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

见到李慎之有点拘束,陈观鱼转而与李慎之谈起了商业。换做了商业话题,李慎之显得又来精神了。

而陈观鱼作为市舶司官员,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商人,最关心的也是商业问题。

大明传统的地方官员,商业再繁荣与之政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更不能多收到税收。天津市舶司则相反,进出口贸易越是繁荣,市舶司能够收到的税收越多,陈观鱼的个人业绩越是卓著。

因为,努力做事与政绩挂钩,也与个人的财富收益挂钩。根本无需贪污受贿,陈某人便能够从海量的进出口贸易中,每年获得超过万两银子的个人收益。

以明朝时期的消费水平,万两银子已经够普通人锦衣玉食一辈子。如果是正常人,想要妻妾成群,也挺简单。

陈观鱼虽然是宦官,却不屑弄一些“对食”之类的假夫妻,而且陈观鱼家乡也无亲友牵挂,无需将钱寄给亲戚。所以,他个人赚的利益根本花不完,在钱财上已经看淡了。

既然在钱财、女色等等方面没有**,那么陈观鱼的个人理想越发沉浸在名留青史,作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名阉义宦。

李慎之被挖到皇家纺织公司之前,已经是松江一名资深的棉纺作坊的掌柜,入了皇家纺织公司之后,目光更从国内转向了海外。对于纺织市场认识之深刻,在大明纺织作坊掌柜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毫无疑问,明朝的商品经济体系中,纺织产品是手工业产业中规模最大的行业。而棉花纺织产业,又是纺织业中的龙头!

中华棉纺工业在中国南宋末年已经脱离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局限性,而是快速的进入了前工业化时代。

再到了明朝两百多年的不断发展,大明棉纺工业的规模达到100多万人以上。比如,松江、常州、苏州、杭州等等纺织重镇,一年制作出来的棉布是超过2亿匹的。

但是受制于原材料涨价和生产过剩的影响,棉纺工业在国内市场中销售,早就进入了普遍亏损状态。

崇祯年间的一斤棉花的价格涨到了1钱银子。而三斤棉花才能够制作出一匹布,一匹布的原材料成本是达到0.3两银子。

再加上人工成本、运费之类耗损,一匹棉布的成本价将会达到0.5两左右。

而在大明境内的市场的棉布零售价只能卖到0.6两银子。这么一点的市场差价,使得很多的棉布作坊根本不赚钱。

而官营织造作坊,由于管理不善连连亏损,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在垂死挣扎。管理作坊的织造太监为了捞钱,强行用低价购买棉花。以及以一纸公文,无偿征用私营作坊的工匠,为官营作坊免费劳役数个月。

如此的摊派、劳役的手段,也没有扭转江南官营作坊全面亏本的局面,但是织造太监们却是捞取了大量私利。

因为江南地区官营织造已经全面溃烂,崇祯登基之初,便关停了江南地区绝大多数的官营作坊。

而关停那些官营作坊,减少了大明纺织业10%左右的产能,并且造成了10多万技术水平优秀的官营织造工匠失去了工作。

事实上,关停江南众多官营作坊的作法并不甚高明,换做肖图白主政当年的织造业,多半是聘用懂行的纺织业作坊掌柜,以及将产品出口海外,获得利润。

大明皇家纺织公司,无疑就是充分利用了外贸出口的价格优势,在大明棉纺行业整体经营困难的时候,活的相当滋润。

0.5两银子的能够生产一匹棉布,而在天津的市舶司港口对外出口,每匹价格达到1两银子,而且还供不应求。由于,大明皇家纺织公司接到手的出口订单超过20万匹,每月的新订单还在不断的快速增长。

鉴于此,大明皇家纺织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天津卫城的所建设的50人小作坊。

对此,李慎之从江南挖来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不断的扩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在天津卫城内,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厂房,经过不断的扩张,已经拥有6个生产车间,平均每个生产车间50名工匠。

从纺纱到织布,平均每个车间月生产1000匹棉布。6个生产车间,月产棉布达到6000匹。

当然了,面对手中20万多匹的总订单,6000匹的月产量,让李慎之觉得非常不满。而天津卫城内,已经非常拥挤,很难找到适合办厂,并且廉价的厂房。

“为什么不去葛沽办厂?”陈观鱼笑道。

“听说葛沽搞八大厂计划,不就是有意自己搞纺织业吗?”李慎之颇为不满。

“谁说葛沽一定要自己搞了?将岸前不久,还写信给我,让我帮忙招商引资,介绍一些纺织业作坊入驻葛沽,我回复说,皇家纺织公司也许能成!”陈观鱼笑道。

李慎之喜道:“今天便动身去葛沽看一看,如果葛沽那边有意,在那边建几座分厂,也是可以的!”

————————

在葛沽镇推行“八大厂”计划的将岸,感觉到办纺织工厂,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决心招商引资。

李慎之、将岸两人目标和利益都非常接近。不久后,李慎之带着皇家纺织公司的考察团来到葛沽后,受到了将岸热烈的欢迎。

葛沽镇,最大的酒楼“喜盈门”。

雅座中,坐着大约十多名官吏和商人,这批人正是葛沽镇的官吏以及大明皇家纺织公司的管理层。

“来来来,再喝这一杯。这是店老板家中珍藏了百年的好酒,平时他谁也不卖,今日卖老夫一点面子,终于愿意售给咱招待贵宾!”将岸笑道,“今日咱们不醉不归!”

