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归师勿掩

何如宠亲眼验证了前年邸报上东平侯安民的办法,认为唯有如此才能够遏制饥饿,才能够减缓流寇蔓延。

他直接上书朝廷,直言不讳请天子委任东平侯进入南直隶剿寇,建议朝廷大力推广东平侯曾经行之有效的安民方略。

崇祯正苦于无人可用,见到了何如宠的奏疏后细读,认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再次下旨宣召何如宠进京入阁参政。

流寇都打到中都了,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此时再推三阻四就没有了担当,何如宠欣然领旨谢恩,他准备在中都调研被流寇肆虐造成的实际损失后不日进京。

新官上任的桐城县巡检罗名士亲自率领两个百总火枪手为何如宠提供保护,这二百余火枪手无一例外都是骑术好的存在,遭遇小股流寇绝对能够做到击溃敌人。

中都惨景历历在目,易子而食屡见不鲜,深深刺激了何如宠。

途径霍邱县、颍州之时又发现了两片跟周边截然不同的地方,向劳作的农民一打听,这才知道这里也是东平侯的人在默默无闻的奉献。

十几万人得到了“红旗军”的救济,不仅仅得以生存,还在忙着生产自救,他们发现来了朝廷大员了解民情,当然异口同声夸赞东平侯的善举,身临其境的何如宠感触甚深。

进入五月份,大明腹地的局势依旧没有好转,崇祯开始论证是否能够抽调山海关、薊镇、宁远人马前往山陕剿寇。

就在此时锦州出事了,旗卫为了获得金国凤的信任早日率领麾下人马投奔“红旗军”,在侦察到建奴有信使跟祖大寿联系之时果断出手。

他们配合金国凤的两个儿子成功抓住了几个汉奸,不仅仅搜查出祖大寿跟建奴私通的信件,还拷问汉奸得到了口供。

人证物证俱全,金国凤终于相信了祖大寿意图卖国投敌。

他立刻进行准备,这位将军过于自信,他以己度人,认为祖大寿逆行倒施不会得到太多明军追随。

无论旗卫如何规劝都不肯放弃松山城回归宁远,而是准备坚守松山请塔山南堡的“红旗军”打过塔山、杏山防线夺下说不定已经爆发内乱的锦州。

祖大寿哪里是吃素的,得知联络的信使被金国凤部抓捕后立刻公然判明。

他亲自率领锦州人马和已经回来的祖大弼部骑兵发动攻击,与此同时三岔河的一万建奴和鞑子也在阿巴泰率领下杀到。

祖大弼、祖大成、祖宽等等将领在宣大、山西随同建奴作恶,抢掠不少人口、牲口、粮食和金银财宝,杀了不少明军和汉民。

奴酋得到儿子豪格的奏报,获知祖大弼部已经在山西造反后毁关而出大喜,他更加放心了,认为祖大寿已经无法回头。

得到老子指示的豪格率领队伍回师之时大大方方让祖大弼几个率领本部人马和劫掠的财货、粮食、人口、牲口回锦州,豪格率领其余人马赶回盛京献得到的传国玉玺。

合兵一处的祖家军骑兵有了小一万,留下几千人守卫锦州,加上阿巴泰的骑兵出动了有一万六千,祖大寿还带了一万步兵参与围攻松山城。

祖大寿安排在如杏山、大兴堡、塔山堡、塔山北堡等等屯堡、城池驻守的明军也有接近两万,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以祖大寿马首是瞻。

