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长崎(二)

这个年代的日本人,对于中国人崇拜、尊敬的过火了!从官方到民间,都洋溢着崇拜大明上国的氛围。

日本民间崇拜中国,是因为中国富裕、强大,尤其是中国输入日本的各种商品,令日本人目不暇接,将中国想象成天堂一般美好的富裕美好的国度。当然,这种中国月亮比日本更圆,是建立在中国富裕强大基础上。后世,中国变穷了后,日本人很快嫌贫爱富的歧视中国人了。做了中国千年学生,日本最繁荣稳定的时期,都是在给中国当学生。与中国关系出现了断裂期间,日本往往就是乱世。

因此,德川幕府的统治者坚定的认为——只有与中国多展开往来,才能创造太平盛世的景象。

为了招揽中国的商船,德川幕府成立之初,多次向大明朝廷写文书,表示表示中国商船驶往日本,皆会发给朱印船文书。

对于其他国家的商船,幕府仅开通长崎港贸易。而对大明的商人,可以在日本任何一个港口进行贸易。

幕府的创立者德川家康,就曾经对于一名广州的普通商人进行了隆重欢迎,整个江户城众多的官员贵族,仅为欢迎普通的中国商人。这种千金市马骨的姿态,也代表了德川幕府官方,对于中国商船的欢迎,甚至是争相招揽的态度。

历史上,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更为严格进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后,还对中国的船主们说:“中国商人如果遵守鄙国法律。可以照旧来往日本贸易。繁荣的贸易,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历史上。幕府镇压天主教徒起义后,从1639年开始“闭关锁国”封闭了两百年。这种闭关锁国,主要针对于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商船并不设防。19世纪中期,一名英国船主希望和日本进行贸易,却遭到日本幕府驱逐。英国上商人却目睹了,中国商船被日本人奉为上宾,于是英国人进行了抗议。反对日本幕府这种极其荒谬、歧视的贸易政策。但是,日本幕府是我素我行,将中国船主奉为上宾,而驱逐其他国家的商船。

一直到,美国黑船事件,轰开日本国门,西方诸国才争相以武力从日本获得通商、关税之类的优惠待遇。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已经享受了这种待遇,但是却从充分利用这种特区,牟取足够的利益。理论上,中国周边的“藩属国”,属于半殖民地性质。后世列强在中国开辟租界、享受治外法权,等等一系列的特权待遇。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周边一些藩属国中享受了这种特权。

后世,民国期间部分学者提出——中国想要富强,必须要恢复中国自古以来拥有过的殖民地!

那些自古以来拥有的殖民地,其实就是“藩属国”。

藩属国对于宗主国,给予了无数的优惠政策。而宗主国的国民。在藩属国享受包括“治外法权”和税收优惠在内的准殖民特权。比如,这个年代一些中国商人在外国犯法了。藩属国政府也不敢妄自定夺,需要通知宗主国政府,按照宗主国的法律进行审判。

比如,琉球国的尚氏王朝,在明初时,祈求大明政府派遣官吏、儒生、工匠、商人,帮助他们官吏国家事务。至今,琉球国很多事务,都是华人官员操办。明人在琉球国,享受最高等级的特权,因此,明朝皇帝给琉球写了一份牌匾——“守礼之邦”!什么叫守礼,简直说,就是中国人在该国家的感受,感受到一堆的特权便利,自是认为对方守礼,是文明的国家。如果,中国人在该国的感受是不友好,享受不到特权,甚至难以沟通,自然是野蛮之邦了。

“呀,中国来的老爷!”

“看看,那个大明的男子太英俊了!”

“只有高贵的上国血统,才能养育出如此多的俊杰!”

长崎港的当地人,被如此庞大的明人船队引得万人空巷。许多自诩贵族的武士、官员们,纷纷赶到码头。

舰队还未到港,长崎的市民们便划着小船出来迎来。

舰队的船员们下船后,长崎当地的市民争着将明人揽到家中。有些的大名、武士们,更是宣布愿意对中国商人提供免费食宿。

让舰队中的中国人,皆摸不着头脑,但是这不过是日本人对强者的崇拜!

日本人非常崇拜唐朝,因为唐朝人揍过她!

日本人非常崇拜明朝,因为明朝人也揍过她!

