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建党(二)

( ·~ )[ ~]

在制定了《顾问党纲草案》,肖图白召集柳馨予、肖白浪、王启年、张瑜、王承恩、将岸、陈观鱼、李慎之、骆养性等人

肖图白解释顾问党组织正规化的原因,以及朋党与政党之间的区别

“......由于东林党这样的朋党执政,大明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遍览我中华历史,皆可以看出一个显著的问题,‘党争之祸’是唐朝、北宋等等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朋党善于排挤政敌,但是每个朋党却缺乏长期治理国家的纲领由于朋党之间的斗争,使得国家内耗严重;而朋党无长期的执政纲领,所以不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纵览历史,历朝历代任何一类的朋党,无论是君的朋党,还是小人的朋党,执政的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团体、家族的利益着想,很少真心为国家的前途着想”

“比如,东林党人在南方商税、农业税方面的利益,便朝廷的利益是冲突的尽管东林党人都是富人,但是他们却抵制缴纳对于他们财富而言微不足道的那点税收朝廷急需完善税收体制,获得财政,去救灾,去发饷,去解决各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东林党身为执政党,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南方抗税漏税,并且将抗税的行为合法化让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我顾问党要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党”,政党应该是为国家利益奋斗的政治团体与朋党的本质区别是,我们拥有明确的治理国家的纲要,以及到底要实行实名样政治路线,以及现阶段、长远阶段、最终阶段,我们要完成的目标只要我们不偏离路线,那么让我们顾问党治理地方,或者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和地区只会越来越朝好的方向发展”

肖图白看到,王承恩、骆养性两人脸上有点迟疑,便道:“两位大人,心中有什么顾虑,不妨说出来?”

王承恩道:“我顾问党人,首先要效忠的是党,还会皇上?如果,皇上与我党发生了冲突,我党员应该如何?”

骆养性也是道:“王公公的问题,就我是要问的”

王承恩在封建王朝的标准来看,是一名很纯粹的忠仆,他的一生皆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效忠皇帝历史上,在李闯攻破北京,各路大臣纷纷躲在家中对逃难的崇祯皇帝避而不见,也只有王承恩肯陪皇帝一起自杀殉国也是因为崇祯令他为肖图白办事,王承恩才降尊纡贵的屈居于肖图白之下

骆养性则是世代锦衣卫,天启、崇祯两位皇帝登基之前,皆受到其保护因为,这点忠心不容怀疑所以崇祯一上位,便将骆养性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

众人纷纷神色一凝,不敢大口喘息

肖图白沉吟片刻,道:“我顾问党,有的前提——是大明帝国顾问党护卫大明江山社稷,也是我党的当前要实践的目标和任务”

王承恩道:“如果陛下与我党发生冲突,党员要站在那一边?”

肖图白说道:“我党是积极拥护大明帝国,永不背叛皇帝,也不出卖国家利益如果陛下明确下旨,取缔我等结党,我党可以解散”

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肖图白心中暗道,如果不是皇帝是老的分身,老才不会去兼职“保皇党”前期兼职保皇党,是为让党派的元老消除顾虑,有利于党派初期的人心安定至于以后,随着顾问党势力不断的膨胀、发展,到时候的话,哪怕是皇帝要取缔,党人未必会束手就擒

肖图白可是计划,先是充分利用皇权的力量,构建自己的势力等到自己的政党势力成熟之后,可以实行“君主立宪”,并且还是顾问党人一党专政下的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这是为了避免崇祯的儿,或者是崇祯的亲戚继位之后,皇权与党权形成尖锐的矛盾

保皇党已经很蛋疼了

肖图白并不想从一个保皇党,被逼成革命党

“我有一个问题”张瑜忽然举手道

肖图白点头,说道:“请讲”

“国师大人您的书里面,分析过地主佃农经济的剥削性,是王朝中后期,百姓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张瑜疑惑道,“不过,商品经济模式中,商人和厂主,不是同样剥削雇工?”

肖图白解释道:“地主佃农模式剥削仅仅是其反动的理由之一,主要原因天下田亩有限,几乎很难增长在王朝建立初期,地广人稀哪怕是身为一名普通的佃农也能够从地主那里租种三十亩五十亩田地,所以初期的佃农生活也比较宽裕,甚至一些勤勉的佃农还可以积攒钱财,买下土地成为地主”

“而到了一个朝代的中后期,土地很少增长,但是人口却增长了数倍,佃农只能租种三五亩地,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没有天灾**,也只能让佃农不饿死一旦遇到天灾,佃农支付不起佃租,除了逃荒之外,没有别的出路而逃荒的人多了,自然是流民四起,天下大乱”

“而工商业经济,则可以不断的通过扩建工厂、改进机器和工艺,从而扩大产出的规模,天下财富便会不断增长由于工商业经济模式可以长期的保持增长,而不像佃农经济那样用不了百年就死水一潭因为工商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机遇无穷,所以哪怕是被工厂主雇佣的工人,也有成为的创业者,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能”

“除此之外,我的《国富论》、《资本论》中都有核心的观点,创造价值的是人本身地主佃农经济模式,人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地,人是为地服务的这种制度极大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我鼓励工商业经济,其实就拨乱反正,以人为本结束地主佃农经济模式下‘天下财富有定数’的谬论,而让财富生产逐渐进入一个可以持续增长的崭时代”

王启年脸上写着激动表情道:“说的太好了创造价值的是人人不是为土地卖命的畜生,土地应该是仅仅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工具这个党我愿意加入”

