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张网

刘之纶和方正化率领人马回京后得到了厚赐,刘之纶高升礼部尚书兼职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了。

兵部尚书一职委任给了崇祯无比欣赏的杨嗣昌,这一次不是虚衔而是实授。

因为崇祯跟杨嗣昌讨论当前局势之时,杨嗣昌奏对“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四正六隅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这里的江北跟后世不同,是指中都凤阳北,四位巡抚责任到人负责进剿。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这里的江南乃是中都凤阳南,没有过大江,负责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守好辖区为第一任务,在做得到的情况下协剿。

四个主攻、六个主守加起来正好是十个巡抚协同作战,是谓十面之网。

三边总督洪承畴、五省总制卢象升两位能打的封疆大吏随贼所向,专司征讨,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

这个办法一经杨嗣昌提出,崇祯当即便拍板同意了杨嗣昌的这个计划,拉着他的手感叹道:“朕用卿恨晚矣!”

于是乎,杨嗣昌上奏崇祯,想要完成四面张网围追堵截流寇的大计划,还得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

崇祯就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年轻人,他信任谁那是真掏心窝子,认为杨嗣昌才干堪比黄汉,就不遗余力进行扶持,当场答应了加派剿饷,没几天就下旨安排实施。

大明全境“因粮均赋”,每亩加派米六合,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

杨嗣昌有才华吗?他的执政措施正确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杨嗣昌不足以使得大明摆脱内忧外患走向中兴,连稳住局势都够呛。

他的才能太具备局限性,因为是官僚世家出身,杨嗣昌从小锦衣玉食,眼睛里瞧不见升斗小民。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流寇之所以屡剿不止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活不下去了。

他提出增加剿饷,短期内大明增加了兵马钱粮能够打好几仗,如同垂死之人打了一针吗啡,可以使得几个月内貌似形势一片大好。

过了药效后,大明过不下去的农民会更加多,纳税人大批逃亡,大明税赋大量减少会更加虚弱。

大明财政要收到手剿饷加派的三百三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府不加收双倍以上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大地主、达官贵人不买账,加税会分摊到已经难以为继的自耕农手中。

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更多青壮年铤而走险杀官造反,流寇接下来会更加壮大。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杨嗣昌此人不识人,更加谈不上知人善用,他居然举荐大忽悠熊文灿取代皇帝已经不信任的卢象升为五省总督。

能打有担当的卢象升被明升暗降,当上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左布政使,没几日就远赴大西南任职。

承宣布政使绝对是个文官,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由此可见崇祯极度不满卢象升对待唐王的态度,再也不肯他领兵。

把卢象升放去云南担任地方官也是因为镇守云南的沐家对大明忠心耿耿,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麾下有精兵猛将。

中都、河南战场将要换上的剿寇主将之一是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吹牛者熊文灿。

此举真是害人害己,害己乃是因为熊文灿主抚,跟杨嗣昌对待流寇要强硬,宁可杀错觉不放过的方略背道而驰。

杨嗣昌不相信流寇,一定要杀之而后快,原因是当时担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老爹杨鹤采取“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策略以失败告终。

流寇都是混账王八蛋,他们欺负老实人,在被官军打得难以为继之时骗取杨鹤信任接受招抚,恢复元气后又纷纷揭竿而起,使得杨鹤因为围剿流寇不力,被崇祯下狱论死。

老爹的前车之鉴,杨嗣昌岂肯重蹈覆辙?对付流寇就是一个字“杀!”。

然而他不会用人,推荐的第一大员熊文灿就跟他唱反调。

历史上直接的恶果就是张献忠得到了喘息之机,降而复叛,使得直接十面张网计划付之东流,使得熊文灿因此被朝廷缉拿下狱最后杀头。

用人应当如履薄冰,知人善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崇祯被袁崇焕忽悠委以重任就是害人害己,杨嗣昌在大明最重要的节点举荐大忽悠熊文灿担任五省总制,害人害己还误国误民。

