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

当船队从黄浦江驶向大海,四艘宝船皆是张开了船帆。89在海风带动下,宝船的航速达到4节航速。这每节速度既代表一小时航行1.852公里,4节航速使得帆船每小时速度达到7.4公里左右。

并非宝船最高的航速,在风力更高的情况下,宝船能够达到7节航速。

事实上,在古代帆船中,宝船并不以速度见长。宝船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载更多的人和物资,前往海外进行更广泛的外交。所以,最初的宝船注重的是庞大、体面、平稳,代表的是大明帝国的体面和实力。

此次航行,是从松江府驶向耽罗岛。

大明的松江府,距离耽罗岛直线距离仅500公里。按照四节航速计算,三天时间即可到达耽罗岛。不过,大明和朝鲜之间的海上交通,一般都是贴着海岸线航行,大体方向对了,一般就可以找到目的地。

而松江府直接驶向耽罗岛,直接考校船员们的航海的能力。能够通过海图,在茫茫大海中辨别方向,让船向着目标方向航行,和是技术和能力的体现。

郑芝豹神色淡然,以望远镜看着海平面,却是对这支船队的水手们非常有信心。事实上,这只船队关键性技术人员,皆是郑家提供。郑家能够在南洋、日本等地进行贸易,积累的航海经验,已经足够让舰队在亚洲海域不至于迷路。

这四艘1000料宝船战舰,船名为“葛沽号”、“咸水沽号”、“汉沽号”、“塘沽号”,从名称上显得非常的谦逊。

因为,千料帆船也就相当于150吨排水量帆船,与欧洲的1500吨级战列舰,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别。而火力的差距恐怕更大,150吨排水量的小船上的12磅炮,根本没有能力击沉1500吨级的战列舰。而1500吨级的战列舰,一发40磅的炮弹命中,即可干脆利落的150吨的小炮艇。

因此。1000料宝船只能算天津水师的入门级战舰,未来数年内的目标是装备3000料级战舰。而长远的目标是装备1万料的战舰,跟上整个世界海军的主流吨位。

接着,再从技术细节上追赶欧洲海军的发展脚步。除此之外,研制更大口径的舰炮。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宝船舰队驶出了大海后。舰队的水手们皆显得非常兴奋。这支舰队的老船员们,经验非常老道,但是文化水平不够。而新船队,大多数皆是能读书识字的青年人。青年人容易被灌输理想、使命。

总体而言。这一只舰队年轻有文化,所以充满了理想。

黄昏时分,“汉沽号”的一名水手张去病,却是在简陋的船舱中,抓紧时间用铅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个人日记:

“崇祯十年六月十二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真难以想象,我会从一名读书人,甘心成为一名天津水师的最底层水手。每天的工作枯燥、乏味,洗船和擦船,这是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每天拎着水桶,用海水将甲板、船舱每一寸地区擦拭干净。尽管甲板很干净,为什么要擦?

我一直想知道,最初没有人告诉我。后来一个老水手被我问烦了。才说这是老一辈传来的经验和规矩。不但我大明水手要擦甲板,西洋人的水手同样如此。总之,为了这该死的规矩,我需要和同伴,付出3个小时的工作上蹿下跳。将船上每一块木头都擦拭的滋润发光。我敢说,这艘船一个月洗的澡,比我自己一年也要多……”

“崇祯十年六月十三日,天气阴沉。风浪稍微有点偏高。

今天,我获得了更令人信服的答案。为什么要擦船板了。除了为了维护船只,更重要的是,清洁卫生!

