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党报(一)

肖图白版的《国富论》、《资本论》的理论需要太多的修补,因为作为浮躁、缺乏耐心阅读经典的现代人,他也并未通篇阅读过《国富论》、《资本论》那么思想厚重的经济专著。他所了解的,也不过是些经典著作的节选,以及现代经济学家的读解文章。

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皮毛,肖图白再重新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两部书写出来,却是限于知识底蕴的不足,写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

但是,肖图白的野心是庞大的。

他希望,这两部著作问世后,将成为指导未来大明朝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石。他希望,这两部著作著作权威性要达到从17世纪到21世纪初,未来人类的经济发展,皆脱离不了他所阐述经济理论的框架。他希望,这两部著作能让中国社会经济高歌猛进向前继续平稳发展300年以上。

历史上,这两部同名的著作确实影响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决策。比如,美国国会在为某个经济提案争执不下的时候,议员将《国富论》中的依据背出来,起到关键性作用,类似于法**背出法律条文的效果。

而《资本论》也曾经在20世纪时,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发展国策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资本论》上很难找到理论依据的话,经济改革方案往往是难以服众的。

当然了,亚当斯密和马克思,可是用毕生的心血,去构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这才创作出了,影响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超级巨著!

目前,肖图白希望自己所写的这两部同名的著作的最低效果,是给给顾问党人进行政治经济学启蒙。

大明其他的官僚们不懂经济学可以,顾问当人却必须要掌握这种先进的理论工具。

由于,两套著作肖图白准备精雕细琢,所以离完稿还很远。但是,现在就去给顾问党人上经济课,已经刻不容缓了.......

中国在2000年前在用的经济理论《管子》、《盐铁论》之类的著作,很多观点到了明朝时期,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依然还是在沿用。因为,大明朝找不到比《管子》和《盐铁论》更权威的经济学著作了。

不能继续使用2000多年前的《管子》、《盐铁论》之类的落后经济理论指导顾问党人搞经济发展!

必须要以更先进的经济学观念,让顾问党人拥有有别于普通官僚的能力!

现在的整个顾问党人,大约有600多人,集中在京城衙门总部、天津市舶司、天津葛沽镇三个地区。肖图白又不是专业的教授,所以不会奔波三地去辛苦的给众人上课。为此,肖图白准备让赵柳肖书社旗制作发行份内部的期刊报纸《顾问党报》!

用发行《党报》的方式,统党人的思想,给顾问党人上课。

说到报纸,中国也是报纸的故乡。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诞生于中国西汉初年。西汉初年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各郡在京城派出驻京人员,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中国邸报最早的产生背景!

而西方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大帝创立的《每日纪闻》,比中国西汉的邸报要晚了100多年。并且,《每日纪闻》随着凯撒的去世,而迅速的夭折了,此后很多年西方国家都没有诞生类似于报纸的事物。

而欧洲近代的报纸,是从1609年德国出版的《艾维苏事务报》开始,这份报纸每周发行次,这份报纸出现了专业的编辑,编辑从商人口中获得消息,将之记录下来,以印刷出版的方式,对公众兜售。

欧洲近代的报纸,起源于17世纪的《艾维苏事务报》。

而中国的邸报,这份历史上最古老的报纸,已经持续发行了2000年之久。从西汉创立邸报以来,历朝历代都继承了发布邸报的习惯。

最初在汉朝时期,是人工抄写的方式发行。到了唐朝之后,中央政府雕版印刷邸报,发放给官员们。

而宋朝时期,已经默许商人抄写邸报和复制印刷邸报!这些商人私自印刷的盗版邸报,是历史上民间办报纸的前身。可惜这批宋朝的商人思维仅仅局限于制作盗版邸报,而不晓得弄出份发布自己新闻、观点的报纸。

而明朝时,设立了通政司管理官方的《邸报》发行,并且由雕版印刷变成了活字印刷,所以明朝的邸报发行量往往超过五万份以上。再加上允许民间抄写邸报,这些抄写的邸报数量十倍于官方印刷的数量。

大明朝的邸报,其实拥有50万名读者,作为官方舆论喉舌的《邸报》,影响力几乎覆盖全国,主要的官员和知识分子都受到邸报的舆论影响。

而《党报》是顾问党人的喉舌,有了这种官方言论、观点、思想发布的平台,顾问党人才能够结束思想混乱,成为统的整体。

肖图白将报纸的概念向柳馨予讲述了番,并且将《顾问当报》的意义,也向她说明。由于,柳馨予跟了肖图白最久,对于肖图白的各种理念,理解的最到位,所以肖图白准备让柳馨予担任《顾问党报》的总编辑。

《顾问党报》是份主要面对顾问党人发行的内部报纸,内容制作分为编辑、记者、校队三部分。

而发行过程中,按照版面不同,进行排版印刷。

发行渠道,准备在北京、天津等地建立简单的报纸发行驿站,由专门的人员,快马加鞭将报纸送给顾问党的各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顾问党报》的内容版面,主要有头条新闻、军事政治、产业经济、民生国情、经济理论、科普知识、生活常识、党人观点、百家争鸣、诗词小说。共十个版面,每个版面给予5000字篇幅,期报纸有5万字左右的字数。

按照十天次《党报》的形式,加强顾问党人内部的思想统性和凝聚力.......

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80章 虏变(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176章 买办(二)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34章 阴谋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5章 总顾问衙门、庄田拍卖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71章 丰收(二)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85章 独石口(三)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98章 情报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34章 阴谋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246章 长崎(二)第34章 阴谋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79章 虏变(一)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34章 阴谋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181章 暗流(二)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201章 香水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77章 创刊(一)第84章 独石口(二)第43章 新军医院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34章 阴谋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9章 建镇、开荒、马铃薯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60章 棱堡(二)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134章 布局(一)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66章 传教士(一)第96章 葛沽炒房记(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39章 匪军的竹枪阵第70章 丰收(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75章 粮商(一)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79章 游街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91章 郑芝豹的船队(二)第37章 蜂窝煤的暴利(二)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86章 独石口(四)第191章 镇压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85章 独石口(三)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84章 独石口(二)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72章 丰收(三)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