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整军备战

清兵大败!清兵大败!

肖图白大军在宝坻县击败了谭泰的正黄旗300满八旗、1000蒙古人、3000汉军组成的偏师,这一个消息,原本已经在民间疯狂传播。再加上高起潜的推波助澜,让这个消息开始在北直隶被传播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约是崇祯九年七月二十日,消息传到了阿济格大军主力所在的昌平县。天津的皇家新军,也首次开始被满清的军事力量所重视。.

“什么?宝坻县的正黄旗整整一个牛录被全歼,谭泰被明军俘虏?”

“是!据宝坻县传来的情报,谭泰先是歼灭了宝坻县的5000明军,对宝坻县城进行了围城。而后,天津总督肖图白,率领皇家新军增援宝坻县,三战全歼谭泰部。大明天津已经视肖图白为神明!”

“正黄旗兵马逃回来多少?”

“不到10人逃回!”

对于宝坻县传来的最新军情,武英郡王阿济格、正蓝旗贝勒阿巴泰、正黄旗贝勒扬古利,皆的显得情绪震惊。

此次阿济格十万大军入侵大明以来,屡战屡捷,攻克了大明十余座县城,歼灭的明军约有五万人,但是之前正宗的满洲八旗兵,损失的之多不过800多人,皆是在塞外强攻独石口所造成的伤亡。

至于攻破了独石口这座关隘之后,满洲八旗开始屡战屡捷,攻克十多城。满洲八旗真正的损失才只有200人。

而谭泰所部,属于满清八旗中比较精锐的一个牛录。再加上有上千蒙古人,和3000多汉军。而这将近5000兵马,居然在一个区区的宝坻县。被全歼了!

这一役的损失,也是今年满清入塞军事行动中,除了独石口战役之外,局部战场上损失最大的一役。

这简直令阿济格等人感觉到难以接受!

最令满清众将痛心疾首的就连有勇有谋的谭泰,也被俘虏了。这比谭泰阵亡,还是不可接受的屈辱消息。

满清这些年与大明作战,有战死的贝勒、牛录额真,但是却没有被俘虏、变节的将领。若是谭泰在明人的长期的洗脑下。宣布叛清。或者是谭泰本人未叛,明人单方面宣布谭泰叛清,也会在舆论上,给予清廷巨大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满清一直宣传“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类的军事宣传谣言,满清军事上的成功,其实很多是靠宣传,通过恐吓来削弱明军的斗志。

而如果。满清铁骑无敌之类的宣传,宣告破产之后。将来与明军作战,满清军队便不能像现在这般的势如破竹。

阿济格心情阴郁道:“对于宝坻县一役,诸位如何看?”

扬古利脸色非常难看道:“我认为。这肯定的明军以多击寡,集中整个天津精锐伏击了谭泰。谭泰之败。多半的大意中伏,否则哪怕不能攻克宝坻。满清骑兵也能靠着马力逃出来!”

“仅仅是失误吗?”阿济格问道。

扬古利断然道:“肯定是失误!谭泰南征北战,征蒙古、征辽东、征朝鲜,作战经验丰富,并非无能之辈”

阿济格问道:“皇家新军是一直什么样的部队?”

探子道:“是去年大明的国师肖图白所建立的火器部队,据不过是3000兵马,一年却需要消耗百万军饷。”

“皇家新军之前有何战绩、战功?”阿济格道。

“年初剿灭了一些流窜至天津的山东流民,之前无甚显赫战功。”探子汇报道,“不过,宝坻县一役后,皇家新军名震天下,明人开始将这支军队视为精锐之师。”

扬古利脸色非常的难看,谭泰是他的弟弟,而且也是扬古利非常倚重的一名干将。谭泰兵败,不但是其个人的兵败,也是代表着扬古利受到了巨大挫折。

“我看是骄兵必败!”阿巴泰幸灾乐祸笑道,“谭泰自高自傲过甚,我本来就觉得他孤军攻略宝坻,有点冒进。但是,他自我感觉良好,我就没有劝他了。现在他果然兵败了,可见我此前早有先进之明!”

扬古利怒目道:“谭泰兵败,并不仅仅是他个人荣辱,而是在打我们大清的脸面不报此仇,如何能让蒙古诸部诚服!”

满清武力征服蒙古之后,一直利用蒙古人作为炮灰。也只有满清展现出自己无敌的姿态,蒙古人才能变成满清的打手。一旦镇压不住蒙古诸部,不用明军的出手,光是蒙古部落叛变,便会让满清迅速的陷入衰落。

阿巴泰道:“扬古利,有本事你自己去天津报仇啊!别将咱全军拖入那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战场中。”

扬古利毅然道:“吾愿亲自率军,远征天津,救出谭泰,一雪前耻!”