海上航行,甲板船舱中如果藏污纳垢,不但难看难闻,更重要的是,会让整条船上的人得病。为了非战斗减员,只能搞好卫生。前辈们的用生命总结的教训,清理好船上的卫生,不留死角,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据说西洋人的水手,在漫长的航海中,不能吃到足够的新鲜蔬菜,会得坏血病。而我们中国的水手,自古以来很少得坏血病。

秘诀是,我们东方人的饮食习惯。据说,郑和下西洋的大船上,在船上种植新鲜蔬菜和豆芽,这些新鲜的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没有条件的舰队,则可以每天大量喝浓茶,或者是咀嚼茶叶。

为我讲解这些知识的是郑芝豹将军,郑将军过去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国师爷则是告诉郑将军,预防坏血病的原理。

对了,郑将军说,这些预防坏血病的知识的不传之秘,我们船队的部分水手也不知道其中缘由,为的就是保密!

尤其是不能让欧罗巴人知道,需只欧罗巴人的航海技术,早就超过我大明,再让他们学会预防坏血病,那么欧罗巴国家的海外殖民能力岂不是大增。我大明迟早要通过海外殖民来拓宽大明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要是海外的殖民地,都被欧罗巴人征服,我大明未来如何去拓展生存空间呢?”

“崇祯十年六月十四日,暴雨,风浪非常大。

今天的海浪实在太大了,船上大多数的船员,都吐的很厉害。我更是吐的胆水都快吐干了。好在每条船上都有医生,医生诊断了我们的状况,令我们多喝糖水。

好吧,糖水!不用喝药,仅是糖水。

到了中午,感觉好了一些。老水手说,新水手就是缺乏锻炼,多在在摇晃的海船上呆几个月,将来永远也不会晕船了。

我觉得老水手讲的很有道理,如果一个晕船的人,连续在海上航行几个月,不适应的估计已经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剩下还没有死的,自然都适应了。我将这番见解当众讲出来,那些老水手们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我,显然我这番话戳中了要点。

嗯,海上遇到几个朝鲜女人,似乎是一些‘海女’。她们驾驶一艘比澡盆大不到那里去的简陋渔船。被风浪吹翻。如果不是遇到我们,她们早就葬身鱼腹了。一名叫做阿雅的女孩才12岁,是一名小海女,今天跟随她妈妈一起下海捞取珍珠。阿雅的妈妈,被海浪吹走了。哦。可怜的孩子。

我问她,为什么驾着这么小的船出海。阿雅说,没有办法,满清占领了朝鲜人半壁江山。百万同胞被蛮夷欺凌、压迫,仁祖大王号召朝鲜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誓要训练出一只大军,驱逐鞑虏,恢复朝鲜。

阿雅颇为埋怨说。大明虽然帮助朝鲜训练军队和出售武器,但是大明的武器都朝鲜人花钱买的。仁祖大王将国库所有金银都交给大明,也买不起武器。为了朝鲜,仁祖大王号召所有朝鲜人用粮食、药材、木材、矿石、咸鱼等等各种物产,偿还购买大明武器形成的欠债。

听到一名朝鲜小海女的自述,我感觉有点惭愧。毕竟,鞑子不但我朝鲜人的敌人,也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而朝鲜人举国之力抗鞑,我大明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却是利用倾销武器,赚取整个朝鲜的钱财。嗯,可敬的朝鲜小女孩,希望他们能够实现梦想,驱逐鞑虏。恢复朝鲜吧。”

写完了这一篇日记,张去病合上了笔记本。因为,经过了三天多的航行,船已经在耽罗岛济州港口区靠岸。

济州港在元朝时期。便被当做岛上的政治经济中心经营。而朝鲜李氏王朝,从蒙元的总管府接管了这座岛屿的统治权后。同样是以济州港作为政治中心。而朝鲜人长期将济州岛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并没有用心经营,

因此,在朝鲜李朝时代,济州城的人口也仅有2000多人。不过,在耽罗岛被大明皇家新军接管为殖民地后,鸭绿江口出海口的皮岛上,大明东江镇的军民,便是不断被移民到此地。短短的几个月来,大明移民人数达到了1500人。并且,耽罗岛殖民当局,更是雇佣整个岛上的朝鲜人参与港口、住宅、道路交通的建设,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到了5000人规模。