李慎之忽然打趣笑道:“总顾问衙门不是反腐倡廉么,咱喝这酒,不会有问题吧?”

将岸有点肉疼道:“半点问题也没有,是咱自掏薪水招待的!大家都要吃完喝完,别浪费了。”

总顾问衙门的一个司长,在编制上可是正四品,相当于一名知府。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而一个相当于知府等级的官员,为了办“招商引资”的公务,请客吃饭的消费,居然不是走官府账上过,而是私人掏腰包!

李慎之不由一愣,道:“哪能让将大人破费?今日这顿饭咱客!”

将岸笑道:“不用不用!这顿饭虽然是咱葛沽镇最高档次,但也才不过是30两,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470多两银子。再加上一些绩效奖金,做咱总顾问衙门的官,只要努力做事,怎么也不会差这么点钱!”

李慎之闻言,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大明朝的官员绝大多数贪污**,多是习惯性占官府的便宜。一般的实权官员,**、喝酒、请客等等各种消费,都是让衙门的府库为其买单。可以说,一名实权的地方官在任时,官府的府库基本等于是他私人钱包。

而这个将岸,居然自掏薪水,为的却是衙门的利益。

如果让顾问党人执政大明,至少能够实现“文官不贪财”,那样一来,每年事实上,能够给国家节省数以千万两的财富。减少了那么庞大的内耗,大明朝很多的问题,便能够迅速的得到化解。

“大人的清廉,令人佩服!”李慎之举杯敬道。

将岸笑了笑道:“清廉也是看环境,大明朝其他的衙门薪水少、纵容贪污,环境自然是乌烟瘴气。而总顾问衙门对咱们可是开出了前所未有的俸禄,在这个前提下,才理直气壮对贪污零容忍。比如咱的薪水吧,一年基本薪水加上福利,能够有6000两以上。而咱一家子十多口人,哪怕是锦衣玉食,也用不掉这么多钱。”

“用不掉,可以置办田产家业,留给儿孙呀?”皇家纺织公司的一名车间主任说道。

将岸摇头道:“儿孙比我强,何须我留下钱财家业?儿孙不如我,留下钱财又有什么用?”

“说的好!”李慎之更是肃然。

将岸笑道:“如果这天下局势越来越溃烂,留下再多的家业,又有什么用?总顾问衙门的办事作风和态度,至少让我看到了让天下恢复太平的契机和希望。只要我们是事业不断发展,天下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定!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安全、有秩、稳定的国家,才是最好的遗产啊!”

接着,在酒席中,将岸开始不断讲述葛沽镇的政策、劳动力优势。具体到皇家纺织公司落户之后,将会有免费划拨一部分厂房给公司,并免除其余厂房一年房租和三年税收的优惠政策。

这些谈论完成之后,将岸有开始说葛沽镇的未来的发展定位,以及葛沽的发展,给企业起来的机遇。

李慎之对于政策是非常感兴趣的,不时之间询问政策优惠的细节。

将岸自然是有问必答,并且回答的非常细致。在酒席中,双方逐渐谈成大明皇家纺织公司落户葛沽镇的协议。

李慎之虽然是皇家纺织公司雇佣的总经理,但是在年轻时,却是非常崇拜东林党人,认为东林党不畏权贵,果然是好榜样。

但是,到到后来,李慎之也逐渐意识到,东林党本身就是权贵。所谓东林党不畏权贵,不过是东林党和其他权贵团体之间的狗咬狗,谁咬赢了,和普通老百姓有半毛钱关系?

东林党赢了阉党,天下不会变得更好!阉党消灭了东林党,天下也不会变的更坏!

原本认为,顾问党也仅仅是类似的利益团体!

但是,今日在与将岸谈话中,李慎之心中为之震动,默默的想道,也许......顾问党,真的比东林强一些.......

东林党人讲了一堆理学、大义,但是实际上连东林党人自己,也停留在笔下和口头上。所以那套子“嘴炮”主义,仅仅是能够说服一些不明事理的青年热血书生,或者是读书读糊涂了的儒家子弟。

但是绝大多数对于社会有深入了解的人,则是对于东林党,或者是儒家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首先,东林党都是要求朝廷、百姓要如何如何,订立了一堆的规矩。然而,这套规矩是约束朝廷、百姓的,东林党人自己却是无需遵守。这样一来,东林党人如何能够服众?

而顾问党人订立的规矩,却首先是约束顾问党自己人,也不利用舆论优势强迫他人去遵守。

而顾问党人的原则,是做实事、发展生产力、不贪污不受贿,都基本上是百姓所心中所认同的作法。

而与顾问党人打交道的百姓、商人,只要守规矩,一般都能够从中得到利益。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很多默默观察的顾问党的人们,开始逐渐产生了对顾问党的认同,甚至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

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44章 虏退(一)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68章 科技、经济、内政(二)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139章 绞肉机(二)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218章 水师的战略第117章 震动(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1章 射击训练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134章 布局(一)第86章 独石口(四)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60章 棱堡(二)第9章 皇家新军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91章 镇压第134章 布局(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136章 送别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49章 皇家布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103章 总督(一)第71章 丰收(二)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253章 愿赌服输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156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二)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136章 送别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81章 虏变(三)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24章 班师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56章 建党(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247章 禁教和潜流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178章 风俗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