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

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

第328章

皇太极自认为选择的时机是非常精妙的。毕竟,他更加了解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比漠南蒙古更穷,装备更差,当然,装备差,也意味着战斗力更差。

哪怕号称蒙古共主的林丹汗,皇太极也敢率领两千建奴骑兵,追击林丹汗麾下三万余人马,哪怕是十倍优势的兵力,林丹汗也被打得狼狈不堪。

可问题是,林丹汗这种水货,却可以力压漠北诸部,至少西域小霸王的准葛尔部,面对林丹汗还是不敢掠其锋芒。

当然,当时准葛尔部不敢打林丹汗,是因为与漠北外喀尔喀的朝克图台吉(却图汗)、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因为他们都不信仰黄教,所以被称为“反黄教联盟”。

不过在历史上,是崇祯九年,朝克图台吉被巴图尔擒杀。

自从八里湾之战,沈阳那蒸蒸日上的势头戛然而止,而随着大明将晋商八大家抄家灭族,程世杰一边建立了被浑河防线,再紧盯着关宁军,在一系列的作用下,对建奴的战略包围的形成,这座城市也渐渐显得冷清下来了。

生活在这片苦寒之地的族群对力量是非常敏感的,八里湾一战让他们意识到建奴并非不可战胜,大明更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随着明军宁海军在辽东站稳脚跟,并且取得节节胜利,这种认知越发的加深。

他们还没那个胆子对建奴不理不睬,但是对建奴让他们提供兵员、畜力、粮秣以及进贡财物等要求,终究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沈阳逐渐衰落了下去。

然而现在,这座城池再一次热闹了起来,亲建奴的蒙古敖汉部、奈曼部、科尔沁部、喀尔喀部、土默特部等众多部落,满洲八旗的贵胄、来自宁古塔的索伦部头人,齐聚沈阳。

他们聚集沈阳的原因是,这里有了粮食,这里也有了活路,随着宁海军用开设关口的方式,稳住建奴,在辽阳展开对外贸易,建奴就充当了二道贩子。

宁海军给建奴开出的价格一匹战马三石粮食,瘦战马两石粮食,挽马和骆驼则更低,则建奴则是更加压低价格,比如说蒙古人牵来骏马,索伦人挑来大批珍贵的皮毛,锡伯人带来从海冬青。

这些物资,都被建奴剥了层,然而,虽然被狠狠地剥了一层,但问题是,他们不交易只能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硬着头皮过来交易。

从辽阳的物资运到沈阳,在沈阳,各部落的部众你牵着马,我挑着担,好不热闹!

平心而论,宁海军给建奴的价格还是公道的,但是经过建奴剥一层之后,那个价格就不美好了,就像后世明明西瓜产会对外销售的白菜两毛钱一斤,西瓜三四毛,豆角不过一块,可是在市民从超市或者农贸市场购买的时候,价格翻了十倍都不止。

皇太极通过交易已经赚了不少粮食和物资,可问题是受到雪灾的影响,无论是建奴和蒙古各部,他们可以拿出来交易的东西是有限的,现在已经差不多交易完了,没有物资交易,也没有沈阳,沈阳城也会再度衰弱下去。

在明明知道程世杰马上要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坐壁上观不是明智的选择,跟着蒙古人与大明对抗,更不是好选择。

事实上,皇太极也非常清楚,哪怕程世杰从辽东调走了五万余精锐,可是现在的宁海军已经完成了战略动员,仅仅在辽阳驻扎的军队就不下三万五千步骑,据说广宁、辽中、浑河沿线都严防死守。

皇太极的哨骑传来的情况,整个浑河河畔都已经布置了冰墙,还有数量相当庞大的箭塔,可以说辽中防线已经被宁海军经营成了铜墙铁壁。

当然,皇太极其实并不知道现在的辽东,宁海军的兵力并不多,总共只有不到五万人马,其中将近三分之一都是新兵,更有五万余名小日子狂犬兵团,这些小日子武士程世杰是不相信他们的,为了防止小日子暗中作乱,宁海军用两个都司,外加一百多门火炮还有三百多辆火箭炮看着这些小日子武士。

