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党报(二)

《党报》中的头条新闻、军事政治、民生国情,主要是转载邸报新闻为主,与此同时,党报身份也会主动去收集一些其他渠道的新闻。

产业经济,是以报道大明朝工商业现状。

经济理论,现阶段主要刊登肖图白的思想理论。

科普知识、生活常识中,刊登大明已有的一些科技、科普常识,也刊登记载海外文明的科技、科普知识。

党人观点,自然是精选顾问党人内部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生、吏治的看法观点。

百家争鸣,接受非顾问党人的党外人士的文章投稿。

诗词小说,考虑到不能纯粹的搞严肃的政治军事经济理论,为了活跃党人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情操,同时也寓教于乐的方式刊登一些积极向上,符合顾问党观念的小说、诗歌。至于明朝流行的黄书,由于格调比较低下,也没有什么营养,党报这等严肃的报纸上,是不会刊登那些内容的。

柳馨予听闻了《党报》的策划之后,已经非常振奋道:“《党报》的作用,恐怕比东林党人的那个东林书院,更要有用吧!”

肖图白笑道:“东林党人最开始是用南方的东林书院作为纽带,到了后来,成为了全国性的朋党之后,东林书院已经属于鸡肋。所以,东林党人早就开始利用南方更发达的出版印刷作坊,刊刻一些文章观点。不过,由于东林党的尿性难改,本该是他们思想纲领的宣传阵地,却被他们用作成为宣传自己文章诗歌,用以给私人扬名。结果,倒是给东林党制造了一大批的风流才子。而东林党人在民间的印象,已经变成了风花雪月的风流才子,而他们早年所打造的东林党忧国忧民的形象,早已经崩塌!”

柳馨予扑哧一笑道:“您对那些才子们,可是非常敌视啊!”

肖图白道:“如果是太平盛世,才子这种东西倒是能够擦脂抹粉,给历史增添几分妩媚。不过,如今天下乱象渐生,这批人风花雪月,将自身的享乐事迹传遍天下。快要饿死的穷人自然会联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柳馨予道:“也许东林党也有真正忧国忧民者吧!”

肖图白冷笑道:“忧国忧民仅仅是东林党上位的道具而已,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东林党人,都属于无能却身居高位,还自以为忧国忧民的害国贼!国家贫弱,一堆烂摊子需要化解,最怕这种无能却还在努力的害国贼!”

早年东林书院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给他们树立了一副忧国忧民形象。这是因为最初的好形象,吸引大批的知识分子精英加入了东林党。而东林党人逐步从野走向朝之后,迅速的加剧了大明朝的党争内耗!

在林党人在击败了齐楚浙党之后,便露出了比齐楚浙党更不能容人的态势。在朝野一党独大,排斥一切异己。非东林党人,皆被蔑为奸邪。

到了天启年,朝中诸位大臣宁可投靠阉党,也不愿意对东林党人忍气吞声。不过,东林党成为在野党之后,不断的在南方闹事,抗税抗法,拖国家后腿。

崇祯上位后,由于东林党人拥有拥立之功,所以势力死灰复燃,迅速重演东林党人垄断朝野的景象。

而后来崇祯不断掺沙子提拔一些非东林党人,去平衡朝堂势力。然而,东林党已经一党独大,尾大不掉!哪怕是皇权,也不能完全与东林党利益集团进行全面的冲突!

东林党已然属于垄断大明朝政府各大机关,那么作为执政党,你应该把国家治理好吧?问题是,东林党是一个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人人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而缺乏政治经济军事常识!让这种政治群体,去治理国家,大明能不灭亡才见鬼了!

什么?你说东林党有儒家经典作为统一的思想?问题是,这玩意完全是教人如何做人,但是却不能教人如何做事!

说句诛心话——儒家经典其实就是厚黑学,用在官场职场往上爬,悟透了,可以无往不利。但是指望儒家经典去平定乱世,是不可能的!

不但儒家经典是厚黑,绝大多数儒家文人写作的史书也非常厚黑。

比如,北宋那个7岁就砸缸的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是封建时代的君王将相必读的读物。《资治通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就是喜欢篡改历史,断章取义,仅仅为了让历史附和他的私人的见解和想法。从《资治通鉴》问世后,人们知道了,原来历史就是不会说话的小姑娘,随便你怎么去妆点打扮都可以。要抹黑就抹黑,要擦脂抹粉就擦脂抹粉。

除了喜欢篡改发明历史之外,而整部《资治通鉴》都是君王将相之间的权利斗争为主。学会再多《资治通鉴》,只会让人学会怎么在官场上如何爬,如何揣摩帝王心术,如何去做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君子官员。但是对于国家的科技、经济、军事的发展,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儒家的理念中,没有经济增长这个概念。按照儒家保守势力的规划,天下财富永远不会增多,经济模型永远停留在“佃农地主经济模型”。

而且,中国儒家社会总是很奇怪,司马光这种从小时候就非常擅长自我炒作,上台执政后也是坚决不能容忍异己的,并且喜欢写著作给政敌鞭尸,让政敌死后也不得翻身。但是,这种人,也被称之为“君子”!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无论如何改朝换代,胜利者都是——儒家地主利益集团!写历史写书籍的是他们,舆论被他们掌握,是非黑白,都是司马光们,明朝的东林党们说了算。

——这更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历史是胜利者所写”!更说明“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还充分说明了舆论的力量!

而肖图白的《顾问党报》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顾问党人在舆论宣传上的不足吧!

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61章 自由民第263章 返航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145章 虏退(二)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70章 科技、经济、内政(四)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34章 布局(一)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81章 虏变(三)第38章 刘泽清诡异的“剿匪”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47章 收容难民第81章 虏变(三)第201章 香水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54章 党报(一)第75章 粮商(一)第183章 暗流(四)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67章 传教士(二)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18章 震动(二)第142章 胜了(二)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83章 暗流(四)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33章 仙肥、女兵、农庄第178章 风俗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41章 枪毙进行曲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144章 虏退(一)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26章 钢铁的价值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183章 暗流(四)第185章 兵器制造(二)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39章 问策(一)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50章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54章 党报(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219章 整风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145章 虏退(二)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92章 整顿漕帮第141章 胜了(一)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141章 胜了(一)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175章 买办(一)第177章 年假第115章 再战钱钟庄(三)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117章 震动(一)第108章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240章 问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