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曹州攻防战

此地离曹州只不过一百余里,为了保持体力、马力花三个时辰行军,将士们下午就能够到达战场,趁着天黑前厮杀一两个时辰完全不成问题。

用不着担心满蒙骑兵前来增援,鹿邑离曹州五百里官道,闻报围攻曹州的流寇遭遇突然袭击后也得是第二天。

清军又不傻,犯得着冒着被‘红旗军’伏击的风险真为流寇出头?

孙传庭分析,清军得知来了接近三万“红旗军”精锐参与中原大战,他们的选择应该是利用机动力避战,让流寇跟我军拼消耗。

接下来满蒙骑兵是否参战就得看局势发展,我军打得越猛,流寇败得越惨,清军逃得越快,如果打得胶着,清军就会趁机捡便宜。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孙传庭还是经过历史验证的战略、战术高手。

黄汉同意了孙传庭的速战速决战术并且委任他部署兵力,孙传庭命令全军保持匀速渡过黄河,接近到曹州三十里之时全军突袭。

被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等等流寇率领的七八万人马、裹挟的近十万流民包围攻打到了第七日的曹州依旧在坚守,而且守得游刃有余。

早在流寇到达洛阳之时,穀如山、雷鸣春、王瑸等等就制定计划,意图用曹州作为钓饵大量吸引流寇前来攻打。

为了不会弄巧成拙导致钓饵被吃掉,他们商议后决定加强曹州的防御力。

王瑸率领混合千总携带弗朗机炮和两个千户卫所军进入曹州协防,使得城里的正兵达到一千五百余人,卫所军接近三千。

再加上训练中的乡勇两千多,加上朱大典组织前来搬运军需、抬伤员的民壮五千余,参与守城的人数超过一万两千。

本来以为小小曹州会唾手可得,谁知居然如此难啃,气得张献忠暴跳如雷,此时后悔主动要求做大军先锋已经晚了。

八大王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灰溜溜带着人马退了,岂不是让靳明虎笑掉大牙?

谁知六天五夜过去了,流寇连一次冲上城头的机会都没有获得,罗汝才、刘国能等等督促麾下攻城的大头目都有些泄了气。

“打,不惜血本!”张献忠咬牙切齿髮狠,他为了给麾下打气再次蛊惑道:

“兄弟们,方圆几百里的财主,官家小姐都躲在曹州城里,攻破城池酒肉、银子、大姑娘小媳妇多着呢,老子全赏给你们。”

这倒不是虚言,朱大典从来没有准备弃城逃跑,秋天就在组织军民加固城池,命令撤空周边村镇的人口和粮食。

流寇刚刚发动进攻,旗卫就获知消息通知内地驻军,“红旗军”在曹州广泛宣传,不想从贼的所有人都纷纷携带家当、财物、粮食进入州城躲避战火。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山野里的村民也无事可做,只要粮食在、人在、牲口在,春天能够继续耕种,流寇过境造成的损失就在可控範围。

“红旗军”宣传之时明确告诉父老乡亲们,“汉江郡王”不会容忍流寇一直祸害到春天,已经在组织人马准备给予流寇痛击。

不少信任“红旗军”的官绅地主、老百姓携家带口躲入曹州城,寺庙、祠堂、甚至于州衙前都住满了人,城内每家每户也接纳了不少难民。

由于“红旗军”具备管理经验,只要是入城躲避战火的人口,都必须有四邻担保,然后登记户口发放粮本。

凭藉户口簿、粮本上登记的人口数量,才能够购买能够维持七成饱的口粮。

经济困难的难民会得到民壮的临时工作,“红旗军”不仅仅管饭,每个月还能够得到六百文钱、五斗杂粮,有了这些粮食和钱,勉强能够维持家中三四口一天两餐。

今年秋收虽然减产四成左右,现在才是冬天,粮食告罄还不至于。

逃避战火躲入城池的难民其实没有几家是一贫如洗,绝大多数携带粮食、钱财,只要“红旗大粮行”根据配给按照一石精米两块银币的限价放粮,城内就不会因为饥饿导致陷入混乱。

如今的曹州城里军民已经高达十八万,其中十四万是外来户,粮食有二十几万石,还有不少耕牛、马驴。

为了节约地方和粮食,这几天几乎杀光了猪羊、鸡鸭犒赏参与守城的军民。

张献忠这一次倒是歪打正着,没有说错,如果流寇真的夺了曹州,粮食、美酒、花姑娘、金银财宝应有尽有。

流寇们眼睛绿了,他们发出狼嚎般的鬼叫:“兄弟们拿出真本事上去拚命啊!八大王有令,城里的美娇娘都是咱们的!杀……”