通过一系列的土木建设,使得济州城的规模被扩大了三倍。过去的码头仅仅能容纳几艘小渔船停靠,已经逐步扩张到容纳10艘海船停泊。

一系列的建设,皆是由殖民当局付给大明移民和朝鲜土著们工钱。由于殖民当局支付的薪水,令济州城中的居民开始有了积蓄,当地的消费市场,也骤然繁荣——棉布、盐、香料、铁器……各种消费品,在济州城中皆获得了脱销。

大明天津海防水师下属的四艘千料大船,在济州港停靠后,一时间引爆了整个港口的轰动。

“好大的船!怕是有崇祯初年黄龙总兵的旗舰大小吧?”这是东江镇的一名老兵,想起早些年东江镇水师的往昔。

“我滴乖乖,以前黄龙总兵的旗舰也只有一艘,他们有四艘!”这是一名五十来岁的老人,脸上的疤痕累累,一看就知道曾经是一位勇士。

“一、二、三、四、五……十五、十六……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天啊,一艘船上居然有三十四门大炮,而且还有四门红衣大炮!”一名三十来岁的汉子,目光露出了羡慕道,“真是阔气啊,比起他们皇家新军,咱们东江镇就像叫花子。哪怕最辉煌的时候,也不能跟人家比!”

岛上大明移民感觉到由衷的自豪,因为四艘宝船战舰,可是大明的海上力量。光靠着这四艘战舰,就足足有136门火炮。光凭着这火力,鞑子的水师集中五六倍的力量,恐怕也只能饮恨。

而岛上的朝鲜土著,也敬畏的望着码头上的战舰。显然,朝鲜人哪怕勉强造出这么大的战舰,也造不出武装战舰的火炮。

舰队留下部分的船员看守军舰,剩下的人员,皆是在岛上殖民当局的官员带领下,来到了总督府。

耽罗岛总督李旺,将会热情款待这支宝船舰队。因为,大明舰队的强大,也是殖民地当局的坚强后盾。

——————

在舰队的指挥官郑芝豹,被拉到了总督府,被殖民当局用以朝鲜族少女来招待、腐蚀的同时。

宝船舰队的后勤军官沈添荣却在带队做生意。舰队的船员们一下船就开始为船上携带的商品找销路——5万匹松江布、10万刀纸、4万斤茶叶……这些皆是大明的优势产品,虽然朝鲜也有产出,但是成本和质量皆不及大明的产品。

比如棉布、纸张的价格,在明朝随着生产规模的增长,技术积累不断加快。使得这些轻工业产品。大明的成本之低廉。远远领先全世界。

至于水师官兵需要做生意,这也是无奈之举。

海军是娇贵、奢侈的兵种。比如,这4艘千料战船包括武器在内,采购成本超过20万两银子。而战舰并不是一次性贸易。能够买得起并不代表用得起。

因为,每年战舰常规训练的费用,不会比战舰的采购费用低。为了养活这四艘战舰,一年至少要耗费30万两以上的训练、养护费用。

而17世纪全世界的生产力皆是很低下的,按照海军是消费水平。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光靠着政府财政去养活一支拥有殖民扩张能力的海军。因此,这个年代的海军,一般都会做一些贸易,甚至是客串海盗。

客串海盗这种行为,容易削弱军队的正义感和荣誉感。军队有时候,需要不断的洗脑,告诉他们,你们做的是正义的、是对的,是为祖国而战、为了国王而战、为了土地而战、为了打败侵略者而战、为了传播xx大神的荣光而战。这样。拥有了一系列的宣传口号,让士兵拥有了正义感和荣誉感,才能更好的维持士气。

为什么很多老兵油子组成的军阀势力,战斗力低下?因为,军阀部队是由混日子、失去了荣誉感的老兵柚子们组成。虽然老兵油子的个人战斗经验丰富。但是他们没有理想和献身精神。这也是历史上,军阀的部队,装备、训练水平更高,但是面对装备训练很烂的革命军队。总是被杀的溃不成军。

一只军队的士兵不断怀疑自己作战的正义与否的问题,就会沦落为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

天津水师为了维护海军的开支。选择兼职做生意,总比兼职当海盗,更能让士兵们接受。当了海盗后,就会在内心否定自己的军队行为的正义性质。而否定了自己军队正义性质,自然而然的削弱士气和战斗力。

“茶叶每斤50文钱?我全要了!”

