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徒有其表

当然,崇祯的心里也很清楚,再担心也没有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现在只能看老天爷的了。

毕竟,就算自己大明的主宰,也不可能左右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想让火车的试运营成功,它就能够成功,还是要交给那些工程师来做。

“好了,回宫!”

文华殿,崇祯刚刚返回后殿,屁股还未坐热,顺手刚从厚厚一摞的奏折中抽过一本,还未来得及翻看,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传来,紧接着,就是冷晓磊快步走了进来。

“皇上,好消息!”

“好消息?”

崇祯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眉头微微蹙起,随即舒展开来,眉梢更是轻轻上扬,喃喃般的继续反问道:“这才过去没多久,火车应该还在半途,还未到大名府,所谓的好消息,应该是其他事情吧?”

“皇上英明!”

冷晓磊已经来到了近前,先是恭维了一句,随后从衣袖里取出一本奏折,双手捧着递给崇祯的同时,语带兴奋之意,朗声说道:“皇上,潞王连同其弟宝丰王,联名上奏,请求朝廷收回藩王称号和封地!”

闻听此言,崇祯的面色就是一喜,心中暗叹,果然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崇祯已经接过了奏折,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展阅一下,想要看其中内容的同时,更是为了最后的确认,尽管知道冷晓磊还不敢糊弄自己,谎报消息。

忽然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崇祯手上的动作为之一顿,抬头再次看向了满脸笑容的冷晓磊,朗声说道:“去~晓磊,将周阁老给朕请过来!”

“是,皇上,末将领旨!”

尽管心中疑惑,有一些不解,为何现在要召周道登前来,一点也不奇怪崇祯对他的极为客气,还是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之间,抬腿就往外走,直奔文华殿南院的内阁而去。

“有些意思——”

崇祯很宽就看完了潞王朱常淓的奏折,一脸的意味深长之色,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合上奏折的那一刻,犹如呢喃一般,忍不住地赞叹了一句,透过窗户,深邃的眸子更是看向了远方。

显然,从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崇祯早就将主意打到了朱常淓的身上,将其作为自己削藩的下一个对象。

正如朱常淓所分析的那般,崇祯之所以瞄向他的原因有二,正是那两个,一是老潞王的累累罪行,搞得百姓怨声载道,陵墓的规格完全超出了一个亲王应有的标准,绝对是师出有名。

其二嘛,自然是因为潞王这一脉和皇室的血脉最为亲近,动起手来,那种震慑效果更强,更能让天下诸王有那种压迫感和危机感。

就在崇祯思绪翻飞之时,在冷晓磊的带领之下,周道登很快就来了,像以往一样,先是一番的寒暄与客套,再就是赐座,最后才是主题。

“阁老,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崇祯直视着刚刚看完奏折的周道登,神色很是郑重,似乎是觉得自己的问话过于模糊,进而又补充道:“你觉得,对于潞王和宝丰王,朕该如何处理?给他们怎样的一个待遇?”

显然,周道登没有想到,崇祯问得如此直接,问得如此迫切,几乎没有留给他多余的思考时间,因此,周道登也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面有思索之色,短暂地沉默了起来。

片刻之后,略微沉吟了一下,周道登虽然开口了,却并不是回答崇祯的询问。

“皇上,恕老臣直言,对于天下诸王,您有一些过于苛刻了,几乎到了十分严厉的地步,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

崇祯的眉头微蹙,随即舒展了开来,出于君臣的一种默契,并未插话,而是平静地看着周道登,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场白,对方后面还有话。

“像蜀王、秦王、唐王等藩王,属于皇族极为偏远的分支血脉,皇上这样严厉的苛责,尚还能理解。可是,像福王、瑞王等人,都是圣上的亲叔叔,若还这样苛责的话,就显得有一些不近人情了。”

似乎是看穿了崇祯的心思,心里想得什么,想要反驳的理由,就是在这个时候,周道登忽然转移了话风。

“当然,像福王这样的藩王,祸害一方,为祸百姓无数,使得百姓怨声载道,那样处置的话,并无不可,确实可以让人拍手称快,一正天下风气,震慑其他藩王。”

