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机教官

一开始发展黄汉就本着善待工匠的思路,来到“虎穴”城的大师傅得到的月饷不低于“红旗军”营兵标准。

他们不仅仅得到尊重还会得到提拔的机会,已经有杨老实、沈存力、彭家旺等等十几个工匠得到了七品、从七品的军官待遇。

工厂还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勇于研发搞发明创造的大工匠戴大红花骑马游街的精神奖励,给他们记功、加月饷、给现银赏赐等等不一而足的物质奖励,有新发明的大工匠还是优先提拔的对象。

待遇好有人权的工作氛围人人喜欢,匠户们每天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生产,黄氏出品必是精品会成为企业文化。

离“虎穴”城十余里还有一座城池,那就是原抚宁卫千户所城。

现在也进行了修缮和加固,抚宁卫指挥使的衙门和参将行辕设在此处。

由于朝廷没有拨付维修卫所的费用,永平府也只是派了一些徭役,因此黄汉只修建了一座千户所城作为抚宁卫指挥中枢,其余的千户所、百户所城以及墩堡都被黄汉放弃了。

敌人来了靠分散防御顶个屁用,唯有集中兵力予以打击才能够力挽狂澜,卫城紧靠“虎穴”城,敌人敢来围攻,“红旗军”最少会让敌军留下五千人马。

朝廷来人的接待都是安排在卫城,朝廷派来官吏的办公地点也是坐落在卫城内,“虎穴”城是黄汉的私人堡垒,拒绝访客。

抚宁卫城和“虎穴”城之间有特意修建的大马路相连,宽度是官道平均值的三倍有余,现在路两侧的地皮暴涨。

许多商贾认为“虎穴”城和抚宁卫城人口多、钱多,而这两座城太小已经接近满负荷,两城之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池的外郭,因此纷纷买地皮造房子开店做生意。

见到这里渐渐地繁荣,生活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买卖东西又很方便,没有在城池里安家的老百姓也选择来到两城之间安家落户。

四月初,调拨的船舶经过检修保养后再次下水,黄汉开始训练所有的步兵、骑兵适应航海,还要挑选一些战马来适应乘船。

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经常乘船出海才能够让所有人马得到锻炼,经过多次尝试还晕船的兵丁只能放弃带他们出海作战。

黄汉特意带着船队赶去登州拜访师兄孙元化,送上了三千两银子的见面礼和一副黄金甲。

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的孙元化见到了师傅的关门弟子很是热情,他此时正是坐镇一方踌躇满志的时候,当然会提携小师弟。

听说“红旗军”要组建炮兵急缺教官他二话没说直接给了拂朗亚兰达、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彔四个弗朗机教官和二十个已经出师的明军炮兵,给了四门老旧十二磅炮用作教学。

但是他有前提,这些人去“红旗军”支教一年后还是要回登州。

黄汉知道孙元化巡抚登莱之时,辽人避战乱居山东者高达十几万,登莱的辽民恐怕要有六七万,如此之多的人口涌入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负担。

因为孙元化等等文官武将的做法跟黄汉投资厂矿、增加田亩安置老百姓完全不同,他们解决流民问题唯有靠朝廷下拨救济粮。

如果孔有德还是会如历史上那样祸害登莱,这些辽民一定会参与兴风作浪,此时能够弄走一些人口乃是做加法,大明会少了这些敌人,多出纳税人和兵源。

他跟孙元化协商,告知师兄如今抚宁卫的军户严重不足,自己搞了大量田亩需要解决耕种的人手问题。

孙元化的问题是人手太多,田亩不足,因为他也是士大夫,也是东林党员,他不可能下手去损害士大夫利益,况且登莱又没有被建奴肆掠损失人口,恰恰相反,去年春天还逃来了不少北直隶流民。

