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伏击的故事有点意思。
为保证圈套成功,李都司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来个围点打援。是个很正规的计谋,估计李都司读过一点兵法。
曹文诏来了,在南原钻进了圈套,伏兵四起。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诏也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有点学问的,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成了扯淡,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大败,僵尸蔽野”
这是乱民的第二次大败。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乱民残余部队的首领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份上,曹总兵还没消停,他继续追击残敌,竟然追到了甘肃、宁夏,连续几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神一魁的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西北之内,乱民军所剩无几。
此时的曹文诏算是闯出了名头,原先在辽东,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他是山西大同人),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但按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到此为止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祯元年的三大民军领袖,就此结束他们的戏份。但是也应了朱万化的那句话,没有政治解决的办法,乱民灭而复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批主角谢幕,另一批主角登场,而且是更狠的角色。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西北呆不住了,就另找活路。秉持这个原则,乱民的残部,以及所有无法活下去的人,为了生存,继续战斗,他们跑到了山西。山西终于在崇祯五年开始乱套了,并且很快就会扩展到关键的河南中原大地。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在山西聚集在一块,开了个会。能想出需要开个会总结得失,说明王自用也是个人物。
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最多,造反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后来常说的“三十六营”就是来源于此。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及时雨,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紫金梁、扫地王、黑煞神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看不懂。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的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这是极牛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乱民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五年,乱民开始祸乱山西,从此山西大乱,并且开始波及的河南。
......
乱民能够进入河南的原因众多,其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竟然是天气。
地上的皇帝不争气,天上的玉皇大帝也来捣乱。
据历史记载:崇祯五年(1632)六月初六,黄河于孟津决口,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吉祥数字也是没有用的,六月初六,正是俗话说的六六大顺,可是顺了龙王爷,却没有顺黎民百姓。
孟津就是后世小浪底水库的位置。黄河刚刚从太行山区出来,到了这里,地势陡然下降,于是大河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孟津这个地段的确是黄河河道最危险的一段。
朱万化和朱大典都是知道这段历史的,要避免这一灾难现在是有难度的,原因就是朱家仅仅控制了山东的军政,出了此范围,还要朝廷说话。
今年由于山东上交的赋税较往年丰厚,又多出了一份台湾的赋税,朝廷的钱粮略有缓解,但是仍然不富裕,岂止是不富裕,应该说还很艰难。
提到赋税应该说一句,崇祯四年的辽饷、练饷朝廷依然征缴了,但是当时朝廷正在出兵征讨山东,因此,山东、台湾就都错过了,朱家本来就不想交这个冤枉钱,当然也不会主动上交,能混就混过去。
朱万化对于辽饷、练饷很有看法,尽管朝廷财源紧张,也不能把危机转嫁到民众的身上,实际上这两项特别的赋税,也是造成民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治理黄河是要花钱的,这些年来朝廷的钱粮都用在西北剿灭乱民和关宁前线对后金的作战上了。没有钱,河道就失修,于是整个崇祯年间黄河数次决口。河南、直隶、山东三省深受其害,严重的水灾又加重了朝廷的经济负担,饥民群起造反,乱民祸害中原,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好事难成双,灾难成对来。
能不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减少灾害的程度呢,朱家父子的确没有把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好在河道衙门就在山东境内的济宁,经过朱家父子商议,朱大典决定亲自走一趟济宁,见一见河道都御使,目的是能够联名上一道奏疏,请朝廷拨款修缮河堤。毕竟
河务归河道衙门管,官场上捞过界的事情还是比较忌讳的。
朝廷的河道衙门设在济宁是有原因的。济宁地势,从黄河方向,即东西方向来看,地势最低,易受黄河水害。从南北,即运河方向看,地势最高,号称水脊,就是运河的水从济宁这个位置分别向北、向南流,水源当然是黄河了,地形高,运河存不住水,因此容易因黄河水量少而使运河断流。
而运河是南北的重要运输通道,那个时候没有铁路,运河就是南北货运的大动脉,一旦运河中断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正因为济宁如此重要,所以河道衙门就设在了这里,从当时的情况看,河道衙门就相当于国家的水利部,全国的水利资金都集中在这里了。
河道衙门如此重要,他的官员级别就不能低。河道衙门的一把手是正二品、从一品,几乎是朝堂上品级最高的官员了。内阁首辅(总理)、六部尚书(部长)最多与他平级,大多数还要低于他。山东、河南、直隶三省的巡抚均受其节制,节制的意思就是:在河道的业务范围内,这三个省的军队、民政都归他管。这个官不小,够大!
明代河道的一把手的名称使用的很多,有总理河道、河道军门、总督河道、都御使等名称。崇祯时代称为“都御使提督河道”。元、明、请三代河道衙门都是坐镇济宁。
......
崇祯五年三月,朱家有两个喜事。第一个是在台北的章氏生产了,朱万化得了第二个儿子,同时也传来了秋香怀孕的消息,朱家人丁兴旺,朱大典及何氏老太太摆家宴庆贺。
另一件喜事就是安东造船厂的第一艘大型客货两用商船下水,这条船排水量1500吨,是目前朱家最大的商船。它标志着安东船厂的造船技术的巨大进步。
这艘船是试制产品,它的龙骨和主要构架部件全部是钢材铆接、焊接制造的,整体坚固。其他部分都用木材建造,因为是商船,没有装甲,所以从外表看他像是木制的船只。
它的动力主要靠蒸汽机,机器房中安装了四台目前最大型的蒸汽机。动力部分最大的技术难点不是这些蒸汽机,而是驱动主螺旋桨的主轴。动力大,船体大,这个主轴的直径、长度的尺寸都大。这根主轴三米多长,直径达到400毫米,铸造、加工和热处理的难度都很大。在工业发达的现代,大型轮船的主轴直径超过一米,长度二三十米也不算什么了不起,但是现在朱家的工业水平已经是很艰难了。所以蒸汽机动力的船只,以朱家的能力,达到排水量1500吨暂时是个极限。
由于采用蒸汽机动力,所以船只的外形已经脱离了帆船的式样,有点后世轮船的样子了。为了节约动力,它还是有辅助的风帆,都是小型的三角帆,且数量少。由于风帆少,甲板上的主建筑就可以建造的高大突出了。
这是一艘客货两用船,因此,外观上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舱室,甲板之上就有三层,显得非常漂亮壮观,甲板之下还有两层客舱,除了货物之外可以容纳1000多乘客。
说是商船,它也是有武装的,船的首尾各有一门单管20直射炮,船上还有武装警卫队,除了操作火炮之外,还装备有两挺轻机和枪步枪、喷子,对付一般的海盗绰绰有余。
--- 第221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