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

“......我在这里宣布,顾问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一次会议之后,标准着我党组织的正规化和严密化。标志着我华夏民族的政治势力,超出了朋党的层次,达到了政党这一崭新的高度。”

“《党章》中已经表明了,我党代表的是大明帝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拯救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先锋队。我党先进性,并不是体现在作威作福,凌驾于万民之上的!而我要更好的为万民服务,救民于水火之中!”

“我曾经听过一个拥有几万年修为的仙人说过‘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所以,遇到灾难问题,我党员要带头,带领群众去解决问题。比如,某处遇到鞑子屠杀百姓,群众束手无策,我党员在场,必须要果断带头去组织群众战斗和抗争。再如,我大明军队与敌人进行战斗,军队中的党员干部,也应该身先士卒,激励士气!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党员更是要带头努力工作,以个人的行动,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

随着肖图白的讲话,不断讲述顾问党人历史使命,以及在战斗生产活动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股神圣的荣誉感,使命感开始笼罩在众人心中,在场党员纷纷感觉到动容!

众人纷纷的意识到,顾问党人不是因为结党营私而走在一起的,而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和使命,团结在一起的。

在顾问党人《顾问党人宣言》发布,党组织正式建立后。肖图白要求党员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资本论》、《国富论》等等党人的指导思想,今后好引导后进的党员,以及申请入党的预备党员们。

此时,《资本论》、《国富论》还是大纲骨架状态,细节内容还没有经过充实。所以,党员干部都要肩负起学习、完善我党指导思想著作的重任。

李慎之直接参与商品经济市场的生产和竞争,所以被肖图白尤其看重,希望他能够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理论思想细节,符合《资本论》、《国富论》的,甚至会被吸收到我党的两部指导思想著作中。

而陈观鱼负责天津市舶司的关税收支,也被肖图白嘱咐其结合《资本论》、《国富论》的观点,多研究经济学现象。

除此之外,肖图白还郑重的介绍了《顾问党报》,阐述了这份报纸的意义,以及向各大常委们进行了约稿。

当然了,对于非正式的党外人士,只要对我党思想认同,也是有资格阅览《党报》,并且向《党报》进行投稿。

《顾问党报》先期是旬报,每十天刊发一期。至于第一期的《党报》,因为本身的稿件不足,所以准备再筹备一个月,再进行发布。

对此,众人皆表示一定踊跃投稿。

其中,王承恩已经有腹稿,标题是《论朋党和政党》,这里面很多理论是肖图白告诉他的,不过王承恩的文采,足以与翰林院的状元们相比。相比到时候,创作出来的内容,必是妙笔生花。

而陈观鱼也表示准备要写第一篇文章《浅谈外贸出口以及市舶司关税》。

由于两个有意写稿的笔杆子,都是阉人。肖图白不由感慨,大内诸公多才子啊!

而肖图白本人,除了要在《党报》刊登指导思想之外,也会写作一些科普文章,比如《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与产量》,就是接下来肖图白准备创作并刊登的文章。

事实上,大明朝救亡图存,除了军事、财政之外,农业产量也是非常重要。

其中,徐光启就是农业救国主义者。徐光启当年主张在北方兴修水利,并且推广高产作物。只要高产作物种植获得了全国推广,那么粮食危机解除,大明朝流民四起的状况也随之解。

历史证明,这是思路是非常正确的!

明朝时,百姓抵制种植红薯等等作物,地方官也不敢逼迫百姓强行种植。

而满清则举着屠刀推行政策,你敢不重高产作物?很好,杀掉!这样的推广之下,让清初4000万人口,在美洲高产作物的推广之后,三五十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到了清朝中后期,人口已经增长到了4亿人口的恐怖程度,而同期世界总人口才不到10亿。一度将中国人口占据世界人口的比例刷新到了40%的程度。

而明朝时期,只占据世界人口的30%,却占据世界80%的经济总量。

当然了,清朝将人口暴到4亿,占据世界经济总量反而降低到了25%左右。清朝除了种植高产作物方面有建树之外,其他的生产力方面并没有获得发展。钢铁、纺织等等明朝的制造业,在清朝有了巨大的退步。

《顾问党报》提倡文字的简单、易懂、明确,文言文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肖图白提倡白话文。

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不利于清晰表达内容。而且,培训一名读懂文言文的需要十年左右,而培训一名能够创作合格的文言文的往往需要二十年左右。由于教育周期过长,不利于全民性普及教育。

而且,文言文时代翻译外国的著作,效率也是很低下的。比如徐光启翻译西方自然科学文章时候,在文言文中,很难找到一些合适的词汇去表达。以至于一本《几何原本》,徐光启本人对其中的拉丁文已经倒背如流了,却翻译了几十年还没有翻译全本。

中华欲海纳百川,吸收各国的学术精华,那么必先要普及白话文。否则像翻译《几何原本》一般,徐光启一辈子还没有翻译完,徐光启嗝屁之后,几百年之后才有人想到接着去翻译,那就真操蛋之极了!

事实上,总顾问衙门内部,本身就已经普及白话文写公文。

此时,肖图白明确的在全党普及白话文写作,尤其是《党报》一般只会刊登白话文的文章,这一点也获得了全党代表的赞同。

顾问党人之中,没有纯粹的书呆子。哪怕人人有文化,但是仅仅是将文字当做工作所需的工具,而没有人纯粹以玩弄文字为荣。

既然白话文的优点,已经被肖图白讲明了,也自然没有人反对在党内普及白话文。

在完成了建党大业和《党报》的创建后,肖图白心中难掩激情,颇有成就感的对柳馨予说道:“政党的意义,是超脱了时代的局限性,大明的政治斗争模式,将来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变是更好,还是更坏?”

“有些人会觉得变得更好,也有一些人觉得变得更坏!”

肖图白知道,政党时代一旦开始之后,便开始超脱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的局限性了。因为儒家经典,里面很少有施政的方略和目标,更多是先约束自己,再约束自己亲朋,最后约束整个国家。所以,儒家政治变成朋党政治是必然的。

最糟糕的是,儒家没有“经济发展”的概念。

而顾问党人以经济发展理论为纲领,实现了党人的目标,必然会带动国家生产力的进步,会带领国家走向更繁荣、更发达的未来时代。

“顾问党人,应该是继承了《管子》的思想吧.......”肖图白忽然默默的想道。如果在春秋战国时代,《管子》思想击败了儒家思想,华夏文明会变成什么样格局.......

强烈推荐:

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59章 棱堡(一)第105章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271章 银币风暴第179章 游街第104章 总督(二)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31章 土化肥第98章 情报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75章 买办(一)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81章 虏变(三)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136章 送别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220章 为了当官,读书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19章 整风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174章 赤字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44章 虏退(一)第187章 改进工具(二)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47章 收容难民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10章 扩军、银行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285章 天津卫商户骚乱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86章 独石口(四)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31章 土化肥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卫国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182章 暗流(三)第233章 烟草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84章 独石口(二)第60章 棱堡(二)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59章 棱堡(一)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191章 镇压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67章 皮岛海战(二)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6章 科技创新,从珍妮机开始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14章 飞将、鹅毛、铅笔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97章 地产热、海军计划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78章 创刊(二)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56章 建党(一)第35章 蜂窝煤和煤炉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42章 追悼会、烈士、抚恤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277章 皇帝养成计划(二)第144章 虏退(一)第62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二)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34章 阴谋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