阿巴泰讽刺道:“扬古利,你果然是疼你的兄弟!”

自从独石口损失了两个牛录之后,阿巴泰便是珍惜羽毛,拒绝攻坚之战。因此,此后的战役中,阿巴泰嫡系兵马,损失的已经很轻微。

阿济格早就对阿巴泰的作为不满,对着扬古利露出了和蔼神态道:“既然你意已决,我也支持你率军一雪前耻。你便帅本部5个牛录,以及1万蒙古勇士,随你出征天津吧。此役,要给予天津的皇家新军一个教训。而谭泰要么是被救回,那么是被敌人临阵杀死。总之,我大清的牛录额真,不能长期被俘在明军的牢狱中”

“遵令!”扬古利郑重道。

——————————

肖图白在宝坻县战胜了谭泰后,事实上,也是充分的考虑满清大军再次率兵,前来报复的可能性。

所以,整个天津总督下辖武清县、宝坻县、河间县、献县、阜城县、肃宁县、任丘县、交河县、青县、兴济县、静海县、宁津县、景州、沧州。天津十四县、二州之地,皆在整军备战。

天津卫、葛沽两地也成为了巨大的兵营和兵工厂。不断的制造大量的兵器,敞开向各县的地主团练出售。除了皇家新军的新式鸟铳,以及弩箭、铁甲之类的朝廷禁止对民间销售的武器并不开放之列。

其他的天津府库中的长枪、长矛、盾牌、钢刀、铁锤、长剑等等钢铁制作的兵器,已经敞开向民间销售。而在兵荒马乱之中,地主团练为了据守村寨自保,也是愿意大量的购买军器。

而在七月份以来,天津府库中的军器,淘汰下来的军器,销售了2万多具,给天津的官府换取了6万两的银子,可谓大赚一笔。

与此同时,葛沽经济特区的王氏铁匠铺,兵器制作的生意,也是非常的火爆。整个王氏铁匠铺,昼夜灯火通明的赶工制作各类兵器。每天大约完成300具冷兵器武器的订单。每件新兵器的单价,高达10两银子依然供不应求。

由于肖图白这个天津总督的鼓励下,整个天津各乡各县的团练,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拥有精良制造的钢铁武器的团练精锐,大约有3万多人。

其余的普通丁壮,也多是削竹为兵,进行武装化。天津民间的团练武装,在满清大军前来报复之前,已经膨胀到了十万以上。

虽然,这些民间的团练属于乌合之众,但是至少是拿着武器的民众。比起满清屠戮的绝大多数手无寸铁的大量百姓来,全民皆兵的天津已经成为了一座“暴民之地”!

向百姓销售武器,将百姓变成暴民,这是肖图白目前的计划之一,他向来认为,在奋起抵抗中牺牲,总比不抵抗中被屠杀要强的多。

后世人认为明末北方百姓奴性重,缺乏有效的抵抗,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民间的抵抗,并不取决于佃农的想法,而是取决于缙绅、地主的想法。

历史上,大明迅速的投降满清,是因为明朝被李自成农民军灭了,北方地主们并不愿意接受李自成的统治,这才与满清合流。

与北方地主集团的作法相反。南方的东林党地主集团,在明朝时期虽然是蛀虫。但是,在南明时期,不少的东林党地主商人武装,并不愿意接受满清统治。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和利益,以及未来维护华夏衣冠,江南的地主商人武装也是在南方不断的与满清军队战斗了几十年。虽然,历史上南方地主商人的抵抗,也是宣告覆灭。江南被屠3000万人口。不过,江南的抵抗精神,一直是永载史册。

肖图白知道,抵抗外族侵略,除了要皇家新军扛起抗清大义这面旗帜,不断宣传抗清思想之外。还要让有抵抗意志的百姓,也拥有武器。

与此同时,也要大力的联合一切能够反抗满清侵略的力量,组织统一战线,这才是王道政策。

不能一面将自己的百姓当做贼来防范,一面又要和外面的贼进行打仗。这种内外交困的决策,自然是满盘皆输。

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8章 欲练兵第55章 党报(二)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19章 震动(三)第263章 返航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207章 城乡差距背后的阳谋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86章 独石口(四)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43章 新军医院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54章 党报(一)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11章 射击训练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3章 计划第98章 情报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60章 棱堡(二)第77章 创刊(一)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236章 《天工开物》和宋应星第9章 皇家新军第46章 圣旨第75章 粮商(一)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68章 传教士(三)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238章 乱中取利计划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74章 赤字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79章 虏变(一)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141章 胜了(一)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124章 班师第161章 自由民第137章 探病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1章 射击训练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48章 银荒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37章 探病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38章 绞肉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