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鞭长莫及

新官上任的东厂提督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刚走,王承恩进来请示皇帝。

那是楚楚今天下午来紫禁城串门子,遇见了坤新公主,高高兴兴告诉她东平侯信守承诺,准备接她去候府小住几天,届时东平侯会再次带她逛步行街去游乐场玩耍。

得到这个消息激动不已的小坤兴立刻去求告母后允许。

皇后原则上同意楚楚明天来接坤新公主,特意派人来请示皇帝。

当时东厂和锦衣卫的头子在御书房议事,王承恩把话记下了,此时来回禀。

见黄家又要接自己的女儿出宫玩耍,认为不妥的皇帝又觉得此时拒绝有可能挫伤了东平侯的善意,只得同意了。

坤新公主在一群人簇拥下出了紫禁城住进候府,黄汉抽时间带上一大家子陪着她玩了整整两个下午。

郑秀娥、楚楚已经多次跟着夫君逛街虽然高兴还不见得如何兴奋,年纪最小还没有圆房的妾室徐妙茹欢喜得满脸飞霞,一路上都在跟坤兴玩捉迷藏。

后来坤兴乐滋滋在楚楚陪伴下来到牡丹阁大学堂学习汉语拼音。

小孩子正是学习的年纪,坤兴公主又无比聪慧,又有一左一右坐在她旁边的徐妙妍、徐妙茹两姐妹烧小灶,坤兴用了仅仅不到一月时间就学会了拼读。

她喜欢黄汉的教学方式,喜欢听故事读新学,不肯立刻回紫禁城,一直到腊月十五母后派王承恩来接公主回宫,小坤兴才依依不舍走了。

这段时间和徐妙妍姐妹朝夕相处,也是两姐妹亲自照顾饮食起居,坤兴和姐妹花有了感情临别之时泪眼朦胧,一定要她俩经常进宫去看看。

黄汉送了坤兴一套刚刚加入汉语拼音的新教科书和许多好东西,黄汉甚至于想开金手指做一辆小号自行车送给她玩耍。

时光荏苒眨眼间又是新的一年,有了诸多“红旗军”将领得到实授,憨子在山海关终于完成了排除异己。

现如今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两个守备营和龙武水师完全是“红旗军”人马,兵额两万五千齐装满员。

黄沂州的宁远兵马加上协防的薊镇援兵营、游兵营兵额有足三万,宋鹏飞、王展鹏等等负责的金州人马报上的兵额只有一万五千,但是加上水师兵力,实际人数已经突破六万。

“红旗军”战列舰越建越大,现在的旗舰已经是拥有百门火炮,排水量达到两千吨的“九里台”号。

一千吨以上至两千吨排水量的战列舰还有七艘,如此大战舰,乘员水手、炮手和水师陆战队等等乘员高达七百余,这就意味着八艘战列舰上就有六千人。

乘员三四百、两三百排水量在五百至一千吨的中型战列舰如今有六十几艘,乘员五十人以下排水量不超过一百五十吨的小型战船多达五百几十。

其中有一半小吨位战船在长江执行巡逻、护航任务,他们也多次进入鄱阳湖、洞庭湖打水贼。

“红旗军”实际控制的薊镇兵额只不过两万五千,全给水师还差一万多。

朝廷即便点验证实了现有兵额也不可能予以承认,还会暴露了隐藏在金州和青泥洼、旅顺口的实力,因此接近五万正兵都靠体系内提供军饷,完全跟朝廷无关。

黄汉现在要给小五万将士们发饷,还要贴补七万山海关、薊镇、宁远三个总兵官下辖人马的最少五成粮饷,还有高达六万卫所军的装备和补助费需要用银子。

一年所费需要军饷不低于三百八十万两雪花银,需要粮食九十万石左右。

还好海贸外加打流寇、打后金军这两年收入不错,体系内各行各业的营收也好于预期,税收几乎是每年倍增,完全能够支撑得起。

良性循环的好处立竿见影,体系内人口达到二百余万,有三十几万户,人均拥有土地五亩。

平均三个家庭就有一户有兄弟、子侄是“红旗军”正兵。

这个家庭不仅仅从屯垦或者做工得到足以养家糊口的收入,每年还会多出三五十两银子军饷、军功赏的收入,经济条件可见一斑。

体系内购买力强大故而商业繁荣,这又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三产得到了良好发展。

黄汉在京师主导“崇祯大字典”的编纂收获了好大名声,许多原本针锋相对的御史、给事中纷纷偃旗息鼓,因为这些人担心被读书人骂得臭不可闻。

无他,东平侯出巨资编书意在惠及普天之下的读书人,此时给东平侯泼脏水,岂不是公然挑战整个士林。

况且自从来到京师,黄汉放弃了兵权安心做个逍遥侯爷,成天教书育人做学问,此时还跟有大功于国家的东平侯对着干难道是得了失心疯?