随后,众人皆表示愿意入党

在众人消除了顾虑

肖图白与在场众人起草了《顾问党人宣言》和《顾问党纲草案》大明王朝是火德,所以顾问党人也以一块红布,绣着日月当空的图样,作为党旗事实上,这一块党旗也是肖图白设计绘制,由柳馨予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

之后,肖图白带着众人在党旗面前宣誓

“我宣誓”肖图白说道

“我宣誓”众人跟着道

“我志愿加入大明帝国顾问党”

“我志愿加入大明帝国顾问党”

“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遵守党的纪律”

“遵守党的纪律”

开始众人声音还有点松散,到了此时,逐渐如同黄钟大吕,使命感号召下,人人都放开了身心,发出了自豪的宣誓声

这种政治集会活动,本身就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在场众人也多是心怀国家民族,与顾问党人很多目标一致,令人感觉到一股理想的热血在燃烧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为发展大明帝国先进生产力奋斗到底”

“为发展大明帝国先进生产力奋斗到底”

“吾以党员身份为骄傲”

“吾以党员身份为骄傲”

“永不叛党”

“永不叛党”

誓词很短,不过念诵完成之后,人人都感觉如获生一时之间,众人都纷纷为志同道合,而感觉到亲切之极

暂时而言,顾问党组织的正规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的阶段初始的党员有,肖图白、柳馨予、肖白浪、王启年、张瑜、王承恩、将岸、陈观鱼、李慎之、骆养性十人

肖图白是党的创始人和党魁,柳馨予党内身份是肖图白的秘书肖白浪、王启年、张瑜是军人代表,王承恩、骆养性有点保皇党派系,将岸、陈观鱼算作政府机关的代表,李慎之属于工商企业的代表

十个人构成了顾问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会能够发起召开“顾问党全国代表大会”而“全国代表大会”属于党最高决策机构不过“全国代表大会”并不是常年召开,一般计划每年召开一次

在未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时,日常的决策权归十大常委班,进行投票表决

普通的常委在投票中,只有一票的投票权而肖图白作为特殊存在,他的投票等同于5票如果不是改《党章》中关于顾问党的纲领、路线、指导思想这类原则性问题,中央常务委员会可以做出绝大多数日常的决策

“现在,顾问党组织中央,已经确立接下来,大家的任务是,发展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我党招收一个的党员,必须是对我党政治主张认同,并且通过一些我党给予任务考验之后,才能够吸纳为正式党员每个党员入党,必须要有两个党员介绍,理论、实践等等方面符合入党要求,才予以批准”肖图白说道

王承恩问道:“宦官可以吸纳入党吗?”

肖图白道:“不问出身,只要认同我党政治主张,学习我党理论,通过我党考验,即可入党”

将岸问道:“我党既是一个政党,那么将来的路线,主要是放在朝中与东林党争夺多的实权职位?”

肖图白摇头道:“我党并不主动投身朝堂中的官位争夺,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和壮大党组织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朝中我们的势力与东林党,甚至是其他的朋党势力差距太大,一旦与他们全面冲突,对于我党的发展极其不利”

“所以,我党目标是在地方上,获得类似于葛沽这样的根据地,在根据地中实践我们的理论以及创建多的商业公司,这些公司给我党的发展提供资金、资源,与此同时,公司的发展,党内的公司也需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向国家缴纳税收,帮助政府解决一部分财政问题这样踏踏实实的在基层发展,长久之后,我党力量必是越来越壮大无需追求成,在朝堂上与敌进入白热化党争”

事实上,肖图白的政党在后世,被分类为“细胞”类政党,党组织越来越壮大,党员数量越来越多,便逐渐拥有庞大的力量,走的是群众路线

也有另外一种“俱乐部”式的政党,组建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政府中实权的职位那些政党,直接走高端路线

两种路线谈不上优劣,但是“细胞”类政党,适合顾问党人现阶段的状况毕竟,“俱乐部”式政党,要在选举政治模式下,才能起到作用而大明王朝获得官位不是通过选举,而是通过“科举”科举是东林党人的强项,所以,建立“俱乐部”式政党,走高层路线,肖图白斗不过东林党人

于是,建立“细胞”式政党,则是最佳的选择

第99章 与虎谋皮(一)第31章 土化肥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4章 锦衣卫和东厂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76章 粮商(二)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34章 阴谋第171章 朝鲜布局(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27章 蚯蚓养鸡鸭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63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一)第149章 玻璃产业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闻时代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舆论宣传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102章 与虎谋皮(四)第181章 暗流(二)第244章 互别苗头的青年将领们第49章 皇家布第147章 鞑子窜逃了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111章 铁与血的碰撞第240章 问策(二)第9章 皇家新军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54章 党报(一)第257章 经济发展为先第232章 经济合作第66章 传教士(一)第57章 建党(二)第34章 阴谋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81章 虏变(三)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162章 货币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8章 欲练兵第85章 独石口(三)第65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第118章 震动(二)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23章 皇城岛海战第135章 布局(二)第179章 游街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07章 城乡差距背后的阳谋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60章 廉政风暴(二)第178章 风俗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206章 抗灾灭蝗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63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三)第117章 震动(一)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142章 胜了(二)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47章 收容难民第148章 蚯蚓满仓、家禽成群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80章 虏变(二)第43章 新军医院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52章 《国富论》、《资本论》第121章 驻军、征地第162章 货币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168章 皮岛海战(三)第203章 中朝江华岛协议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4章 文工团、书社、股份制第270章 科技、经济、内政(四)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234章 铁轨路、昆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