为了不把流寇们过早的惊走,曹州城头没有飘扬鲜艳夺目的红旗,正兵中的一半米尼枪手也刻意没有远射一百步外的任何目标。

乙种营主将王瑸是进入曹州城里官职最高的将领,自然指挥全局,朱大典曾经细緻研究过“红旗军”编制,知道一营主将至少应该相当于大明参将。

而且“红旗军”体系没有文贵武贱一说,不仅仅级别平等,待遇反而向武官倾斜。

朱大典并不是因为需要“红旗军”救命才给予王瑸尊重,还因为他跟王瑸接触了半个月,发现这位年轻将领不简单。

王瑸是大匠师、科学院院士、造船专家王玉琪的儿子,是黄汉调教了足四年的亲卫弟子。

他曾经远渡重洋跑过倭国、小吕宋、广南国,不仅仅略知天文地理,还能够谈论唐诗宋词,军事素质更是无可挑剔。

朱大典是浙江金华人,两榜进士出身,正宗的学霸,跟王瑸交流多次后经常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他开始嚮往大洋彼岸,期待有生之年能够跟随龙武水师船队漂洋过海去美洲大陆看一看。

朱大典不是个清官,但并不表示他就是个坏人,大明朝的文官武将超过七成人贪腐,真能够做到如海瑞那般清廉的凤毛麟角。

大明朝堂上内斗不已,党同伐异愈演愈烈,有抱负、有能力、想为国家做些实事的朱大典却是官儿越做越小。

听王瑸介绍了孙传庭、陈奇瑜、温体仁、杨一鹏等等原大明高官在“红旗军”体系如鱼得水,更加坚定了投奔“汉江郡王”从头再来的心思。

第四百一十一章:气馁了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洼第四百八十二章:权衡、制衡第三百五十章:金州营地第二百五十五章:汉奸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五章:一个倒霉鬼第四百五十六章:成功第七十七章:妖娆第九百章:三叩九拜第五百八十三章:腐朽得发臭第七百零二章:忍气吞声第二百三十五章:鞑子应战第四十四章:疾驰第三百五十一章:炫耀第二百四十六章:无比幸运第七十五章:死生同第九百四十九章:潼关攻防战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雳手段第三百五十三章:今嫌紫蟒长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动第七百四十四章:郑芝龙第一百零二章:揭过去了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为荣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圣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伤心处第七百八十章:战斗第二百五十一章:畅快淋漓第二百五十六章:没有援军第八百六十八章:离心离德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第二十八章:袭击第六百三十八章:杀一儆百第五百八十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一百八十六章:躺着中枪第六百三十二章:奴酋称帝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动第八百零四章:背锅侠第三百五十七章:一只鸡第十六章:暗箭难防第六百五十四章:食言而肥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百八十三章:逼降闯塌天第一百零五章:投名状第八百二十五章:四面突围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五百二十五章:窝囊废第四百六十五章:天亡大明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启第四百九十一章:周遇吉第一百九十五章:四方快运第五百五十二章:望川堡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唤第三百七十章:全完了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芦兵第四百九十八章:留者自愿,去者自由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四百五十五章:燕北大捷第九十九章:补战损第八百九十九章:汉文明之光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第八百七十四章:刻薄第九百四十九章:潼关攻防战第一百零七章:各怀鬼胎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第二百七十七章:扩军第五百一十九章:恍如隔世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顾君恩第三百七十四章:杀人比赛第七百六十二章:心急如焚第二百九十章:抄家第九百二十四章:禅让第九百五十章:受挫第五百五十五章:崇祯七年第六百六十二章:雁门关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四百六十六章:夜夺登州城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禄第八百八十章:战而胜之第四百四十九章:烟尘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二百九十二章:谋夺南四卫第四百五十章:炮火纷飞第二百六十一章:说走咱就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凤凰堡第六百一十九章: 归师勿掩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三百四十七章: 加速逼近第九百五十五章:洪承畴来投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八百七十三章:孤家寡人第八十七章:守备营第一百七十三章:英雄凯旋第五百五十六章:夔州城第七百零二章: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