“红旗军”需要驻防宁远、前屯卫、高台堡控制燕山进入辽西走廊的各条小道,不可能把所有人马都集中在塔山南堡。

跟锦州方面对峙的总兵力不超过两万,骑兵只有四千,凭借这些人马坚守防线,建奴来五万左右都能够确保守住。

但是要越过防线攻击拥有接近两万骑兵和三万余步兵的祖家、后金联军完全是找死。

获知松山守将金国凤被包围,黄沂州和杨国威等等“红旗军”将领都亲自来到前沿指挥。

当天,宁远方面一万余步兵依托山地向锦州方面实际控制的塔山诸堡发动攻击。

宁远明军意图很明确,尽可能牵制吸引祖家军和建奴来山区打阵地争夺战。

他们要是敢置若罔闻,“红旗军”就有可能把防线一直延伸到杏山诸堡。

“红旗军”选择的几个攻击对象都是人心不稳的营伍,果然,在得知祖大寿公开反叛大明投降建奴的消息后不少明军反戈一击投奔“红旗军”。

敌军内部出事了,导致战壕、堡垒争夺战打得不艰苦,形势简直是一边倒,才一天时间塔山主堡就被“红旗军”占领。

金国凤的愿望落空了,祖大寿不是浪得虚名,锦州驻军不但没有内讧还都剃发成为了汉奸军。

老将军在松山城头苦口婆心劝说昔日袍泽迷途知返,不可背主求荣遗臭万年。

谁知恬不知耻的祖大寿居然亲自来劝降金国凤,许诺如果金国凤愿意归顺大金国,他肯定保举金国凤连升三级。

勃然大怒的金国凤没有了幻想,终于命令开炮,接下来自然是同室操戈,双方不仅仅水平相当,还知根知底,攻防战打得尤其血腥,一时间难分难解。

坚守松山三天后,金国凤发现敌人太多难以长期坚守,选择在夜里率领全军突围往塔山方向边打边撤,最后只有三分之一人马退入已经被“红旗军”完全占领的塔山堡。

这其实还是祖大寿故意放水所导致,不是祖大寿心存善念,而是他懂得何为归师勿掩?何为狗急跳墙?

三天的攻城战,祖大寿心疼不已,因为忠于祖家的人马接近两千阵亡。

投降建奴后再也不会有大量补充兵,如今手里的人马就是祖家地位的保障。

可是不夺下松山城就无法使得锦州和大凌河连成一片,也无法面对新主子的问责,祖大寿只得咬牙跟金国凤的人马拼消耗。

发现金国凤部乘着夜色突围之时,祖家人马鼓噪得震天响,行动却是小心翼翼,他们以保全自己为首要目的,根本不介意松山人马跑了。

因此在守城之时就已经身受重伤的金国凤还能够在二儿子保护下坚持跑到了塔山。

第二百五十一章:畅快淋漓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一百一十章:一网打尽第九百零二章:警觉第二百六十章:掐时间第四百八十四章:过于自信第三百七十七章:无往而不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二百四十九章:富贵险中求第五百四十二章:挥汗如雨第六百五十七章:杀奔山西第五百八十章:骑兵奔袭第三百二十八章:表决也可以这样玩第二十九章:坠马第六百八十一章:翻天覆地第七百五十七章:平贼将军第五百一十一章:插翅虎第四百四十四章:西征第四百零五章:心事重重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七十六章:出手了第五百四十七章:福王第八百三十一章:祸不单行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七百零八章:怕啥来啥第七百五十三章:各怀鬼胎第六百八十六章:全线反击第二百一十九章:以牙还牙第三百四十二章:炮弹肆掠第六百九十五章:不归路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六百一十三章:一哄而散第六百七十六章:胆寒第二百一十三章:味道好极了第四百二十章:点儿背第七百七十四章:听天由命第八百零四章:背锅侠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张存仁第八百三十一章:祸不单行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二百零六章:为人民服务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七百八十五章:公平第六百四十章:绕道伐明第四百八十四章:过于自信第七百一十四章:好狗第二百六十一章:说走咱就走第八百七十二章:压寨相公第三百四十八章:不等不靠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一百三十五章:骄傲第八百七十章:伤筋动骨第七百四十章:无间道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热第五十二章:夺城第七百九十九章:穷凶极恶第三百零一章:结硬寨打呆仗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六十章:出色又出众第五百五十二章:望川堡第七百五十八章:辽海繁忙第八百九十章:一身是胆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协同第三十七章:不过瘾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一百三十章:取经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谢罪第一百三十五章:骄傲第八百九十一章:暗藏杀机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五百零六章:放虎归山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动为主动第七百六十三章:开战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杀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枪第七百七十章:别来无恙第八百二十六章:厮杀一番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五百六十二章:暗杀第一百二十五章:对射第二百八十一章:米尼枪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六百一十三章:一哄而散第三百八十二章:再拓土二百里第三百四十六章:奴酋也痛苦第六百三十七章:一片哗然第七十八章:扯张虎皮做大旗第三百三十四章:复州大捷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窝堡第二十三章:拉起队伍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