他当然知道北直隶被后金军掳走了不少老百姓,黄汉地多缺人乃是情理之中,他支持黄汉来登莱捞人,立刻布置总兵官张可大和副将张焘协助办理。

介于运力有限,虽然有登莱水师帮忙运输,黄汉回“虎穴”城之时只带回来一千户辽民。

接下来会有更多船舶参与去登莱运辽民,如此釜底抽薪即便孔有德为祸登莱也会导致大明损失下降不少,最起码黄汉搞回“虎穴”城的这些人会保住了性命。

四月底,红旗军鸟铳手进行了一次大比武,有三百铳手得到了一级射手荣誉,他们的制服左臂处会绣上金黄色的光荣花一朵,这个荣誉不仅仅是一份虚荣,还会给他们每个月带来五钱银子的加饷。

有六百铳手被评为二级射手,他们的左臂处秀一颗小星星,他们的月饷会多出二钱银子,有足八百铳手不达标,他们得到了月饷减发三钱的处罚。

以后这样的大比武三个月举行一次,优胜劣汰,一级铳手可以升成为特级,也保不准会降级为二级,不达标的铳手经过勤学苦练也有可能直接越过二级拿到特级的荣誉。

米尼枪已经出厂了七十支,极度重视这个大杀器的黄汉自己留下了五支亲自练习打放,也在亲自使用中总结经验提出改良意见。

黄汉在十三岁的学兵中挑选了四个孩子留在身边担任装填手,也算作亲卫。

这四个孩子分别是谷满仓的儿子谷如山、沈存力的儿子沈明,还有大工匠彭家旺的儿子彭怀义、老水手俞全佑的儿子俞飞。

剩下的六十五支米尼枪由宋鹏飞、赵坤在三百一级射手中再次优选六十人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是第一批米尼枪射手,上了战场会成为敌军将领的梦魇。

东江镇的总兵官如今是黄龙,此人乃是孙元化举荐,东江镇诸将也受登莱巡抚节制,黄汉请师兄给他去了信。

目的是跟东江镇保持联络,保不准“红旗军”会在适当时候经过东江镇防区去偷袭建奴,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接纳东江镇军民。

第三百二十五章:再接再厉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汤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四百五十四章:震慑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变第七百一十二章:窝囊废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五百七十九章:狮子搏兔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战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记着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过第八十九章:再来遵化第一百五十章: 闹大闹僵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还血第八百一十二章:真理永恒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启科学院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四百七十七章:维稳东江镇第二十五章:教育第七百七十七章:驱虎吞狼第四十六章: 追逐战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六百五十七章:杀奔山西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为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五百六十一章:以战养战第四百三十七章:争功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三百三十五章:景阳钟声第八百五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九章:哀其不幸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四面攻打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哗然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第七百六十一章:裂土封王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二百五十四章:舍命不舍财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六十八章: 报答第五十一章:先声夺人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九章:人体盾牌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一百四十九章:骂祖大寿第一百三十三章:点将第四百七十二章:冲滩登陆第三百章:跨海袭击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一百二十八章:圈套第一百二十二章:假戏真做第七百五十八章:辽海繁忙第五百四十一章:报皇恩第七百五十六章:势大难制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变历史第二百三十一章:既定战术第四百章:暗战第一百五十二章:杀祖大乐第九百三十八章:何处容身第二百五十五章:汉奸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五十章:孤城难守第六百四十九章:士气如虹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顺号第四百八十一章:皇帝惦记着第六百五十一章:可乘之机第七百二十四章:人喊马嘶第三百六十四章:劝降第四百一十四章:乌德沃特号第一百零九章:人体盾牌第五十章:“兵坚强”第五百四十章:一针见血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二百八十三章: 拥有氺营第八百四十六章:化为焦土第三百二十四章:杀俘第六百六十章:杀来了第四百零七章:船坚炮猛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发第四十七章:上贼船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纷飞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与掠夺第二百五十章:不离不弃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一百一十六章:剑指何处第八十四章:打马长安街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第一百三十三章:点将第六百零一章:转行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五百八十五章:干瞪眼第九百四十八章: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