事实上,宁海军现在辽东连两万人马都挑不出来,不过屯田军却动员了一百四十五个镇,各大工厂特别是造船厂的工匠,也武装了三万余人马。

皇太极真想打辽东,肯定会撞得头破血流,他绝对啃不动浑河防线。

现在皇太极决定趁着程世杰率领七万余宁海军精锐,与漠北蒙古大打出手的时候,他从后面摘桃子,专挑漠北蒙古的老弱和妇孺下手。

简单动员八旗以及蒙古左右营,虽然说皇太极麾下的漠南蒙古各部,与漠北蒙古同源,可问题是,如果蒙古不分裂,也没有皇太极什么事。

蒙古能够分裂漠北蒙古,漠南蒙古,还有漠西蒙古,三方积累的仇恨可不小,而且世仇,狗脑子打出来都不可能联合的恩怨,说上三天都说不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非常容易就统一了思想,简单来说,就是摘桃子,抢牛羊,抢女人……

如果是没有宁海军送来的二三十万石粮食,建奴也没有实力出征,可问题是现在有了粮食,自然就有了力气。

沈阳城外,旌旗猎猎,人喊马嘶,蔚为壮观。正红旗、镶红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正白旗、镶蓝旗、镶白旗……建奴八旗精锐尽聚于此,军容之盛,实属空前。

这些蒙古和建奴的士兵,眼冒绿光,就像一群渴望鲜肉的饿狼。

“汗王,您在想什么?”

出征在即,皇太极也有些迟疑,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是不懂。这一次他向漠北和漠西蒙古落井下石,等漠北和漠西蒙古灭亡以后,他们金国还有未来吗?

现在不算整个大明,程世杰就可以调动七万余精锐大军,这七万大军如果向大金国发起进攻,他只有逃跑的份了。

皇太极知道向漠北蒙古进攻,只是饮鸠止渴,听到范文程的询问,他收拾了繁杂的心情,望着范文程道:“范爱卿足智多谋,略施小计便稳住了局势,甚至让我大金大大的往前迈了一步,不愧是国之栋梁啊!”

范文程其实是支持皇太极出兵的,他在意见是,这一次与大明联合,先对付漠北和漠西蒙古,等消灭漠北和漠西蒙古以后,大明肯定不会也不可能有实力进驻漠北和漠西,也就意味着大金国可以向北和向西发展。

积攒实力,再图后计。

“并非微臣之功,实是汗王乃是天命所归,微臣之所作所为,不过是上应天命,下应人心而已。”

范文程似乎看出了皇太极心中的犹豫,他有些焦急地道:“汗王,不要犹豫了,没有退路了!剿杀漠北蒙古,搏一回的机会,不博,等大明收拾了漠北蒙古,等他们回头,大金就只能被明国一点点的绞杀,最终灰飞烟灭了!”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本汗从来没有犹豫过。只是现在大金困难重重,实力跟以前相比也略有不如,此时若是助强灭弱,真能成功吗?”

“汗王,在这个时候再坏的决断,也好过没有决断,当断则断,不断反受其乱!”

皇太极吸引一口气道:“本汗决定了,誓师出征!”

皇太极统领十数万建奴出兵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宁海军,随着宁海军与建奴交易,短暂的和平,也滋生了一批建奴的利益集团,皇太极刚刚集结各部人马的时候,甚至还没有下定决心出兵的时候,这个消息已经放在了孙之澋的案头。

孙之澋松了口气道:“谢天谢地,这个难关终于可以熬过去了!”

孙承宗却目光变得幽深:“建奴的死局,走活了!”

以孙承宗的战略眼光,可以一眼看出皇太极愿意暂时联合程世杰,剿杀漠北蒙古,这是一步精妙的好棋。趁着天灾,将漠北蒙古吞噬,建奴在八里湾之战中的损失,基本上可以弥补了,特别是皇太极这一次,肯定会重点俘虏漠北蒙古的少年和孩子,养上几年,他们就不会再是蒙古人了,而是建奴。

拥有了漠北庞大的地盘,大明是对建奴彻底失去了消灭的机会。哪怕是太祖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十几次北征,一样没有消灭蒙古人。

那个时候大明的国力有多强?可绝对不是现在的大明可以相提并论的。

孙之澋道:“我相信大帅会有办法的!”

