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后西明

长安落入孙可望的手中不过数月时间,但等到郭君镇出兵收复长安城时,大顺军民已经发现这座被杨承祖和吉珪毁去大半的城市,竟然已经呈现出了一股正在复兴中的勃勃生机。

林猫猫很受郭君镇的器重,她现在负责起了为天子和监国将来移驾长安而清扫修缮秦王宫的任务。

秦王府毁于杨吉之乱,但经过孙可望几个月的修缮,已经整洁许多,就同这座饱经伤痛的长安城一样,正在繁茂的暮秋时节中,显出一派春天似的生命力。

щшш ☢Tтkǎ n ☢¢O

“秦逆于行政治理一道上,岂非真有天才?”

林猫猫对城市行政管理的见识还很少,但她靠着出众的医术,经常往来军营之中,许多和西营作战而受伤的顺军老卒们,也很喜欢和这个小妮子聊天。

从这个渠道里,林猫猫知道了更多事情。顺军老卒对于西营看法大多比较客观,有些年纪大的军官,说不定还是经历过当年闯献合营作战时期的人呢。

大家都很佩服孙可望的手腕,对他干净利落地撤离陕西,为关中父老乡亲们留下一座完整的长安城,更觉钦佩。

“这比杨承祖那个狗崽子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南阳王待杨承祖如亲生儿子一样好,咱们罗王妃待他也好像亲兄弟一样,他是怎么做的?一把火毁了兄弟们的陕西老家!

下到地府去,杨承祖有什么脸面去见多年前死去的那许多曹营弟兄啊?”

顺军将士多陕西人,明末以来,陕西是天下间受动荡兵祸之苦最深的的确,许多年来俨然人间地狱。本来太祖进兵关中以后,人们都觉得大乱以后必有大治,复兴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了。

谁想见杨承祖一场叛乱,长安化为废墟白地,上百万民众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到了中原各省避难。陕西又被迫多承受了一年的战乱之苦,吴三桂和多铎入陕以后,更是高举屠刀,使秦人备受其苦。

后来孙可望盘踞长安,郭雄帅提十万王师驻足渭北的时候,许多秦人父老又觉得关中即将迎来一轮新的大规模战乱。

谁曾料到,顺西两军只是短暂交锋以后,孙可望就主动撤出陕西,关中局势迅速稳定下来。孙可望的撤离干净利落,长安城的治理井井有条,连林猫猫这样的东南人士见识以后都不禁感叹西明朝廷的这位东王见识手腕均十分过人。

更何况是饱受战乱之苦的陕西老百姓?

西营因此在陕西留下了一个较好的名声,连带着人们对张献忠、孙可望父子的印象都很不错。数百年后,到了第一共和国时期,当另一位东王杨秀清带着北伐军打到陕西的时候,还能在渭北制铁厂的旧址发现祭拜二大王的庙宇。

只是那时候,陕西人大多数都已经忘记了二大王庙里的两尊塑像是谁人了。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殖民体系解体以后,重获独立的呆迷儿共和国专门派遣使团到中国祭祖的时候,使团中的汉学家们才意外发现了陕西人经常祭祀的二大王,便是呆迷儿帝国的天王沙和东王沙。

当然,孙可望在西南兵败以后,辗转转战于缅甸、暹罗各地,收当地华人为军,以十万兵入寇印度,利用英国和莫卧儿帝国争夺孟加拉地区的机会,得以占据吉大港,在三角洲立国,中兴了西明朝廷,建立了后来被称为呆迷儿(大明)帝国的后西明,全盛时期统一印度全境,又和大顺在印度洋争霸一百多年,那便是另外一个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了。

不过对后来的中国人而言,他们对于孙可望的印象,更多还是来自于瀛洲省作家井上靖创作的那部小说《德里》。

书中讲述了顺孝宗末期废除科举以后,长沙府书生赵行德偶然在兴京(新长安城)救下一位呆迷儿女子。这位女子为了报答,送了一张前往呆迷儿帝国的通行证给赵行德。

对呆迷儿传闻很感兴趣的赵行德,便乘坐延平公司(即世祖时所封藩属国延平国,孝宗朝时为大顺收编为延平公司,为一拥有南洋贸易特许权的团体)的船只前往印度。

他在海上被马拉塔海盗抓住,由于船长很欣赏赵行德的才学,使他成为了海盗船上的会计。后来赵行德跟随海盗劫掠城镇时,意外救下了莫卧儿帝国末代公主兹鲁比娅,并与她一见钟情。