“什么?上好的书写纸一刀150文,大人全部卖给我吧!”

“松江布每匹1两,太便宜了……”

船上的官兵们,感觉到有点吃惊。

4万斤茶叶是700两银子采购的,转手以2000两银子售出。10万刀纸采购价3000两银子,转手以1.5万两银子售出了。松江布的利润少一些,3万两银子采购成本,以5万两银子的价格售出去。

松江府至耽罗岛仅三天的航程,而三天航程,赚了3.3万两银子。可以说,这一趟航程,舰队简直是每天赚一半银子。

按照天津海防水师的试行条例,水师后勤部门经商所得利润,按照以下分配原则:

三分之一舰队成员自由分配红利,其中普通船员一份、军官双份、指挥官五份。

三分之一归属舰队后勤部门,用于继续经商的本金。

三分之一上缴给最高指挥部门作为海军建设和发展资金。

也就是说,舰队盈利三万多两银子中,至少有1万两银子作为红利分配给此次航行的的军队成员,人均能够获得10两银子的贸易红利。

这笔钱相对于水师普通官兵而言,相当于两个月的军饷。由不得舰队的官兵,纷纷的喜形于色。

可惜的是,耽罗岛的产出非常有限,一时之间也找不到什么值钱的货物,否则双边贸易做下去,利润又能够大幅增长。

当然,舰队在耽罗岛也并非是一无所获,比如岛上有朝鲜海女捕捞海鱼、珍珠的传统。由于岛上经济闭塞,珍珠的价格颇为低廉。珍珠以浑圆、色泽、大小三个主要标准来衡量价值。

珍珠有九品,直径五分至一寸左右的为“大品”;一边扁平,一边如倒置铁锅状的为“珰殊”,也是珍品。大品、珍品的珍珠,是无价之宝,一粒可以值钱数千银子。

除此之外,色泽较为好,重量一分以上价值6两银子、重量2分以上至少值40两银子。

而光泽不佳的珍珠,重量两分值4两银子。色泽不佳珍珠,800颗加起来重一两的,称为“八百子”,价值10两银子。1000颗加起来重1两的,名曰“千正”,仅值8两银子。

以上是大明的珍珠消费市场的参考数据。

耽罗岛的珍珠,根本没有分的那么细致,基本是按照1两珍珠5两银子的价格卖。回去稍微挑拣,基本符合八百子、千正的标准。而有精力进行精挑细选,弄好能够跳出质量好的珍珠。

舰队后勤人员进行商量之后,用一万两银子,换取了比5万两珍珠。将珍珠运回大明,应该属于稳赚不赔的生意。

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49章 皇家布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01章 香水第181章 暗流(二)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30章 谈判和规范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21章 渔政、造船、海权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86章 独石口(四)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41章 胜了(一)第20章 巡抚、东林党、市舶司第55章 党报(二)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46章 圣旨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233章 烟草第49章 皇家布第152章 迁都之议(二)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54章 党报(一)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63章 返航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63章 返航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245章 长崎(一)第49章 皇家布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3章 计划第178章 风俗第124章 班师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43章 新军医院第60章 棱堡(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91章 镇压第265章 重农第151章 迁都之议(一)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75章 粮商(一)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34章 布局(一)第140章 绞肉机(三)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137章 探病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219章 整风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265章 重农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137章 探病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56章 建党(一)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81章 虏变(三)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