孙承宗淡淡一笑:“真不知道你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孙之澋回想起程世杰盯着火牛车的目光,程世杰说过,真正让骑兵消息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火器,虽然说机枪、自动火器可以有效杀伤骑兵。

可问题是,骑兵拥有着速度上的绝对优势,你装备火器,人家骑兵也可以装备,哪怕在建国后,我军保持了十九个骑兵师,共二十余万骑兵。

骑兵可以用战马托运着机枪、轻型火炮和弹药远程机动,还是拥有绝对的优势,就像这现在的宁海军骑兵,骑兵冲锋作战都已经很少了,而是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利用火炮和火枪杀伤敌人。

真正让骑兵消失的真正的原因是铁路,发达的铁路网络,让骑兵的机动优势不复存在了,这样以来,养活骑兵的高昂成本,迫使存在了几千年战争史,一直担任主要角色的骑兵部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现在的宁海军已经开始摸索着制造蒸汽机火车,宁海军的第一条铁路开始在郭信主持下,在盖州的工学院内修建,这条长达六千八百米的环形铁路,已经初具雏形,虽然这种蒸汽机火车,仅仅还是一个玩具,有些像后世的托马斯小火车,可以挂载着十二节车厢,运输三万斤重物,以时速十二公里的速度前进。

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铁路运载能力会越来越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当铁路修到沈阳,皇太极只能丢掉沈阳逃跑,修到库伦,皇太极还只能逃跑。

哪怕是蒸汽时代的火车,也可以运载一个师的兵力,一个昼夜行驶千里之外,而战马远远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崎岖的山路,对于火车却没有多大难度。

当然,程世杰接到皇太极出兵的消息时,程世杰已经完成对土谢图汗部的数万蒙古大军合围,包括衮布在内的土谢图汗部大军被宁海军包围在靖安堡与白河防线中间,大约十几里的范围内。

可以说,现在的土谢图部的蒙古大军插翅难飞,他们两侧山石嶙峋,如果是夏天还可以利用攀登的方式,横穿燕山山脉,可问题是,现在冰雪覆盖,根本就没有可能攀登上去。

事实上,为了防止蒙古大军从两侧突围,宁海军的近卫都司侦察步兵在上面防守,用手榴弹防线山区,那绝对是利器。

程世杰披着风衣,望着远处延伸到天边的火把,默然不语。不必过去看他也能猜到,此时肯定有很多蒙古士兵正在帐篷里冷得缩成一团,宁海军的衣物远比他们多,保暖效果更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在旷野中仍然冷得有点儿受不了,衣衫单薄的蒙古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那寒酸的衣着连关内一个农夫都比不过,然而就是这么一群看起来跟叫花子差不多的家伙,用他们的马刀和弓箭跟大明对抗了整整两百多年,将大明一步步的挤回到了关内,甚至跑到京畿重地去撒了好几回野!

说他们是狼族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确实像狼一样凶残、紧韧!

程世杰笑道:“伱们都是坚强的战士,可惜,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位于半腰间的位置,这是土谢图汗部汗王衮布的王帐,帐篷里,牛油蜡烛正在缓缓燃烧,从帐幕缝隙中透进来的风将烛焰拉得老长,随时可能熄灭。

衮布僵硬的坐在胡床上,手中的酒杯盛着醇厚馥郁的马奶酒,然而他一口都没有喝,只是怔怔的看着酒杯出神。

这个酒杯是商旅从辽东地区贩运过来的高脚杯,通体晶蒙剔透,不带一丝杂质,透过它可以看到酒液中最细小的一点残渣。

这等美物自然在草原上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衮布用了三匹骏马才将它换了过来,交给最心爱的妃子妥善保管,每逢盛大节日总是拿出来斟上美酒炫耀一番,总能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闲着无事的时候他也会拿出来赏玩,越看越爱,越看越是惊叹。

以他的知识,穷尽所有的想象力也想不出这等美物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他看来,只有天神才能创造如此美好的东西!