二人试着逃走却没有成功,后来海盗船被呆迷儿帝国的第二代东王沙孙征淇招抚,赵行德被东王沙看中,奉其命令前往德里(当时称为德天府)研究编制调和儒学、天主教和回教思想的《永历会典》。

莫卧儿帝国末代公主兹鲁比娅则被东王沙一眼看中,被要求进行政治联姻,用以笼络印度本土贵族。举行婚礼的当天,兹鲁比娅就从圣天王大教堂的穹顶跳下自杀,思念着公主的海盗船众人鼓动马拉塔总兵希瓦吉挑战东王沙。

一场悲壮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电影后半段马拉塔总兵希瓦吉身先士卒,高呼“杀东王”、“杀东王”的场面,被称为大顺战争电影史上的十大经典场面之一。

马拉塔战争结束以后,赵行德剃发为教士,创立了对呆迷儿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基督教长沙宗。呆迷儿帝国则在东王沙的治下,迎来了一个繁荣的盛世。

电影中扮演东王沙回忆中的孙可望一角的演员,为获得过两次东京影帝的西田敏行。有趣的是西田敏行还在“五个一·国剧工程”的《双雄会》电视剧里,饰演过天王张献忠。

除了扮演过呆迷儿父子两角外,西田敏行最为人所熟知的,恐怕还是在电影《获鹿大战》中扮演的顺世祖——当然此片由于影射李来亨在获鹿之战时按兵不动,对太祖的苦战见死不救,后来遭到保守派的广泛抨击,以至于遭禁,反而是呆迷儿人民联邦引进此片后,引发观影狂潮。

在光中二年的秋天,人们还预料不到西明朝廷的迅速崩溃,也预料不到孙可望的许多身后事。

但是随着李来亨对于西北顺军部署的调整,大顺军的许多野战部队正在向湖北和广西两省调集,孙可望却由于清剿云南土司的缘故,与缅甸东吁王朝陷入摩擦之中,西南的平衡正在继续向大顺军倾斜。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宫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四)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六十八章 大战的气氛第九十一章 大顺骑士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骑兵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十八章 士绅团练第九十五章 诛杀李自成第二十七章 换将第九十七章 东师出动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图鲁第三十六章 流动作战与根据地的条件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帅破阵(三)第二十六章 李来亨以手握日第十五章 强攻屏风寨(一)第四十三章 杨嗣昌的终局(七)第六十四章 徐徐为阵,夏风乱舞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辈分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一百章 何洛会多虑第六十六章 军议(上)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来了第二十六章 血战无名山(上)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第十六章 虬龙沟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十五章 老营改革(下)第六章 六尚第三章 闯营一小卒(上)第六十三章 山中岂桃源(二)第十七章 张皮绠归来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烂第一百零七章 闯军一诸侯(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八十二章 依旧大顺第四十一章 血溅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境白狐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七十二章 花关索(中)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军营第十九章 东西并进第六十八章 皇太极自有安排第七章 九江之战第二十二章 会师商州(下)第九十一章 李辅明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谁守第一百零三章 高斗枢怎么办第十四章 碗口铳第三十九章 杨嗣昌的终局(三)第五十六章 贺镇精骑(三)第一百零三章 长安议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六十二章 都营田使白旺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爷第六十章 从李双喜到张鼐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顺军万胜(二)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十八章 疯狂的田见秀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六十章 最后一战(六)第九十二章 宋和记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六章 纯良的双喜哥第七十六章 扫除绝域第十七章 无派第八章 着佃交粮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离解第九章 土改蓝图的第一步第九十章 方从哲第七十一章 大雪满弓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七十八章 黄河岿然不动第九十四章 阿巴泰在行动第七十五章 高达天下无敌啊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四十五章 李来亨的秘策(二)第二十三章 张献忠的天国建国记(一)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离保定第三章 龙凤庙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王李来亨第八十九章 不灭此胡,何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