杨嗣昌接下来还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重用左良玉给予了“平贼将军”头衔,使得左良玉在几十、上百总兵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明仅有的八个挂将军印的总兵官之一。

左良玉有多坏众所周知,弹劾他的折子多不胜数。

不识人的杨嗣昌根本漠视左良玉杀良冒功、烧杀抢掠干的坏事比流寇还要多,委以重任。

而历史上,就在十面张网的关键时刻,左良玉收受贿赂故意放跑了张献忠,导致杨嗣昌苦心经营的十面张网计划功亏一篑。

这才有了以后的张献忠奇袭襄阳,使得心力交瘁的杨嗣昌又惊又气死于任上,这又是用错人害人害己的经典案例。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大明有“红旗军”接管了山西、宣大四百余万饥民,京畿之地没有被建奴再次祸害,大明朝廷的日子比历史上好了许多。

只不过因为缺席了孙传庭,高迎祥和他的主力还在,这彪铁甲骑兵的奔袭能力远强于内地明军。

直接导致襄阳、南阳过早的被流寇钻了空子,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等得到了大量钱粮、武器、金银财宝和十几万体力不错的青壮年。

流寇的实力远强于历史,现在正兵分四路攻城略地,张献忠再次越过大别山地区往中都突进,已经接近到了扬州西一百余里的仪真县。

故土难离的高迎祥又率领主力进入陕西,一直打到汉中现在正在往川北挺进,意图祸害天府之国。

第一百九十三章:丰收在望第六十四章: 破网第二百零九章: 乐不思蜀第九百零四章:蠢如猪第五百九十三章:同室操戈第七百九十五章:为何而战第一百八十四章:原动力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唤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坚不摧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第三百二十三章:打黑枪第六章:到手的鸭子飞了第五百一十三章:替天行道第九百二十三章:光明前途第二百九十三章:轮船第八百八十九章:竹篮打水第八百二十章: 固若金汤第九百二十六章:卖直取名第六百七十章:阳方堡第六百八十九章:飞行军第八百九十七章:立锥之地第七百零九章:报仇雪恨第一百七十五章:四城光复第五十九章:投桃报李第九百零七章:全面进攻第九百二十九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二百六十一章:说走咱就走第三百二十九章:震慑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一百零一章:归来第二百六十章:掐时间第七百二十五章:灭许定国满门第七百二十一章:安有人在第六百八十四章: 朕需要大炮第十九章:杀建奴第九百三十三章:夺取热兰遮城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潜投降第八百七十二章:压寨相公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张网第二百零五章:下一步行动第二百零四章:天子口谕第一百五十二章:杀祖大乐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五百四十章:一针见血第二百七十章:饱以老拳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第五百二十六章:无招胜有招第五百零一章:出工不出力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飙第五百二十六章:无招胜有招第八百七十二章:压寨相公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七百四十七章:徐光启科学院第三百零一章:结硬寨打呆仗第三十九章:决绝第六百四十章:绕道伐明第九百一十三章:人比人气死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竖子不足为谋第七百章:束手就擒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三百六十八章:并肩作战第四百九十七章:云山雾罩第二百一十八章:扔进昭狱第四百七十六章:脓水和尸液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第八百四十九章:里外不是人第三百六十八章:并肩作战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三百四十三章:假炮位第九百二十章:红日升起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发第一百一十五章:一个萝卜一个坑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四百九十二章:坤兴公主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余悸第六百五十七章:杀奔山西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一百六十七章:掩杀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层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六百六十四章:大行天下第一百三十九章:巧取榛子镇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飙第三百五十九章:发展壮大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广渠门第九百三十三章:夺取热兰遮城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六百九十六章:不忘初心第七百一十九章:岌岌可危第八百五十七章:一举拿下沈阳第三百零四章:围攻复州城第四十四章:疾驰第六章:到手的鸭子飞了第四百二十章:点儿背第十四章: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