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

一时间,在吴三桂还在阐述个人的观点之时,周围炸开了锅,已经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有人窃窃私语起来,压低着声音议论起来。

“这个吴三桂好不简单,不仅一身的功夫了得,考上了武举人,还有就是,年纪轻轻,居然就有如此非凡见识,可谓是真知灼见,真是人不可貌相!”

“嘿嘿...那是自然!你也不看看这个吴三桂何许人也?也不看看他是何出身?父亲就是辽东的将领,舅舅是声名显赫的祖大寿,耳听目染之下,对于辽东局势的认识,当然是远非常人所比,会比其他人了解的更加透彻。”

“而且,还不止这些,听闻,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就是武举出身,乃是天启年间的武进士,而吴三桂自幼习武,深得其父的熏陶,又有刻意的引导,有着这样的见地,也不足为奇。”

......

此刻,听着吴三桂的讲述,崇祯是频频点头,眸子里异彩连连,欣赏不已,青年才俊,不外如此。

翻开历史,早年的吴三桂,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还是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敢打敢杀。

奈何,沧海桑田,从军多年,深受其父吴襄的影响,渐渐地,也变得圆滑起来,凡是都将利己放在首位。

尤其是明朝将亡之时,李自成即将打到京城,从他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已经有着其父吴襄的行事风格,多是明哲保身,保住自己的性命为第一要务!

当然,有着现代者的灵魂,还是一个明末历史学家,“崇祯”知道,不管是吴襄,还是吴三桂,心性的变化,乃是受到当时的局势所影响。

吴襄,经历过广宁之战,亲眼目睹过辽东经略熊廷弼,被传首于九边,更是知道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作为一名武将,心性发生了转变,也不难理解。

至于吴三桂,更不难理解了,

死在崇祯手里的忠臣良将,何其多,吴三桂渐渐变得圆滑起来,凡是以明哲保身为主,自然而然地,也不难理解。

当然,即便是当时的形势所迫,依旧无法磨灭吴三桂的人生污点,不仅是叛国投敌,更是大肆屠杀汉人,仅此一点,将其贴上汉奸的标签,一点也不冤枉他。

很显然,附身于朱由检的身上,成为崇祯皇帝,贾亦韬的心性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将近一年的灵魂融合,更加适应了如今的身份,没有了研究者的书生意气,多了几分务实。

因此,对于此时的“崇祯”而言,并不在意吴三桂这类人历史上的后面表现,在意的只是,此时的他们,是否忠君爱国?是否会勇于杀敌?

最为关键的是,满腔热血的这些年轻,十几二十多岁,有着极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思想方面。

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态度,原因很简单,有着现代历史学者灵魂的“崇祯”,深深地知道,如果予以相应的信任,给予武将同等的重视,他们就会粉碎碎骨的报效国家,何谈叛国投敌?

士为知己者死,不外如此!

这些言词虽多,但却是在崇祯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等到吴三桂说完之后,崇祯轻咳了两声,以彰显自己的存在,进而总结性的说道:“吴三桂说得不错,如果每个将士都是奋勇杀敌,怀着誓死报国的决心,临死之前,也要拉一个敌人垫背,在辽东,朝廷何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如坠泥沼一般?”

“纵观朝廷数次北伐建奴,不仅仅是败多胜少,连连失利,还让建奴的实力越来越强,反而让鞑子获得了大量的物质和军事器械,没有达到一点将其削弱的目的,凡此种种,难道还不值得深思吗?”

点到即止,虽然崇祯没有再说下去,但最后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不禁暗暗猜测,恐怕辽东的水不仅浑,还很深,远没有那么简单。

毕竟,朝廷的数次北伐,征讨建奴,不管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是远胜于建奴,努尔哈赤能够逃过一次围追堵截,近乎有着覆灭的危险,或许还可以说是运气使然。

然而,一连数次如此,还越来越壮大,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远不是建奴狡猾、骑兵厉害能够说得通的了。

这个时候,崇祯忽然流露出回忆之色,颇为感慨地说道:“遥想南宋时期,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是,他们的总人口却是金人的数倍有余,即便金人再如何的善战,身体再如何的强壮,难道两三个宋人还打不过一个金人?”

南宋,只要是一个稍有学问之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朝廷?

整个南宋时期,就是汉人的一个耻辱记忆,一个屈辱的历史,往往是被当作反面教材,教训子孙,警醒世人,因此,也有有了最为刚烈与强硬的大明。

否极泰来,前有南宋的懦弱,对外族的卑躬屈膝,经历过元朝的严酷统治,才会有后来以铁血著称的大明王朝,最能说明汉人也有着铮铮铁骨,一样能征善战。

当崇祯提到南宋之时,无人言语,每个人都知道,此时此刻,它是一个敏感话题,映射的是皇帝的昏庸无能,皇上说出来,倒没有什么,一旦出自他们之口,可就变味儿了。

伴君如伴虎,众人还是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即便年轻、热血、张扬如吴三桂,也没有再大刺刺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南宋。

很显然,崇祯也深知这一点,从未想过能够得到众人的回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语气一顿,进而颇为强势的继续说道:“南宋苟延残喘的一百多年,但在朕看来,靖康之变时,居然还能安享于江南的繁华与富庶,就已经代表着,赵氏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这一刻,在众人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之时,崇祯的神情显得是那么的孤傲,散发着属于帝王所特有的气质,接下来的言语,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是那么的铿锵有力,使得众人心神为之一振,变得哑口无言起来。

“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一战而死,帝王更应该如此!”

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满天飞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五百零八章 “增强皇太极的实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无信不立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个念头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锅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四百三十章 舆论压力第四十三章 立军威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一章 寒冷的夜第三十章 洛养性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九章 不差钱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疯狂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筹码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积分制比武第二百九十四章 忧心忡忡的徐光启第七十九章 荒芜的良田第八十二章 遥遥跟随第二百九十三章 驰道第五百八十一章 马六甲海峡第四十五章 带头作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二百零一章 援军到来第五百一十八章 辽东局势大变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八十章 化名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委以重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毛文龙不再那么重要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骄女的不幸第一百六十二章 互市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四百七十七章 杀鸡儆猴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机第一百七十五章 监军的弊处第四百零六章 杀猴儆猴第九十章 三卦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点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俩(一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顿悟第四百三十九章 赐姓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五十一章 “爷”文化第八十章 化名第四十章 贾亦韬的要求第一百四十六章 灭天雷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五百零八章 “增强皇太极的实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库尔缠的猜测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二百二十一章 首位商部尚书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中交锋第二百四十五章 后续(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弊大于利第二百零零章 没有后路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驿站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之骄女的不幸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压第二百八十七章 战斗力飙升五倍第二百五十六章 天上一句,土地上一句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五十三章 意义非凡第二百三十六章 货币战争(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货币战争(六)第四百零三章下定决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八十二章 遥遥跟随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身份敏感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动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历史的手段之一第九十章 三卦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现第四百六十五章 筹码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