天神,关内那个古老的民族同样能够创造出这等美物。他们人口众多,能工巧匠数不胜数,轻柔光滑的丝绸、美仑美奂的瓷器、富丽堂皇的宫殿、庄严肃穆的庙宇……

这些他们只有惊叹的份的东西对于汉人而言根本就不算什么,司空见惯了。肥沃的土地、发达的农业和数以亿计的人口让那个民族有充分的条件去创造瑰丽无比、精致绝伦的文明,而长生天的子孙只有吃沙子的份。他们唯一值得自豪的,恐怕只有他们的武力了。

他们没有这么强的创造力,他们绝大多数人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们可以依靠弓箭和马刀去抢到一切他们欠缺的东西!那个古老的民族就跟他手上这件美物一样,精致而美丽,却异常脆弱,一碰就碎。

然而,这几天的惨烈无比的战事将他这点可怜的骄傲打了个粉碎,那遍地死尸和伤兵那响彻夜空的哀号让他意识到,蒙古人的弓箭和马刀已经丧失了以往的魔力,在明军面前他们就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明军已经从易碎的瓷器进化成了无坚不摧的铁锤!

现在土谢图汗部已经陷入了绝地,他们北边的靖安堡在黎明前的时候被宁海军三千骑兵攻克,这些蒙古士兵在睡梦中,被侦察骑兵,悄无声息的摸到帐篷内,至少四五百人马被无声无息的处理掉。

没错,侦察部队是程世杰按照后世的特种兵组建的部队,平时以侦察、摸哨、渗透、潜伏为主,不少宁海军的侦察兵都是前边军的夜不收出身,他们本身就有着过人的武艺,极强的身体素质,在拥有了宁海军的精良装备后,他们无疑是如虎添翼。

就这样,一箭未发,一枪未发,宁海军的安南军团侦察兵就突进靖安堡城城内,等蒙古士兵发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这些侦察兵近身搏斗的能力可比蒙古士兵强得太多了,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结阵迎敌。

仅仅用了不足半个时辰,李定国就完全占领了靖安堡,他们马上对靖安堡城进入修缮,如果是夏天时,想修缮靖安堡非常困难,毕竟筑造城堡需要时间,而冬天却比较省事,积雪一拍,热水一浇,瞬间冻成冰墙。

当蒙古大军想要夺回靖安堡里,他们遭遇了密集的手榴弹轰炸,短短一刻钟内,四百余名试图夺回靖安堡的蒙古大军死伤殆尽。

他们就算学着对付白河防线的明军那一套也不行,因为靖安堡城再不济,那也城堡,居高临下,用步枪挨个点名。

连续七次进攻,无果后,蒙古大军放弃了夺回靖安堡的打算,可问题是,李定国是一个相当疯狂的人,他在守住靖安堡城后,趁着蒙古大军后腿,率领三百余名宁海军侦察骑兵杀出靖安堡。

衮布在入夜前,召开了一次会议,一些杀红了眼的将领提议明天再攻一次,但马上被口水给淹没了。

想到那几位将领愤怒和不甘的眼神,衮布苦笑。他何尝不想再攻一次,他何尝不想踏平白河防线,杀光宁海军,替战死的勇士报仇?

可是这仗真的不能再打了,再打也打不赢……他们北边有靖安堡阻挡,南边是一步步压缩而来的宁海军,如果破局,他都懒得去想了,看运气吧。

衮布猛一昂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醇酒灌入口腔,带来的却是难言的苦涩。他摇了摇头,喃喃说:“恨不生逢成吉思汗之时……”

衮布睡不着,很多人同样也睡不着。军营里躺着八千多名伤兵,他们缺衣少药,得不到救治,躺在帐篷里痛苦地哀嚎,惨叫声让很多人无法入睡,那惨叫声似乎预示着一种可怕的命运,让所有人心惊胆战。

失眠的蒙古士兵手握着弯刀,看着天空中的圆月,默默的为自己的命运祈祷。黑夜很漫长,很多伤兵的痛苦声渐渐低沉下去,然后就再也听不见了。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这两天每天都有上千百名伤员无法活到第二天,每天早上大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尸体。

此时京城内,内阁大佬吴宗达、王应熊都睡不着,兴奋的睡不着。

他们刚刚接到消息,太原镇总兵谢志良麾下永兴堡参将何燧,接受他们的拉拢,何燧不像,谢志良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根本就没有办法拉拢,好在其侄子谢坤好赌,小手段一使,就把谢坤给装进去了。谢坤为了还赌债,倒卖军资。