后世日本人崇拜美国,因为美国人也是狠狠揍过日本人,甚至向日本砸过原子弹

日本人就像是一名泼妇,和她讲道理以德服人,是会被轻视的。只有揍她一顿,才能让她身心迷醉到崇拜。

明朝的援朝战争,击败了丰成秀吉的军队。不但帮了德川家康的大忙,而且也彻底赢得日本人的崇拜……

可以说,明朝末年的几十年年间,国内虽是风雨飘摇。但是,日本对于大明的崇拜,却是进入一个新的**。

——————

在大明的船队,停驻长崎,是以通商名义。而3000多名官兵,本色表演了“商人”这个角色。

尤其是,天津水师的官兵,基本大多数人,皆是携带私货。到港后,便大肆兜售赚钱。水师官兵,几乎大多数人,都掌握了奸商的天赋。

当然,此时销售的仅是一些民用产品销售额,舰队真正主打的产品——军火,却是待价而沽!

水师官兵每次巡航携带私货,这已经是舰队的一种福利。一些清高的官兵,不屑于做商贾之事,但是一些家境普通的水师官兵,却是充分利用了航行的便利,销售自己的货物。

这一次,携带货物的水师官兵都是发了大财!而商业思维迟钝的皇家新军士兵,却多数只能瞪大眼看着水师官兵们发财。

大明的普通书写纸张,每刀纸仅30文钱,在日本则可以卖到100文钱。一匹丝绸才不过3两银子成本,卖到了日本值10两银子。天津的蜡烛,每只不过3文钱,卖到日本则是20文钱一只。

还有其他的棉布、瓷器、玻璃,统统皆能够获得不菲的利润……

“老张,出发前叫你购买一些商品,到日本贩卖,你不听!看吧,现在羡慕死了!”一名水师官兵拿着10两重的金元宝,炫耀私人货品兜售所得。

那皇家新军出身的老张,闷哼道:“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如为贪图这点钱财,某早就去经商了!”

“死脑筋!”那水师官兵振振有词道,“我私人携带的货品出口,不但让生产商盈利,促进了大明的实业发展,给更多人提供了就业。而且,还缴纳了关税,给国家做了贡献。我们仅是在军队允许的范围内,公开透明的发家致富。而且,每次我们的军事任务,也从未耽误过。这有什么不对?”

老张皱眉道:“天津水师这不是在培养士兵,还是在培养商人?”

皇家新军,薪水也仅相当于一般的技工和小公务员。养家糊口没有问题,但是奢侈享受还是不行的。

而天津水师官兵,一趟贸易赚百十两银子暴利。将来,一个个成为了富翁,不愿意干上战场冒险了,该怎么办?

“老张,你多虑了!”

这名多虑的老张,并不代表大多数的官兵。其实,大多数的海陆官兵,都是兴高采烈的为这次任务带来的暴利而庆祝。

部分水师官兵,为了表示对陆军兄弟们的友善,掏腰包在长崎请客出入各种风俗娱乐场所。

没办法,皇家新军和水师,都不是“忆苦思甜”的工农兵,而是为新兴资产阶级量身打造的军队。虽然,他们严守军纪,不会像军阀部队那么目无法纪。但是,军纪不约束他们放假的时候去及时行乐。

“上国的大人,您好威猛!”

“要了奴家吧,奴家是处女!”

风俗场所,各路的日本艺妓,各施绝技,拉拢生意。

数千大明官兵,停留在长崎港的这段时间,其实不但与风俗女子惹上交情,甚至有一些良家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与明军产生一夕之欢、露水姻缘。

以至于,后来长崎港新生了数百名混血儿,名字中很多是“思明”、“盼明”、“望明”、“小华”、“小明”、“水郎”、“陆郎”之类的。

当然,新式明军的节操是比较靠谱的,不像后世的美国大兵一般提上裤子就不负责。明军官兵,后来不少人回长崎港寻亲,并给在异国诞生的子女寄抚养费。

由于,皇家新军和水师官兵们经济宽裕,给出的抚养费,让这些妇人,在长崎港能过上富裕生活。以至于,后来很多日本女子贪慕虚荣,盼望通过与明人产生露水姻缘,甚至运气好一点嫁给明人,移民大明上国。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后来同化日本、腐蚀日本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76章 粮商(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162章 货币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195章 军火倾销、耽罗岛半殖民地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265章 重农第80章 虏变(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67章 传教士(二)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34章 阴谋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270章 科技、经济、内政(四)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85章 独石口(三)第59章 棱堡(一)第265章 重农第177章 年假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119章 震动(三)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72章 丰收(三)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270章 科技、经济、内政(四)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5章 重农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120章 震动(四)第175章 买办(一)第89章 危险与机遇(三)第119章 震动(三)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126章 王启年之死的讨论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35章 布局(二)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174章 赤字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卫国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182章 暗流(三)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182章 暗流(三)第76章 粮商(二)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