“可是,福王世子虽有一些罪责,却也不至于被剥夺爵位,以及那些福王子嗣,更不该深受福王连累,应该予以他们宽大处理,从而彰显圣上对皇上的宽大之心,那份血脉亲情。”

听到这里,崇祯终于有一些不耐烦了,对于周道登的这种说法,持有了这种观点,心里越来越抵触,不仅是因为,从灵魂上来讲,他并不能算是朱家人;

主要还有就是,“崇祯”的个人遭遇,就是被一群叔伯之类的所谓亲人害死。

更何况,有着后世历史学家的灵魂印记,崇祯更加的知道,明末农民起义之时,天下到处都是乱军之际,这些所谓的“皇室宗亲”,天下诸王,没有一个伸出援助之手的。

面对朝廷的财政拮据,军饷都发不出来,那些富得流油的天下诸王,没有一个慷慨解囊,帮助朝廷渡过难关,任凭那些粮食霉烂在仓里,就不肯拿出来,一解朝廷燃眉之急。

因此,对于周道登的这套说辞,崇祯很是不感冒,颇为的不以为然。

然而,就好像没有察觉到崇祯的神情波动一般,对于自己的言论嗤之以鼻,周道登的面色如常,依旧在侃侃而谈,述说自己的观点。

“所以,老臣觉得,就算是要削藩,要惩治天下的藩王,那些皇室宗亲,朝廷完全可以采用更加柔和的手段,更加平和的惩治措施,就拿潞王和宝丰王来讲,鉴于两者的良好主动态度,王府可以收,封地也可以收,但完全可以保持爵位,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亲王......”

渐渐地,崇祯的神色变得平和了起来,更是眼前一亮,犹如呢喃一般,近乎于是在一字一顿,复述了“徒有其名”四个字,脑海里一抹灵光闪过。

与此同时,崇祯对于周道登的观点那种抵触心理也随之消失不见,轻抚下巴间,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赞同之意。

对于那些不是罪大恶极的藩王,如果只是保留爵位,徒有其名,没有任何的亲王待遇,崇祯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对于朝廷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损失,只是爵位变得有一些泛滥而已。

第五十章 胆战心惊的李祖白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威第三百三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没有绝对的信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从中渔利第二百四十章 货币战争(五)第四百零七章 双管齐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试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阴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增一减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准备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赐第一百零零章 潜在的共识第十章 改革二十四衙门(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后续(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军队操练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应不正常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阴谋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一百一十章 酝酿阴谋第五百零九章 培养翻译人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辣火锅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对劲第五十一章 “爷”文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六)第五百九十七章 巨大的商机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种手段第五百八十章 也有一个条件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二百九十四章 忧心忡忡的徐光启第二百四十三章 货币战争(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俩(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林丹汗这条鲶鱼第四百八十一章 毛文龙的变化第一百八十七章 弃翰林院,转投皇家军事学院第三百零三章 孙元化的好意第四十四章 洪承畴的预判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好的感觉第六百二十九章 掺沙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试第二百六十六章 简陋的互市之所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九十四章 张扬而强势的郑芝龙第五百八十九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收藏求推荐)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筹码第二百九十六章 进展缓慢第一百八十五章 热门人选第九十一章 宋献策第四百零二章 触目惊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字之差第三百三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第五百六十九章 留有余地第二百九十章 董事会(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破坏了大明的根基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贸易顺差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虚而入的机会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开学典礼第九十九章 冷静....理性....第二百五十二章 东南形势第四百四十一章 更深层次用意第六百三十章 无形的气机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学院第六百二十章 国情不同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复辽东失地(五十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八)第一百六十章 变质的沐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六十七)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四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谈的相对重要性第二百零八章 制造混乱第四百八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名单第二百一十八章 鲜为人知的秘密通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荣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俩(一更)第六百二十七章 罂粟第四百七十一章 祈求和谈第二百六十章 没有那么简单第三百五十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战争(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八十二章 遥遥跟随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四百二十七章 两百万两第五百五十四章 隐元隆琦禅师第三百二十三章 收复辽东失地(七)第五百三十五章 为恢复最强时期的万能都司而准备第四百三十三章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