本想用谢坤来威胁谢志良,然而谢志良直接用军法斩了谢坤,这下没有办法了。

谢志良与程世杰一样,也算是明军世官,他的祖父谢英俊,于明朝嘉靖年间任平远县总司(武职),剿匪屡建奇功,后战檀岭阵亡。

谢志良自幼聪颖,智力过人,受两世将门之熏陶,未弱冠即投笔从戎。初投入本乡名将蔡燕子部下,因歼五总有功,升任平远县石正营把总。复以捍御有方,调任潮州柘林守备。再以防海得力,战绩卓著,经南赣军门元吉叙升中营游击,随升山西太原府总兵。

在历史上,谢志良一直随隆武帝战死。

当然,谢志良虽然无法拉拢,可是却拉拢了他麾下的参将何燧,何燧是谢志良的心腹,广东老乡,深受谢志良信任。

何燧出面以金钱开道,又拉拢了谢志良的亲兵统领,在太原城内暴起发难,谢志良没有防备到心腹会动手,匆忙之下,被何燧用手铳击中腹中,重伤昏迷,谢志良的儿子谢上逵率领亲卫家丁抢重伤的谢志良抢出来,但是太原城却丢了。

吴宗达兴奋的道:“太原重镇丢失,滋事重大,程世杰这下吃不了兜着走!”

王应熊沉吟道:“只怕天子还护着那个武夫!”

吴宗达满脸冷笑:“我等发达言官弹劾,老夫就不信了,天子会为了一个佞臣,罔顾百官谏言!”

(本章完)

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第108章 最擅变的是女人心第424章 皇家海军准备出击第419章 一刀切绝对是不行的第408章 凌迟范文程第351章 卑职死谏请大帅成全第28章 钓鱼执法愿者上钩第168章 鳌拜出马急转而下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370章 把死马当活马医第218章 没有路如何发展经济第216章 杀进去不留活口第394章 皇上我们没法回头了第270章 本帅带着你们抢地盘第333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480章 大明气度大国气象第316章 程世杰是有前科的第489章 送给程世杰的礼物第339章 车臣汗部真输不起第341章 真服了你这个老六第349章 主宰自己的命运第173章 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第403章 腰带断了砒霜苦第262章 为了女儿老子拼了第219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第387章 理想中战争的样子第183章 战后扩军重建辽南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413章 养民如羊还是如狼第317章 大金幸亏没有南下第472章 大明解决问题的方式第444章 给这块地换个主人第46章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376章 不是还有太子吗第456章 暴风雨来临的前奏第50章 总结经验自我批评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第423章 崇祯你后悔吗第152章 京城雨夜悄悄离开第321章 权利面前苍生算个屁第296章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第168章 鳌拜出马急转而下第21章 做梦一般的张裕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372章 老子蜀道山第314章 应付领导他是专业的第102章 杀一头肥猪好过年第318章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第258章 我等拜见夫人请假第47章 捏软柿子其实不丢人第477章 你对大明的实力一无所知第67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02章 最后的建奴八旗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404章 迁都的初步构想第110章 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442章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第265章 我龙傲天来了第86章 便宜行事征虏大将军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148章 辽南庄稼丰收的原因第416章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69章 烤馒头实在太香了第453章 大明舰队抵达欧洲第400章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385章 建奴的好运气到头了第4章 眼泪才是最关键的第31章 土匪们祈祷吧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172章 多尔衮你要振作起来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第299章 疯狂输出大炮洗地第18章 追上去不要留活口第229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第436章 恩威并施改土归流第476章 典型的双标第473章 绝处逢生来自大明的支援第58章 咱们有人质咱怕啥第448章 太会缠人招架不住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155章 一言既出血流成河第472章 大明解决问题的方式第29章 一旦破城鸡犬不留第425章 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第55章 可以组建炮兵部队了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245章 世界第一陆军易主第310章 让他们继续狗咬狗第162章 你这是抄家抄上瘾了第480章 大明气度大国气象第202章 缠足罚得倾家荡产第280章 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