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卫所制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随着儒家文化涌入女真族,尤其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以来,汉家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风俗,涉及到统治的一些说法。

因此,受到汉人的习俗影响,女真族,尤其是爱新觉罗氏,也逐渐重视起祖先的坟茔,相信先人的坟墓位置,“居住”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后世子孙,给他们带来好运。

也就是说,祖坟的风水好坏,关系到以后的发展。

但是,后金还没有迷信到那种程度,真的就相信,祖先“睡”的地方,将会决定未来的走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真族只是将风水一说,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不甘于汉人之后,但在本质上,对于这种说法,莫说是雅希禅,就是库尔缠自己,恐怕也不是很相信,更像是一种心里慰藉,一种自我安慰,希望事情没有那种糟糕。

这一刻,两人的内心都很沉重,有着莫名的压抑感,实在是,库尔缠和雅希禅的心里都很清楚,即便是后金渡过这次的难关,可以应对多方之敌;即便皇太极的改国号和改族称顺利进行,能够缓和汉人对女真人的不好印象,但以后的情形,也是不容乐观。

蒙古族中的盟友越来越少,不是倒向林丹汗,临阵倒戈,就是为其所吞并,或者是投奔以兀鲁特部落为首的科尔沁部,亦或是归顺大明,未来的满清处境都是不容乐观。

尤其是,一旦东北的形势完全稳定下来,形成四方格局之态,其中又以大明最强,满清的情形只会越来越不妙,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微末小国。

东临鲸海(日本海),南面与大明的辽东接壤,东南是朝鲜,西面是科尔沁部落,西南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北方是茫茫蛮荒之地,天气极其恶略,再加上女真族本身的人口数量过少,实在让人想不出,未来的满清,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前途堪忧啊~!

一时间,想到这些的库尔缠和雅希禅,有一些迷茫了,深深地知道,只要东北的局势没有重大变化,东西两面都是交好大明的势力,满清终将沉沦,再次成为大明的疆域之一。

也就是说,在不远的将来,奴儿干都司将会再次重现~!

文华殿....

傍晚之时,晚霞袅袅,将大殿里映照地一片通红,而崇祯依旧是端坐于上放,而下方站着的却是卢象升,后者满脸的疑惑之色,尤其是崇祯抛出的一个问题,愈发使得他很是不解,有一些摸不着头。

“象升,朕准备废除辽东的卫所制,实行和关内一样的郡县制,你觉得如何?”

尽管心中疑惑,但闻听此言,卢象升还是心中一惊,面露难以置信之色,有一些呆呆地看着崇祯,转瞬又恢复了正常,沉声回应道:“皇上,臣以为,如果边疆也推行郡县制,而废除卫所制的话,实在有一些不妥。”

“这样做的话,虽然能够提高地方的自给自足能力,降低军队对关内的过于依赖,朝廷的财政压力也能少许多,但同时,也削弱了边境的军事化管理,相应的总体作战能力。”

“如若再有外敌大举进犯,边军的阻拦能力,势必会有所大幅度的降低,无法像过去那般,卫所之间,形成联防机制,无法快速地进行军事化部属。”

“因此,臣觉得,可以暂时保留卫所制,同时推行郡县制,两者并举,吸取各自的优点,从而加固朝廷的边防能力,等到边防完全稳定之后,再考虑裁撤卫所的问题。”

显然,崇祯早就有所预料,卢象升会有类似的回答,等到对方说完之后,再次问道:“可是,象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辽东同时推行两种制度,势必会造成衙门过多,职权的交织与重叠过于严重?”

“如此一来,先不说造成巨大的浪费,朝廷在辽东的财政开支将会大幅度增加,用于各种俸禄拨付,单单是各个衙门的办事效率,由于职务的重叠性,也会是极低。”

“因此,你的这种提议,看似汲取了两种制度的优点,却也使得辽东地方衙门的办事效率降低,各个机构种类繁杂过多,事情反而不美。”

有着地方的治理经验,当过大名府的知府,卢象升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两种制度的并存,势必会导致一些机构的职能重叠,没有必要存在,显然,卢象升提出这样的建议,有着试探之意,对于崇祯的这番话,自然而然地,反应也很平静。

“皇上,如果这样的话,裁撤卫所制,实行郡县制,势必要将那些卫所军纳入城防营之中,接受州府县的官员辖制,这样一来,恐怕会引起一些边境将领的抵触情绪。”

“像那些实行卫所制的边境地区,或者是东南之地,或是整个北方边境,亦或是西南边陲,虽无大的战事发生,如果贸然撤销卫所制,恐怕会引起边防的动荡,给敌人以可趁之机,骚扰边境。”

“而且,裁撤卫所制,乃是一个浩大的军事改革工程,若无详细的计划,若无足够的人力、无力和财力,恐怕所有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付诸流水。”

......

在卢象升滔滔不绝的时候,崇祯想得却是另一件事情,裁撤卫所制,只是他的意图的第一步,真正的目的所在,就是将军事与行政完全切割开来,成为两个独立的存在,互不干涉。

也就是像后世的那般,军队只负责防御,更加的纯粹,或者对外战争,武将不得干涉地方的行政,只听命于最高长官,高官,相应地,地方的官员也没有军权。

自然,如果真得这样做的话,进行军事改革,皇帝当然兼任高官,也就是古时候的太尉,明清没有这样的官职。

换而言之,未来的大明朝廷,在崇祯的改革计划里,不管是总督,还是巡抚,权力都将得到极大的xiàn zhì,要么是地方的官员,要么就是统帅军队的将领,而非是兼而有之。

从后世的各个国家的情况来看,之所以国家稳定,鲜有出现内乱,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在于,军政的完全隔离,互不干涉,而又互相掣肘与监视。9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六)第三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以蒙治蒙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将令第二百三十九章 货币战争(四)第二十三章 敲打(上)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下)第七十四章 “合适”的内阁首辅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气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六)第二十章 眼馋拍卖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七)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亿”和“兆”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移默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优势第八十六章 赴约第四百八十二章 制造无人区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奋的消息第二十六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零三章 尴尬局面第八十六章 赴约第六百零二章 启动后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阳谋第五百零一章 亦师亦徒第五百八十五章 决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考成法第四百零三章下定决心第六百三十五章 当务之急第二百三十七章 货币战争(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篇稿子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五十二章 不甘与庆幸交织在一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占尽优势第三百四十一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五)第六百零五章 第一受害者第四百二十一章 昭然若揭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恶魔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训斥第二百四十二章 货币战争(七)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第一百零零章 潜在的共识第五百九十四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场豪赌第五百四十九章 驻军库页岛的意义第四十六章 优先原则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气魄第六十九章 明之灭亡,在其自己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绑票打劫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双收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构图第二百八十五章 难言之隐第六百二十一章 抵触与亲近第三十三章 赤裸裸地绑票打劫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时机第二百三十五章 调查幕后黑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论付诸于实际第六百五十八章 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顿悟第三百九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第四百七十二章 太疯狂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形同第八部第五十八章 不该啊第三百六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八)第八十六章 赴约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难题第四百四十二章 掺沙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锐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烟”非彼“烟”第三百九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十七)第十一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最糟糕的情况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一样的反应第六百零六章 大难题第四百零零章冲突第四百六十五章 筹码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怜的税银第四百三十一章 敲打第七十一章 燧发枪和望远镜第三十五章 逼迫第三章 免除三饷(求收藏求推荐)第五百零二章 寻找多尔衮的踪迹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机第四百五十五章 占尽优势第四百零一章 最危险之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第五百二十一章 郁闷的汉斯·普特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