貌似编纂“崇祯大字典”大大改善了黄汉跟文官集团的关系。

如文震孟、温体仁、钱士升、张凤翼、侯询、薛国观、刘宇亮、孔贞运等等大员都经常来怡春院看看进度,慰问在忙碌的士大夫、仕子们。

这些身居要职的文官来怡春院都无一例外会留下吃饭,都会跟东平侯天南海北聊一聊,目的自然是增进了解。

年底,崇祯特意派遣王承恩、曹化淳来看望东平侯,给了不少赏赐,皇帝的态度群臣都明白了,知道东平侯只要不再领兵,荣华富贵和恩宠那是少不了。

曹化淳这段时间忧心忡忡,潜伏在锦州的锦衣卫传回情报,言辞灼灼祖大寿准备献锦州投降建奴,监军高起潜已经认了奴酋为新主子。

如此大事曹化淳哪敢擅专,立刻回禀皇帝,可是崇祯先是眉头紧锁,接下来又是长吁短叹一番,没有给予指示,貌似皇帝束手无策。

也难怪,鞭长莫及啊!调祖大寿回京师已经颁旨三次,人家置若罔闻。

派兵去围剿?派谁去?谁敢去?朝廷也腾不出手派几万人马去围困锦州。

况且祖大寿既然是叛国投敌,那么建奴岂肯坐视大明人马来锦州平叛?

最后变成锦州的祖家军联合后金军打来到锦州平叛的明军,恐怕有超过十万人马也未必能够吃得消被祖家军和建奴夹击。

第四百八十七章:微服私访第四十五章:忠义千秋第一百五十章: 闹大闹僵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八百章:两股坏蛋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刘宗敏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七十九章:首级市场化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枪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为荣第三百八十三章:布局第七百四十六章: 汉江省第六百七十五章:欲盖弥彰第二十三章:拉起队伍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五百零九章:饿殍枕藉第七百三十三章:无赖精神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雳手段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马越打越多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第八百八十二章:奋起直追第七百三十三章:无赖精神第四百零一章:猜忌第九百三十章:捣毁鹰巢第三百二十六章:继续北上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七百三十二章:开疆拓土第八百九十三章:东南亚第九百五十一章:击毙李闯贼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试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军第三百七十六章:弗朗机炮第六百八十三章:战意盎然第六百六十章:杀来了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四百三十一章:忠诚度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八十一章:凝聚力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第六百四十章:绕道伐明第三百七十四章:杀人比赛第四百零四章:馊主意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顾君恩第二百六十六章:青城大捷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为荣第五百二十二章:知恩图报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芦兵第三百三十六章:官升右都督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战第二百五十七章:蒙奸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第一百三十七章:空耗光阴第五百六十章:量力而行第八百九十八章:算无遗策第七百七十七章:驱虎吞狼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赃第二百一十四章: 讨要公道第二百一十六章:大闹怡春院第五百二十四章:忠义堡第一百九十一章:一声叹息第四百七十八章:杀光第七百四十五章:千刀万剐第一百八十三章:体察民情第九百四十七章:图穷匕见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广渠门第六百九十七章:浑身浴血第六百四十六章:谨慎小心第五百二十九章:不破不立第八百三十八章:汉威城第七百五十五章:流寇闹得欢第五百一十六章:崭露头角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快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野战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三百零九章:宣传很重要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响第七百二十七章:平辽第一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四百二十四章:夺岛之战第九百二十一章:传国玉玺第六十二章:天使来了第二百四十五章: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六章:莫以恶小而为之第四百八十二章:权衡、制衡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狱第九百一十九章:最漫长的一夜第四百一十九章:过洋牵星术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逻湾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四百章:暗战第七百九十九章:穷凶极恶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话第五百七十九章:狮子搏兔第二百九十七章:永平副将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第九百一十六章: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