝地反击第一百一十三章 辅国公,对不住了第六十五章 朕不为寡人第七十七章 扑夷陵(三)第五十五章 东坡赤壁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第八十五章 雷厉风行李来亨第八章 英雄气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节帅(下)第三章 楚闯这一年第九十四章 闯贼残杀崇祯皇帝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一百一十一章 历史转动起来了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与烈日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